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十届中国安康汉江龙舟文化节综述

发布时间:2020-03-02 17:08: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十届中国安康汉江龙舟文化节综述

品牌再显魅力

作者:邓向红 汪金波 来源:安康日报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25日 点击数:

759

【字体:小 大】

创新:赋予龙舟文化节新内涵

按照中国人的习俗,十年是一个转折,十年是一个小结,第十届龙舟文化节如何办,怎么办,如何才能让龙舟文化节提档升级,是按部就班地前进,还是华丽转身,成为本届龙舟文化节组织者面临的第一道难题。

为此,市委、市政府从去年年底就开始着手筹划本届龙舟文化节,在学习借鉴外地节庆活动成功经验基础上多次召开会议,多方征求社会各界人士、专家意见和建议。随后,按照《总体方案》提出的“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要求,筹委会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办节新模式。这就是采取市委、市政府主办,汉滨区委、区政府承办,市直各部门和各县协办的模式。开幕式、闭幕式文艺节目,彩船展示及龙舟竞赛组队等,都面向市直各部门和各县、区进行广泛征集,有效地调动了全市各部门和各县、区参与热情,使本届龙舟文化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旺盛人气。过去颇为艰难的龙舟组队工作,今年进行的异常顺利,24支中外龙舟队仅半月时间即组队完毕。

为了进一步唱响“安康龙舟节”这一文化品牌,筹委会改变了以往“酒香不怕巷子深”观念,挖掘龙舟文化内涵,强化宣传造势意识,制造浓厚的节会气氛。在城区各大宾馆、酒店和商场等单位显眼位置悬挂龙舟标语、节旗、节微、龙型标志的基础上,分别在安康、西安、咸阳、郑州举行了10场新闻发布会和旅游推介活动,以陕西电视台、陕西日报、陕西卫视、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和华商报等强势媒体为重点,广泛邀请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凤凰卫视等主流强势媒体,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宣传,充分展示福源安康、和谐安康、绿色安康、多彩安康、魅力安康的特色与亮点。安康日报、安康电视台和安康人民广播电台设立走进龙舟文化节专栏,开办龙舟文化节倒计时,通过荧屏、版面和声音将龙舟文化节进展情况送到千家万户,使之家喻户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6月16日中午12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即对刚结束的第十届中国安康汉江龙舟文化节开幕式进行了报道,随后,人民网、中青网、中国在线网、腾讯网、西部网等知名网站也对开幕式分别进行了报道,6月17日,安康日报头版头条和陕西日报头版以及华商报、西安晚报等媒体分别对开幕式进行了详细报道,其档次之高、密度之大、内容之丰,实现了龙舟文化节宣传工作新的突破。

以举办龙舟文化节为契机,弘扬龙舟精神,展示安康新形象,让安康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安康,是本届龙舟文化节的一个突出特色。作为本届龙舟文化节的重头戏,开幕式创意新颖,隆重热烈,将龙舟文化节各项活动推向了高潮。开幕式上,既有紧张激烈的龙舟竞赛,又有异彩纷呈的文艺演出;既有庄严隆重的龙头点睛仪式,又有亮点频闪的彩船展示;既有省、市领导的密切关注,又有省内外游客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彰显了“吉祥安康、魅力安康”的风采,让外界更好地认识安康、了解安康、热爱安康。

参与:让龙舟文化节更具活力

有生命的节庆活动一定要坚持贴近时代、贴近民俗、贴近群众的原则。本届龙舟文化节期间举办的游客参与划龙舟活动、梦幻汉水之夜活动、世界时尚小姐中国皇后总决赛暨安康形象大使评选活动、挑战世界纪录象棋赛、汉江·安康诗歌奖颁奖典礼暨诗朗诵和地方民间文艺展演等丰富多彩、群众参与性强的旅游文化活动,构筑了龙舟节文化旅游大舞台,办成了安康市民和省内外游客的“狂欢节”。

品位高雅、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向省内外客商和游客充分展示了多彩的龙舟文化节。6月15日上午在金州广场至兴安路至大桥路至龙舟文化节主会场举行的龙舟大游行活动,1000多市民直接加入到巡游队伍,约5万市民上街争相观看;6月18日,午时刚过,许多市民和游客就三五成群地从四面八方地赶往龙舟文化节主会场参与划龙舟活动。来自甘肃庆阳长庆油田的王先生,去年在电视上看到了安康龙舟节的精彩场面,今年端阳节期间专门带着妻子儿女来安康目睹龙舟赛的风采、感受龙舟赛的激情。他感叹地说:“北方没有大江大河,无法体验龙舟赛的精彩,今年能亲眼观看并体验龙舟赛活动,印象很深刻,收获非常大,我要告诉亲朋好友,让他们多来安康、常来安康。”

一系列文体活动的举办,既丰富了龙舟文化节的内容,也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安康加快突破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展示了安康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鼓舞了士气,振奋了人心。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安康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本届龙舟文化节所产生的多重经济、社会效益将会得到进一步的释放,龙舟文化节与吉祥安康这一品牌一定会闹红三秦、唱响中国、走向世界。

