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全国林业人才工作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0-03-03 23:56: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林之路

为推动林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在全国林业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全国林业人才工作会议,是我们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全国林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以人才工作为主线,以科技和教育为基础,深刻分析林业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全面总结林业人才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林业人才、科技、教育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刚才,回良玉副总理作了非常重要的讲话,既充分肯定了中央林业《决定》颁发一年多来林业事业取得的成绩,又为我们做好林业人才、科技、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我们还表彰了获得首届林业科技重奖的集体和个人,并奖励了一批为林业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我代表国家林业局向所有受到重奖和奖励的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林业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治国兴邦,人才为急;执政兴国,惟在得人。人才工作在国家和行业发展的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突飞猛进,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最重要、最宝贵的战略资源。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谁能把人才优势转化为知识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谁就能够赢得竞争的主动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于2003年12月专门召开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做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次会议取得了四个突破。一是在人才观念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提出“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突破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二是在人才培养上把培养和造就大批能够熟练掌握先进技术、工艺和技能的高技能人才摆上了重要位置。这对尽快解决我国人才结构方面的一大症结,为广大技术人员充分施展才能具有重要意义。三是在人才评价机制上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化人才评价机制。这将彻底改变我国多年来一贯实行的部门化、单位化、个人化评价人才的老模式,逐步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社会化人才评价机制。四是在人才流动上冲破了机制羁绊,明确了今后工作的着力点。就是要努力营造人才合理流动、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的良好政策环境,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才大市场。这将非常有利于打破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户口、档案、身份、住房、福利保障等体制性障碍,形成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良性机制。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为我们做好林业人才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刻领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意义,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林业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强林业人才工作、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林之路作为盛世兴林的一项

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首先,要充分认识加强林业人才工作,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生态建设的迫切需要。进入新世纪,我国林业发展很快,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快林业发展高度重视,林业投入大幅增加,林业政策不断完善,公众舆论高度关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呈现出盛世兴林的喜人局面。最近的集中调研和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都显示,我国的生态建设正处在从“整体恶化、局部好转”向“破坏和治理相持”过渡的关键时刻。这一方面说明我国的林业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另一方面也说明随后的工作任务将更为艰巨,稍一松懈就可能出现逆转。经过建国几十年来的林业建设,我国的宜林荒山荒地绝大部分已经得到治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要在这些地方植树种草,恢复生态,实现森林资源扩张,要比过去艰难得多。同时,社会对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状况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承担着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主要任务。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益事业的发展必须主要依靠政府来推动。这就是说,我们的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必须首先负起责任,把工作做好。克服前所未有的困难,抓住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取得“相持”阶段的根本性胜利,就必须大力培养和造就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具有开拓创新能力、能够担当历史重任的高素质林业行政管理人才队伍。正所谓“有非常之人,然后才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才有非常之功。”我国林业建设要取得非常之功,实现跨越式发展,当务之急也在人才。

第二,要充分认识加强林业人才工作,是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做大做强林业产业的迫切需要。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必须在加强生态建设的同时,毫不放松林业产业的发展,在建设和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我国土地资源、树种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潜力,充分发挥森林产品品种丰富、可再生、绿色无污染的优势,充分运用林产品市场广阔的强大引导作用,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紧密结合起来,运用利益机制来真正调动广大务林人经营林业的积极性。当前,林业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产业规模小,整体素质差,资源利用率低,相对生态建设是一条“短腿”。我们要把“短腿”加长来适应“长腿”,就必须大力培养能够促进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以人才成长推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以技术跨越带动林业生产力的跨越,实现林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即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要素密集型产业、科技密集型产业转变,不断提高林业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规模效益,促进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与共生共荣。

第三,要充分认识加强林业人才工作,是全面提高林业科技水平、加快建设现代林业的迫切需要。在林业现代化进程中,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了科教兴林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极大地调动了林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林业科技、教育工作在我国林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比如,王涛院士发明的ABT生根粉及GGR,在林业和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黄土高原、华北土石山区、长江中上游地区、西南干旱河谷等困难立地树种选育及造林技术取得的突破,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大批种质材料和实用技术;杨树、杉木、桉树、相思、落叶松、白桦、竹藤等一批工业用材树种的培育技术体系取得突破,推动了工业用材林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林

