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迁校纪实

发布时间:2020-03-02 08:15: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四十载风雨积淀喜结桃李芬芳 洛铁人同心同德再续辉煌篇章

——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迁校纪实

编者按:40年探索发展,40年沧桑巨变。回首四十年来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诠释了历届领导班子的正确决策,凝聚了几代洛铁信校人的智慧心血。近年来,学校坚持内涵发展,以质取胜的发展思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特色学校品牌。然而,学校占地面积狭小,发挥职教作用能力受限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步伐。于此,勤勉务实、积极上进的洛铁信校人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一条艰苦卓绝的复兴之路。

览校史峥嵘岁月波澜壮阔催人奋进

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前身为交通部电务工程总队焦枝铁路6205勘测设计队筹建的洛阳铁路电务技工学校,1973年经交通部批准成立并于当年招生,隶属于交通部。部制改革后,划归铁道部管理; 1978年经铁道部批准为普通中专学校,更名为洛阳铁路电务工程学校;1998年经铁道部批准,由洛阳铁路电务工程学校更名为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至今;2000年在部属院校改革中,由于种种原因,学校的归属问题未能解决。自此,学校踏上了一条强素质求发展,寻组织盼归属的漫漫求进之路,直至2011年1月13日正式移交河南省教育厅管理。

- 1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是要初步形成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绿色的铁路运输网络,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强调2015年要提前完成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的建设目标。这不仅意味着铁路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第二个春天,同时这也为铁路职业院校明确了发展目标,指明了发展方向。

铁路事业蒸蒸日上,为学校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畅通,就业形势火爆,一次性就业率高达98%;火爆的就业迎来了喜人的招生,学校连续多年超额完成省招办下达的招生任务,年均招录新生2000人以上。然而,占地面积狭小,校舍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重要瓶颈。目前,“招生难”是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然而在洛铁信校,学校领导班子的最大困扰却是“五难”:学生上课难、锻炼难、吃饭难、睡觉难、入厕难。

为解决“五难”问题,学校采取的措施被调皮学生编成了顺口溜:“一校六区”上课,教师腾出宿舍;学生楼顶锻炼,教师负责安全。学校职工面对如此“盛景”,骄傲自豪的同时,总会表现出内心深处的忧虑。一位老师这样说:“根据国家规划,铁路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前景一片光明,倘若

- 3功能报告厅隆重开幕,会议主要议题是: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对是否同意学校入驻市职教园区建设新校区议案进行表决。

首先,校工会主席杨建光将关于新校区建设若干问题的议案提交大会进行审议;其次,韩耀煌校长就职工代表提出的关于新校区建设的相关意见进行说明和答复;最后,职工代表对学校入驻市职教园区建设新校区议案进行表决。

会议应出席代表32名,实到会代表30名,因事请假2名;其中赞成票27票,反对票3票,新校区建设议案顺利通过!于此,新校区建设程序正式启动!

进驻伊滨二百职工同心同德当愚公

有首歌这样唱: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每当回想起进驻伊滨道路上这曲曲折折的点点滴滴,每当回想起大家高呼号子、肩挑手抬大搬迁的那整整50历天,心中总会涌起阵阵暖流。这暖流,有辛酸,有自豪,有洛铁信校从建校那一天起流传至今的愚公精神,总会不由自主的有种辛酸之感。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倘若真有神灵在天,夫子所言当真,那么我就有理由坚信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新校区必将堪当大任!因为它从孕育到降生,一路走来,谈不上饱经沧桑,亦可谓是历经磨难。

- 5铁信校四十年的华丽篇章,是他们铸就了洛铁信校今天坚实的臂膀,也只有他们才能擎举起洛铁信校明天更加灿烂的骄阳!

