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坚持创新发展 弘扬工匠精神

发布时间:2020-03-04 00:52: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坚持创新发展 弘扬工匠精神

姓名:曹东亮 学号:1552818 专业:机械电子 联系方式:15770705419 上课时间:星期三8-10节课 任课教师:周莉莉

2016-12-13

同济大学

上海市嘉定区曹安公路4800号 承诺书:

我承诺:我所呈交的课程论文,是本人通过学习、研究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作品内容。本论文的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背景: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历经30余年艰苦奋斗,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空前提高,为带领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的伟大胜利,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即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从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其重大意义正如全会所指出,这是关系我国全局发展的一场深刻变革,影响将十分深远,为全党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因此作为在校大学生我想结合我的理解和实践来探讨创新发展对于国家、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把创新发展正确的运用到我国的制造业、工业中去与工匠精神像结合,来促进我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

一、创新发展是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

创新是发展的源动力。在习近平的执政思路中,“创新”始终占

2 据着重要位臵,他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无论是在推进改革中强调“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臵”,还是在经济转型中提出“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抓住了谋划未来发展的关键。随着创新发展理念的落实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将走出一条民族复兴的创新发展之路。为什么习总书记在重大会议再三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并把创新提升到“民族进步的灵魂”如此之高的高度,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我们其实不难得出原因。

中国共产党的创新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社会创新发展史的辉煌篇章。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放眼看世界,为寻找中华民族的出路选定了共产主义道路,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始了中国共产主义实践探索。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到“七.一五分共”, 由于幼年的中国共产党缺泛指导思想的理论创新,对国民党右派的妥协退让,放弃了对同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领导权,致使革命失败。期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同志开始了理论创新探索,毛泽东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深刻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解决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者及同盟军的问题。从挺进井冈山到“七七事变”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实现了两次生死攸关的大转折:第一次是从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中国共产党在失败中总结教训,成功的找到了一条符合

3 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第二次是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遵义会议的召开,停止了“左倾”路线在党内的统治,重新确定了毛泽东同志在党的领导地位,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期间毛泽东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三篇文章,从理论上说明了中国革命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道路,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这就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它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第二次国共合作到抗日胜利,毛泽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文章,如《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通过这些文章,毛泽东做出了中国革命分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步走的战略部署,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他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思想文化上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在1945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解放战争和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毛泽东思想在军事原则、战略策略和政策、国家政权理论、革命转变理论等方面,均有新的重大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中,毛泽东在工作重心转移、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中国工业化道路、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执政党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观点,特别是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为什

4 么说毛泽东思想是党的集体结晶?正是因为毛泽东思想正是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在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一种创新与实践结合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产物。正是由于毛泽东思想并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而是在实践中创新,所以其才有长远的生命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中国梦”、五大发展理念等,正是我党有着创新发展澎湃源动力,党的理论才能不断创新丰富,中华民族走上了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点。近来,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了建设创

5 新型国家“三步走”的目标。在今年5月30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是更好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并进一步提出了具体要求:“夯实科技基础,在重要科技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强化战略导向,破解创新发展科技难题;加强科技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弘扬创新精神,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可以说,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明确、部署科学,关键在于大力实施、加快落实,尽快让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点。”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创新在我国目前发展阶段的战略地位和重大作用。其中强调的科技创新,作为我个人的理解,科技创新不仅仅是国家层面的义务,更是我们企业的责任,面对着生产成本以及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势必一些生产水平低下的企业必将受到冲击;面对国外对核心科技的垄断,我国一些企业看上去产量高,但其实利润却微乎其微。在这种社会形势下,科技创新以及是迫在眉睫,作为生产水平低下的中小型企业应该考虑调整生产模式,引进先进设备,加强品牌效应;作为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不应该只考虑利润最大化而应该加强发展核心技术,从长远考虑,打造中国制造的“新标签”。

“万众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树立崇尚创新的发展观,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国家才有光明前景,社会才能充满活力。习总书记指出:要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

6 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创新发展是全民参与、全民推动的宏伟事业。弘扬创新文化,倡导敢为人先、勇于冒尖的创新精神,使创新成为全社会的一种价值导向、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生活习惯。激活民间智慧和创造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最大程度地释放全社会创新潜力,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形成人人崇尚创新、人人渴望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社会氛围。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的,也是富于创新创造精神的。只要中国人民心往创新上想、劲往创新上使,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在亿万人民的创新创造中梦想成真、梦圆世界!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是稳增长、扩就业、激发亿万群众智慧和创造力,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公平正义的重大举措。开始了又一次全民的创新发展新征程。

创新发展不仅需要有创新的勇气,更需要工匠的精神,否则创新发展是不能持之以恒。

二、工匠精神是创新发展的立足之本

从国际发展形势看,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一些重大颠覆性

7 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这为中国创新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在世界近代史上,中国屡次与科技革命失之交臂,令人扼腕叹息。今天,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巨大进展使我们具备了参与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潜力,历史将不能容忍我们丧失这样的重大发展机遇。从国内发展形势看,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需求、产业结构、供给能力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迫切需要依靠创新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跃升。创新已经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

正是在这样的重大关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把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

工匠精神是创新发展之本。工匠精神是一种态度,一种信仰,一种追求,一份挚爱,一门手艺,一种事业。 工匠精神,是一份专注,一份坚持,一份严谨,一份细致,一份诚信,一份执着,是一种品质,是敬业之魂。哲,他培养出来的一流木工匠士,正是来自于这种精神。他呼吁:“中国制造”是世界给予中国的最好礼物,要珍惜这个练兵的机会,决不能轻易丢失。“中国制造”熟能生巧了,就可以过渡到“中国精造”。“中国精造”稳定了,不怕没有“中国创造”。千万不要让“中国制

