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广西分行关于农村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20:02: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广西分行关于农村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调研报告

一、总体情况

我行2008年推广惠农卡服务以来,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指导意见》,及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农业银行开展银行卡助农取款和汽车移动金融服务试点事宜的批复》的精神,按照总行试点工作部署,结合广西分行工作实际,在整村推进惠农卡发卡、依托项目带动发卡的乡村,同步推进惠农卡用卡渠道建设,推进惠农卡小额现金流转服务,实施农村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拓展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开创县域蓝海市场,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渠道建设基本情况。广西壮族自治区共有1126个乡镇,其中,县以下乡镇861个,共11607个行政村。我行营业网点数846个,县域以下乡镇营业网点(75县)有203个,占我行营业网点总数的28.6%。对目前没有营业网点的经济较发达的乡镇,增设自助服务区,以改善农村的金融服务环境。全行已建立3480个农村金融服务点,已覆盖2849个行政村,其中,助农取款服务点896个,已覆盖854个行政村。截至2011年3月末,全行发行惠农卡总量达到491.52万张, 覆盖广西近60%的农户, 在县域以下乡镇投放转账电话24273台,布放POS机1672台。

(二)外部机构合作情况。2008年以来,我行以惠农卡为载体,同步推进电子银行服务,创新农村小额现金流转业务,截止2011年3月末,我行依托万村千乡店布放的转账电话和POS机数量分别是2350台、189台,依托食杂店布放的转账电话和POS机数量分别是5259台、179台,依托农资店布放的转账电话和POS机数量分别是2723台、75台,依托医务所布放的转账电话数量是532台,依托村委会布放的转账电话数量是1346台,依托其他类企业、协会布放的转账电话和POS机数量分别是832台、188台,依托其他渠道布放的转账电话和POS机数量分别是11233台、1041台。我行利用乡党校、村委会场等培训基地,结合商务部“万村千乡工程”、供销社“农村新网工程”和共青团“青年创业工程”等农村网络,在农村地区初步搭建了综合服务平台,改善了农村金融服务环境。

(三)提供金融服务情况。一是通过物理网点提供实体服务,以乡镇物理网点为依托,以现有金融业务为基础开展农村金融服务;二是借助转账电话、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电子银行渠道,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环境,实现机具进镇进村,弥补我行物理网点不足,进一步延伸服务“三农”触角,提高农行在乡镇、村屯的服务覆盖面,小额现金流转、异地汇款、账户间转账、持卡消费、购买农资、贷款自助借还、账户变动短信提醒等功能可在村中、在家里完成,使一些农村首次出现现代化的金融自助机具,使农户“人不出村、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安全便捷优质的现代金融服务,为广大农户带来了真正的实惠;三是开展助农取款服务。目前,我行通过建立的农村小额现金流转点对金穗惠农借记卡和金穗借记卡开放,流转点使用转账电话办理划扣业务。在乡村设立惠农卡助农取款服务点896个,一季度累计取现金额1532万元,惠农卡客户人不出村即可享受便捷金融服务。

(四)电子渠道服务新农合、新农保情况。我行通过电子渠道建设,为农户提供足不出村、方便快捷的小额存取款、小额贷款、结算、投资理财、金融资讯等基础性和综合性金融服务,取得了县乡以下政府的好评和支持,也为我行争取代理新农合和新农保业务提供了物理基础。如:灵川县支行以代理新农合门诊统筹为切入点,做实惠农卡代理功能,取得初步成效。我行通过在门诊医疗所布放转账电话或者POS机,参合农户只要持有我行惠农卡,就可以很便捷的刷卡就医,免去了报账的不便。政府及主管部门解决了新农合统筹补助发放难、专款专用管理难等诸多难题,节约了大量人力、物理和财力,减轻了财政负担;农村医疗机构在收入增加的同时,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通过电子渠道服务新农合基本实现了政府满意、农民欢迎、医疗增收的多赢局面。

