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办案人员执纪执法业务知识考试训练题七

发布时间:2020-03-03 21:05: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七套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30分)

1、行贿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而对单位行贿罪犯罪主体既可以是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可以是任何所有制的单位。(对)

2、村民小组长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村民小组集体财产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其行为构成贪污罪。(错)

3、张某为国家机关派往某股份公司的部门主管,其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巨资挥霍,张构成挪用资金罪。(错)

4、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请托人谋求利益并收受其财物而构成受贿罪的,请托人当然构成行贿罪。(错)

5、因被勒索而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没有获取不正当利益的,不构成行贿罪。(对)

6、某一国有保险公司理赔人员于某指使他人故意虚报保险事故,由自己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10万余元据为己有。于某的行为构成保险诈骗罪。(错)

7、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共谋,并指使策划取得挪用公款的,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定罪处罚。(对)

8、调查是查明案件事实的唯一手段,是案件检查工作的中心环节。(对) 级党委批准。(对)

10、初核需要履行手续,填写《初步核实呈批表》,并由两人以上共同进行。(对)

11、违纪党员在党组织作出处分决定前死亡的,都不再给予党纪处分。(错)

12、直接经济损失,是指与违纪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而造成财产损毁的实际价值。(对)

9、对党组织违纪问题进行立案,需要由上一级纪检机关报请同

13、对于违纪行为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应当收缴或者责令退赔。(对)

14、执行党纪处分决定的机关或者受处分党员所在单位,应当在六个月内将处分决定的执行情况,向作出或者批准处分决定的机关报告。(对)

15、案件调查人员最低不得少于两人。(对)

16、剖析典型案件是查办案件的组成部分,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的重要措施。(对)

17、党外人员没有提供证据的义务。(错)

18、经济方面共同违纪,对违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违纪的总数额处分。(对)

19、监察机关有权要求被监察的部门和人员全面、如实地提供与监察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财务账目以及其他有关的材料。(对)

20、对属真实姓名的举报人,调查结束后,调查组应向其口头通报调查结果。(对)

21、党员拒绝作证,经教育仍不改正或者故意作伪证的,应按照有关规定追究其党纪责任;是党外人员的,应建议其主管机关予以追究。(对)

22、重大典型案件调查结束后,在形成调查报告的同时,形成案件剖析报告。(对)

23、对已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的人员可以使用“两规”措施。(错)

24、根据案情需要,使用和解除“两规”措施可以不通知被“两规”人员单位和家属。(错)

25、市直单位纪委(纪检组、纪工委)可以使用“两规”措施。(错)

26、立案程序步骤为:撰写《立案呈批报告》;审查批准立案;立案决定的通知与通报;重要、复杂案件的备案。(对)

27、在必要时,“两规”措施可以由纪检监察机关委托司法机关使用。(错)

2

28、受贿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不包括利用职务上有隶属、制约关系的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错)

29、监察对象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和国家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错)

30、国家工作人员或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人员都属于监察对象。(错)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一项不是党纪案件立案文书?(A) A、立案审批表 B、立案呈批报告 C、立案决定书 D、责成立案通知书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立案的规定(C)

A、不遗漏案件 B、一案一立,防止重复立案 C、形成调查报告 D、手续完备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对受理人员的基本要求?(C) A、耐心细致、认真负责 B、注重效率、及时迅速

C、突出重点、准确突破 D、严守纪律、保守秘密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初核的基本方式?( D ) A、向检举揭发违纪问题的单位或个人了解情况

B、向被反映人所在单位或反映违纪问题涉及的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情况

C、调阅与反映违纪问题有关的书面材料 D、组织处理

5、下列不属于初步核实的要求的是(A)

A、着眼教育,促使转变 B、突出重点,准确突破 C、细致完备,注重细节 D、缩小影响,保守秘密

6、与被调查人正面谈话前的主要准备工作有:组织最佳的谈话工作力量,全面熟悉和掌握案情;(A);制定谈话计划;证据及相关资料的准备。

A、研究被调查人的基本情况 B、选择办案点

3 C、向领导请示 D、确定谈话人员

7、办理“两规”“两指”措施,办案单位应提供几种文书?(D )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8、下列哪一项不是案件检查方式中的协办(A)。 A、催办 B、协同办案 C、指导办案 D、参与办案