二、如火如荼建校忙

每每徜徉在这气势恢宏,楼宇林立,环境优雅,景色迷人的校园里,脑海中总会浮想出这样一幅画面。一片荆棘丛生,满目荒凉,砾石遍野的河滩地上,来了八位温文儒雅的青年人,在临时板房里成立了新校区建设的专门机构——新校区建设办公室。他们起早贪黑,风餐露宿,他们马不停蹄,褴褛开山。三九天里,雪花飞舞,寒风刺骨,大风刮起漫天尘沙,背对风,紧裹衣,穿梭楼宇之间,检查安全隐患。盛夏三伏,火伞高张,流金铄石,机器轰鸣振聋发聩,验材料,查土方,蹲守施工现场,确保工程质量。

有诗曰:

夜巡新校区建设工地有感

夜黑风急天寒,尘飞沙扬路险,工地灯火依旧,人机鏖战正酣。马达轰鸣乍起,泵车长臂高悬,商砼浇筑伊始,大楼拔高悄然。——王怀钦

浪淘沙·工地寒冬

雪舞九州寒,扬沙迷眼,刺骨妖风割喉管。工地依旧人鼎沸,热火朝天。漫步群楼间,心绪盎然。美丽壮观建设难。待到来年落成时,举杯狂欢!——王怀钦

- 72013年11月15日,学校组织召开搬迁动员大会,宣布搬迁方案,校长韩耀煌任搬迁总指挥长,党委书记陈云峰、副校长杨建光任搬迁副总指挥长,班子其他成员任各搬迁口指挥长。任务具体,责任明确,为日后搬迁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历经一个月的紧张筹备,2013年12月16日上午8点,第一辆搬迁运输车缓缓驶出校园,标志着学校整体搬迁大会战正式打响!

干部能流一滴汗

群众能把山头搬

在贯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组织大家观看的《红旗渠》纪录片中有这样一句话:“党员干部流汗水,我们就不怕流血水。党员干部搬石头,我们就有决心搬山头!”。这句通俗的话语不仅诠释了红旗渠精神的精髓,同时也是搬迁过程中党员干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挥群众智慧,克服搬迁困难的真实写照。

在搬运铁道信号实验室时,大家发现这个实验室的特点是仪器多,设备重,易损坏,搬运难。搬运过程中,三台一吨多重的DS-60微机联锁机成了阻碍搬运的“拦路虎”,面对如此“庞然大物”,大家都十分惊愕!六名青壮教师,同时用力,依旧岿然不动。可是大家都清楚,这三台微机联锁机运不下去,将会直接影响到其他实验室的搬迁进度,进而

- 9划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智慧支撑。由于搬迁经验不足,大家最头疼的就是从车上卸下笨重的仪器设备,一方面极易损坏,一方面容易伤人;同时,近二十天高强度、高负荷的工作任务,几乎已经耗尽了大家的所有体能。面对“庞然此物”,大家集思广益,找来四根木杠,一字摆开,支撑于车尾作为滑道,找来绳子绑住机体作为牵引,这样卸车既省劲又平稳,为节省体力提供了巨大帮助。

俗谚道: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然而在热火朝天的搬迁过程中,大家总结出来这样一句话:一九二九全员动手,三九四九浃背汗流。搬运过程中,大家每天肩扛手提,上下楼梯一百余趟,脚上磨出血泡,肩膀压得红肿,衣服挂破口子,身上灰尘一层,也不停歇。这期间,有的人受了伤到医院简单包扎,第二天继续上阵;有的人父母病重,回家看看,第二天接着战斗;有的人,忘记了去接放学的孩子;有的人……。

那段时间,在新校区工作的搬运组,最渴望的事情不是休闲娱乐,而仅仅是能睡个午觉。午饭时间,大家都是争分夺秒,狼吞虎咽,吃完饭随便找个角落,或靠墙而息,或席地而卧,管他屋外飞沙迷眼,抑或室内滴水成冰。

一个月内平均每人穿破两双运动鞋,磨烂四双手套。人们高呼号子把一台台设备、一箱箱器件、一张张桌椅、一副副床架安全转移到新校区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

- 11

西藏铁路油库项目工程建设纪实

菏泽市信息工程学校

洛阳国际学校

迁 校 感 想(优秀)

迁改工程工作总结

肇东市铁路学校校内外安全隐患汇报

杜校精神文明建设纪实

工程纪实88

工程报道纪实

南阳信息工程学校关于

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迁校纪实
《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迁校纪实.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