(五)农户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一是加强惠农卡小额现金流转服务宣传,采取现场演示推介、送金融知识下乡等多种形式,利用乡党校、村委会场等培训基地,结合商务部“万村千乡工程”、供销社“农村新网工程”和共青团“青年创业工程”等农村网络,向广大农户宣传普及惠农卡用卡知识。二是开展惠农卡小额现金流转服务知识培训,从培植“种子客户”做起,筛选接受能力强的农户,引导并教会其使用转账电话,培养使用转账电话小额存现、取现、刷卡、消费、结算等习惯,并通过“种子客户”安全、快捷的服务体验,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实现发卡与渠道建设双发展。为提升培训效果,我行建立客户经理流动服务团队,首先对大学生村官、驻村工作队、妇联、团委、村两委及小额现金流转代理商户进行面对面培训,教会其使用转账电话办理各种金融业务,再开展惠农卡客户金融知识再培训,引导客户开展农村小额现金流转服务,同时,在县域举办“惠农卡刷卡有奖”营销宣传活动,积极培育农民用卡意识,并通过刷卡交易亲身体验惠农卡产品实惠,积极提升惠农卡小额现金流转服务影响力。

二、农村金融服务现状和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情况

(一)农村金融服务现状。(详见附表一)

1、惠农卡发放。截至2011年3月末,我行惠农卡发卡总量491.52万张,惠农卡发卡已覆盖全区75个县、490多万农户,惠农卡农户覆盖率达到60%,平均每两户农户中就有一户持有惠农卡。

2、农户小额贷款。截至2011年3月末,我行农户小额贷款累计授信农户数35.42万户,农户小额贷款余额69.73亿元,对农户开展生产及经营所产生的贷款需求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满足。

3、农村金融服务店建设。目前,我行已建立3480个农村金融服务点,已覆盖2849个行政村,主要覆盖县域没有农行网点的镇、县域及城郊附近的行政村或自然村。其中,在乡村设立惠农卡助农取款服务点896个,一季度累计取现金额1532万元,惠农卡客户人不出村即可享受便捷金融服务。

(二)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情况

从收集的调查问卷情况看,农户金融最直接的需求就是增设金融营业机构和服务设施,方便农户存取款。此外,农户希望农行能够为他们提供一定的贷款支持。目前,县以下乡镇、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很少,农户办理金融业务很多需要花费30分钟以上到镇上或者县里的物理网点办理业务,面临着花费多、耗时长,以前取现往返途中不安全等因素。2008年以来,我行以服务“三农”为己任,面向农村和广大农民量身定做了服务产品---金穗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兼具有存取现金、转帐结算、自助循环使用小额贷款、代理发放财政涉农补贴资金以及储蓄理财等特色金融服务功能,我行按照“六个凡是”的要求,以“整村推进、整镇推进、整县(市)推进”的方式推出这项惠农业务,同时,依托电子服务网络,在县域特别是乡镇和村级打造电子化金融服务渠道,组织流动客户经理小组,展开产品宣传、现场演示和手把手帮教工作,目前,我行的金融产品以及在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在一定程度上逐步满足了农村和农民的需求。

三、主要模式

我行推出并试办农村金融服务“村村通”模式主要是通过布放转账电话和POS机建立农村小额现金流转点,辅以个人网上银行及电话银行,为农户提供足不出村便捷的金融服务。

(一)主要特点及业务特征。

1、选点特征。在整体推进惠农卡服务的农村,筛选交易频繁的商品销售点、合作医疗点等店铺安装转账电话,从中选择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经营稳健、信誉可靠的农村商户,引导并教会客户通过转账电话机具,为惠农借记卡持卡人提供转账结算和小额现金流转服务。

2、业务特征。客户转账时将通过转账电话从客户账户转出相应款项到商户账户上,商户将客户转入的款项转入到客户需要转入的账户。客户刷卡结算时通过转账电话从客户账户转出相应款项到商户账户上,进行相应款项的支付或者购物。客户存款时将现金交付商户并通过转账电话从商户账户向客户账户转入相应款项,客户支取小额现金时通过转账电话从客户账户转出相应款项到商户账户上并由商户支付现金。

3、业务操作流程。惠农卡客户取现时,惠农卡持卡客户提出小额取现需求→通过转账电话转账功能完成转账操作→刷卡输入密码→从客户账户划转相应金额至商户账户→打印凭证→客户签字确认→商户向持卡客户支付现金;惠农卡客户存现时,惠农卡持卡客户提出小额存现需求→持卡客户向商户交付现金→通过转账电话转账功能完成转账操作→从商户账户划转相应金额至持卡客户账户→打印凭证→客户签字确认。