9、监察机关之间对管辖范围有争议的,由(C)确定。 A、其上级人民政府 B、上级纪委 C、其共同的上级监察机关 D、本级人民政府

10、下列哪些行为可以构成玩忽职守罪?(D)

A、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致使国家利益受到重大损失

B、国有公司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国有公司破产,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C、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

D、负有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人员发现他人非法从事天然气开采、加工等违法活动而不予查封、取缔,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11、停止被调查人党内职务,纪检机关应制作哪种文书?(A ) A、《停职检查决定书》 B、《停职检查建议书》 C、《停职检查通知书》 D、《停职检查意见书》

12、实施党纪处分,应当按照规定程序经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不允许任何个人或者少数人决定和批准。上级党组织对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作出的处理决定,下级党组织必须执行。以上表述概括的是下列那一项原则?(D)

A、党员在党纪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B、实事求是原则

C、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原则 D、民主集中制原则

13、下列可以认定为自首的是(A)

4 A、王某因涉嫌贪污被调查,交待了自己受贿的犯罪事实,对于所犯的受贿罪

B、赵某因涉嫌贪污公款十万元被调查,本人态度较好,后查明行为性质属于挪用公款

C、张某因受贿三万元被调查,被调查期间又主动交待了另一笔受贿十万元的事实

D、李某伙同刘某贪污,刘某因受贿被调查期间交待了贪污的事实,李某被传唤后如实交待了共同贪污的事实。

14、重要复杂案件的撤销,应当报(B)和上一级监察机关备案。 A、上级人民政府 B本级人民政府 C、下级人民政府 D本级人大

15、监察决定、监察建议均应以(B)形式送达有关单位或者有关人员。

A、电子邮件 B、书面 C、电话通知 D、口头宣布

16、监察人员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超越法定的职责范围行使职权是一种(A)行为。

A、滥用职权 B、玩忽职守 C、徇私舞弊 D、渎职

17、初核报告的结构一般分为六个部分:标题、导语、被反映人情况、(C)、处理建议和署名。

A、初步核实的过程 B、初步核实的结果 C、初步核实的事实 D、初步核实的结论

18、案件调查前应主要做好的准备工作是成立调查组,熟悉案情和相关法规,( C )。

A、向领导请示 B、外围调查

C、制订调查方案 D、确定调查人

19、某国有银行行长甲指使负责贷款业务的科长乙向申请贷款的丙单位索要财物。乙将索要所获15万元中的9万元交给甲,其余6万元自己留下。后来,甲、乙均明知丙单位不具备贷款条件,仍然向

5 丙单位贷款1000万元,使银行遭受800万元损失。对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

A、甲的受贿数额是9万元 B、乙的受贿数额是15万元 C、甲、乙均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

D、对于甲、乙的违法发放贷款罪和受贿罪,应当数罪并罚 20、田某系某民政局出纳。2008年1月1日,田某利用职务之便,将其管理的5万元公款挪给自己家建房屋使用,同年2月28日,田某将其挪用的公款全部归还了单位。田某的行为(D)

A、构成了挪用公款罪 B、构成挪用资金罪 C、构成了挪用特定钱物罪 D、不构成犯罪

三、多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贪污罪的犯罪对象包括(ABCD)

A、国有资产

B、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

C、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 D、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运输的私人财产

2、使用“两规”措施时遵守的要求有哪些?(ABCD) A、纪检机关使用“两规”措施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履行报批程序

B、建立健全“两规”措施使用、解除的审批和备案制度 C、严格“两规”措施使用时限

D、使用“两规”措施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责任制

3、以下可构成《刑法》规定的渎职罪主体的有:(ABCD) A、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B、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6 C、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纪检监察机关制作的谈话笔录,应注意下列哪几个问题?(ABCD)

