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播音发声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16:01: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波的频率。

2、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声波的振幅大小决定的。

3、音长:是指声音的长短,即声音的时值,它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持续时间。

4、音色:也叫音质或音品,是指声音的特色和本质。

5、播音发声的特点:以实声为主的虚实结合,声音清晰圆润;

声音变化幅度不大,但层次丰富,表情达意准确;

接近口语用声,状态自如,声音流畅。

6、胸腹联合式呼吸法原理:是指胸、腹所有呼吸器官都参与了呼吸运动,使胸廓、横膈膜及腹部肌肉控制呼吸的能力得到合作,不但扩大了胸廓的周围径而且扩大胸腔的上下径,因而能吸入足够的气息,气息的容量大。另外,由于能够稳定保持住两肋及横膈膜的张力和来自小腹的收缩力量所形成的均衡对抗,有利于形成对声音的支持力量。

7、吸气要领:吸气要吸到肺底,两肋打开,腹壁“站定“。

8、呼气要领:掌握呼气的稳劲状态,其中应以快吸慢呼为训练重点;

锻炼呼气的持久力,一般要求一口气的呼气发声可持续30秒到40秒;

训练呼气与发声“挂钩“。

9、换气要领:句首换气应无声到位,句子当中应小量补充,句子之间应从容换气,句子结尾应该余气托送。

10、播音发声对吐字的要求:准确、清晰、圆润、集中、流畅。

11、吐字归音的要领:字头出字有力,叼住弹出

字腹立字饱满,拉开立起

字尾归音弱收到位,趋势鲜明

12、发音吐字是播音员和主持人必须修炼的一项基本功。

13、发音吐字的综合感觉:声音像一条弹性的带子,下端从小腹拉出,垂直向上,至口咽腔,沿上腭中纵线前行,受口腔的节制,形成字音,字音好像被吸着而挂在硬腭前部,由上门齿处弹出,流动向前。

14、枣核形:是指头、腹、尾具全的音节吐字的状态而言,字头叼住弹出,字腹拉开立起,字尾到位弱收,合起来成为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枣核形。

15、咬字器官互相配合要领:打开口腔(提起颧肌,打开牙关,挺起软腭,放松下巴)

力量集中

应明确声音发出的路线和字音着力位置(声音应该沿软腭、硬腭的中纵线推到硬腭的前部,这条中纵线,就是声音发出的路线。硬腭的前部就是字音的着力位置。

声挂前腭:由喉发出的声束经咽腔沿上腭中纵线前行,向硬腭前部流动冲击,从而使字音有挂在硬腭穹窿前部的感觉,并由上唇以上的部位透出口腔。)

16、播音时喉部动态:1喉头位置与声道的共鸣作用关系密切。2 喉头的位移总是控制在较小的幅度内3未经训练的人,喉头位移依习惯变化,欠缺控制。

17、声音如何产生:在气息由下向上的定向输送过程中,声带产生了开—闭—开—闭的周而复始、连续开闭的高速运动,声带颤动,空气产生了疏—密—疏—密的变化(即振荡),声波就此形成。

19:共鸣:一个物体振动发声,引起另一个物体的振动,使之产生共振的现象。 20、以口腔共鸣为主,以胸腔共鸣为基础的声道共鸣方式。

21、共鸣器官:喉腔、咽腔、口腔、鼻腔、胸腔

22、共鸣的作用:对声音的扩大和美化;共鸣腔的调节直接参与语音材料的制作,在调节过程中形成不同的语音,形成表情达意的不同色彩的声音。

23、声道共鸣的作用:产生了各种不用的语音;能使声音具有各种不同的色彩。

24、声音弹性的变化体现出变化多端的声音色彩和性格 适应能力强 声音富有弹性 适应能力差 声音较弱

24、声音的弹性:是指播音时声音形式对于人们变化着的思想感情的适应能力,即声音随感情变化而来的伸缩性、可变性。

25、声音弹性表现的特点:表现为声音的可变性

声音的变化呈现出对比性

这种对比具有层次性

声音的弹性变化不是 以单项对比的形式出现的,而是以多种对比

项目的复合形式出现的

26、如何获得声音的弹性:思想感情的运动是取得声音弹性的内在依据

要使声音富有弹性要注意气息随感情的运动

发声能力的扩展也有利于声音弹性的加强

在发声的各个环节中,对发声的调节、控制都要留有余地,这样才有利

于声音弹性的表现

27、情声气的关系:情是主导,思想感情状态的运动指导着气息的运动,并组织发声器官的

协同运作,才发出表情达意的声音来。气随情动,声随情出,气生于情而融于声。

28、胸部支点:是指在有声语言表达中,随着气息声音的变化,胸部产生的一种振感点。

29、胸支原理:声带振动条件(空气动力、声带闭合挡气) 30、胸支作用:松喉、共鸣、表达

31、重音 重音的音域加宽 支点的运动幅度加大

重音的音长加长 支点的运动速度减慢

重音的音强加强 支点的运动速度加快

播音发声

播音发声技巧

播音发声复习资料

播音发声基础训练

播音发声基础

播音发声学习材料

播音发声基础理论

播音主持发声技巧

播音发声训练(18)

播音主持 发声练习

播音发声总结
《播音发声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