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听讲座之感想

发布时间:2020-03-03 04:13: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听讲座之感想

听了冯雅静老师的专题《知根 植根 育慧根》的讲座,我的感触很深,受益匪浅。从学习中我知道,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应转变陈旧的教育理念,树立民主的、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新课程的实施所带来的教学行为的改变,要求教师学会理解、学会宽容、注重帮助和引导、学会反思、学会合作,我也深刻地对过去教学中习惯了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多方面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反思,并对照新课程的要求,查不足、找差距、想对策,从而进一步理清了实施新课程的思路和方法,明确了前进的方向。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我们在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的教育理念。对问题要拓宽思维,多想想为什么?怎么办?就像冯老师讲的那样,对有问题的幼儿或要多用问号,少用句号。教师上课前首先要对幼儿的情绪进行调动,这样既可以将幼儿注意力快速转移到当前教学内容,又可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动机。课堂上老师要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到每个幼儿的眼神和表情,对于投入不够的幼儿及时给予个别提示。老师的目光不时的提醒每一个幼儿,可以制造一种适度紧张的氛围,激励和督导幼儿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快速而有序的完成学习任务,减少了个体学习对合作学习的依赖心理。讲座中《橡皮的故事》这段视频给了我许多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当代我国教育存在着摧残儿童自尊的现象,根本达不到教育引导的目的。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幼儿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幼儿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只顾自己上课,而要更多地关注我们的每一个幼儿,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上课的思路、策略,充分地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让每个幼儿在课堂上都能有效的学习,快乐的学习。

第二,教师要关注课堂上“调皮”的幼儿。因为教师提出某一要求时,往往只有一部分幼儿先举起手来,另一部分幼儿则需要继续阅读思考,此时教师要善于耐心等待,给没举手的幼儿留出足够的时间,急于组织讨论,就会把另一部分幼儿的思考机会挤掉。给幼儿及时、恰当、热情的表扬鼓励,鼓励要发自内心充满激情;时时注意及时提醒。可用语言、眼神、手势等给以暗示提醒,引导他们积极投入学习,经常提供表现时机,如有意提出难度适宜的问题让幼儿发言等。课堂上全体幼儿都应在教师的注意范围之内,不应有任何一位幼儿被冷落,哪怕他一点都不懂,都要会用眼神、手势或微笑给予适当的提示,让他们觉得老师没有冷落他们。这样才能达到新课改的要求,关注全体幼儿的发展。讲座中的一段微课程《我们班上“专家”多》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和感悟,让我们知道作为一线的幼教老师更应该关注所谓“调皮”的儿童,而恰恰是这些幼儿很有可能就是将来的科学家、发明家、创造家。

第三,教师要掌握幼儿的“心里”变化。老师是幼儿心目中最尊敬的人,是掌握着幼儿在园命运的人,是幼儿崇拜的人物,老师对幼儿的关注无疑会为幼儿注入学习的动力。当一个人能感觉到自己崇拜的人关注自己时,其隐藏在心底的潜力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老师关注幼儿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一个轻轻的微笑,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无论何种形式,只要是发自内心的对幼儿的爱,都会让幼儿从内心体验到一种幸福,从而产生无穷的动力。课堂上在关注全体幼儿的前提下,教师要把自己的视角和言

行多在中下等幼儿身上停留一下。因此为了每一个幼儿的成长,为了每一节高效率的讲课,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都要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中下等幼儿身上。幼儿在每节课的学习中都有相对的难点和重点,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充分预计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从而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和补救。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时,大多数幼儿会迫不及待的举手,有的幼儿甚至离开座位站了起来生怕老师喊不到他(她)的名字,当你遇到这样的情景时你会怎么做呢?下面两位老师的态度截然不同,A老师:“根本没有注意已经下位子的孩子” B老师:我请举手举得好的小朋友来回答。”很显然前一位老师用的是一个无效策略,离开座位的这位幼儿没被老师点到,表情很沮丧,幼儿根本不知道老师为什么没有选他;而第二位老师表达的很明白,幼儿马上就知道要坐好,举起小手老师才会选他回答,显然这是一个有效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的启示中有四句话给我的印象最深 启示

一、人的潜能具有无限丰富性;

启示

二、一位真正的教师首先是一位真正的人; 启示

三、热爱读书是成长的阶梯;

启发

四、任何一位教育家的成长都是他自觉能动性的生成与释放。今后我也将用这四句话来勉励自己,学习、学习、再学习。向上、向上、再向上,加油!!

——2013.08.09

听讲座感想

听讲座感想

听讲座感想

听魏书生讲座感想

听“修身”讲座感想

听名师讲座感想

听高金英老师讲座之感想

听法律讲座的感想

听讲座感想(郭从良)

听法律讲座的感想

听讲座之感想
《听讲座之感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听讲座感想 感想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