木良种选育,使树木平均材积增长10%至50%;竹林资源培育与加工利用技术在南方10省区的推广,则使我国竹林的年均增产幅度达到30%。我国林业发展的经验表明,林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林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有赖于林业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科技引领未来,人才引领创新。加速建设现代林业,“用现代工业装备林业,用现代科技支撑林业,用现代信息管理林业,用现代市场引导林业,用现代制度保障林业”,必须建立在强大的人才队伍基础之上。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林业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表现在:一是形成了一支数量庞大的服务林业的基本人才队伍。据全国林业行业人才队伍状况专项调查统计,仅全国林业系统从业人员就达173万多人,其中,管理人员近25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39万人,各类林业技能人才近111万人。二是林业行政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结构不断优化,大批优秀人才迅速成长,高层次人才断层现象得到缓解。三是林业教育培训体系初步形成,教育培训工作深入开展,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四是林科高等教育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林科博士点、硕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大幅度增加,林业高等教育学科得到有效调整。五是人才管理政策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吸引、使用机制逐步健全,较好地发挥了人才的重要作用,涌现出了大量以王涛、石光银、刘宝华等为代表的英模人物。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林业发展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人才竞争与挑战。与世界林业先进国家相比,与我国林业加快发展的形势相比,我国林业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着很大差距。一是在人才资源总量不足的同时,人才的分布和结构很不合理,突出表现为“四多四少”,即东部和中部地区人才多,西部地区人才少;中央和省级行政事业单位人才多,基层生产单位人才少;一般性人才多,高技能实用人才、科技拔尖人才尤其是科技帅才少;专业型人才多,复合型市场开发人才和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少。西部地区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着西部林业的持续发展,制约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效实施;基层生产单位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着林业生产建设向广度和深度的延伸,影响着林业实用技术在山头地块上的推广应用;科技拔尖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林业学科的快速发展,并直接导致林业原始创新能力薄弱和技术储备不足;复合型市场开发人才和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的缺乏,难以满足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林业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二是体制和政策障碍尚多,直接影响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和合理利用,特别是导致一些国有森工企业和西部地区人才的短缺与流失。三是林业行业培训规模远不能适应实际需要,尤其是面向林业生产建设一线的教育培训工作相对滞后。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势必严重制约林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国家林业局决定,把人才强林工作放在林业事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位置来抓,作为盛世兴林新形势下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来抓。

盛世兴林既是世界林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当前我国国富民强、政治稳定的生动反映,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建设的集中体现。盛世兴林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突出地表现在林业发展的“三部曲”上。第一部曲,我们通过整合、实施六大林业工程,建立我国林业发展的“航空母舰”,不仅解决了我国林业生产力发展的布局问题,更重要的还是解决了长期困扰林业的投资不足问题。这一重大举措振奋了全国务林人的精神,改变了林业建设的整体面貌。第二部曲,

我们通过中央林业《决定》的颁布和全国林业工作会议的召开,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比较全面地解决了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问题,理顺了方方面面的林业生产关系。在中央林业《决定》和全国林业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引下,社会各界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林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呈现出盛世兴林的喜人局面。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如何保持林业发展的良好势头,使之进入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新阶段,就引出了我们的第三部曲,这就是,狠抓人才队伍建设,将人才强林、科教兴林、依法治林作为新时期林业工作的三大支柱来抓,全面奏响人才强林、科教兴林、依法治林的交响曲。这也正是我们召开这次会议的根本目的。

二、转变观念,明确任务,全力推进人才强林工作

盛世兴林,科教为先,人才为本。做好人才工作,走人才强林之路,必须切实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明确基本思路和发展目标,以人才工作为主线,以科技和教育为基础,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人才、科技、教育工作的协调发展。

