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八上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发布时间:2020-03-01 16:48: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

王来贵编写

一 概述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属于战争题材,属于新闻体材。在了解消息这种新闻题材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形成对正义战争威力的认识,树立爱国主义情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用1课时完成教学内容。时间安排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积累字词,了解毛泽东、新闻知识(消息),把握消息的基本结构、语言、内容特点,能借助网络、工具书搜寻有用信息。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本文的学习,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会阅读新闻、拟写简单的消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正义力量的威力,增强爱国意识。 三 学情分析

通过初一一学年的培养,学生已初步适应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战争有所认识但还不够全面,接触过消息,但未对消息的写作和阅读要求 探讨过。 四 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设计

1、通过自主学习,积累字词、新闻知识

2、通过合作、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把握消息的结构、语言、内容的特点。

3、通过教师引导,再拟写一个小报道,训练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4、教师设疑,引导学生完成对正义战争的认识,和情感熏陶。 五 教学资源的应用。

教材和多媒体教学课件。 六 教学过程

1、课前预习指导

字词、作者、新闻和消息有关知识.

设计目的: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2、情境导入(2分钟)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英勇无畏的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了毛主席和朱总司令想全国进军的命令,与20日夜发起了渡江战役,横扫一切负隅顽抗之敌。毛主席豪情满怀,写下了这则报道前线战况的新闻稿。请大家集体朗读一遍课文,看毛主席主要向我们透漏出一些什么信息,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想象一下,在当时会产生怎样的社会效应?(ppt展示问题)

设计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用问题引导学生有意识的朗读。

3、学生朗读,整体感悟。(6分钟)

教师活动:过后,做激励性的评价,检查字词、作者,并让学生试着回答情境导入提出的问题。老师引导并做激励评价。 学生活动:畅所欲言。 老师提示:注意角度

(1)解放军:英勇无畏、愈战愈勇;敌人:毫无斗志,很快土崩瓦解。

原因:人民解放军要打败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国民党拒绝签订和平协定,国民党官兵厌战,渴望和平。 (2)以确凿可信的事实,抒发胜利豪情,长我军士气,灭敌人威风。(提示:领袖写的) (3)①人民群众欢欣鼓舞。②解放军士气高涨,奋勇杀敌。③敌人士气低落,直至土崩瓦解。

设计目的:捕捉主要信息,完成整体感悟。

4、自主学习,完成对消息结构和特点的领悟。(5分钟)

老师活动:老师提问消息的一般结构组成和消息的特点,并追问:本文是如何体现结构和特点的?(ppt展示消息结构和特点) 学生活动:对照ppt边读边圈点勾画。

教师检查引导:背景、结语分散,难找,先问有无,再做引导。真实性、及时性肯定学生即可。

设计目的:在实践中灵活学习消息的结构和特点。

5、合作探究(8分钟)

教师活动①:标题、导语、主体之间的关系如何?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

成果展示,教师小结

教师活动②:准确性是如何体现的?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可以援引课后作业二

成果展示,教师小结:时间精确到点、地点不含糊,用词准确,与战争及倾向性密切相关。 6 应用拓展(15分钟)

回顾近来在你身边发生的有意义的事,请你以当天发生当天报道的形式,写一则小报道。

学生展示,教师评价引导。 7 战争探究(4分钟) 教师引导:战争是残酷的,和平是珍贵的。阅读完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感觉战争很轻松又很豪迈,这是为什么呢?请分组从不同的角度做一探讨。 学生展示交流:

教师提示:正义的力量、写作目的 8 教师寄语(三分钟)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既了解并训练了消息这种新闻体裁,又完善了对战争的认识。老师衷心希望大家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来之不易的和平。某一天,当战争的灾难强加在我们头上时,我们也不必惧怕,要坚信正义必胜,用自己的满腔热血来捍卫和平。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说课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1.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docx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八上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八上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