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旅游地理课件

发布时间:2020-03-02 06:50: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绪论

人文地理学与文化地理学

第一章

第一节

一、文化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人类活动或人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现象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文化:人类的一切创造物;

人文地理学的一个流派

(一)人文地理学与文化地理学研究内容

1.文化特质和文化结构

人文地理学者将文化地理研究的基本单位文化特质分为三类:技术文化、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文化。中国学者将三类特质称为:生计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所有文化要素组成一个文化系统,文化系统各个层次间的联系就是文化结构。文化特质和文化结构既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也是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一纵一横”的研究内容

约翰斯顿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分为两个方向,其一是研究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其二是研究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文化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1.共同的研究方法

(1)经验主义方法 该方法强调结论是从经验中得出,而非演绎推理而来。

(2)实证主义方法 该方法是从否定经验主义而来的。实证主义方法的根本步骤是根据经验提出一个先验的命题或模型,然后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证明该命题是否成立,如果该命题不成立,那么有两种途径重新论证,一种是调整命题,另一种是修改假设条件。

(3)结构主义方法 将结构作为一个系统,该系统按照一定的模式由许多成分组成,其中一些成分的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其他成分的变化。

(4)人文主义方法。 人文主义方法与实证主义方法相反,它不强调发现具有普遍性的规律,而是强调研究个人世界,强调个别性和主观性,而这些是不可重复的。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石 第2节近现代西方文化地理学的发展

一、近代西方文化地理学的发轫

文化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学科分支,是在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

近代地理学第一代大师拉采尔在《人类地理学》、《民族学》等著作中首次提出文化景观,而文化景观是后来文化地理学的最核心的主题。

发过人文地理学派对文化地理学发展也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在维达尔·白兰士的著作《人文地理学原理》中,论述了文明的类型和分布,生活方式和文明的关系以及发明的传播等问题。提出了“或然论”。

二、现代文化地理学的出现

(一)索尔创建文化地理学

他首次将“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的概念引进到美国,并把景观看成是地球表面的基本单元。主张地理学应致力于探讨人类文化与景观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景观的形态及其变化,从而创立美国人文地理学中的伯利克学派。

(二)二战之后西方文化地理学发展战后文化地理学研究有几个特点:第一,研究区域的拓展。

第二,不再刻意寻找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必然联系。

第三,受人文主义的影响,有一些学者将文化地理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想的探讨领域。

三、20世纪后期新文化地理学的出现

(一)20世纪后半叶的英美文化研究与新文化地理学

1.二战后西方文化研究及其背景

2.新文化地理学的出现

(二)新文化地理学的特点

除强调文化政治外,新文化地理学有以下两大特点:

1.景观分析的新视角

首先,新文化地理试图将景观的概念与其历史发展联系起来。

其次,注重分析景观的符号意义。

再次,传统文化地理学对景观的研究集中在乡村,而新文化地理学则更多地研究城市的文化景观

最后,景观研究中的文化政治倾向

2、强调文化的空间性 第3节中国文化地理学的发展

一、近现代中国文化地理学的发展

(一)西方文化地理学思想的引介

(二)对文化地理学的尝试性研究

二、中国当代文化地理学研究进展

(一) 文化地理学的恢复

(二)文化地理学的教学

(三)文化地理学研究

第一,人们意识到多元文化的兴起意味着日常生活部分受到文化的本质、永久性和重要性的影响。

第二,国外文化地理学的主题和范式得到了中国内地学者的消化与吸收,而其中每个主题都与文化过程有密切联系。 1949年后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一些特征:

1、区域文化地理学的研究从宏观走向微观

2、历史文化地理学的研究从断代走向区域

3、专题性文化地理学的研究从单一走向多元

4、综合性文化地理学的研究从核心扩展到边缘

(四)中国文化地理学发展展望

1.未来的发展空间扩大

2.文化地理学研究对国家建设的意义

3.文化地理学研究对学科发展的意义

第2章 物质文化地理

第1节物质文化概述

一、物质文化释义

文化是由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的,即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文化要素或文化景观的物质方面,是人们创造的可见的、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内容。

二、物质文化分类

(一)按发生年代,可将物质文化氛围古代物质文化、现代物质文化等等;

(二)按特征的稳定性,可以将物质文化分为传统物质文化(也叫古典物质文化、或经典物质文化)、流行(或时尚)物质文化;

