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讲座心得

发布时间:2020-03-01 18:44: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公共讲座心得体会

专业:风景园林学(工) 学号:20144241022 姓名:崔明霞 导师:翟俊

1、“引领未来透视现在”

主讲人:大卫·波特(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兼职教授、格拉斯哥艺术学院建筑学院名誉教授)

时间:2014年12月6日

主要内容:

1、“我们是否有资格成为一个建筑前瞻者?”成为前瞻者要在设计方案成型之前,尽可能的收集资料,寻找信息来体验这个空间在社会学上是否可行,亲身体验或借助相机来观察光线、材质和墙体,但一定要在海量的信息中只保留我们需要的最本质的内涵。

2、“在建筑的先锋派中寻找灵感”。世界是不断发展的,新事物的出现总会替代旧事物,未来是不断向前的,只有激发创造、彻底改变才能创造未来建筑。

3、未来的建筑并不是完全与现在甚至过去的建筑不同,“比起完全没联系来说其实更有联系。”未来是不确定的,其形式会经历一系列因地制宜的变化,但无论过了多久其中蕴含的人类的“永恒的主题”是不会发生变化。真正促进改变的方式就是在当下的形式中增加一点创造力。

心得体会:

要成为一个建筑前瞻者,方案设计的前期必须收集大量的资料和实际体验,必须确保方案的可行性。未来的建筑形式不同于现在,但又基于现在,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创造力。大卫教授循序渐进地引出他的中心主题,启示我们关注生活、立于当下是创造理解未来的最好的视角,建筑的未来就是即将由新时代建筑设计师的我们来创造,面对着建筑逐渐成为一门没有经验积累抽象的应用学科,面对着充满各式信息的周围环境,我们的立场也就格外重要。所以独立思考,保持理性评判对好与坏建筑的亲身体验积累才是更好的选择。

2、“多学科研究,探索湿地公园建设新思路”

主讲人:贺凤春(苏州园林设计院院长)

时间:2014年12月10日

主要内容:

1、用严谨的定义划分出湿地的范围,揭示其对于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2、介绍了我国湿地的分布状况,着重强调了江苏地区的湿地生存现状。

3、湿地公园是湿地利用的一种途径,用香港湿地公园与杭州西溪湿地公园两个实例,详细介绍一个规划完善的湿地公园应具备的条件和功能。在杭州西溪湿地公园中所体现的“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原则,亦适用于苏州本地湿地公园建设。

心得体会:

贺院长从苏州现有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事实谈起,曾经的鱼米之乡,人间天堂如今却雾霾横行,湿地面积急剧减少。在介绍我国湿地的分布状况时,着重强调了江苏地区的湿地生存现状。1990年,我省尚存36.6万平方公里湿地,而至2008年,我省仅存32.4万平方公里湿地,其中仅有21万平方公里为恒定湿地,不会随潮汐和气候变化而增减。由此可见,在湿地已进入国家生态战略保护体系的情况下,湿地保护依然存在着大量问题。湿地公园作为湿地利用的一种途径,现已被广泛运用。一个规划完善的湿地公园应具有良好的自然保育、旅游、教育以及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功能,并且具备良好的景观形态与科研功用。

苏州虎丘湿地公园的建设过程也告诉我们,生态湿地与人文古迹的磨合是一个艰辛而又漫长的过程。一个好的园林作品,从有了构思灵感,到出设计图纸,再到工程完成,需要多学科协同合作。湿地各指标的监控,各物种的引种,基础设施的建设,道路与水路体系的梳理„„这些都需要与其他学科的专家学者协作,从而探索出建设具有良好生态作用与人文功用的湿地公园的新思路。正是因为我们对于生态环境的热爱,我们才会成为一个园林人。而园林人的成长过程是完整的,从在学校里接受基本的知识,再到工作中磨练基础的技能。每一个项目,都会接触到不同学科的老师。所以,园林人的成长是一个边做边磨的过程。

贺凤春院长大量实例与经验之谈,使我们深受启发,受益匪浅。而其愈见谦和的人格魅力,平易近人的处世风格,更是一名设计师最应该学习的地方。

3、“苏州市总体规划”

主讲人:虞林洪(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所所长,高级规划师,国家注册规划师和江苏省注册咨询专家。)

时间:2014年12月31日

主要内容:

