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六年级《临别赠言》

发布时间:2020-03-02 00:01: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临别赠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语文第十二册第七单元练习教学目标:

1、回顾六年的小学生活,选择最想倾诉的对象,知道赠言的保存性、纪念性、鞭策性,要写得精炼、生动、形象,富有时代感,包含感情,给人以启迪。

2、创设一个展示个性,展示才情的平台,提供一次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机会。 教学重点、难点:

激发起学生抒发离愁别绪和美好祝福的情感,会用排比、打比方等表达方法,写出比较具有真情实感、富有文学色彩的赠言。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好同学录和给老师、母校写赠言的书签,收集往日集体活动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播放课件(春游画面,同时播放歌曲《送别》):

师:时光老人无情地拽着人往前飞跑,转眼间,我们一起野炊的快乐时光又成了我们美好回忆中的一部分。听出来了吗?老师播放的什么歌曲?

2、每年的这个时节既是丰收的季节,又是让人伤感的时节,人生自古伤离别啊!现在老师想出两道题考考大家,检验一下我们毕业班学生的语文素养。 (1)你能说几个表示时光飞逝的成语吗?(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出:日月如梭、光阴似箭、时光荏苒、白驹过隙、逝者如斯、斗转星移„„) (2)对古诗:“洛阳亲友如相问” 和“劝君更尽一杯酒”的下句分别是什么?

3、再读两首送别诗《别董大》、《送友人》。今天我们在毕业前夕,写临别赠言很有意义。它是一份友谊、一份智慧、一份精神财富。出示名言: (1)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荀子 (2)君子赠人以言,庸人赠人以财。——鲁迅

二、明确要求

1、师:留下你真挚的话语,送上我衷心的祝福。你们说,我们需要写赠言给谁呢?(同学、老师、母校„„)

2、我们该写些什么,写的时候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1)出示例子:

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就这样结束了,我们曾一起经历那么多争执,那么多欢笑,那么多烦恼,那么多骄傲!人生就向一条船,只有谨慎的抓住帆,才能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前进。让我们记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毕业带得走思念却带不走你我同窗的情谊!我此生不忘的挚友啊,珍重! A、推荐一位同学读,评价: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依依惜别,这是我们写时最常见的内容。

B、再看这则赠言中还有什么表达方法值得借鉴?(运用排比、打比方的修辞手法,这样可以让你的赠言更富有文学色彩。这也我们该注意的。)

(2)下面这则赠言是我写给我班一位同学的,你们读读,猜猜是写给谁的?(然后请邵欣宇同学读读老师写给你的赠言,谈谈为什么就知道是写给邵欣宇的。指出:有针对性。)

看看这则赠言结尾还写了什么?(希望建议)

(3)如果是学生写给老师或母校的,你认为还可以写些什么内容?(感谢祝福) (4)有同学说,我想给我的死党开点玩笑,幽默一下,于是这样写道:亲爱的,祝你海拔越来越高,身材越来越好,嫁个金龟婿,有个好前程!你觉得这个玩笑能这样开吗?(指出:玩笑适度)

(5)我在以前班级中还看到有同学曾写这样的赠言,你觉得行吗? A、我送你一个168,祝你财源滚滚一路发!发!发! B、祝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天天开心,笑口常开!

(一个是没有针对性,一个是太直白简单,没有韵味和深情。)

三、拟写赠言

1、讲到这里,我们有同学已迫不及待、跃跃欲试地准备写赠言了,别急,让我们再来看一则赠言,主要关注一下竖行书写的格式。横行的格式我们都司空见惯了。强调竖行书写,从右往左,开头空两格。

2、我们即将背上行囊,告别这熟悉的校园,告别亲爱的老师和伙伴,曾经的一幕幕真是让人久久难以忘怀。(播放集体活动图片、视频,勾起回忆)同学们,请拿起笔,写下你的不舍与留恋,留下你的期待与祝福吧。

3、在背景音乐《送别》曲中,学生构思拟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评价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互读互评,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参加全班交流。友情提醒:交流时要注意自然大方,条理清楚,感情真挚。

2.各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生生评价,评选出优秀赠言,并互换赠言,互相握手。

3.各人把赠言写在准备好的书签上。写给老师和母校的,教师和学生拥抱致谢。

五、拓展延伸

1、鼓励学生课后继续互动交流,给全班同学和所有任课老师写临别赠言。

2、选编《我们的临别赠言集》

师:在这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老师想送给你们一首歌《隐形的翅膀》,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挫折,都要有一双坚强的翅膀,带上老师和朋友的祝福,飞跃梦想!

六年级临别赠言

六年级学生的毕业临别赠言

朋友临别赠言

同事临别赠言

领导临别赠言

小学临别赠言

退休临别赠言

退休临别赠言

临别赠言[材料]

毕业临别赠言

六年级《临别赠言》
《六年级《临别赠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