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我对中西医的一点感受

发布时间:2020-03-03 21:25: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我对中西医的一点认识

当代西医的前身是近代科学,是在近代西方征服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学科,强调解决矛盾的方法是斗争,制造冲突,予以消灭;而当代中医的前身是古代科学,是在古代中国和谐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学科,无论儒道佛,都强调“和”。

一般而言,西医所揭示的病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是直观的,共性的,是可以通过相关检验证明的,而中医则是根据长期以来的对内(人体)外(自然界)环境正常活动和异常变化,进行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出的规律,所揭示的病因与病证的关系是抽象的。总而言之中西医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几点。

1·起源及理论基础不同:中医是以我国特有的阴阳学说为基础,从整体上讲求阴阳平衡,治疗方案首先讲求调理阴阳,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治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是构成中医理论的基础和要素。治疗方案讲求治本为主,标本兼治;西医是以解剖学和生理学病理学为基础,非常客观和直观地把人体和病因分析后,针对性地进行治疗。西医针对性地治疗,不等于是片面的和微观的,这是人们对中医和西医的误解。中医不等于不讲求局面,西医不等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2·研究疾病的观念不同: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和世界万物合而为一,通常都是通过全身治疗来治疗某一部位的疾病,以宏观的思想来认识疾病,故其研究疾病的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治疗疾病注重经验;西医讲究微观的思想认识疾病,注重对症治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疗疾病注重微观证据。西医对待疾病是一种是战争模式,发现病因,找到病灶,予以消灭,把疾病看着是敌人,“对抗治疗”是西医对付疾病主要手段。中医是一种平衡模式,“扶正祛邪”、“调节平衡”是中医治病养生的主要方法,目的是使得疾病或自身原因导致的身体紊乱,通过这两大手段,达到有序和正常。如对乙肝的治疗,西医在肝功能正常时主张不治,因为没有药物可以杀死乙肝病毒,中医用扶正祛邪的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3·对人体和疾病认识的出发点不同:西医是静态研究,而中医是活体考察。西医建立在尸体解剖基础之上,重形态结构,借助于现代仪器,达到微观认识的高峰,因而重视检测指标,重视病因,结果,基本上属于生物医学的模式;中医建立在活体考察之上,重功能状态,重患者的主观感受,重证候表现,重视疾病的过程和趋势,重视气候、环境、情绪对疾病的影响。

4·诊断方法不同:西医借助于各自先进仪器,目的是弄清病因、发现病灶,找准病位。中医则用望闻问切四诊,直接利用医生的感官来收集患者的信息,进行活体考察,动态分析,辨证思维。至今在国内还没有发明一种仪器可以代替四诊,进行全面的动态考察。四诊是古老的,但绝不是落后的。

5·药物来源不同:西医是工业生产的化学合成药,是通过实验室研究出来的;中药是大自然生出产的药物,通过“药食同源”的道理尝试出来的。西药单纯,靶向治疗,起效快,作用力强;中药复杂,方剂讲究君臣佐使、煎煮方法,发挥综合疗效。大部分西药用于治病,也只有得病时才能用,因为药物作用单纯、专一;而中药既可以治病,又可以养生保健,因为方剂讲究药物的协同配合,能够兼顾各方面。

6·治疗方法不同:中医主要通过中药各种剂型或结合针灸,拔罐,推拿,按摩等手段进行治疗;而西医主要通过手术及化学药物对疾病治疗。

中医与西医都是一门独立的科学理论体系,都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预后与转归的科学,然而西医的理论体系较为独立。中医与西医的研究对象主要都是人体,西医的研究对象相对广泛,比如:普通动物等。中医治病,发现早、治疗彻底、对机体没有损伤或损伤小、预后稳定。西医对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有辨病明确、解释浅显易懂、用药对症显效快、用药方便等优点,对疑难病和不能够解释的疾病,远期疗效差。客观地看待中医和西医,不能完全否定其中之一,也不能完全肯定,应取长补短,中西医结合是最好的方法。

我对中国画的感受

我对清明节的感受

我对体育课的感受

我对大学生活的感受

我对网络的感受

我对护理工作的感受

谈谈我对跨越式的感受

我对建模思维的感受

我对大学生活的感受1

我对音乐鉴赏的感受

我对中西医的一点感受
《我对中西医的一点感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