8 造”还没有成熟就夭折了,路要一步一步走,人动化(手艺活)是自动化的基础与前提。要有工匠精神,从“匠心”到“匠魂”。相信随着国家产业战略和教育战略的调整,人们的求学观念、就业观念以及单位的用人观念都会随之转变,“工匠精神”将成为普遍追求,除了“匠士”,还会有更多的“士”脱颖而出。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

工匠精神内涵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把99%提高到99.99%。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必须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耐心,专注,坚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因为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无论是使用的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程,都在不断完善。专业,敬业。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淡泊名利。用心做一件事情,这种行为来自内心的热爱,源于灵魂的本真,不图名不为利,只是单纯的想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工匠精神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 “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当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再出新品、再圈钱”的循环时,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依靠信念、信仰,看着产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通过高标准要求历练之后,成为众多

9 用户的骄傲,无论成功与否,这个过程,他们的精神是完完全全的享受,是脱俗的、也是正面积极的。 中国很多企业的产品质量搞不好,原因虽然很多,但最终可以归结到一个方面上来,就是做事缺乏严谨的工匠精神。中国的产品质量不如日本,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家做事比我们更严谨,更具有工匠精神。据统计,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可见工匠精神之重要,没有这种精神,生存都成问题,又何谈创新发展。

要为培养工匠精神营造良好的环境。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的消费结构、消费习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今天,“物不美价廉”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更在乎的是产品的附加值。目前中国的制造业结构不均衡,以工匠精神为特色的中高端制造业严重不足,大家口袋里有钱,却买不到中意的产品,由此中高端消费市场长期为欧美、日韩等国垄断。雪上加霜的是随着生产成本的增加,属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中国制造业,它引以为傲的人力与成本优势正在丧失,与此同时,美国等发达国家提出了“再工业化”“本土回归”“重振制造业”的战略思路。竞争加剧、外需萎缩、内需不足、成本上升,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市场也在不断萎缩,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生死挑战。工匠精神不单代表着一种新的生产理念,它也是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方向,是转型的必备条件。工匠精神既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精神品质,更关乎着一个国家的工业

10 文明。我们的国家、社会是怎么看待工业生产,工业生产恪守怎么样的标准,心怀怎么样的期待。一个国家工匠精神匮乏的背后,其实是工业文明的匮乏,品牌、百年老店、匠人、企业文化以及一整套相关的体制机制,乃至社会心理、共识和氛围。我们应该向德国、日本学习,培育“工匠精神”,我们既需要“大国工匠”等榜样的激励,更需要党和政府的高效作为,完善崇尚实业、崇尚工匠精神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并花大力气营造现代制造文明的价值观和时代精神,让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活得体面、有尊严,让有工匠精神的企业拥有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让工匠精神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与社会心理,让工匠精神发扬光大。

三、弘扬工匠精神从我做起

李克强总理在参加一个有关钢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座谈会时,举例说中国至今不能生产模具钢,比如圆珠笔的“圆珠”都需要进口。1895年圆珠笔就已经被发明了,高铁、大飞机都造得出来,圆珠笔珠竟然还不能生产!如果不是总理说出来,估计好多人和我一样真不知道。我是学机械电子的大学生,这对我触动很大,工匠精神必须青少年开始树立,作为国家未来中坚力量的大学生更是必须要有工匠精神,时不我待,从现在开始做起。

树立工匠精神必须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工匠精神是一种信仰,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强大力量,人生观价值观是工匠精神源动力。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不可能树立起工匠精神的,建立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当下高校生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我国高等

11 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指明了当前高校思想工作的方向和方法。我们每一位学子都应该在大学这个人生极其重要的美好时光里,加强思想理论学习,提高自我修养,树立起牢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培养起工匠精神,将自己培养成一个有理想道的人才。

发扬工匠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学习。当前大学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静下心来努力学习,为提升自我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当今繁华缤纷的世界里诱惑无处不在,我们需要用工匠精神鼓励自己,鞭策自己,用工匠师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精神来学习每门功课;像优秀工匠师一样放下功利心、浮躁心、投机心,拾起公德心、钻研心,恒久心,弥补信仰的缺失,诚信的缺失,感恩的缺失,在学习中去提升自己的人格,修炼自己的心性,每天踏实、用心、精细、严谨的将功课学通学精;像优秀工匠师一样每天反思反省,实务精进,磨炼灵魂,修炼心智,做一个快乐进取的优秀学生;像优秀工匠师一样,多一份专注心,少一份功利心,多一份精进心,少一份浮躁心,多一份感恩心,少一份利己心。要把实现“中国梦”当作信仰,把实现“中国制造”当作学习的动力,努力学习,将以优异的学习成

12 绩去面向人生新的征程。

参考书目:

1.《20世纪中国的三大理论成果》段寒冰

2.《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人民日报 》( 2015年12月18日 07 版)

3.百度百科“工匠精神”

4.有关习近平论“创新”讲话(在百度查找)

13

弘扬工匠精神

弘扬工匠精神

弘扬铁路工匠精神

弘扬工匠精神演讲

弘扬工匠精神 通讯稿

弘扬工匠精神读后感

弘扬工匠精神演讲稿

弘扬工匠精神演讲稿

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弘扬工匠精神演讲稿

坚持创新发展 弘扬工匠精神
《坚持创新发展 弘扬工匠精神.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