1、什么是规划及规划师?在规划的定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中,他认为时间是无限的,规划是在无限时间的前提下对地点,人物,事情进行考虑与统筹,其中规划分为总规,详规,专项和其他。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导向,以研究为导向来进行规划。在讲解什么是规划师时,虞林洪所长分别从历史上的,外国的,中国的规划师来说明规划师的含义,并且把规划师进行了分类。虞林洪所长提出了规划师的职责包括协调布局,统筹兼顾,满足相应资质以及接受监督和听取公共意见。同时所长还明确了当前规划师的多重身份和任务。

2、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规划师? 虞林洪所长强调,要想成为合格的规划师,要做到以下方面。要懂得发现并接受规划工作的乐趣和苦处,要有多工种全方面的知识,要能包容,平等待人,要深入调查分析研判总结,要听的进,问的出,看的深,想的远,背的出,画的美,说的漂亮,要学会与人沟通,学会猜测意图,学会表达自己,要有艺术感觉,有经济头脑,有工程相关经验,有丰富的阅历,要注重公众参与,要考注册,如此才能成为一个合理的规划师。

3、苏州城市的发展情况。 首先对苏州历版总规进行了简要的回顾,然后向我们介绍了苏州历版总规的工作范围,内容和指导思想以及经济发展模式和空间发展模式。紧接着他向我们简述了城市发展的总目标,告诉我们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是围绕“一心两轴一带”进行的。

4、苏州未来时期的判断与挑战。分别是区域——苏州的角色和地位;产业发展面临转型;土地资源约束和生态人文环境保护。与此同时他还向我们讲解了他应对这些挑战的战略目标及战略方法。

心得体会:

在讲座中虞林洪所长以自身的工作经历结合《城乡规划法》的相关要求,从对规划与规划师的理解和认知开始,具体介绍苏州市的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古城区交通专项规划。大家在了解苏州的同时,进一步了解今后规划的发展方向。由于我之前是景观专业的,而现在接触的都是规划项目,所以此次的讲座对我来说更是意义重大,不仅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规划及规划师的含义,更让我先学习到了如何做好规划,成为一名合格的规划师。从苏州规划的例子中我进一步了解了苏州,了解了今后的规划方向,也为今后我们的规划生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4、“艺术与设计构思与执行”

主讲人:Kiumars Roshanzamir(丹麦皇家艺术学院建筑硕士)

时间:2015年4月21日

主要内容:

1、设计和艺术的区别。设计是99%的服务和1%的艺术,艺术是自由的,而设计是以服务为基础的。

2、什么是“简单的设计”?le is more。简单就是首先提供必要的,然后把问题简单化,简单其实是一种纯粹,只有简单化,你才能将焦点聚集,抓住关键的地方。

心得体会:

正如Mr.Kiumars所说,我们平时太过于依赖工具去寻找信息,而不是去寻找灵感。作为一个设计师,时刻培养自己的思维才是关键。人的设计思维是脑海中多个片段的组合,只有平时多思考,才能在构思时迅速组合脑海中的零碎组件。

对于设计的方法,Mr.Kiumars提倡的“简单的设计”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们常说“le is more”,在设计中也依然如此,即构思的三段论,简单点说就是提出问题,解决措施,解决问题。无论是哪种设计,所有的设计师都需要依照这三步去做。有框架的构思,对信息的辨别力,以及逻辑性的设计,才能真正地满足客户的需要。

通过今天的讲座,我深深感受到设计师不仅仅在工作的时候是设计师,应该时时刻刻都是设计师。只有融入生活,才能做出好设计。我们平时要善于发现生活,感受生活,从生活中去寻找灵感。

5、“生态生境生机——虎丘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与实践”

主讲人:茅晓伟(国家住建部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委员、苏州市园林局副局长)

时间:2015年4月29日

主要内容:

1、湿地公园的概念以及现阶段湿地的发展进程。

2、湿地的定义与类型、湿地的主要特征和重要作用、湿地资源的状况和湿地公园的属性。着重强调了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效益综合性、生态脆弱性,并且将湿地公园与城市湿地公园、城市湿地公园与城市综合性公园做了简单的比较。

