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专题调研

发布时间:2020-03-02 19:24: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空巢老人”的忧患 ——对留守老人生活现状的调查

随着农村外出创业、务工人员与日俱增,这些外出人员留守在家的老人群体也在不断膨胀,他们的生活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难,而且有边缘化的危险,笔者对旬阳县“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做了一次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旬阳县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近5.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比例约12%。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涉及子女外出创业、务工的留守(空巢)老人约2.32万人,这些留守老人绝大多数分布在农村。剔除季节性外出和在本市务工的人数,子女举家常年外出务工的留守老人约1.21万人,其中留守老人夫妻两人单独居住、生活存在不同程度困难的6958人,占到留守老人群体的34%;独身(丧偶)寡居、生活特别困难的留守老人2157人,约占到留守老人群体总数的11%以上。

二、困扰留守老人家庭生活的主要问题:

——生活依然贫困。大家普遍认为:如今日子比过去好得多,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不少。但是,在一些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和一部分家庭之间,由于经济收入差距拉大,衣食住行等生产、生活资料来源也不尽相同。“用钱”仍然是困扰一些留守老人的第一道难题。在桐木乡涌泉村所调查的4户打工者家庭中,有3户是贫困家庭。例如,余月桂老人已经高龄102岁,儿子是个50来岁的弱智农民,儿媳是个哑巴,虽有一男一女两个孙子,均随邻居一起外出打工,孙儿在入冬后就已回家,虽然外出务工半年多时间,却没有挣到钱带回来;孙女在天津一家私营企业务工,拿学徒工资,收入微薄,也只能够自己在外花销,难尽孝心。余月桂老人至今仍然操持家务人情,安排农活,维持一家生计。刘金凤老婆婆,现年84岁,儿子、儿媳先后亡故,她一直是孙儿吉道平的监护人,孙子今年已经27岁,外出务工快十年了,东不成,西不就,没有学到啥技术,也找不到收入比较好的行当。有时在矿山也能一年挣个一两万元,但由于平时“自由散漫”惯了,不知道省吃俭用,有钱吃吃喝喝,打牌赌博,没钱还要借债,常常跑到年底还是没钱回家。刘金凤老婆婆的生活,单靠退耕还林的一点补贴,和耕地转包

后微不足道的一些收入,很难维持正常生活,还要靠两个女儿不定期送粮、送钱接济渡日。还有一户邵国泰老人86岁,老伴肖良秀,78岁高龄(因脑血栓已经卧床4年),膝下有女儿邵永汉,女婿程光孝(50岁,上门)和三个孙子。今年三个孙儿一起出外在河北铁矿打工,因大孙子坐矿车下山接工人途中受伤,致使右小腿截肢,矿山老板推脱责任躲着不见面,也没有买意外伤害保险。两个弟弟照顾受伤的哥哥住院治伤,都没有挣到一分钱,还给家里增加了四万多元的外债。说起家里目前的困境,程光孝嚎啕大哭,邵国泰老人在数九寒天依然穿着单裤单鞋上山打柴,显得十分寒碜。

——疾病痛苦犹存。疾病是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的顽敌,也是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最大杀手。在所调查的留守老人群体中,基本上都患有慢性病和多种疾病。许多人都是终年就医服药,在年收入或子女供给的生活费用中有一大部分都用于治病、买药上。尽管老年人治病服药是不足为奇的正常现象,但是因治病花销的昂贵医药费,确实成为老龄化家庭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无底洞”。甚至是引起亲情脆弱化、家庭关系不和的主要矛盾。在此有一例:城关镇河湾村冯广胜,今年60来岁,患食道癌有两年多的时间。患病前在县城租赁房屋居住,自己跑三轮替煤气店送气,儿子出外打工给别人跑车,儿媳妇带孩子做家务。几年前就已经买了城镇户口,一家人日子过的也算红火,还准备买商品房呢。自冯广胜老汉被确诊为癌症后,便开始四处求医购药,手术费用花去五六万元,为防止扩散,还要经常接受化疗、复查。儿子无奈辞了工回家照料老冯。因为经济上失去了来源,生活水平每况愈下,也不能继续住在城里,只好搬回老家农村养病。幸好民政部门给及时解决了定期定量补助,又从大病救助资金里给了5000元的困难救助,才使家庭困境稍有一些缓解。城关镇鲁家台社区二组康成宪老人今年90来岁,儿子、儿媳、均已64岁,一个孙儿、孙媳妇和重孙6口人生活。前些年儿子身体尚好,与孙儿两人都出去务工,收入还算可以,生活过的很平稳。去年跌跤摔断股骨,卧床一年来花费近万元,加上儿媳妇经常看病吃药,儿子只得常年在病床前伺候,只靠孙儿一个在外打工挣钱,生计日渐艰难。如今主要靠康成宪老人每月97元低保金和几十元的高龄老人保健费维持基本生活,孙儿打工的钱全部用于几个老人治病抓药上,因为无钱住不起大医院,只能请赤脚医生保