创新:赋予龙舟文化节新内涵

按照中国人的习俗,十年是一个转折,十年是一个小结,第十届龙舟文化节如何办,怎么办,如何才能让龙舟文化节提档升级,是按部就班地前进,还是华丽转身,成为本届龙舟文化节组织者面临的第一道难题。

为此,市委、市政府从去年年底就开始着手筹划本届龙舟文化节,在学习借鉴外地节庆活动成功经验基础上多次召开会议,多方征求社会各界人士、专家意见和建议。随后,按照《总体方案》提出的“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要求,筹委会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办节新模式。这就是采取市委、市政府主办,汉滨区委、区政府承办,市直各部门和各县协办的模式。开幕式、闭幕式文艺节目,彩船展示及龙舟竞赛组队等,都面向市直各部门和各县、区进行广泛征集,有效地调动了全市各部门和各县、区参与热情,使本届龙舟文化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旺盛人气。过去颇为艰难的龙舟组队工作,今年进行的异常顺利,24支中外龙舟队仅半月时间即组队完毕。

为了进一步唱响“安康龙舟节”这一文化品牌,筹委会改变了以往“酒香不怕巷子深”观念,挖掘龙舟文化内涵,强化宣传造势意识,制造浓厚的节会气氛。在城区各大宾馆、酒店和商场等单位显眼位置悬挂龙舟标语、节旗、节微、龙型标志的基础上,分别在安康、西安、咸阳、郑州举行了10场新闻发布会和旅游推介活动,以陕西电视台、陕西日报、陕西卫视、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和华商报等强势媒体为重点,广泛邀请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凤凰卫视等主流强势媒体,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宣传,充分展示福源安康、和谐安康、绿色安康、多彩安康、魅力安康的特色与亮点。安康日报、安康电视台和安康人民广播电台设立走进龙舟文化节专栏,开办龙舟文化节倒计时,通过荧屏、版面和声音将龙舟文化节进展情况送到千家万户,使之家喻户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6月16日中午12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即对刚结束的第十届中国安康汉江龙舟文化节开幕式进行了报道,随后,人民网、中青网、中国在线网、腾讯网、西部网等知名网站也对开幕式分别进行了报道,6月17日,安康日报头版头条和陕西日报头版以及华商报、西安晚报等媒体分别对开幕式进行了详细报道,其档次之高、密度之大、内容之丰,实现了龙舟文化节宣传工作新的突破。

以举办龙舟文化节为契机,弘扬龙舟精神,展示安康新形象,让安康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安康,是本届龙舟文化节的一个突出特色。作为本届龙舟文化节的重头戏,开幕式创意新颖,隆重热烈,将龙舟文化节各项活动推向了高潮。开幕式上,既有紧张激烈的龙舟竞赛,又有异彩纷呈的文艺演出;既有庄严隆重的龙头点睛仪式,又有亮点频闪的彩船展示;既有省、市领导的密切关注,又有省内外游客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彰显了“吉祥安康、魅力安康”的风采,让外界更好地认识安康、了解安康、热爱安康。

参与:让龙舟文化节更具活力

有生命的节庆活动一定要坚持贴近时代、贴近民俗、贴近群众的原则。本届龙舟文化节期间举办的游客参与划龙舟活动、梦幻汉水之夜活动、世界时尚小姐中国皇后总决赛暨安康形象大使评选活动、挑战世界纪录象棋赛、汉江·安康诗歌奖颁奖典礼暨诗朗诵和地方民间文艺展演等丰富多彩、群众参与性强的旅游文化活动,构筑了龙舟节文化旅游大舞台,办成了安康市民和省内外游客的“狂欢节”。

品位高雅、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向省内外客商和游客充分展示了多彩的龙舟文化节。6月15日上午在金州广场至兴安路至大桥路至龙舟文化节主会场举行的龙舟大游行活动,1000多市民直接加入到巡游队伍,约5万市民上街争相观看;6月18日,午时刚过,许多市民和游客就三五成群地从四面八方地赶往龙舟文化节主会场参与划龙舟活动。来自甘肃庆阳长庆油田的王先生,去年在电视上看到了安康龙舟节的精彩场面,今年端阳节期间专门带着妻子儿女来安康目睹龙舟赛的风采、感受龙舟赛的激情。他感叹地说:“北方没有大江大河,无法体验龙舟赛的精彩,今年能亲眼观看并体验龙舟赛活动,印象很深刻,收获非常大,我要告诉亲朋好友,让他们多来安康、常来安康。”

一系列文体活动的举办,既丰富了龙舟文化节的内容,也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安康加快突破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展示了安康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鼓舞了士气,振奋了人心。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安康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本届龙舟文化节所产生的多重经济、社会效益将会得到进一步的释放,龙舟文化节与吉祥安康这一品牌一定会闹红三秦、唱响中国、走向世界。

第十届中国安康汉江龙舟文化节绿色产品展销会工作方案

安康龙舟民俗文化

区领导在第十届龙舟文化节的致辞

龙舟文化节策划案

第十届IT文化节

中国荆州龙舟文化研讨会综述

论安康境内汉江水资源利用

第11届中国安康汉江龙舟节新闻发布词

龙舟文化节合作合同

首届龙舟文化节简介

第十届中国安康汉江龙舟文化节综述
《第十届中国安康汉江龙舟文化节综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