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电信诈骗防范宣传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2 17:37: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电信诈骗防范宣传材料

当前,电信诈骗犯罪活动猖獗,被骗案件高发,上当受骗的群众不仅在经济上蒙受重大损失,同时也给正常生活和家庭和睦带来难以弥补的影响。特别是一段时间以来,北京奔驰企业职工也屡次掉入犯罪分子精心设置的骗局陷阱,不仅使个人受到损失,也影响了单位治安环境的稳定。为有效预防此类案件发生,维护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有效保护单位干部职工个人财产安全,特下发此材料,用以单位开展电信诈骗防范宣传。

一、什么是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帐的犯罪行为。

电信诈骗类案件最早出现于2000年,随着中国金融、通信业的快速发展,依托电信和金融手段的虚假信息诈骗犯罪迅速在全国范围发展蔓延,借助于手机、固定电话、网络和电子金融和现代网银技术实施的非接触式的诈骗犯罪迅速地发展蔓延,至2007年此类犯罪活动达到高峰并持续发展,犯罪手段也不断花样翻新,给人民群众造成极大损失。2009年,仅北京、上海、广东、福建四省市因电信诈骗犯罪造成群众损失就达到6亿元人民币。实施电信诈骗的犯罪人员也从台湾籍人员为主发展为涉及福建、湖北、湖南、广东、海南、河北及东北三省区不法人员。其中以广东省电白县最为突出。同时,境外遥控诈骗,境内取款转帐的手段也愈发明显,犯罪团伙在马来西亚、印尼、越南、新加坡等都有盘踞。

二、案件例举

1、事主黄某于近日收到自称是中国移动代理中心工作人员来电,称预存499元话费,就可送一部手机,每个月200分钟通话费及100M上网流量,黄某相信并办理该项业务,第二天收到手机,黄某支付了499元,后到移动营业厅查询才知道中国移动根本没有开通该项业务,而花几百元购买的电话是不能使用的。

2、事主邓某称,其于今年10月14日13时许,接到一名男子的电话,该男子自称是中国邮政的工作人员,称事主有一份快递,里面有一个包裹和一张银行卡,包裹里面是毒品海洛因,还说昆明的公安机关正在追捕事主,对方让事主赶紧报警,接着还提供了一个电话号码给事主,称是东区公安分局的电话号码,事主拨打对方提供的电话,是一名女子接听,自称是东区分局民警,告知事主包裹里的银行卡里有几百万元钱,目前,公安机关已将事主银行卡里的钱全部冻结。之后,该女子又提供了一个银联的电话号码给事主,事主即拨打该电话,接电话的是一名男子,该男说事主银行卡里的钱已经全部被冻结了,让其马上到附近的建设银行柜员机操作,以便银行卡正常使用。事主于是根据对方给的提示在柜员机操作,将卡内存款转入对方提供的账户。后发觉被骗报案。

3、事主王某在单位工作时间通过QQ软件与在外地上学的孩子聊天,聊天中孩子说要参加学校组织的专项补习班,需要缴纳学费12000元人民币。后事主王某直接通过网银转帐向对方提供的帐号打款。晚间回到家后,与孩子孩子打电话询问转帐收到情况和补习班的具体内容,孩子称QQ被盗号,并无报名补习班的事情,才发现被骗后报案。

4、事主张某在工作期间,使用单位电脑浏览伪造淘宝网站,并在网站上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购买苹果手机,后始终未收到货物,经查询发现网站系伪造后报案。

5、事主蒋某为单位购买机票,在某网站预定并付款后,有与对方联系退票改签,对方称需要汇款手续费,并通过电话遥控事主到ATM及操作,在电话中对方只让事主按其指令不断输入数字和确定等按键,操作后,事主发现银行卡内的17000余元全部被对方转走。

三、常见手段

1、冒充社保、医保、银行、电信等工作人员。以社保卡、医保卡、银行卡消费、扣年费、密码泄露、有线电视欠费、电话欠费为名,以自己的信息泄露,被他人利用从事犯罪,以给银行卡升级、验资证明清白,提供所谓的安全账户,引诱受害人将资金汇入犯罪嫌疑人指定的账户。

2、冒充公检法、邮政工作人员。以法院有传票、邮包内有毒品,涉嫌犯罪、洗黑钱等,以传唤、逮捕、以及冻结受害人名下存款进行恐吓,以验资证明清白、提供安全账户进行验资,引诱受害人将资金汇入犯罪嫌疑人指定的账户。

