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如何做好一节复式教学课

发布时间:2020-03-03 14:12: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如何做好一节复式教学课

新课程理念下复式课堂教学创新

农村山区复式教学落实新课程改革,这是目前农村义务教育工作的一项难点,搞好这些工作是农村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必需,农村小学复式教学实验项目正适应了这一需要。因为据调查统计,在我国13亿人口中,8亿多人是农民,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4%。而山区是农村的主体,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五分之二的耕地分布在山区;全国近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居住在山区,而其中大部分都在山区小学上学。我国中西部地区一师一校的班点,尚有9万多个,其中大部分为复式教学点,农村山区小学复式班学生人数约占在校小学生总数的20%,从事山区复式教学的教师人数约占当地小学教师总数的15%,三分之一的农村小学存在复式教学班,这些复式教学班点不但因客观原因无法取消,反而由于计划生育后学生逐年递减等原因还在不断增加。

二十一世纪是竞争激烈的世纪,各国经济迅猛发展,中国是否能立身于世界强国之林,全在教育的改革。而中国教育重点在农村,农村相当一部分为复式教学,所以研究复式教学又是重点,它需要在素质教育大力提倡的要求下,有新的认识,新的决策,新的行动。

素质教育在不断推进,复式教学课堂的改革成为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尤其面对课程改革,新课标的实施。我们必须做好复式教学课首当其冲的第一项任务。如何做好一节复式教学课呢?我想从以下六方面说明这个问题。

一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复式班年级多,如果不事先写好课时计划,上课打乱仗,就不能提高教学质量。搞好复式班备课,要做到下面几点:

1、深入钻研教材,掌握好每课教材的实质,重点、难点和关键,然后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的,落实“双基”,安排好教学步骤。

2、认真搞好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的搭配,这是搞好复式班教学的一项关键措施。如果直接教学与自动作业搭配不当,各年级的教学就会失调,课堂纪律也会乱。

直接教学与自动作业的搭配,一般的步骤是:上课后,先布置直接教学那个年级的少量的自动作业,接着布置后进行直接教学那个年级的自动作业(份量要与先进行直接教学的那个年级的教学时间相等)然后回到先直接教学那个年级检查一下自动作业才开始讲课。讲完后,布置一些与后进行直接教学时间相等份量的自动作业,再回到后进行直接教学的年级检查一下自动作业。马上讲授新课,讲完后,再检查一下先进行教学那个年级的自动作业,最后两个年级同时布置一定的课下作业,下课。如果要使直接教学与自动作业搭配更好,还要考虑到不同的教材内容,课堂类型和学生的年龄特征。

如语文需要直接教学的时间多,数学需要自动作业的时间多,两者搭配最恰当。又如同是语文,课文分析需要时间长,作文也需要时间长,两者搭配,就能有较多的时间用来分析课文。

在课室类型方面,新授课和复习课搭配能增加新授课的教学时间。如果两个年级都是新授课或者都是复习课,这就要以上新授课或上复习课需要时间较多的那个年级为中心分配教学时间,做到直接教学的时间与自动作业的时间刚好相等。这样就能够互相协调,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

另外,在搭配直接教学与自动作业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如稍高年级完成作业的能力较强,作业的份量可以重一些,稍低年级完成作业的能力差一些,作业的分量就要轻一些。在安排教学步骤方面,一年级应排在前面讲授新课。如果是三级复式,应把一年级排在中间,

二、三年级排在两头。这样能照顾他们的学习精力和情绪,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3、课时计划的写法要便于教师讲课。在格式上最好采用以年级并列纵排法,内容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字迹要端正清楚、一目了然。

二设计自动作业

(一)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要考虑“动”“静”年级间的紧密衔接

(三)要难易适度、多少适量

(四)要形式多样

(五)要紧扣教材的教学目标

(六)要尽量注意减少声浪干扰

复式教学中自动作业的设计十分重要。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首先要目的明确。就是说,必须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教学目的来确定。一般的有如下几种类型。

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的预习性作业,如查阅字典识字解词,阅读某些资料,搜集有关材料、图片、实物、数据等:为消化,巩固新知识而设计的巩固性作业。如直接教学后的书写练习、默读思考、作业习题等;为运用知识、付诸实践而设计的技能性作业。如复述课文,画图解题,实地测算等;为了解学生基础,促使自觉复习而设计的考察性作业。如课堂提问,临时测验等;为进行因材施教而设计的差异性(分层)作业。如对较差学生答案的订正、改错,对优等生的课堂机动题、兴趣(弹性)作业等;为形成熟练技能技巧在单元,阶段后的创设性作业。如单元考查,综合练习、背写、比赛、自编、自写等。还可以有其他种种。但不论何种类型,必须事先目的明确,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真正起到承上启下巩固效果的作用,使学生每“做”都有所“得”。