3、以虎丘湿地公园的具体情况为例进行具体的分析。他以虎丘湿地公园的总规划图为依据,指出虎丘湿地原来交通体系不完善、区域内水系较多、生态环境质量差、生态薄弱等问题。然而可喜的是,首期建设时的辛苦没有白费,鱼塘退养、整理地形、疏通水系、净化水质、准备配套基础设施等工作,令虎丘湿地的动植物、湿地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等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有明显增加,并且水质也由修复前的劣五类变为了二类或三类水质,修复成果显著。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自2012年来第二轮规划建设也已如火如荼地展开,整体已形成了“一核一环八区”主次分明的空间结构。

心得体会:

这场讲座丰富了我们对湿地的认识,增进了对湿地公园的了解。湿地公园是指以湿地良好生态环境和多样化湿地景观资源为基础,以湿地的科普宣教、湿地功能利用、弘扬湿地文化等为主题,并建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休闲设施,可供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生态型主题公园。具有湿地保护与利用、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湿地公园的建设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也是湿地保护和保育理论的实践成果。湿地公园应该保持该区域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并趋近于自然景观状态,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并在尽量不破坏湿地自然栖息地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为游人提供生机盎然的、多样性的游憩空间,最终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这些对我们接下来的学习与研究有着极大的帮助。

6、转型景观类型学:适应性,学习,新型文化景观

主讲人:Mary G.Padua 教授(ASLA,RLA,环境美化登记注册委员会,克莱姆森大学景观系教授和创始人)

时间:2015年5月14日

主要内容:

1、变化中景观的阐述。通过实际项目说明变化中的景观并不是纯自然的,而是人是怎么去设计景观,另外,也是关于不同尺度、方向的设计,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设计。

2、何为适应性策略。去适应自然规律去做设计,而不是人为强加于自然的这种设计。作为设计的基础,首先经历是很重要的,对于场地的经历作为场地的出发点。并通过不同尺度的设计案例来表明设计要根据具体的地域状况制定适应性的策略。

3、怎样去学习。项目都是以研究为基础的,首先我们要对场地进行分析,然后分析数据,其次是协同整合,最后才是设计。在这一过程中,与平时教学不同的最重要的是需要反馈,这种反馈不仅是与老师之间的,更重要的是与当地老百姓、居民需求的反馈,设计是为居民服务的。并举了布拉卡的一个设计项目来说明这一过程的实用价值。

4、以所带学生的设计作业作品展示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首先第一个步骤是进行各方面调研;接下来是学生们与当地居民的互动;第三步是对实际建成的湿地项目的考察,当回到设计studio里面以后,他们会对各项考察结果进行分析,然后将各类调查结果进行综合整理,以产生他们自己的设计框架,接下来他们会再一次回到社区,将他们的设计框架与当地居民、政府等进行互动,等到通过了以后,他们会回到studio继续进行一些详细的设计。

心得体会:

这场讲座丰富了我们对转型中景观类型的认识,Mary G.Padua 教授作为国外景观教学老师,其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工作经历在这次演讲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以风趣的实例引入主题的探究,阐述了设计要追随自然规律,制定适应性策略,设计的学习不同于书本的教学,要深入到设计场地,去了解场地的特性,然后回归设计之中,解决场地的不适宜之处,设计中要反复回归到设计场地之中进行反馈,不仅是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反馈,更重要的是是与当地居住在此的人们进行沟通、交流,使得设计满足当地人们的生活需求,这才是我们设计的根本目的。

7、形式追随生态——建筑真善美的新境界”

主讲人:李振宇(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教授、博导、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董事长)

时间:2015年9月19日

主要内容:

1、形式追随什么?通过对密斯、菲利普、路易斯·康等多位建筑师的答案的分析,明确不同建筑师立足于不同的时代和立场上给出的答案也不同。进而举出2000年后普利兹克奖获奖者的作品并将自己对这些建筑的形式美的理解向学生娓娓道来,之后,引出形式追随生态的主题。

2、形式追随生态就是“求真”的过程,“求善”的方法和“求美”的方式。求真,即追随时代脚步,保持时代特征,不做“假古董”。求善体现在建造的方法,因地制宜,追求创新。求美,即彰显建筑特色而非哗众取宠。

心得体会:

通过李教授对2000年后普利兹克奖建筑的评析,我在深刻感受建筑美的同时认识到了形式对由于建筑的重要性与启发性。此时,李教授进一步阐释了其观点——形式追随生态,并明确其为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