(二)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农村金融服务“村村通”模式风险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农村现金供应安全问题,店主或者机主需要准备足额的现金以满足农户小额取现及转账结算需求。二是假币鉴别及反洗钱问题。三是客户密码保护问题。四是手续费收取的凭据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行从制度入手,加强风险防控。一是建立健全惠农卡小额现金流转服务规章制度,出台了《农村小额现金流转服务指导意见》,制订《农村小额现金流转服务章程》和《农村小额现金流转服务流程》,统一惠农卡助农取款服务代理商户、服务区域、经营场所的准入条件,规范了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的申报流程,规范农村小额现金流转服务范围、准入条件、交易限额等,规范农村小额现金流转服务费用。二是加强惠农卡小额现金流转服务管理。实行客户名单制,建立农村小额现金流转服务商户名单,并逐月跟踪农村小额现金流转服务情况;实行商户巡查制度,客户经理每月定期检查走访,支行行长、二级分行业务部门负责人每季度进行抽查;实行服务报告制度,向当地人民银行和银监部门报备业务开办情况,并建立农村小额现金流转服务每月报告制度,重大问题和疑难问题随时报告制度。三是严格惠农卡小额现金流转服务代理商户准入,对小额现金流转服务实行客户登记备案制度,筛选合法经营、品行端正、诚实守信的农村商户开展小额现金流转服务,与商户明确《农村小额现金流转服务规则》,并发放风险提示卡,明确告知农户保护密码、正确用卡及防范诈骗等安全防范事项,强化客户安全用卡、信息保密及反假币反洗钱等基本金融知识,对违反章程约定的实施服务资格终止制度。四是加强惠农卡小额现金流转服务监控,在加强客户经理走访巡查的基础上,通过后台对转账电话异常交易进行监控,并聘请社会监督员对日常服务进行监督,严控惠农卡小额现金流转服务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目前未发现有惠农卡小额现金支取服务纠纷。

四、成本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分析(以桂林分行农村金融服务点一个样本为例)。

1、农村金融服务点经济效益分析

(1)收入情况。收入=各项手续费收入+绑定资金×存款FTP价格。一是各项手续费收入,至2011年3月31日,ATM手续费收入221万元,转账电话手续费收入37.7万元, POS机商户收单收入39万元,网银收入23.6万元,手机银行收入1.4万元,电话银行收入2.1万元,短信银行收入114万元,其他电子渠道收入10.2万元。各项收入合计449万元。二是绑定资金收益情况:转账电话绑定账户沉淀资金2313万元,绑定资金收益为2313*存款FTP价格(2.25%)=52万元,POS机绑定账户沉淀资金407万元,绑定资金收益为407*存款FTP价格(2.25%)=9.2万元。总收入=449+52+9.2= 510.2万元。

(2)成本支出情况。成本=各项投入成本+维护成本。至2011年3月31日,ATM投入成本1214万元,维护成本39.2万元,转账电话投入成本207万元,维护成本19.3万元,POS机具投入成本29.8万元,维护成本2.56万元,网银支出5.31万元,手机银行支出0.6万元,电话银行支出0.7万元,短信银行支出3.4万元,其他电子渠道支出1万元。各项支出合计1523.31万元。

(3)总收益=收入-支出。即农村金融服务点总收益为-1074.31万元。

2、单台转账电话成本效益分析。 (1)收入情况。收入=各项手续费收入+绑定资金×存款FTP价格。转账电话手续费收入37.7万元,转账电话绑定账户沉淀资金2313万元,绑定资金收益为2313*存款FTP价格(2.25%)=52万元。桂林分行布放的转账电话8393台,单台转账电话收入为61.95元。

(2)成本支出情况。成本=各项投入成本+维护成本。 转账电话投入成本207万元,维护成本19.3万元。桂林分行布放的转账电话8393台,单台转账电话支出为269.63元。

(3)收益=收入-支出。即单台转账电话收益为亏损207.68元。

3、单台POS机成本效益分析

(1)收入情况。收入=各项手续费收入+绑定资金×存款FTP价格。POS机商户收单收入39万元,POS机绑定账户沉淀资金407万元,绑定资金收益为407*存款FTP价格(2.25%)=9.2万元。桂林分行布放的POS机273台,单台转账电话收入为1765元。

(2)成本支出情况。成本=各项投入成本+维护成本。 POS机具投入成本29.8万元,维护成本2.56万元,桂林分行布放的POS机273台,单台POS机支出为1185元。