守治疗,医药费又不能在合作医疗里报销,形成更重的负担,渐渐沦为当地的返贫户。

——精神孑然孤独。仙河乡竹园河村杨大银67岁,丧偶多年,两个儿子均出外打工,常年不在家。老杨领着两个儿媳妇实行互助帮工,种着十来亩承包地,虽然屋里屋外收入颇好,人均年收入不下5000元,但是老人一脸的郁闷,形似抑郁症患者。原因是儿子们出远门,孙子、孙女们要上学,整天除了干活就是喂牲口,晚上没有人陪着说话聊天,想多看一会电视节目都不方便。段家河镇黄桥村五组曹应金老人91岁,老伴去世30多年了,生活随着大儿子(72岁)一起过,然而大儿媳也过世20多年了。孙子们常年在外打工,两代老人靠儿孙们供养的粮食吃饭倒能够保障,但是论起生活乐趣,老人们显得很木纳。老太太说他们已经好几年不用电灯了。每天太阳出来了才起床,太阳下山了就睡觉,白天只做两顿饭,平时独来独往,饭后闲余只能晒晒太阳,自己去山上闲转,天天如此,生活显得十分呆板和寂寞。仙河乡观庄村78岁的懂付杰老人。老伴去世多年,小儿子夫妻均出外务工不在身边,与大儿子住房距离又较远,2008年元月27号夜里,因烤火取暖不慎引燃柴房,竟被无情的火灾事故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亲情淡漠,独居孤守者有增无减。这一代老人多子女较为普遍,而身体状况堪忧。他们曾经承受了过去长久的贫困生活,多数老人因积劳成疾年老体衰。老来子女们忙于生计出外谋生,不在身边的居多,有的子女缺乏孝心也不常回家探望,日常生活无人照料。特别是丧失劳动能力后又丧失了配偶者,更是雪上加霜。例如:农忙地里的庄稼活,出门就医看病,购买生产生活用品,操作家用电器,搬抬挪动大家具等繁重体力劳动十分不便,经常依靠邻居帮忙或等子女亲友偶尔回来了再办,有的甚至连生活都难以自理。例如段家河镇黄桥村五组有人口270人,60岁以上老人35位,其中丧偶的老人有9人(约占老年人总数的25.6%);与子女分户单独生活的26人,占老年人总数的76%;在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由于传统习惯的束缚,老人再婚问仍然是天方夜谈。这给独居“留守老人”的生命质量带来了双重困扰。外出务工人员大部分是年初离家年底归来,很少有人因忙种收割或老人生病,而中途回家探望。

三、对关爱“留守老人”问题的建议

劳务收入已成为我县农民收入的半壁江山,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桐木乡涌泉村253户986人,出外打工的劳力有123人,常年在外的有81人。每年带回来的现金纯收入达80万元以上。而这个村2007年人均纯收入只有1900元,其劳务收入人均占到913元;仙河乡观庄村863户3083人,外出务工人员近900人,在全村年均收入2400元中,劳务收入达到人均1610元的比例。在每个外出打工创业的农民身后,都有一两位老人留守“空巢”,照顾孩子上学,耕种田地,饲养家畜。这些务工收入里,谁能说没有“留守老人”的一半功劳?

在走访调查中,面对“现在生活怎么样?”的提问,绝大多数留守老人怀着感恩心态回答“很满足”。因为他们知道上辈老人的物质生活及其贫乏,下辈子老年人又适逢计划生育带来老龄化人口压力,生活状况会更加严峻。尽管这样,面对留守老人生活上的诸多困难,我们在此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1、高度关注老人生活的“空巢”现象,把留守养老问题纳入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议事日程。我县的老年人口已经接近总人口的12%,也就是说大约每两户要供养一个老人。随着白发浪潮的提前到来,老龄问题将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冲击。老年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关心爱护老年人就是关爱我们自己。要从提高公民道德伦理素质教育入手,着力推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加大对“孝亲敬老”先进典型发掘、培养、宣传和表彰的舆论工作力度,弘扬社会正气,依法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形成全社会关爱老年人的良好风尚。

2、发展基层老年协会组织,推进居家养老制度化建设。面对当今社会年轻人“亲情观念”淡漠,偏重于投资下一代的培养教育,忽略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特点,村民委员会和社区居委会要完善老年协会组织体系,以老年协会为载体,使涉老侵权案件得到及时调解和必要的法律援助,为不孝敬老人的家庭签订《养老协议书》,并按期检查其落实兑现情况。严办涉老侵权案件,打击虐待老人的犯罪行为。

3、制定基层老龄工作规划,扶持兴办社区养老服务业。按照《旬阳县发展老龄事业十一五规划》要求,乡村两级要长计划,短安排,立足当地实际,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动员社会力量开办各种为老年人服务的第三产业。政府对于专

门为老年人服务的设施项目,要给于信贷,融资,减免税收等方面的扶持照顾,使其在不赢利的原则下,健康发展。

4、逐步创造条件,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在各级财政增收的比例中,要按照可用财力的一定比例,足额预算老龄事业经费。我县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老龄工作先进县,按照国家的验收标准,每个集镇社区要有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民事调解,吃住行服务配套完善的老年公寓;全县老年人口人均预算事业费达到4元的标准。2008年要着力抓好县中心敬老院、县城老年公寓和区域敬老院的项目建设,创造条件对有经济供养能力的老人实行代管代养,以解决留守老人的照料问题。使敬老院供养对象逐步从五保老人扩大到“留守老人”,实现“空巢”老人衣食住行有人管,精神文化生活服务设施有依托。使这些老年人群体中的困难者,感受到党的温暖,与全社会一起共享改革开放带来的物质文明成果。

5、摸清底子,落实包帮责任。在现阶段关爱“留守老人”活动主要体现在精神慰籍,落实包帮责任上。县乡村三级党员干部要与有生活困难的农村“留守老人”建立“结对子”帮扶关爱责任,定期上门入户检查其生产生活状况和身体状况,乡村民政干部要建立外出务工人员档案卡片,定期排查重点,督查包帮责任人,切实负起监护职责,尤其在安全事故苗头、急重病救治方面堵塞漏洞,防微杜渐,避免观庄村懂付杰老人惨死在火灾中的悲剧再次上演。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某年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乡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空巢老人”调研报告

空巢老人调研报告

空巢老人调研报告

空巢老人 调研报告

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专题调研
《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专题调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