随着时代的变迁,建筑形式的追求由原始时期追随生存,到古代时期追随秩序,到现代追随功能和后现代追随多元,最后求真到了如今,建筑的形式开始追随生态,其中帕克里住宅和向日葵住宅都是建筑形式追随生态的典型代表。“求善”体现在建造的方法上,李教授列举出了六点:保温隔热、自然采光、遮阳、自然通风、能源利用、材料技术和其他方法。并总结:追求创新是唯一动力。之后李教授提出了“求美”的方式,诸如:彰显、消隐、一体化、可变性、本土化这些方法的应用,同时例举出了许多建筑案例进行一一点评,对那些不真不善的建筑形式进行了真挚的评价并介绍了他多年来看过的许多建筑里能称得上真、善、美兼具的建筑。

通过李教授“形式追随生态——建筑真善美的新境界”的讲座,我对于评析建筑的好坏有了一套系统的分析方法,对于各个时代的建筑特色有了深入了解,同时明确了创新对于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8、地域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型博物馆设计

主讲人:仲德崑(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东南大学教授及博导)

时间:2015年9月20日

主要内容:

1、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仲德崑教授介绍了Kunsthal荷兰当代艺术中心、赫尔辛基当代艺术博物馆、日本长野县O博物馆、Calician西班牙圣地亚哥加里西安当代艺术中关系、宁波美术馆、成都鹿野苑石刻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新馆和广州美术馆时代分馆,对比分析其其设计原则及设计特色,明确博物馆设计的基本方式。

2、亲身实践案例介绍:主要讲解了广西崇左壮族博物馆方案设计、徽商之根、广西凭祥友谊关博物馆等,通过这些特定地域条件、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型博物馆的介绍,让学生们懂得怎样将特有的文化元素运用到建筑当中。此外,进一步分析了城市肌理,从肌理角度分析了建设设计,让同学们认识到不局限于建筑,热爱生活、拓展兴趣对他们的建筑设计也很有帮助。

心得体会:

在讲座开篇,仲德崑教授展示了他的油灯和古陶瓷收藏,并介绍了他游走于建筑与建筑之外的建筑生涯。他认为,个人的爱好如果能与专业结合在一起,将是人生的一大乐事。这一点对我启发尤为深刻,兴趣是第一老师,兴趣的建立比设计方法的灌输更为重要,应不局限于建筑、热爱生活、拓展兴趣。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首先要热爱这个设计,对此充满激情,才能做出满意的作品。

本次讲座以“中小型博物馆”为主题,仲德崑教授从“国内外相关案例”和“亲身实践案例”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让同学们在大开眼界的同时了解到了中小型博物馆设计的基本方法,这种案例教学的方法让我记忆深刻。作为一名规划专业的研究生,我也深刻体会到我们平时做规划项目时案例分析的重要性,相关案例的经验借鉴是我们做设计的基石,只有广泛涉猎,多看多学多深入分析,才能取长补短。

9、构筑未来美好城市

主讲人:张铭(美国MZA建筑设计公司总裁、美国建筑师协会院士)

时间:2015年9月20日

主要内容:

1、构筑美好城市的挑战。张院士从住宅、人口总量、城市化进程、家庭规模这四个方面将我国与美国相比较,从而更清楚直观得看到我国的优劣,明确未来构筑美好城市我国面临的挑战。

2、美好城市的基本定义。简单总结了当代城市设计的几项基本原则和艺术追求,认为未来美好城市是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步行城市、文化城市、快乐城市、标志性城市的综合。通过北京朝阳中央商务区总体东扩的规划分析,详细介绍了该工程的可持续性和绿色性,从而给美好城市的设计与规划提供了一个范例。

心得体会:

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步行城市、文化城市、快乐城市、标志性城市是美好城市概念的综合,每一点都是建设美好城市必不可少的城市元素,也是一个美好城市所必备的特质。绿色城市是指城市设计具有可持续性和环保性。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需要改善现有的设施,打造绿色社区,建设高密度社区同时要具有充足的安全保障资源。建设绿色城市是建设美好城市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基础的一步。智慧城市是指城市发展要具有智慧性,智能技术、智慧增长需要具备灵活应变的规划和恰当运用战略措施,城市管理也需朝智能化发展。步行城市是指城市尺度不应以交通工具尤其是小汽车为基础,应回归到人本主义,按照人的尺度进行城市设计。文化城市是指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城市发展需应根据城市的历史、文脉,充分发掘自己的文化特色,而非外来植入式文化嫁接。快乐城市进一步强调以人为本。城市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场所,城市除了防御的功能,更应保障人们安居乐业,快乐生活。标志性城市是指城市要有个性,有特色,不能千篇1律。到处都是高楼大厦、玻璃幕墙,城市也就失去了性格,只是一堆建筑堆砌而成的场所。

