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城市空间特征

发布时间:2020-03-03 14:04: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中国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特征

如前所述,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分布由于历史、地理和社会经济发展多种因素的影响,其空间分布形态一直呈现自东而西,由密到疏的扩散发展特征。建国后国家尽管加强了中、西部地带城镇的建设,但其分布的地域差异仍然具有如下特征:

(一)城镇分布东密西疏

从我国目前城镇网密度看,城镇体系内城镇密集东部的格局基本没有改变,表现为东密西疏的空间分布总特征。

据1985年统计资料,我国现有城镇7928座,平均每万平方公里有8.26座城镇。由于我国正处于城镇经济大发展时期,城镇网密度的分布既继承了历史上城镇分布的基础,又受到了国家生产力布局自东而西推移的影响,表现为代表历史遗存主流的城镇网密度密集于东南的格局基本未变;同时作为新城市(镇)迅速崛起的“三线”建设地区,其城镇网密度正在发生根本的改变这两大特征。

1.城市网密度

从1985年全国城市网密度看(表8-1),台湾省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省区,每万平方公里有5个城市;上海、江苏、山东、安徽、河南、辽宁、浙江等省、市,是我国城市分布次密集地区,城市网密度为每万平方公里1个城市以上;湖南、天津、广东(包括港、澳地区)、福建、湖北、江西、吉林、山西、河北、宁夏、北京等11省、市、区城市网密度居中,达每万平方公里0.5个城市以上;广西、陕西、贵州、黑龙江、四川、甘肃、云南、内蒙古等8省、区城市网密度较低,在每万平方公里0.1~0.5座城市之间;而新疆、青海、西藏三省区城市网密度最疏,每万平方公里还不到0.1座城市。采用中位数法将各省区城市网密度分为四级并绘成“中国城市网密度示意图(1985年)”,可以明显地看出我国城镇体系的城市网分布表现为西疏东密,城市网密度从东向西逐渐递减(除河北、北京地区为低谷外)的规律(图8-1)。

2.镇网密度

从全国镇网密度看,就省区而言,也存在着较大的地域差异(表8-1)。位居东部沿海地带的上海、浙江、山东三省、市,是我国镇网密度最高的省区,每万平方公里镇数均在40以上;其次是中部地带的山西、湖北、湖南等省区,镇网密度也达到了每万平方公里20个镇以上;再次是辽宁、江苏、广东(包括港、澳地区)、台湾、福建等沿海省区和陕西、贵州、云南、四川、江西、吉林、广西等中部地带

省区(它们多为“三线”重点建设地区),镇网密度在每万平方公里10—20个镇之间;其它省区镇网密度最低,一般均在每万平方公里10个镇以下。

从局部地域看,这种差异更大。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江苏省,苏南地区的苏州市域,平均每24.5平方公里就有一个镇;而苏北地区平均69.8平方公里才有一个镇。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山区或边远地区,镇分布更疏,如在东北大兴安岭地区,每1800平方公里才有一个镇,内蒙古的乌拉特草原22000多平方公里仅有一座海流图镇。

3.城镇网密度

然而,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建国36年来,由于国家生产力布局的向西转移,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区域经济发展偏集东部的不平衡状况有所改变;尤其60年代中期开始的“三线”建设,在地域广大的西部地带的川、黔、滇、陕等省区和中部地带的“三西地区”(豫西、鄂西、湘西)的广大内地地区,相应建成我国的后方工业基地。据资料统计,共建成29000多个全民所有制企业,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并建设了一批城市和镇,从而提高了这一地域城镇网密度,表现出我国城镇体系地域空间分布结构日益均衡的巨大潜力所在。 如从全国城镇网密度(表8-1)看,全国平均每1210.6平方公里有一个城镇,而东部地带每438.6平方公里拥有一个城镇,中部和西部则分别为1049.3平方公里和2531.6平方公里拥有一个城镇,总体上仍然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城镇网分布规律。而从各省区城镇网密度图看(图8-2),我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如黔、滇、陕、豫、鄂、湘及川等省区,城镇网密度与城市网密度有了明显的变化,尤以湘、鄂、黔、滇四省区最为突出,整个“三线”地区的城镇网密度几乎可与东南沿海及长江下游各省区城镇网密度相伯仲。全国城镇网密度表现为环渤海湾最密,东部、东南沿海、陕、鄂、湘次之,豫、皖、赣、桂、川、黑再次,西部地带最疏的特征。

(二)城市偏集中纬地带

城市空间分布测度的另一形式是经纬网内分布状况。我国疆域辽阔,所囊括的经纬度跨度较大(自南而北跨纬度49度多,从东到西跨经度60多度)。从我国城镇体系的地域分布看,城市主要集中于北纬20—40度及东经105—125度的地区。

从城市的经向分布看(图8-3),我国城市以东经110—125度内最为集中,几乎占城市总数的70%左右,其间分布了全国70%的特大城市、90%的大城市、80%的中等城市和将近一半的小城市;东经100—110度次之,约占城市总数的20%,其中分布了全国30%的特大城市,以及少数大、中城市和较多的小城市;而东经100度以西的广大地区,城市数量很少,仅占全国城市总数的6.4%,城市分布寥若晨星(表8-2)。 若以我国城市集中分布的北纬35度纬线为基准,我国城市经向分布的线密度为东经110—125度间,东西垂直距离约每5.9公里就有一个城市,东经100—110度间,东西垂直距离约每13.2公里一个城市,东经75—100度间,东西垂直距离约103.5公里才有一个城市,分别是东经110—125度间的2.2倍和17.5倍。根据我国城市体系的经向、纬向分布特征,求得我国城市体系空间分布重心座标为东经116.06度,北纬33.43度,大约位于安徽省涡阳县城附近地区。明显向东南偏离我国国土的几何中心(约东经103度,北纬37度,即兰州市东北方向约20公里处),表现为我国城市体系地域空间分布偏集东南沿海的基本倾向