3、以销售廉价飞机票、火车票及违禁物品为诱饵进行诈骗。犯罪嫌疑人以出售廉价的走私车、飞机票、火车票及枪支弹药、迷魂药、窃听设备等违禁物品,利用人们贪图便宜和好奇的心理,引诱受害人打电话咨询,之后以交定金、托运费等进行诈骗。

4、冒充熟人进行诈骗。嫌疑人冒充受害人的熟人或领导,在电话中让受害人猜猜他是谁,当受害人报出一熟人姓名后即予承认,谎称近期将来看望受害人。隔日,再打电话编造因赌博、嫖娼、吸毒等被公安机关查获,或以出车祸、生病等急需用钱为由,向受害人借钱并告知汇款账户,达到诈骗目的。

5、利用中大奖进行诈骗。方式主要分三种。①预先大批量印刷精美的虚假中奖刮刮卡,通过信件邮寄或雇人投递发送;②通过手机短信发送;③通过互联网发送。受害人一旦与犯罪嫌疑人联系兑奖,对方即以先汇“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等理由要求受害人汇款,达到诈骗目的。

6、利用无抵押贷款进行诈骗。犯罪嫌疑人以“我公司在本市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贷款,月息3%,无需担保,请致电某某经理”,一些企业和个人急需周转资金,被无抵押贷款引诱上钩,被犯罪嫌疑人以预付利息等名义诈骗。

7、利用虚假广告信息进行诈骗。犯罪嫌疑人以各种形式发送诱人的虚假广告,从事诈骗活动。

8、利用高薪招聘进行诈骗。犯罪嫌疑人通过群发信息,以高薪招聘“公关先生”、“特别陪护”等为幌子,称受害人已通过面试,要向指定账户汇入一定培训、服装等费用后即可上班。步步设套,骗取钱财。

9、虚构汽车、房屋、教育退税进行诈骗。信息内容为“国家税务总局对汽车、房屋、教育税收政策调整,你的汽车、房屋、孩子上学可以办理退税事宜。一旦受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联系,往往在不明不白的情况下,被对方以各种借口诱骗到ATM机上实施英文界面的转账操作,将存款汇入犯罪嫌疑人指定账户。

10、利用银行卡消费进行诈骗。嫌疑人通过手机短信提醒手机用户,称该用户银行卡刚刚在某地(如某某百货、某某大酒店)刷卡消费某某某某元等,如有疑问,可致电某某某某某咨询,并提供相关的电话号码转接服务。在受害人回电后,犯罪嫌疑人假冒银行客户服务中心及公安局金融犯罪调查科的名义谎称该银行卡被复制盗用,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要求受害人到银行ATM机上进入英文界面的操作,进行所谓的升级、加密操作,逐步将受害人引入“转账陷阱”,将受害人银行卡内的款项汇入犯罪嫌疑人指定账户。

11、冒充黑社会敲诈实施诈骗。不法分子冒充“东北黑社会”、“杀手”等名义给手机用户打电话、发短信,以替人寻仇、要打断你的腿、要你命等威胁口气,使受害人感到害怕后,再提出我看你人不错、讲义气、拿钱消灾等迫使受害人向其指定的账号内汇款。

12、虚构绑架、出车祸诈骗。犯罪嫌疑人谎称受害人亲人被绑架或出车祸,并有一名同伙在旁边假装受害人亲人大声呼救,要求速汇赎金,受害人因惊慌失措而上当受骗。

13、利用汇款信息进行诈骗。犯罪嫌疑人以受害人的儿女、房东、债主、业务客户的名义发送:我的原银行卡丢失,等钱急用,请速汇款到账号某某某某某”,受害人不加甄别,结果被骗。

14、利用虚假彩票信息进行诈骗。犯罪嫌疑人以提供彩票内幕为名,采取骗取会员费的形式从事诈骗。

15、利用虚假股票信息进行诈骗。犯罪嫌疑人以某证券公司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散发虚假个股内幕信息及走势,甚至制作虚假网页,以提供资金炒股分红或代为炒股的名义,骗取股民将资金转入其账户实施诈骗。