A、必须使用纪检监察机关谈话笔录固定格式,谈话时间(起止时间)、地点、谈话人、被谈话人等项目必须如实、完整填写,不能漏项

B、谈话记录内容对被谈话人交代事项的时间、地点、情节、手段、原因、后果以及有关人员的责任等各要素必须有明确的表述

C、如果谈话是对以前谈话内容的补充完善,不能在原谈话笔录上直接修改,而应重新制作谈话笔录

D、与以前交代不一致的,应让被谈话人进行解释,并明确以哪次谈话内容为准等

5、谈话中需注意下列哪些事项,以防止被谈话人翻供?(ABCD) A、详细记录谈话起止时间,以确认相互印证的证据之间的次序 B、对被谈话人所谈重要问题制作谈话笔录后,应让其写出亲笔交代材料

C、对重要的谈话取证全程进行录音、录像

D、对被谈话人交代的问题,要及时调取外围证据材料加以固定

6、鉴别证据有哪些方法?(AB)

A、逐项审查 B、综合审查 C、鉴别审查 D、比对审查

7、办理“两规”“两指”措施需要提供哪些材料?(ABCD) A、《初步核实呈批表》和初核报告

B、立案呈批报告和立案决定书或监察机关立案审批表 C、《纪检机关使用“两规”措施呈批表》或《监察机关使用“两指”措施呈批表》

D、《使用“两规”措施安全备案表》或《监察机关使用“两指”措施安全备案表》以及证明违纪事实的相关证据材料

8、下列哪些机构有权使用“两规”措施?(AC) A、沈阳市纪委 B、市公安局纪委 C、和平区纪委 D中省直企业纪工委

9、下列哪几种属于案件检查组织处理?(ABC) A、停职 B、调整 C、免职 D、撤职

10、下列哪种情形,适宜采取停职这种组织处理方式?(AB) A、在案件检查过程中,认为被调查党员干部确犯有严重错误,已不适宜担任现任职务 B、妨碍案件调查

C、被调查人犯有严重错误,已准备外逃

D、被调查人患有严重疾病,担任现任职务已严重影响工作

11、“已不适宜担任现任职务”应在下述哪些情况下使用?(AB) A、被调查人犯有严重错误,已无法继续履行其职责

B、被调查人犯有严重错误,担任现任职务已严重影响调查工作 C、在案件检查过程中,认为被调查党员干部确犯有严重错误,已不适宜担任现任职务 D、妨碍案件调查

12、《暂予保管物品登记表》必须有哪些人签字?(ABC) A、办案人 B、保管人 C、原物品持有人 D、调查组组长

13、下列哪项是案件检查的调查措施?(ABCD) A、查阅、复制相关材料

B、暂予扣留、封存物品和非法所得 C、查询、提请人民法院冻结银行存款 D、要求有关部门、组织和人员提供相关情况

14、移送审理应符合哪些条件?(ABCD)

A、自办案件已调查终结 B、被调查人的行为已构成违纪 C、案件材料齐全并组装成卷 D、经分管领导批示同意移送审理

15、移送审理的材料有哪些?(ABCD)

8 A、立案依据 B、调查报告 C、全部证据材料

D、与涉案款物有关的暂扣、封存等手续、文书材料

16、因主要涉案人员(BD),或者遇到严重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事件,致使调查工作无法进行的,监察机关的调查可以中止。

A、出差 B、失踪 C、死亡 D、出境

17、案件检查措施的时限包括(ABCD)

A、采取组织措施的时限 B、扣留、封存的期限 C、采取保全措施的时限 D、采取“两规”措施的时限

18、案件检查的程序时限包括哪些?(ABCD) A、初步核实时限 B、立案审批时限

C、党纪案件的立案调查时限 D、政纪案件的立案调查时限

19、党纪案件受理的范围(ABCD) A、同级党委管理的党员干部的违纪问题 B、下一级党组织的违纪问题

C、领导交办的反映其他党员和党组织的违纪问题

D、属下级党委管理的党员和党组织重大、典型的违纪问题,必要时也可以受理

20、寻找证人的主要方法有哪些(ABCD)

A、对有党员身份和单位的涉案证人通过其所在单位领导和党组织帮助寻找

B、对一些有外商、港商、民营企业家身份的涉案证人,通过其朋友或亲属帮助寻找

C、对一些不宜扩大影响的证人,办案人员可直接与其联系寻找 D、对一些东躲西藏、逃避责任、规避法律且有违法犯罪嫌疑的证人可请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协助进行寻找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如何理解受贿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9 答:“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包括第一,利用本人职务范围内的权力,即自己职务上主管、分管、负责某项公共事务的职权所形成的便利条件;第二,利用职务上有隶属关系的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第

三、利用职务上有制约关系的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

2、简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有关受贿方式的认定?