(一)树立科学人才观。

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人才资源开发作为林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量。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如果说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那么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则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资本是资本要素中最活跃、最具创造力的因素,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要充分认识人才优势是最大的优势,人才资本是最重要的资本,人才投入是最有效的投入。要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使我国林业行业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优势,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加快林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促使我国林业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要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不拘一格选人才。时势造英雄,时势造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的事业是全面的、发展的,决定了人才的类别也是多方面的,人才的成长也是多渠道的。我们既需要“高、精、尖”的人才,也需要“短、平、快”的人才;既需要“象牙塔”里的人才,也需要“泥土堆”里的人才。党中央、国务院确立的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为广大务林人的发展创造了广阔天地。我们要坚持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四不唯”原则,树立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和有丰富实践经验与一技之长的实用人才都是人才的观念,努力形成谁勤于学习、勇于创业,谁就能获得发挥聪明才智的机遇,就能够成为对国家、对人民、对民族有用之才的社会氛围,力求把每一个人的潜能和价值都充分发挥出来。

要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鼓励、引导全社会各个方面的人才都来为林业发展服务。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首要特征是生产要素的充分流动,其中包括人才的流动。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我们不能封闭地搞大而全、小而全,而应有海纳百川的开阔胸怀。在实现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的转变中,必须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作为人才工作的重要原则,在充分发挥好本行业各类人才作用的同时,采取不同的形式、灵活的机制和有效的手段,把国内外各个方面的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的优秀拔尖人才,最大限度地聚集到林业发展的各项事业中来,真正做到唯才是举,群贤毕至。

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努力实现人与事业的共同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中心,而且要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进步的价值目标;既要做到一切依靠人,又要做到一切为了人;在确立事业发展目标时,既要有“物”的目标,更要有“人”的目标,不能“见物不见人”。必须把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放在人才工作的首要位置,从教育、培养、使用、关心、引导、激励等环节入手,冲破一切束缚人才成长的旧观念、旧体制、旧政策障碍,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氛围和良好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有利于林业快速发展的源泉充分涌流。统筹协调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与人才这个“第一资源”的关系,以人才的成长推进林业的发展,通过林业的发展促进人的进步,实现人与事业共同发展。

(二)明确林业人才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发展目标。 适应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的需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林业人才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以及中央人才《决定》和中央林业《决定》精神,围绕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和林业“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人才三个环节,从调整结构、提高能力、激发活力三个方面入手,切实加强林业行政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三支队伍建设,突出造就拔尖人才、吸引急需人才、培养实用人才三个重点,通过实施“363人才强林和科教兴林计划”,全面提高林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科技教育发展水平,为加快林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林业人才工作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体制改革、制度创新、加大投入等措施,建立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高效率的林业人才开发利用机制,努力提高广大林业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造就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批优秀拔尖的创新人才,建设与林业快速发展相适应的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持续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创广纳群贤、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新局面,并以此带动林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促进林业科技进步与创新,不断提高全行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加快林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认真组织实施好“363人才强林和科教兴林计划”。

正如林业的大发展需要大工程的带动一样,全面实施科教兴林战略,走人才强林之路,也必须在充分整合各个方面资源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一批重大的、具有强大社会影响力的工程或计划,推动林业人才、科技、教育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具体地讲,就是要重点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六个科技工程和三项教育工作(简称“363计划”)。这是一个龙头性、标志性的工作计划,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需要突出重点、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来抓的关键性工作。

1、着力抓好三支队伍建设,为林业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一是加强林业行政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林业行政管理人才肩负着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研究制定林业发展战略规划,组织领导林业建设的重大责任,事关林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全局。必须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

能力建设的要求,切实把这支队伍建设好。要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强化理论武装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他们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及时把那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热心林业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选好配强领导班子。要通过长期不懈的选拔、培养和吸引,努力把基层林业领导人才锻炼成为有强烈的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意识,有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熟悉国情、林情和基层情况,能够因地制宜、创造性地贯彻落实林业方针政策,既能搞好生态建设,又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管理专家。

二是加强林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要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突出科技将才和基层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要高度重视科技将帅人才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通过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和重大项目(课题)的实施,培养造就一批科技将才和科技新秀,特别是两院院士及世界林业学科前沿领域的领军人物和战略型科学家,提升林业科技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要紧紧围绕林业工程建设,切实加强基层实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其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使其在林业建设第一线发挥应有的作用。力争到2020年,培养和吸引30名左右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威望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和吸引1000名左右在本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和发展潜力的科技新秀,培养和稳定20000名左右基层技术骨干。

