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如何培养学生文明礼仪

发布时间:2020-03-03 12:22: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如何培养学生文明礼仪 旬邑中学

高一年级 郭昭君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文明礼仪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教育程度的标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 在当今的青少年学生中,不少人对应有的礼仪不重视,礼仪观念淡薄,导致思想品德滑坡。一些人在学校里,不会尊重他人,不会礼让,不讲礼貌;在社会上不懂怎样称呼他人,甚至随心所欲,满口粗言烂语;在家里不懂孝敬长辈,唯我独尊,任所欲为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可见学校必须抓好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作为班主任的我如何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我粗略的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一、重小事,注细节

在日常交往中,一句得体的问候、一次善意的交谈,看似微不足道,却会影响我们的交往活动心境与效果。文明的言谈举止,会使他人乐于接近;粗俗的言谈举止,会使他人疏而远之。就学生的文明礼仪培养要从最简单的小事做起,使学生明确其重要性。并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详细的常规要求,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1.学校生活中的礼仪——“七做到”。

集体生活中的礼仪,我要求学生要“七做到”:做到仪表端庄,服装整洁,坚持佩戴红领巾;做到向老师、长辈行鞠躬礼;做到见到老师同学问声好;做到在走廊上、楼梯上行走,轻声漫步,右行礼让,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不推拉拥挤,不乱蹦乱跳;做到放学站队离校,和老师、同学道别、再见;做到进老师办公室,先轻声敲门,经许可后再进入,见到老师问声好,离开时说声“老师,再见”;做到学校聚会,整队入场,讲究秩序,保持安静。2.课堂上的礼仪——“七会”。

我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要“七会”:会行礼,老师行鞠躬礼时学生要向老师行注目礼;会端坐,上身自然坐直,两手垂放,两腿自然弯曲,两脚平落地上,端正大方;会站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要站立,身体端正向前,不把手插入口袋或放在胸前;会举手,发言必须先举手,举手要一律用左手,小臂弯曲,肘关节平放桌上,五指并拢;会答问,回答问题时,声音清晰响亮,让大家听得清楚;会听讲,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不随便讲话,不做小动作;会“报告”,上学迟到,要先喊“报告”,经老师同意后,再进教室,上课时若有需要请假,也要先喊“报告”,经老师同意才能办理。 3.在家庭生活中的礼仪——“七要”。

要做到“七要”:早上起床要向父母问“早上好”;上学或外出要向父母打招呼;睡觉前要向父母长辈问安;就餐时,要先请父母、长辈入座。待客时,要做到“起立—请坐—倒茶—交谈—送行”;来客与父母交谈,要主动回避。要文明打电话;父母、长辈工作时,要保持安静,不随便打扰。

二、提要求,躬实践

利用妇女节、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等节日,开展孝敬父母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我确立了班会主题活动:了解妈妈(奶奶、姥姥)的生日;了解妈妈(奶奶、姥姥)的爱好;帮助妈妈(奶奶、姥姥)做一件家务;清晨,对妈妈说一声:“我爱您”;睡觉前为妈妈洗脚;为妈妈绘画、写祝贺语、唱一首歌、讲一个故事,帮妈妈捶背等。父亲节的时候我确立的班会主题是“努力提升自己,为父亲撑起一片天空”。 介绍一些与父亲相处的情况。学生谈谈自己和父亲的故事,或者说说自己对父亲的感情。希望通过这个过程让同学和父亲之间的感人故事感染其他的同学从而达到一种感情的共鸣。通过些活动,让学生充分理解母亲、父亲,真正从内心感到母亲、父亲对家庭的付出,对自己的关爱,培养学生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以及关心他人、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学生就以实际行动实施了礼的行为。

三、创环境,营教化

“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沟填满。”这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推崇和践行的。在教育过程中,我不只是说教,而是将对学生的教育与日常的学习、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帮学生架设一条道德认识转化的桥梁,营造处处育人的氛围。让板报说话、让墙壁说话,墙报悬挂名人名句,班级的清洁区、教室旁边的水房、班级绿地上均要有文明告示语:“前进一小步,文明一大步”“请节约用水”、、“我体弱,不要践踏我”„„无声的语言,是对学生的良好教育。班级黑板报既有规定主题,又有留有学生自由发挥的园地:我进步了、好人好事宣传、风采展示„„在营造育人氛围的同时,鼓励学生追求个性的张扬。同时定期评出班级文明礼仪之星;成立礼仪岗和监督岗,对大家进行礼仪的示范、检查和监督;结对子对问题学生跟踪帮教等系列教育活动。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不仅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家校会,铸桥梁

现在的许多学生,有的是独生子女,家长在教育管理上过分溺爱、有的是“留守儿童”家长外出打工对孩子的过分放任,导致了学生家庭礼仪的缺失。因此,要把文明礼仪教育向家庭延伸。布置家庭礼仪作业,通过家校联系卡进行家校互动。通过家长会和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并对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懂文明、讲礼仪的好孩子进行辅导,使家长掌握正确、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坚持把礼仪教育与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包括料理家务能力在内的劳动教育相结合,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

总之,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教育训练,持之以恒, 需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如果出现反复,也是一种正常现象,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真真实实,坚持不懈。

培养学生文明礼仪

如何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

文明礼仪培养方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

如何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材料)

如何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交流

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文明礼仪培养论文

从我做起 培养幼儿文明礼仪

学生文明礼仪演讲稿

如何培养学生文明礼仪
《如何培养学生文明礼仪.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