10、静谧的创新

主讲人:时匡(全国工程设计大师、苏州科技学院教授、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学科学术带头人、空间设计研究所所长、CCDI总建筑师)

时间:2015年9月20日

主要内容:

1、建筑设计——静谧的创新。时老师通过对建筑学的教学课程的评析,认为教学应教会学生如何去创新,如何去“静谧”的创新,即要学会源于客体本质的思考,而不依据已有的存在,依据固定的模式,随波逐流甚至赶时髦。

2、设计师的责任。建筑是社会产品,其公众性注定会给一个时代带来影响,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赋予了建筑师比其他行业的设计师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需要坚持原则,不能被磨难所屈服,放弃原始动力。

3、建筑传承与创新。建筑设计不是凭空而出的,是站在前人基础上的研究,所有的创新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而非哗众取宠,求怪求异。

心得体会:

作为全国工程设计大师,时匡教授没有过多地去讲自己做过的方案,而是从对建筑、对设计的态度方面,以一个长辈的姿态告诫并鼓励学生,不要忘记静谧的创新。“静谧”的创新,是指“要学会源于客体本质的思考,而不依据已有的存在,依据固定的模式,随波逐流甚至赶时髦”。他所提倡的不追求夸张的外表,并不是反对做建筑外表,而是因地制宜,根据建筑与人文、环境、历史等都有关系,强调恰当的建筑才是好的建筑。

此外,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师,我们设计的产业更具社会属性,我们需要有比其他行业的设计师更多的社会责任。时匡教授认为建筑学的学习应该是一个从综合学习到专业学习,再到学科边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磨难,但又慎重的呼吁,不要因为建筑存在着实践的磨难,而被磨难所屈服,从而放弃原始创新的动力。设计不仅是一门工作,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态度,我们不能为了自己的名利而去随波逐流,应坚持自己的原则,耐得住寂寞,以高标准的职业操守要求自己。

11、风景园林时间思维与规划设计

主讲人:刘滨谊(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学术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风景科学研究所所长、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教授、博导)

时间:2015年9月24日

主要内容:

1、哲学角度解析风景园林。刘滨谊教授从存在到存在意义及理想目标的追求认识风景园林,并以其在英国拍摄的一张照片详细讲解了园林、风景、景观的三层意义。

2、时间维度探析风景园林学。刘滨谊教授通过介绍其30多年内在全国范围内所做的景观规划设计,以案例分析为引,引申出了风景园林与时间思维、规划设计时间思维的前瞻性和穿越性、风景园林时间思维的规划设计及构建三元耦合的人居环境时空观等四个方面的详细介绍,提出当代人类时间感的丧失与空间感膨胀的问题,对缺乏风景园林的时间思维的规划建设结果的百年后环境的担忧,发人深省。

3、以其导师冯纪忠的方塔园实践为例,阐述冯老对风景园林时间性的研究,从古老东方景观的形、情、理、神、意的探究来对比西方目前仅达到的形、情、理三方面来说明东方园林从发展之初就已意识到景观的时间思维。

心得体会:

作为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学科创始人及带头人,刘滨谊教授以风景园林的时间思维与规划设计为论点,介绍了风景园林设计与时间思维的紧密联系。他以宝鸡至洛阳龙门石窟的时间线索为例,呼吁人们要重视时间的存在感,以新疆喀纳斯湖、方塔园等自然景观为例体现人们只关注空间之形而忽略时间之态,应当形成穿插交织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思维+空间思维的概念模式。实践案例加理论的分析,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让我们更加直观了解时间理念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哲学层面对风景园林的解析让我们对刘滨谊教授渊博的知识佩服不已,他提出从存在到存在意义及理想目标的追求认识风景园林,深刻分析了园林、风景、景观的三层含义让我们受益匪浅。

对景观不仅有空间上的认知,更要注重时间维度上的景观生成。随着当代人类时间感的丧失与空间感的膨胀,尤其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越来越体会不到时间历史沧桑感的景观,取而代之的是时时刻刻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和为达到政府指标勉强而为的看似生态的短暂性“生态景观”。作为未来21世纪新一代景观设计师,我们要深刻认清当前的景观发展局面,不论在理论学习上,强化对时间景观的认知,在实践设计上,也要融入进去。