三是加强林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管理人才是林业产业发展最宝贵的资源。当前,我国林业产业薄弱,从某种意义上讲,关键是经营管理人才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特别是高层次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严重匮乏,制约着林业产业规模的壮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必须转变工作思路,着力加强这支队伍建设。一是从部门直接抓转变为社会引导,通过建立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完善林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体系,为企业家成长创造有利条件。二是从部门管理转变为行业协会管理,加强行业自律、信息服务和人才交流,为企业家成长营造良好氛围。三是从主要面向公有制企业转变为面向各种所有制企业,为企业家成长提供公平环境。力争通过10年的努力,努力造就一大批立足林业、熟悉国内国外市场、具有战略开拓能力、经营实绩显著的国内外知名林业企业家。

2、启动实施六个林业科技工程,全面提升林业科技水平。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与人才成长的关系日趋密切。一方面,各类科技项目的实施为人才的成长提供了舞台;另一方面,人才的成长有力地推动了科技的进步与创新。为此,我们必须把人才培养与科技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各类科技项目的实施,尤其是通过启动实施一批重大的、紧迫的、具有带动性的林业科技工程或项目,培养和凝聚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实现林业科技工作和人才工作的齐发展和双丰收。

针对当前我国林业科技原始性创新能力薄弱、技术储备不足这一主要矛盾,在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战略框架的指导下,着眼于未来5到15年内我国林业科技发展的战略方针和优先领域,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重大公益性研究,提高林业科技的基础理论水平和持续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和应用技术的系统集成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提高工程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质量与

效益;加强林业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打造林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开发的条件平台。特别是,要以重点科技工程带动科技的全面发展,启动实施生态建设与生态安全、林业生物技术与良种培育、森林生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林业生物产业发展、数字林业、林业创新能力建设等六个林业科技工程,尽快突破长期制约林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不断提升林业科技发展水平和整体实力。

实施六个科技工程,加快林业科技发展,必须坚持“三个结合”。首先,必须坚持自主创新与学习跟进相结合。一方面重视自主创新,通过切实加强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力争在一些重大关键性领域获得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核心竞争力与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林业科技发展的主动权;另一方面积极跟踪世界林业科技发展步伐,有选择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成果,搞好消化吸收和在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创新,满足林业建设的需求。其次,必须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紧密结合当前林业生产建设特别是六大重点工程建设对科技的迫切需求和林业科技发展现状,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全面推进各个学科、各个领域加快发展的同时,突出重点,力争在林木良种培育、森林生态网络构建与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沙尘暴与荒漠化防治、森林防灾减灾、森林可持续经营、林业生物资源高效利用、生物质能源和生物质材料等领域取得突破,促进林业发展速度的提升和林业发展阶段的跨越。第三,必须坚持科技支撑与工程建设紧密结合。按照“科技支撑与工程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验收”的要求,切实加强科技成果在生产中的组装配套和推广应用,真正发挥科学技术在林业生产,特别是重点工程建设中的支撑作用,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3、抓好三项林业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林业队伍整体素质。

一是做好林业行业培训工作。全面推进各级林业党政领导人才的培训。切实加强公务员培训,提高其决策分析能力、科学管理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普遍强化县级主管领导和地县林业局长的专题培训,提高其决策和指挥能力。力争5年内对林业行业党政领导干部、各级公务员和主管林业的县级领导干部轮训一遍。特别要重视领导干部的专业知识培训,对未受过林业教育的新任领导干部,要先培训后上岗。突出基层林业技术骨干的培训,5年内要培训10万人次,提高他们推广应用林业科技成果的能力。

二是做好职业教育促进工作。做好林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扶持,建设一批骨干示范性中、高等林业职业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专业教师的技术指导能力,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重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搞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教材编写。加强远程林业职业教育,强化实习实训环节,增强实践技能。