16、QQ聊天冒充好友借款诈骗。犯罪嫌疑人通过种植木马等黑客手段,盗用他人QQ,事先就有意和QQ使用人进行视频聊天,获取使用人的视频信息,在实施诈骗时播放事先录制的使用人视频,以获取信任。分别给使用人的QQ好友发送请求借款信息,进行诈骗。

17、虚构重金求子、婚介等诈骗。犯罪嫌疑人以张贴小广告、发短信、在小报刊等媒体刊登美女富婆招亲、重金求子、婚姻介绍等虚假信息,以交公证费、面试费、介绍费、买花篮等名义,让受害人向其提供的账户汇款,达到诈骗的目的。

18、神医迷信诈骗。犯罪嫌疑人一般为外地人与本地人分饰神医、高僧、大仙儿等角色,在早市、楼宇间晨练的群体中物色单身中老年妇女,蒙骗受害人,称其家中有灾、近亲属有难,以种种吓人说法摧垮受害人心理防线,让受害人拿出钱财“消灾”或做“法事”,伺机调包实施诈骗。

违法犯罪人员常用开场白:

1、我的银行卡丢失,请将钱汇至另一张银行卡上。

2、我是某电信(公安局、检察院)的,您的电话已欠费,而且您的银行账户涉嫌洗钱、诈骗等犯罪,请配合。

3、您好,这里是某通讯公司客户服务热线,由于工作失误,您的电话费这几个月共多收××元,如确认退费请按×。

4、喂,猜猜我是谁?我是你老朋友哎!

5、顾客您好!你已经在某超市透支消费。

6、我的那张卡磁条坏了,请把钱直接汇到某银行账户。

7、免费提供长期贷款,无担保,立等可办。

8、恭喜获得某公司十周年庆典抽奖活动×等奖,公司电话。

9、电脑预测彩票中奖号码、推荐代炒股票保证盈利,不赚不收费。

10、我是××局,现在国家下调了购车附加税率(购房契税),向你退还税金。

四、防范方法

电信诈骗案件不外乎分为“天上掉馅饼”和“天上降灾祸”两类,主要是利用受害人趋利避害的心理行骗,因此要做好防范,最关键是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要“懂常识”:了解有关部门的工作程序。如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在侦查办案中都不会通过电话进行案情询问、要求群众转账等。

其次要“不轻信”:无论遇到“天上掉馅饼”还是“天上降灾祸”,首先第一反应是不轻信。不轻信一条短信、一个来电显示、一个声音、一个画面。

第三要“必核实”:不要抱有侥幸、怕麻烦心理,无论接到所谓职能部门、所谓亲友的电话或短信等,都要核实对方身份和提及事件。

第四要“说出来”:不要有自以为是的念头,不要听信对方威胁以及不要告知亲友的说法。遇事要说出来,要多与亲戚、朋友诉说、商量,或者直接与相关部门说明情况,核实信息。

第五要“口风紧”:有些犯罪嫌疑人能通过网络或其他非法途径获取受害人本人或亲友的电话、姓名等信息,用以强化其骗术的可信度。因此市民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保密意识,把好口风,不要轻易将本人的家庭资料、家庭情况、银行卡号及密码等向他人透露。

同时,要注意避免个人资料外泄,对不熟悉的金融业务尽量不要在ATM机上操作,应到柜面直接办理。切勿相信“银行账户涉及犯罪”等谎言;不要轻信陌生电话和短信。当接到疑似诈骗电话或短信时,要注意核实对方身份,尤其是对方要求向指定账户汇款时,不要轻易汇款,应第一时间告知家属商量解决或咨询公安机关;公安部门不可能提供安全账户,更不会指导您转账、设密码;不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接到陌生电话、短信或不良信息,要主动向属地公安机关或电信监管部门举报。

在各种诈骗犯罪中骗子的目的是骗钱,而最终将是通过银行转账、银行卡转账的形式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所以无论犯罪分子如何花言巧语、危言恐吓,一定要坚守“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的原则,只要坚守“四不”原则底线,就能够避免上当受骗,造成损失。

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手册

防范电信诈骗宣传之二

防范电信诈骗宣传警示语(材料)

电信诈骗防范知识

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材料

防范电信诈骗警示语

电信诈骗防范手段

提高警惕防范电信诈骗

防范电信诈骗顺口溜

防范电信诈骗要做到

电信诈骗防范宣传材料
《电信诈骗防范宣传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