二、要符合适当的原则。所谓适当,必须做到:

1、作业内容的多少、难易、深浅程度必须和学生的学习年级、知识水平相称。

2、作业的分量必须与完成时间相称。“吃不了”和“吃不饱”都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

3、作业的完成方式方法要合适,要避免互相影响,不要分散学生注意力。

三、要体现形式多样化的特点。为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其智力,培养创造能力,要尽力避免属于机械记忆、机械动作的简单重复作业。而应以动手、动脑为主,适当动口。如语文课,可根据内容和重点的不同,采取注音、加声母、抄写、辨别字形、生字归类、填空、造句、组词、默读、思考问题、轻声读、复述、背诵等;数学课可采用看图数数,列表填写,表格演算,填空计算,解答,自编应用题等,同时可以采取口授作业(教师读,学生写),板演作业(学生在黑板演算,解答),纸条作业(事先写好的纸条发给学生),揭示作业(揭示事先写好的小黑板)等多种形式。既培养学生注意力、观察力、分析综合等能力,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四、应力求具体。内容要简短、明确、易懂,不致引起误解。预料学生可能出现错误之处,或对作业形式有特殊要求,必须予以说明,必要时做出示范或提示;作业答案要简明扼要,具体易查,以免延误时间,影响秩序。

三导学与自学的交替

“导学”“自学”交替式是一种以建立在学生实情实际基础上的,以培养训练其各种能力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的,以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有机交替进行的结构模式。它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创造性地进行学习的能力。这个模式类似于“动静搭配”,但又与之有本质的不同。“导学”“自学”交替强调的是学生的学,是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而“动静搭配”强调的是教师的教,是以教师的活动为主线,突出了教师的主导性。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首先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方法,并在课堂上实现素质培养。尤其在“自学”上让学生依靠自我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此时,教师只充当点拨人,引路人。如何处理导学与自学的搭配,是组织好复式教学的关键。导学与自学的搭配包含两层意思:

1、纵看,各年级导学前的自学或自动作业应是导学的准备,导学后的自学或自动作业,应是导学的继续。即一个年级本身的导学与自学在内容上应互相衔接紧密配合。

2、横看,一个年级的导学,其他年级要安排自学或自动作业。即几个年级之间导学与自学或自动作业在时间上互相衔接紧密配合,为此,在写教案前要先调查中等学生的读、写、算能力,按中等程度的学生布置作业,同时给优等生准备少量补充题作为机动(弹性)作业。写教案时,要以一个年级为重点,其他年级合理搭配。要注意:

1、语、数两科合理搭配,抓住语文知识广泛、复杂,需要教师多引导和数学实践性强、作业练习较多的特点来安排授课时间。

2、新授课与复习课合理搭配,抓住新授课需要教师多指导和复习课需要多练习的特点来安排授课时间。

3、教师导学与自学或自动作业的合理搭配,使各年级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安排下有组织的学习。写教案后,要细心琢磨,看“纵”里的导学与自学是否衔接,导学与自学在时间分配上是否合理,在具体内容安排上是否做到了声浪不冲突,行动没干扰。

四教学线路的安排

(一)要考虑“动”“静”搭配的交替性

(二)要考虑“动”“静”搭配的统一性

(三)要考虑“动”“静”目标的鲜明性

(四)要考虑“动”“静”之间的严密性

(五)要考虑“动”“静”搭配的灵活性

我们知道,在复式班一节课的时间里,直接教学与自动作业既同时进行,又轮流交换,在轮流交换之中又力求始终保持一种有机的联系。这种轮流交换各自需要占用的时间和顺序以及往返次数,就叫做教学路线。

目前,有的教师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往往都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事先不准备好,走上讲台才临时决定,往复顺序也随意安排。有的交换次数只有一次,即把一节课一分为二,两个年级各有二十分钟的直接教学和二十分钟的自动作业。这种形式称之为“轮式”教学路线。彼此没有轻重之分,没有主次之分,也没有时间长短之分。这种方法不但在时间上会造成很大的浪费,而且更有害的是抹杀了复式教学的特点,不能充分发挥自动作业对直接教学的有利补充作用,失去了复式教学的意义。

