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1 20:03: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主题班会设计

班 级:七年级107班

时 间:2014年11月2日

地 点:107班教室

参加人员:107班全体学生、班主任(主持人)

一、设计目的:

培养学生的健康积极意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二、设计主题:

“养成良好习惯,互守班级公约,共建文明班级”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

1、班主任工作和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处于行为规范阶段,学习时精力不够集中,但仍对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学习很有兴趣,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同时初一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有所欠缺,所以老师要加以指导因此。在我的教学中,我尝试改变这种状态,尝试让学生来管理班级,培养学生做事积极主动的习惯,让学生在管理中发现问题,出主意,想办法,大家共同讨论,共同执行互相监督,互相评比,沟通交流,共同进步。

2、问题观察

学生思考:在校园和身边有哪些不文明的行为习惯在发生?

1.随手扔垃圾,不爱护电子白板; 2.在桌面上刻画,写字,抄作业;

3.学习“太累”了,“休息”一下---上课睡觉;

4.学习“太累”,“活动活动”筋骨---在墙壁上印上自己的脚印;

老师寄语:所谓“习惯”是指长时间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动作、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等,“好习惯”顾名思义,也就是良好的、使人受益的习惯。希望我们能吸取教训,不要因为自己的随意影响了一生的前程,铭记:“习惯影响你一生”。 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二)活动参与

1、学生思考查找班务管理的各种问题

(1)事先让学生针对班内存在的情况进行思考、查找

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观察、思考,出主意、想办法,为新的班务管理有较高的水平和良好的效果而努力。一星期以后,我们以记名方式投票,把意见写在纸条上,并且分类整理,对意见比较多的各项问题,请学生自愿请命,经过大家的同意后进行实施,其他同学共同监督实施情况。

(2)实施计划的制定

被大家确定实施班级管理的同学根据存在的问题和老师提出的标准和要求,组建班组进行商讨,拟定一份简单可行的计划,以便实施快速,效果明显。一天后,老师进行审阅,对不够成熟或偏离的计划,老师适时的提出修改意见,帮助学生修改。同学们把经过修改后的计划贴在教室的评比园地里,这样做到班务管理透明,也做到大家监督有据。同学们兴致高涨,好像在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3)计划的实施

根据班里的事物杂乱和琐碎的特点,学生管理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头绪也有一些纷乱,为了不让学生失去信心,有挫折感,这时老师就适当的指点,其他学生也来帮忙,合理安排,各负其责,交叉事物协商解决。每个周末,我们共同对本周内问题的解决和班务管理的情况进行全班评分,大家提出优点和缺点,对于优秀的管理者和可行意见的提出者进行表彰,希望他能继续努力。对出状况的同学和问题,大家以掌声表示感谢,希望同学继续总结,继续提高。受到表扬的同学,工作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干劲更大,有问题的同学,获得了大家的一致鼓励和支持,也从失败中走出来,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为以后的工作而努力。

2、共拟班级公约

为努力打造一个团结、进步、和谐、发展的新型班级,让大家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创新,使我们成为一个勤奋、善思、博学、上进的中学生,为将来的成功奠基!特拟出以下公约:

(1)班级建设目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学会 (“好行为、好习惯,共创好班风、好成绩”) (2)一个中心是:以学习为中心(我们最重要的任务) (3)两个基本点是:纪律和卫生

班里的事,事事有人做,班里的人,人人有事做;

班里的事,事事做得好,班里的人,人人有进步。 (4)三个学会是: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处事

(5)口号是:“我能行,我们最行!”

(6)班级精神:自信、团结、求实、奋进、创新

3、提倡议

(1)培养有责任心好习惯

在整个班级管理中,学生一步一步地进行自己的工作,把班级的管理工作看作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情,事的大小好坏,来龙去脉都得一一过问,查清楚,想办法,解决掉。他们珍视这辛苦的工作换来的成果。同时也会从工作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他们的荣辱是与班级的荣辱紧密相连的,因此,他们事事在意,样样关心,责任心明显增强。 (2)培养锻炼能力的好习惯

一件事物的出现到解决,这一过程既是学生劳动的体现,也是他们综合能力的体现。自己的班级自己管,自己的事务自己办,更能客观的反映学生的应变能力和交往能力、处理事物的能力,既让老师了解了学生,也使班级事务井井有条,便于教师的教学工作和教育方法的的革新,从而推动教学改革的进程。 (3)培养参与和竞争的好习惯

我们的教育管理对象是全体学生,因此,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任务。每人提出一条建议,出一个主意,每人负责一项事物的管理,整个班级的管理靠全体同学共同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人人都得到锻炼,人人都希望自己的意见和做法得到别人的认可,自己能够得到别人的帮助,得到老师的表扬,因而每个学生都很认真的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争当先锋不甘落后的习惯也逐渐形成。 (4)培养自觉和守纪的好习惯

一方面,学生自己管理班级,改变了过去老师操纵管理,学生被动接受,不相干的人若无其事,充耳不闻的状态,他们现在是自觉的规范自己的行为,完善自己的个性,生怕自己的不良行为给自己的工作和形象抹黑而被排斥在圈子之外。所以,学生的纪律性普遍增强。另一方面,整个管理过程,都是学生自觉进行,自觉规范,自觉完成,教师只起到一个顾问的作用,因此,也培养了学生的自觉性。 (5)培养积极学习的好习惯

学生在参与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明显感觉自己的知识积累不足,因而,不用教师催促,他们就会积极的看书查找资料,从多方面获取信息,增长知识,并把自己的经验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于是班级里形成了浓浓的学习氛围。 (6)培养理解和尊重别人劳动的好习惯

学生在管理活动过程中,亲身体验了老师工作的过程,体验到了老师工作的琐碎和辛

苦,对老师工作有了新的理解。只有亲身经历了整个管理过程,才能真正懂得教师这一称呼的含义和它的伟大意义。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对老师更加理解和敬佩,对教师的劳动成果,也就更加尊重。上课听讲认真了,作业交的及时了。推广开去,他们能够习惯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待并且思考问题,对别人的劳动也能够理解和尊重。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案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案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案 )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案

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案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案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案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