(3)收益=收入-支出。即单台POS机收益为580元。

4、测算结果分析

(1)由于“村村通”工程电子机具投入成本较大,特别是ATM机投入成本过高,占总成本支出的79.69%,而ATM的收入占比总收入的43.3%。建议开展农村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尽量减少ATM机具的布放,增大转账电话和POS机具的布放和使用效率。 (2)对比POS机的收益情况,转账电话单台收入不高,导致单台转账电话亏损。收入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电子机具使用率不高,农民支付能力较弱,现阶段的业务经营收入尚无法弥补支出,而且这种状态有可能保持一定的时期。

(二)社会效益分析

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打造农村金融服务环境,普及农村的金融教育,为我行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一是政府满意度大大提高,金融渠道的畅通和优质的金融服务赢得了政府的信任,也为我行加强银政合作,争取代理各大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满意度大大提高,广大农户足不出户即可享受现代金融服务的便捷和安全,我行在尽到“服务三农”社会职责的同时也赢得了农户的支持和信任。

五、存在问题

(一)制度欠缺。目前,我行依托转账电话等载体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开展惠农卡小额现金流转,涉及转账结算、现金收付、服务收费、交易监控等方方面面,目前尚缺乏统

一、规范、有序的长效管理机制和具体操作规程,缺乏长效的惠农卡小额现金流转服务管理办法。

(二)风险管控有待加强。农户用卡安全防范意识相对较差,加上难以对整个交易过程进行有效监督管理,使用转账电话等电子服务渠道,容易造成泄密、差错、纠纷和欺诈等风险。同时,代理商户为提供小额现金流服务而储备大量现金,容易诱发盗窃、抢劫案件,以及假币、洗钱、套现等业务风险。

(三)宣传引导有待加强。一是农户的用卡意识不高,刷卡消费和小额存取现的习惯还没有形成。二是乡镇以下客户很多还停留在传统的去到银行物理网点办理各项业务,造成网点客户多,压力大,工作效率低下。

(四)发展能力有待提升。开展农村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涉及面广、服务点多、线长、分散,交易金额小、业务少、成本高,客户维系难度大,难以实现规模经营效益;同时,惠农卡代理商户收益不明显,小额现金服务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服务任重道远。

六、下一步发展战略

(一)高度重视,做好战略规划。全行上下认真落实总行、区分行2011年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总行“三农”金融服务工作的各项部署,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试点,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不断提升服务三农水平。

(二)加强组织,落实各项工作。一是我行将自上而下推进惠农卡代理新农保、新农合、农网电费、财政补贴、粮食补贴等项目,实现代理项目“一卡通”,充实惠农卡服务功能,以项目卡促进发卡,以项目带动用卡,以项目保障用卡,真正发挥“村村通”工程效应,实现规模经营效益,提升可持续开展能力。二是积极建立与邮储、电信、农信社等农村服务机构合作关系,加强系统支持对接,利用服务“三农”社会资源共同解决惠农卡存取现金困难,持续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畅通农村金融服务渠道,为广大农户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金融服务。

(三)管理到位,加强风险防控。一是建议总行尽快出台农村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指导意见,制定惠农卡小额现金流转管理办法,对农村小额现金流转业务的管理方式、业务范围、办理渠道,以及业务操作、风险防范、差错管理等进行规范和细化,建立长效服务机制,有序推进农村小额现金流转服务。我行将按照总行指导意见和管理办法严格开展风险防控工作。二是严把农村金融服务点准入关,特点是助农取款服务点的准入,建立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出台一整套制度办法。

(四)加强宣传,树立品牌形象。一是建议总行统一制作惠农卡小额现金流转服务宣传广告,统一投放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媒体进行宣传,有效扩大惠农卡小额现金流转服务知悉面,增强惠农卡客户风险防范意识,提升惠农卡小额现金流转服务美誉度。二是对农户开展农村金融知识教育以及我行“村村通工程”知识培训,手把手教会农民使用转账电话、自助终端、ATM机、电话银行、网上银行、POS机等电子机具,使他们尽快掌握各种电子产品的操作流程,引导农村居民正确认识电子银行产品,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

信用社农村金融服务情况调研报告

村村通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金融服务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开展农村金融服务的调研报告

村村通农村公路调研报告

村村通农村公路调研报告

村村通工程

分行调研报告

农村金融服务十三五规划问题的调研报告

对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的调研

广西分行关于农村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调研报告
《广西分行关于农村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