面对规划设计近年来更多的关注空间的“形”,忽略了时间的“态”这一现象,我们在规划设计时,要认清时间和空间所带给人们的不同的感受,创造适宜的时空感景观规划。景观相对于建筑而言,空间感的薄弱、模糊性的特征是因人的情感是触景而生的,无限制的景观可以引导人们情感的宣泄;同时空间感的强化,使得沧桑之景、四季之景迸发出为人所感叹的轮回之美。所以刘滨谊教授在这一点上的观点使我深有感悟,好比如苏州这个城市,苏州古典园林世界闻名,游人络绎不绝,而相对比,苏州园区现代景观,大尺度、人工化的痕迹,这样的景观更多的是考虑设计形态上的优美,现代感的气息,人游其中无法感悟深刻的人生哲学。

在专业上始终保持激情。近乎一个下午的讲座,刘滨谊教授充满激情的演讲和向我们展示的其丰富的社会体验和实践作品深刻打动了我。这种从毕业到现在,几十年如一日的对工作、学习上的不懈探索,不仅表现出其在专业领域的谦虚和上进,同时也向我们传达出一种积极的求学态度,指导我们对于一个事物的热爱不能停留于言语相传,更多的是参与实践,真正做出实事,改变现状。当代中国的景观规划设计缺乏适宜国情的理论创新和应用型人才,我们作为新世纪国家改革发展的一份子,要勇于承担起这样的职责。

刘滨谊教授此次讲座深入浅出,提纲挈领,真正做到贴近同学生活,贴近中国景观设计现状,让我们获得真正有效的指引,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加以理解运用,设计出经得起时间考验顺应自然的形态景观,并开创出一个具有历史远见思想深度的景观设计新时代。

1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若干理论问题

主讲人:曹昌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住建部城市规划专家)

时间:2015年10月16日

主要内容:

1、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义。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定义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含义及其内涵,同时明确我国在文化名城保护思想和认识的缺失。

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的建立以及保护艰难的根本症结。针对目前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我国保护力度不足的根本症结在于:思想理论缺失,保护监管粗放。

3、保护与发展并举。历史文化名城的过度商业化正是由于思想理论的缺失和保护监管的粗放造成的,曹昌智教授通过详细分析保护发展的十条策略,明确应该寓保护于发展,以发展求保护,并提出旧城改造应采取渐进式更新的方法:控制—整治—利用。

心得体会:

作为国务院批准的24座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也是一座世界文化遗产之城。拙政园、留园等9个古典园林以及中国大运河先后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苏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古城保护要强化规划引领和立法保护,做好产业转型、整体保护、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三篇文章”,让古城的历史文脉在发展中永葆生机和活力,因此,苏州关于历史文化名城的相关研究十分重要。

曹昌智教授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若干理论问题的演讲使我们受益匪浅。保护古城的目的是为了传承其文脉,让古代创造的文明能够传承下去,这才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根本所在。他认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建立的三十多年里,我国在文化名城保护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在思想和认识上也还存在一些缺失。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国家经济转型时期,如何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发展结合起来值得思考。历史文化名城的过度商业化正是由于思想理论的缺失和保护监管的粗放造成的,应该寓保护于发展,以发展求保护。通过保护与发展并举,在保护文化遗址真实性的原则下,为不再用原来用途的历史建筑寻求新的合适用途,赋予新的功能。

13、文化自觉引领的建筑创新

主讲人:程泰宁(东南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时间:2015年10月17日

主要内容:

1、价值判断与评价标准的同质化、西方化是建筑创新的思想障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巨变,但“千城一面”现象严重。“五四”以来,中国文化破旧未能立新,人们习惯性结构西方强势文化,与此同时,国人多中国文化缺乏自觉、自信。

2、文化的自觉、自信,是建筑创新的前提。价值判断同质化、西方化与中国文化缺乏自觉、自信是一个钱币的两个面,因此需要动态的、全面地理解中西文化的发展历程。目前,东西方文化正在重构,我们需要有一个开阔的视野,为现代建筑创新奠定思想基础。

3、立足自己,在跨文化对话的基础上实现中国现代建筑的创新。中国当代建筑的创新基本点是“立足自己”。但是,“立足自己”不是自我封闭,相反,在全球化语境下,我们需要对中西文化进行全面深入比较和思考,互补共生、相辅相成,立足自己、转换提升。