二、曲阜产生与发展的区位因素

曲阜位处中国经济的区域中心,辐射国内经济最大市场的前沿和腹地。

◆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京沪经济带和新亚欧大陆桥的交汇点上,位列山东省综合实力30强。 ◆位于山东省重点发展的三大区域经济中心之一的济宁中心。

◆是山东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之一济宁都市圈的核心。

◆鲁西南最具发展优势的地区,连接华东与华北、沿海与内陆的重要通道。

◆周边地区拥有国内最广阔的市场。以曲阜为半径的500公里范围内包括了京津环渤海经济圈、山东半岛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等中国经济最有潜力的区域。

◆所在的山东及毗邻的江苏、河南、安徽等省为中国华东地区经济强省和人口大省。

◆曲阜地处中国华北、华东两大最具活力经济区域的中心,是东西经济交流的桥梁,南连长江三角洲,北接京津塘经济区,与深受儒家文化思想影响的日韩等国一衣带水。曲阜具有内陆和沿海城市的双重优势。 ◆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京沪经济带和新亚欧大陆桥的交汇点上,位列山东省综合实力30强。

◆是山东省“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之南翼—鲁南经济带的中心城市,国家宏大文化建设工程——中华文化标志城所在地。

◆是山东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之一济宁都市圈的核心。

◆鲁西南最具发展优势的地区,连接华东与华北、沿海与内陆的重要通道。

曲阜周边地区拥有国内最广阔的市场。以曲阜为半径的500公里范围内包括了京津环渤海经济圈、山东半岛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等中国经济最有潜力的区域。

曲阜所在的山东及毗邻的江苏、河南、安徽等省为中国华东地区经济强省和人口大省。

曲阜具有内陆和沿海城市的双重优势,京沪高铁的建设将给曲阜带来一个空前的机遇。

公路:中国南北大动脉104国道、京福(北京—福州)高速公路,和东西大动脉327国道、日菏(日照—菏泽)高速公路在曲阜境内纵横交叉,连接成网。

铁路:中国经济大动脉京沪(北京—上海)铁路通过曲阜;兖石(兖州—日照)铁路通过曲阜,向西与陇海线相连,直达中国西部、中亚、西亚与欧洲。

高速铁路: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沪高铁在境内穿过并设中心站,预计2008开工建设。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从曲阜乘高速列车2小时可达北京,2.5小时可达上海。

航空:曲阜到济南遥墙国际机场1.5小时,到建设中的济宁机场1小时,到徐州观音机场1.5小时。港口:曲阜距日照港240公里,距青岛港420公里,距京杭大运河重要河港济宁港40公里。

总体经济状况:近年来,曲阜市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招商”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工业兴市、项目立市”战略,以提升传统产业、壮大优势产业、培植新兴产业为目标,着力发展旅游经济、

园区经济和外向型经济,深化企业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结构趋于优化。以“奋斗三五年跨入全国百强县”为目标,立足于打基础、增后劲、上水平,千方百计扩大投资、优化结构,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

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0.09亿元,经济综合实力跨入全省30强。

一、

二、三产业比重调整为9.3:47.2:43.5;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7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4亿元。 工业经济运行良好,增量拉动日益增强。2003年,全市限额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5.89亿元,利税3.52亿元,利润1.39亿元。日产2500吨旋窑水泥熟料、新型刹车片、变频调速器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生物芯片、星村煤矿、5万纱绽纺织扩能等一批项目进展顺利。锦绣纺织、金皇活塞、天博汽配、华能电气等一批企业发展迅速,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迅速增长,规模企业显著增加。

坚持量的扩大和质的提高并重,民营经济规模、档次有了新的提高。2003年实现营业收入68.07亿元,入库税金2.31亿元,民营经济户数达到14702户,从业人员达到75276人。市造纸厂、圣旺集团、天幕集团、远大工程等骨干企业发展势头良好,鲁抗淀粉糖、铸造材料等一批企业发展壮大。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园区经济亮点凸现。2003年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192个,其中投资过亿元的项目10个,完成合同引资8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1.3亿元,外向型经济实现新突破,全市完成出口创汇2030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404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797万美元,超额完成了济宁市下达的任务目标。济宁海关曲阜办事处和监管场站投入运营,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按照拓展两翼、整体推进的思路,规划启动曲阜工业园,加快建设经济开发区,拉开了曲阜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框架。开发区一期规模全面实施,二期规划已经启动,全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5.3亿元,利税1.5亿元,入库税金1亿元。

经济空间分布 曲阜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布局特点展现出的是圈层式结构,市区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极核,经济总量最大,发展水平最高。外围7个乡镇经济发展水平次之,对中心城市的依存度高。边缘3个乡镇则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这种布局特点体现了中心城市对周围区域的辐射带动。

体制转型与中国城市空间重构

办公空间设计特征论文

城市色彩特征分析

城市生活方式的特征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CIVIC SPACES 城市空间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城市开放空间 考察报告

中国气候特征

中国城市空间特征
《中国城市空间特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