三是做好高等教育共建工作。进一步落实有关共建措施,加强对林业高等教育的支持和服务,重点扶持国家和部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引导高等教育机构调整林业学科体系,巩固传统学科,发展交叉学科,拓展新兴学科,建设一批国际先进和国内一流学科,培养一批学术带头人。通过定向招生、委托培养、经费扶持等优惠政策,加快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特别是要面向林区和西部地区,培养一大批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经济管理、国际合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三、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努力开创林业人才工作新局面

实现新时期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从根本上提高林业育才、聚才、引才的能力,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必须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

“党管人才”原则,是党中央站在全局高度,从人才直接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直接关系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直接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出发,提出并确立的重要原则。贯彻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就是要充分发挥党在整个人才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好地统筹人才工作,在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上下功夫,重点做好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的工作。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宏观指导,把人才工作摆到突出位置。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忽视教育的领导,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应该说,不重视人才工作的领导也是不成熟的、不合格的领导者。各级林业部门的领导既要重视抓项目、筹资金,更要重视抓人才、聚人才;既要重视优化发展环境,更要重视优化人才环境;既要解决资源危机、经济危困,更要解决人才危机,把人才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大事来抓,统筹人才工作与其他各项业务工作的协调发展。要紧密围绕各地林业发展目标,科学制定和不断完善人才工作规划,并将其纳入林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使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与林业发展的目标相一致。要针对人才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和措施,力争通过扎实的工作和持续的努力,将本部门、本单位的人员压力转变为人才资源优势。

二是要广泛调查研究,不断完善人才工作政策。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和林业历史性转变时期,人才工作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准确把握当前林业人才工作情况,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政策。要加强林业人才发展战略研究和相关专题研究,积极探索符合商品林业、公益林业两类林业建设特点的人才管理体制。

三是要加强工作协调,努力形成林业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当前,关键是要疏通从国家到县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人才工作渠道,加强各级林业部门在人才工作研究、信息交换与分享等方面的协调与配合,建立一种上下贯通、良性互动的林业行业人才工作机制和宏观调控体系,增强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各级林业部门要在党组(委)的统一领导下,形成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林业人才工作新格局。

四是要做好服务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对于人才工作来说,事业就是感召力,环境就是吸引力,服务就是凝聚力。林业行业能否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关键在于良好的服务。我们要把林业人才工作的重点更多地放到搞好服务上来,积极搭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能的舞台,通过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切实解决人才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努力创造拴心留人、人在心在、鼓励创新的良好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学术环境、人际环境和生活环境,为各类林业人才提供创业的机会、干事的舞台和发展的空间,使一切有利于林业发展的创造愿望都得到尊重、创造活动都得到支持、创造才能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都得到肯定。

(二)加强培养,调整结构,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能力。

人才个体素质和队伍结构,决定林业人才队伍的整体能力。我们要把提高人才素质和调整队伍结构作为林业人才工作的核心来抓。当前应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大全行业教育培训力度。要做到重要人才重点培训,优秀人才加强培训,年轻人才经常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突出抓好林业行政管理人才的培训,推荐大批高层次党政领导人才到党校、行政学院学习,甚至选派优秀人才出国进修与培训;重点抓好各种县长、林业局长培训班和公务员任职培训等。加强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重点做好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高研班、“百千万”人才高研班等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抓好职业技能人才和林农培训,增强技术应用能力。继续鼓励和支持在职人员结合本职工作参加学历教育,积极推动学习型行业和学习型单位的建设。

二是加强林业人才的实践锻炼。坚持把实践锻炼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继续选拔优秀青年人才到西藏、新疆以及其他地区工作,通过对口帮扶、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使行政管理人才在实践中、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成长。大力支持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主持重点科研项目、担任重要学术职务;优先安排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出国考察、学习,推荐他们到学术团体担任职务,支持他们参加国内外重点学术交流活动。