(1)以交易形式收受贿赂的; (2)收受干股的;

(3)以开办公司等合作投资名义收受贿赂的;

(4)以委托请托人投资证券、期货或者其他委托理财的名义收受贿赂的;

(5)以赌博形式收受贿赂的; (6)特定关系人“挂名”领取薪酬的; (7)由特定关系人收受贿赂的; (8)收受贿赂物品但未办理权属变更的。

五、案例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周某某,中共党员,自2005年5月起任某市政协主席,此前曾任该市公安局局长、市委政法委书记。

2005年10月,周某某与私营企业主朱某相识。2006年5月,朱某之子朱某某与人打架斗殴并将他人打成重伤,朱某某被公安机关以涉嫌故意伤害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朱某遂找到周某某帮忙,认为有关医院将受伤一方鉴定为重伤不准确,要求公安机关另行委托省级人民政府指定其他医院重新进行人身损害医疗鉴定。周某某在朱某提供的材料上作出批示后,转给了该市公安局局长罗某。后公安机关对该案进行复查且重新进行了鉴定,认为朱某某打人仅造成对方轻微伤害,并对朱某某解除了强制措施。同年中秋节期间,朱某到周某某家中拜访并送给周某某2万美元,周某某收下。

问:试根据犯罪构成要件理论,分析周某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答:根据《刑法》规定,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

10 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本案中,周某某的行为符合受贿罪的构成特征。

一是在主体上,周某某作为市政协主席,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符合受贿罪的主体要件。

二是在客观上,周某某作为市政协主席,虽然不具有直接管理公安机关的职权,但其作为“四套班子”之一的主要成员,与市公安局局长罗某之间存在制约关系,而周某某正是利用这种制约关系,通过罗某为朱某谋取了利益,其行为属于受贿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三是在主观上,周某某具有为朱某谋取利益并收受其贿赂的主观故意。

四是在客体上,周某某的行为侵害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综上,周某某的行为构成受贿罪。

2、李某,中共党员,某国有单位财务部主任。

1998年9月,李某在单位其他人员均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以本单位名义在某银行分理处设立一账户,并于开户当日将本单位应收公款5000万元存入该账户。同年12月,李某又以同样的手法存入2000万元公款。1999年1月,李某将本金7000万元转回本单位的账户上。将利息29万元全部留在该擅自开立的账户上。此后,李某分三次将该利息款全部提取据为己有,并将该账户撤销。

问:试根据犯罪构成要件理论,分析李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答:根据《刑法》规定,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本案中,李某的行为符合挪用公款罪的构成特征。

一是李某作为某国有单位财务部主任,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符合挪用公款罪的主体要件。

二是在客观上,李某利用自己经手管理公款的职务之便,将本应进入单位正常账户的巨额公款私自存入个人秘密设立的账户上生息,

11 进行营利活动,符合挪用公款罪的客观要件。

三是在主观上,李某明知7000万元系公款而存入其个人设立的账户中,并将所得利息据为己有,具有通过公款私存的方式进行营利活动的故意。

四是在客体上,李某的行为侵害了职务行为的廉洁性,也侵害了公共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权。

综上,本案中李某的行为应属于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

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办案人员执纪执法业务知识考试训练题十

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办案人员执纪执法业务知识考试训练题五

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办案人员执纪执法业务知识考试训练题四

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办案人员执纪执法业务知识考试训练题九

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纪检监察机关执法执纪能力

纪检监察机关办案工作综述

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纪检监察机关执法执纪能力二

对县级纪检监察机关执纪执法环境的思考

纪检监察机关办案工作保密规定

纪检监察机关办案安全工作管理规定

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办案人员执纪执法业务知识考试训练题七
《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办案人员执纪执法业务知识考试训练题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