(三)按用途属性,可以将物质文化分为生产性物质文化、生活性物质文化

(四)按使用主体,可以将物质文化分为平民物质文化、士大夫物质文化、宫廷物质文化等

(五)按内容要素,可以分为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民族器乐、建筑、武器等。

三、物质文化的地理学研究

第2节 生产文化地理

一、生产文化分类

生产文化可大致简约地分为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及第三产业文化。

二、农业文化

(一)农业发源探究

(二)农业文化例说1.采猎文化(1)采集文化(2)狩猎文化(3)捕鱼文化2.牧养文化(1)驯化文化(2)饲养文化(3)游牧文化

3.耕作文化

(1)按生产动机,可以分为粮食作物生产文化、经济作物生产文化两大类(2)按作业方式,可以分为旱田耕作文化、非灌溉文化等。(3)按生产技术,可以分为刀耕火种文化、机械耕作文化。4.园艺文化

三、第

二、第三产业文化

(一)第

二、第三产业发源探究

(二)第

二、第三产业文化例说1.采掘文化2.加工文化3.服务业文化

四、生产和文化的地域性

(一)农业文化的地域性1.热带雨林农业文化区2.草原农业文化区3.干旱沙漠农业文化区4.季风农业文化区5.地中海农业文化区6.中纬度温带农业文化区7.苔原农业文化区9.山地农业文化区

(二)工业产业文化的地域性工业产业文化的区域性常常因循工业产业分布的特点和区域差异。

第3节 生活文化地理

一、生活文化分类

(一)按人的需求层次,生活文化可以分为基本生活文化和非基本生活文化。

(二)按活动主体的社会地位,生活文化又可以分为平民生活文化、宫廷生活文化等。

(三)按活动的主体范围,生活文化可以分为社会生活文化、群体生活文化、个人生活文化等。

(四)按特征稳定性和发生年代,生活文化可以分为民俗文化、当代流行文化等。

二、基本生活文化例说

(一)饮食文化1.食物原料文化2.食物加工文化3.烹饪文化

(二)服饰文化

(三)居住文化

三、非基本生活文化例说

(一)婚嫁文化 婚嫁是生活文化的重要内容。从物质文化讲,婚嫁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人类生命繁衍的物质准备和仪式。

1.群婚 2.夫妻家庭 3.其他

(二)丧葬文化

1.土葬 2.火葬 3.地面葬、水面葬 4.天葬 5.木乃伊葬法 6.其他葬法

(三)岁时文化

1.世界性岁时文化2.东方岁时文化3.西方岁时文化

四、生活文化的地域性

(一)居住文化的地域性居住文化的地域性,可以从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居住形式等三方面来分析。这里主要通过我国居住形式的差别来讲述地域性。1.口袋房2.帐幕3.四合院4.洞穴5.干阑6.其他民居

(二)服装文化的地域性1.衣着方式的地域性2.制衣布料的地域性3.服装形态的地域性4.服装色彩的地域性

第4节 建筑文化地理

一、建筑文化分类

(一)宗教建筑

(二)政府建筑

(三)工商业建筑

(四)公共建筑

(五)纪念性建筑

(六)装饰性建筑此外,还有住宅建筑。

二、国外建筑

(一)古代埃及、巴比伦建筑

(二)古希腊建筑

(三)古罗马建筑

(四)拜占庭式建筑

(五)哥特式建筑

(六)文艺复兴式建筑

(七)巴洛克式建筑

(八)现代风格

三、中国建筑

(一)古典园林

(二)皇室建筑

第5节 影响物质文化地域差异的因素

一、自然因素

(一)气候因素

(二)地形和水文因素

(三)地质和生物因素

二、社会、人文因素

(一)经济条件

(二)民族文化与宗教信仰

(三)文化交流

第三章 精神文化地理

第1节 语言地理

语言作为社会的产物,它的形成、发展受到特定地理环境、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语言所处的环境有会在语言的内容、形式上留下特定的印痕,形成与一定区域环境存在千丝万缕联系的不同语言(包括不同语种及方言)。