心得体会:

中国传统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应作多层次的、由表及里的理解,即形、意、理。现代中国文化精神应该是一种既有独特性,又有普适性的价值体系。只有承载着这样价值体系的中国建筑文化,才能为世界所理解、所尊重、所共享;也才能真正与世界接轨,并且在跨文化对话中取得话语权。我们的目标是在跨文化对话的基础上,探索“现代”和“中国”的契合,寻找中国文化精神,力求在创作过程中有所突破和创新。这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过程,我国有不少建筑师已经从不同方向做出了自己的探索,值得关注。

设计创新思维要“立足自己”,不能丢弃传统中国当代设计创新的基本点是要“立足自己”。但是,“立足自己”不是自我封闭。相反,在全球化语境下,我们需要对中西文化进行全面深入比较和思考,互补共生、相反相成,立足自己、转换提升,从而实现我们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也就是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跨文化发展,这是一条向现代建筑发展创新的必由之路。建筑不是纯艺术,更不是一种“被消费”、“被娱乐”的目的物,建筑创作只有从建筑的本体出发,从一种社会责任出发,才不至于失去它创作的魅力和价值。

在现代化、全球化语境下解读传统。现代与传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时空概念和文化概念,传统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延续,但当它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契合时,传统文化已升华为一种新的文化。现代中国文化源自传统,又完全不同于传统。以建筑论,脱离了现代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特别是现代人的文化理想和审美取向,笼统地讲传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其次在借鉴、吸收传统上,应将中国传统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对其作多层次的、由表及里的理解。包括形式、意境和哲理文化上

在教授所阐述的传统≠中国,现代≠西方的观点上,我认为我们中国的建筑设计、景观河规划设计一定要形成自己特色的理论创新点,不能换着说法去copy国外的设计形式。虽然在理论宣传上一呼吁立足自我、立足传统,但真正立于传统、立于国情的创新实践作品很少。我们的目标是在跨文化对话的基础上,探索“现代”和“中国”的契合,寻找中国文化精神,力求在创作中有所突破和创新。这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过程,但值得我们一直探索、关注。

通过本次讲座,我深刻理解到传统文化如何引领建筑创新,进一步体会到建筑不仅仅是用墙把环境分割开来,要吸收精神而并非形式。

14、从理念走向现实——上海后世博生态策略与实践

主讲人:沈迪(上海现代建筑集团副总裁兼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副理事长)

时间:2015年10月21日

主要内容:

1、上海后世博生态理念演变。沈迪先生以自己对于世博会的经历开头,引出了此次讲座的主题词:生态。并指出,世博的闭幕并不意味着结束,它对一个城市理念和观念层面上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后世博,人们对于绿色生态理念的理解有了质的改变。

2、生态改造技术分析。在归纳世博前后上海的规划成果的基础上,沈迪先生结合沪上生态家、审都大厦两个具体案例具体细致地展现出一些绿色生态改造中的技术与想法,生动分析了生态改造技术。

心得体会:

世博的闭幕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一个城市或国家的城市经营理念的延伸。在世博后,人们对于绿色生态理念的理解有了质的改变,这种改变体现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与财政支持、房地产开发商观念的转变以及社会的广泛认可上。以上海为例,透过具体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后世博时期的城市规划的改变,城市发展以国际化标准严格把控,表达了上海建设成为世界级城市的愿望及所需条件。

关于生态改造技术方面,沈迪先生结合自己亲自参与的实际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展现出一些绿色生态改造中的技术与想法,如将坡道改造为花桥、将亭子改造为会议室等等,想法新颖、有趣味性,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启发。整个讲座中,沈迪先生反复强调:“要让公共空间(环境)与人与建筑的关系非常融洽”。提醒我们注重可持续理念的实践和技术的应用,他提出“并不是技术堆砌越多、资金积累越多越好,而是要结合案例本身需求和自己的目标去设计改造”。体现出了其对生态建筑的深厚的专业素养及大师风采。

此次讲座让我们明白了生态在建筑设计及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实际项目中,应时刻关注生态技术的运用。

导师签字:

讲座心得

讲座心得

讲座心得

讲座心得

心得讲座

讲座心得

讲座心得

讲座心得

讲座心得

讲座心得

讲座心得
《讲座心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学习讲座心得 心得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