事先认真设计好教学路线、精心安排教学步骤是十分重要的。要根据各个年级的教材内容和教学进度等实际情况,细心考虑先教哪个年级后教哪个年级。全课时应往返几次最为合适以及所需要的时间等等。一般来说,一个课时只能安排一个年级为重点,下一课时要倒过来。最好不要在一节课时内同开两头新课。重点年级的直接教学时间要长一些,非重点年级的自动作业则要长一些。交替次数也要根据实际需要来定,一般地说,语文课至少要往返两次以上,如一个年级是“直接教学——自动作业——直接教学”。另一个年级就是“自动作业——直接教学——自动作业”。那么显而易见,前者就应该是重点年级,后者则应该是非重点年级。数学课需要的练习次数较多。一般至少交替三次以上比较合适。至于各个教学步骤的保持时间要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来确定,没有一个固定的依据。一个课时的第一次直接教学不宜太长,最好控制在

七、八分钟左右。因为,与此同时,另一个年级在没有讲授新课的情况下进行预习性的作业,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失去耐心,其他几次直接教学的时间可长可短,但最好不要超过二十分钟。

五教案的书写

写好一份复式班教案,得注意以下几点:

1、突出重点年级。一节复式课内要确定重点年级,教学内容要有所侧重,不能平均使用力量。两个年级的复式课,每节课应确定其中的一个年级为重点;两个以上年级的复式课,每节课的重点可以确定一个或两个。确定为重点的年级,教师讲课要多花一点力气,直接教学也要多安排一点时间,一个年级确定为重点,其他年级的教学内容分量不宜多,难度不宜大。如果以复习、练习、检查为主的课和重点年级的课相配合,就更能有所侧重,不会平均用力了。

2、线路清楚明确。要能使复式班课堂教学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进行,应把教学线路安排得合理,课堂教学组织的十分紧凑,以保证各个年级的教学任务按计划完成。教学线路怎样安排?在一般情况下,注意“四先四后”:

1、先教低年级后教中年级;

2、先教语文后教数学;

3、先授新课后上复习课;

4、先艺术课后知识课。具体安排,还需按实际情况灵活掌握。直接教学的先后顺序及时间的分配,应在复式教案上分别标明,以便掌握。

3、做好动静搭配。复式班的教学,要注意动静搭配,动静搭配得当,教学效果才好。做好动静搭配,应体现两个方面:一是每个年级本身的教学“动”和“静”衔接得当;另一是各个年级教学相互之间“动”和“静”妥善配合。一份复式的教案,一般以“动——静——动”与“静——动——静”搭配为宜。

4、准确估计时间。复式班的教学时间估计准确尤为重要。不然,怎么能称得上“动”、“静”搭配好。怎样能把时间估计准确?除了考虑教材本身的难易程度,还得从学生的实际来衡量,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我们一定要了如指掌,才能恰当地布置自动作业,把每分钟都用到教学活动上,才能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

六培养和使用小助手

复式教学要求教师在同节课内,同时教几个年级。既要直接教学,又要布置作业,工作量无疑是很大的。为了使四十分钟的教学有条不紊、活而不乱,教师必须善于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逐渐养成自学能力,尤其应当培养和发挥小助手的作用。

在复式教学中,每个年级应配备一两名得力助手,在教师指导下帮助教师做些教学辅助工作。如领导同学用教具认真默写、口算练习,协助教师订正作业,发机动作业等。对助手做什么,怎么做,注意什么,事先要有准备。要加强对助手的个别指导。在复式教学中,助手的工作是在不影响直接教学的前提下悄悄进行的。为了指挥同学统一行动,可制卡片, 查字典、背诵„„出示后指示进行作业。

小助手的选择,应当是每个学科成绩好、乐于助人、态度和蔼,办事公道的学生。偶尔也可以指派成绩较差的学生做临时助手,借以鼓励他们的学习情绪,提高信心。当然,对小助手也要加强思想教育,防止产生骄傲自满情绪,发现缺点要及时纠正。

复式教学

复式教学

复式教学

复式教学

一节励志课

复式统计表练习课

复式统计表评课

一节爵士舞课的教学案例

一节英语语法课的教学反思

一节写字课的教学过程

如何做好一节复式教学课
《如何做好一节复式教学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