一、语言的地域分布

(一)印欧语言区

(二)闪

(三)汉

(四)非洲语言区

(五)马来

(六)乌拉尔

-含语言区

-藏语言区

-波利尼西亚语言区

-阿尔泰语言区

二、语言与地理、社会环境的关系

(一)环境对语言产生的影响

(二)环境对语法也产生一定影响

(三)人文环境对语言影响

三、语言景观——地名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是代表一地方或地形的符号。

(一)地名的主要性能

1.地名的社会性2.地名的历史性3.地名的文物性4.地名的指位性5.地名的地域性6.地名的稳定性7.地名的可变性8.地名的衍生性

(二)地名景观的种类

1.山水地名2.示位地名3.寄意地名4.特产地名5.民族地理地名6.历史政区地理地名7.反映历史开发事件8.移民地名

(三)启示

地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出现,不仅因为它往往能直接反映语言和民族起源的空间分布,具有可悟性的一面,而且当它出现在聚落、道路、田野、标牌和布告栏时,它又具有直观性的一面。这种既可悟又可视的特殊属性,使它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因此,关于地名的研究仍然将会成为一个文化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向和内容。

一、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二、宗教景观的分布

三、宗教文化区研究2节 宗教地理

第3节 艺术地理

一、戏曲的地域差异与地理环境背景的关系究其原因,是各自的地理背景自然影响到人对音乐的审美情趣和爱好所致。地理环境差异也直接影响到音乐风格及音域音量的表达。

二、文学的地域差异及地理环境的关系

(一)中国文学的地域分异概说

(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学地域差异的影响1.地理环境对文学内容与创作灵感的影响2.地理环境对文学作品风格与地域特色差异的影响3.地理环境对流派和文学人才群体形成的影响

(三)地理环境影响文学的机理

三、绘画的区域差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地理环境常常会影响到绘画艺术的内容,即环境为绘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不同的素材背景会直接影响到绘画的特色和风格,尤其是山水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就更为密切

四、书法的地域空间分布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第四章 文化生态学

第1节 文化中的环境印记

一、文化生态学的概念

是指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分支学科。

文化生态学研究的两方面内容,即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以及人类文化对环境的反作用。

二、自然环境在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印记

(一)自然环境与文化源地的选择

(二)自然环境与地域文化特征的形成

(三)自然环境与文化的兴衰

(四)自然环境与文化扩散

三、应用文化生态学研究文化地理学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首先,应当全面理解文化生态学的思想精髓,避免过分扩大自然环境在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陷入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误区。

其次,文化生态学强调文化与环境间的交互作用。

再次,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是相对表面化的研究,不可过分夸大它的作用。

最后,文化生态学研究是静态或者比较静态的,它并不能完全动态地分析环境与文化间相互作用的机制。 第2节 不同文化的自然观

一、自然观的演变历程

二、不同地域的自然观及其在文化发展中的意义

三、形形色色的自然观

(一)环境决定论

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人类地理学》一书中,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其活动、发展和分布于生物一样都受环境的限制,环境“以盲目的残酷性统治着人类的命运”;而各地区的人类活动特征决定于各国地理环境的性质。

(二)可能论

法国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是这一学派的重要代表。他认为自然为人类的居住规定了界限,并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人们对这些条件的反映和适应则根据他们自己的传统和生活方式而不同。

(三)适应论

英国人文地理学家罗士培提出的。他认为人文地理学应包括两方面,一是人群对他们的自然环境的适应,二是居住在一定地域内的人群与其他地理地域之间的关系。

(四)文化决定论

技术进步才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这种进步加强了人对自然环境的控制。

(五)协调论

协调,即和谐,是指客观事物诸方面的配合和协调,或指自然界多样性中的统一。 第3节 文化转型与生态承载

一、文化转型的概念与机制

二、文化转型与生态承载的关系

三、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5章

第 文化源地

第1节 各类文化源地

一、文化特质的源地

(一)文化特质

文化特质是指文化的单个要素。文化特质包括精神文化特质、制度文化特质、生产和生活特质。

文化特质的源地是指某一特征的文化特质的源地。

(二)文化特质源地

1.文化特质的单核源地—以汉字源地为例

文化特质的源地多为单核的,即该文化特质从一个地点产生,然后扩散到其他地区。

2.文化特质的多核源地—以道教文化源地为例

二、文化综合体的源地

(一)文化综合体在功能上相互关联的文化特质组成文化综合体。例如,汉文化为一个文化综合体。

(二)文化综合体的源地

三、早期人类文明的源地

(一)最早的文明诞生地—两河流域

(二)古埃及文明的诞生地—尼罗河绿色长廊

(三)南亚文明的源地—古印度河流域

(四)海洋文明的源头—克里特岛

(五)华夏文明的摇篮—黄河流域

(六)其他文明源地

旅游地理

旅游地理

旅游地理

旅游地理

旅游地理

旅游地理复习

旅游地理单元测试

旅游地理.doc

旅游地理期末

旅游地理(西班牙)

旅游地理课件
《旅游地理课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