三是大力调整林业人才队伍结构。统筹兼顾各个层次、各个门类、各个区域的人才需求,实现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不同地区林业人才的协调发展。抓紧培养、引进各级各类紧缺人才,包括熟悉国际国内经济法律的人才、善于创新的高新技术人才、勤于创业的技术开发与推广等实用人才,以及善经营、会管理、能创新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提高林业人才队伍的整体功能。要疏通各类人才之间的流动渠道,促进人才合理分布。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之间的人员交流;组织东、中、西部林业人才的对口交流,有效解决人才积压和人才短缺的矛盾。

(三)创新工作机制,激发人才活力。

人才队伍的活力,取决于人才工作的机制,机制活则人才活。在林业人才工作中,要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精神、开放的眼光、务实的态度,着力推动四个方面的机制创新。

一是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评价党政人才;深化职称制度改革,逐步推进林业行业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按照业内认可的原则评价专业技术人才。不断完善技能人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实践中评价认可技能人才。

二是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加大干部岗位轮换和交流力度,逐步实行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探索实行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建立和完善干部正常退出机制,增强干部队伍活力。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用)制,研究建立符合林业特点的专业技术执业资格制度,推行林业重点建设工程技术责任制。高度重视基层实用人才和技能人才的使用,林业工程建设中技术含量较高的环节,应优先安排有较高技术水平的技术人才负责。

三是创新竞争机制。坚持公开、公正、平等的原则,在任用、晋升、奖励、重点培养和项目承担等方面,为各类人才提供均等的竞争机会,使他们在竞争中

锻炼、在竞争中成长、在竞争中充分发挥潜能。

四是创新激励保障机制。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形成不同岗位间、各类人员间合理的工资收入分配关系,使分配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积极研究科技成果入股、有偿使用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形式,探索科技人员从成果转化、科技服务和咨询收益中提成的办法。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完善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制度,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人物,激励人才奋发有为。

(四)广泛网罗社会人才,积极引进海外人才。

盛世兴林的时代就是人才辈出的时代。按照人才的流动规律,人才应当流向资本密集产业、社会新兴行业和最能实现自身价值的事业。我国林业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具备了各类人才充分涌进的基本特征,我们要充分利用全社会的人才资源,如北大、清华、中科院等国家级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资源。一方面,通过提供创业舞台,积极引进人才;另一方面,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通过课题(项目)招标、联合攻关、咨询服务等各种形式,“柔性”引进人才。要充分发挥国家林业局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作用,尊重专家,依靠专家,不断提高林业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各地林业主管部门也要直接联系一批高级专家,建立人才库,充分发挥专家的咨询、参谋作用。同时,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和智力;鼓励留学人员以不同方式为我国林业服务。

(五)切实加大资金投入,为人才工作提供物质保障。

当前的林业人才工作,存在着资金投入渠道不畅、经费不足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财政没有专门的林业人才开发预算,各级林业部门专项用于林业人才开发的经费也非常有限。林业事业发展对林业人才的需求,客观上要求我们采取新思路、新办法来解决人才工作经费问题。要按照政府主导和全社会办林业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公共财政解决为主,同时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建立政府和社会力量投入并重的林业人才工作资金保障机制。

林业人才开发经费,专项用于基层林业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培养,重点支持科技人才计划的实施。应从基本建设经费渠道,加大林业培训基地建设、林农培训网络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和职业技能鉴定站建设投入力度,加强林业行业培训能力建设。要切实解决林业建设工程的工作经费问题,并从工作经费中列专项用于工程建设人员的培训。要将林业人才培养经费纳入国家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预算,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渠道,不断加大林业人才开发的投入力度。

同志们,兴旺的林业必将成为充满活力、人才荟萃之地;开放的林业必然选择唯才是举、海纳百川之策;创新的林业必求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之实;发达的林业必走科教兴林、人才强林之路。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林之路,努力开创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林业人才工作和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林业跨越式发展提供浩浩荡荡的人才大军!

林业工作会上的讲话

在人才工作会上的讲话

林业工作讲话

在全县林业工作会上的讲话

林业人才工作典型材料

李盛霖在全国交通运输系统人才工作视频会上的讲话

在林业工作落实情况汇报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林业法制工作会上的讲话

林业工作讲话1

015.12李智勇在全国人才工作座谈会上的总结讲话

全国林业人才工作会上的讲话
《全国林业人才工作会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