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专用汽车产业发展考察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02:50: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对XX市专用车产业发展的考察报告

6月1日-4日,由XX市政府办牵头,组织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湖南XX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并邀请XX省经信委特邀专家、XX林科大教授XXX组成专用汽车产业发展考察组,对XX省随州市专用车产业发展进行了专题考察。

考察组考察了湖北XX集团、XX集团,并听取产业园区发展情况的介绍。与XX市经信委、XX区经信局、XX集团及其有关部门领导进行座谈交流,听取经验介绍,咨询相关问题。通过考察随州专用车产业园区的快速发展和成功做法,有了初步的认识,令人印象深刻、启示良多。

一、发展历程

XX市专用汽车产业的发展经历程了50多年风风雨雨,已具备了相当规模,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力,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主要发展经历程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60年代初为起步阶段,依托东风公司错位发展,兴建了湖北专用汽车制造厂(楚风)、湖北驰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天风汽车汽车股份有限公司3家专用汽车厂。规模很小。第二阶段2000年左右,是随州专汽产业改制的阵痛期,通过理顺产权,健全体制机制,催生市场主体,专汽产业迅速扩张,规模涨大,产值上百亿元,产业链初步形成,产业优势逐步显现。第三阶段2006年至今,专用汽车产业集群发展,

民营经迸发活力,专汽产业迅猛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优化,创新能力增强综合势力跃居全国前例。

把这三个阶段也有人总结为:草根阶段-仿制阶段-差异化阶段。

二、成就现状

随州,湖北省最年轻的地级市,2000年6月建市。辖一市一区一县:广水市、曾都区、随县。地处武汉、襄阳、十堰汽车走廊中段,是中国专用汽车主要发源地和主要生产基地,专用汽车产业综合实力居全国首位。

随州市2015年汽车机械、食品工业、冶金建材、纺织服装、医药化工、电子信息等六大产业板块,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00亿。其中汽车及零部件(规模以上企业)产值360亿元,同比增长7.8%;产量9.97万台,同比增长6.6%;专用车规模以上企业168家,产品配套率30%左右(除发动机、液压系统等关键部件不能生产,其余均可自行配套生产)。

随州市委、市政府率领全市人民倾力打造“中国专用汽车之都”,专用汽车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差异化发展,创造了全省推广的“随州现象”。

随州成为全国专用汽车行业品种最齐全、特色最鲜明、资源最富集地区。拥有油罐车、环卫车、自卸车、平头车身、钢制车轮、汽车铸件“六个全国第一”,专汽产业集群已形成专用车20万辆、底盘10万辆、车身10万辆、车轮1000

万套、铸造件100万吨的生产能力,规模企业达到168家,专用汽车公告6000多个,连续五年产销量均居中国第一。 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是随州专汽发展的动力。截止2015年,专汽产品研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多功能抑尘车、聚尘王清扫车、沙漠制水车、太阳能野外作业车等30多种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专汽行业建有博士后产业基地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拥有国家发明专利200多项,省级技术中心25个,高新技术企业32家。

随州专汽产业拥有专用汽车底盘、客车和新能源专用车底盘生产资质,齐星车身、华龙车灯、亿丰泵业、元辰传动轴等一大批零售部件生产企业,能够提供800多个品种1500多个规格的零部件产品,本地配套率30%,有较完备的产业配套体系。

随州市于2007年荣获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称号,在全国影响力和知名度大提高,“专汽之都”的磁铁效应迎来八方来客,,东风公司、中国重汽、中国恒天、湖北三环、厦门重工广西玉柴等国内知名企业纷纷落户随州,与企业嫁接重组,形成混合型所有制企业11家,自主中国驰名商标7个,湖北省名牌产品22个。

三、突出特点

考察随州后,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随州是名符其实的“专用汽车之都”品种最齐全、特色最鲜明、资源最富集地区,主要突出了“专、新、全”三大特色。

一是“专”。科学的定位,专用汽车在整个汽车行业来讲,是市场最大,潜力最大,效益最好,他们采取最特殊、最特别、最灵活的政策措施,扶植专用汽车的发展。形成了集约化经营。到2020年,随州将建立起比较完整的以专用汽车为龙头,以汽车零部件和汽车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产业集中度,产品技术含量与现在比明显提高,力争成为国内经济规模和综合竞争力位居前列的专用汽车生产基地。

二是“新”。瞄准、跟踪国内外专用汽车的最沿市场,用新理念、新体制和新机制,超常突破。以湖北省专汽研究院为技术创新平台,引导30家企业与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知名院校建立长期合作,提升产品开发能力。先后合作开发道路融冰车、云梯消防车、野外太阳能作业车,填补国内空白。领引全国专用汽车产业的发展。

三是“全”。随州是全国专用汽车行业品种最齐全的地方,只要你能想到的,或你还没有想到的专用汽车,到随州你就能看到或买得到。我们这次看到的有上千万的高清电视转播车、几百万的旅游用的房车,也有十几万的全摇控自动挤压分离吸污车以及高速公路雾霾 驱散车。还有市场上常用的高压清洗车、吸尘车、高空作业车、吊车、化工车、清障车、平板运输车、自动历清铺路车、电源车、新能源改装车等应有尽有。品种齐全,吸引了全国市场的关注。

四、运作模式

(一)加强组织领导

XX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XX市专用汽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XX、XX分管领导任组长,XX办、XX办、XX纪委、XX发改委、XX经委、XX政局、市物价局、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国土局、市工商局、市技术监督局、市科技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公安局、市工商联等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汽车办副处级),负责落实领导小组的意见和决定,管理、指导和协调汽车工业发展中的各项工作。

(二)狠抓项目建设

XX市领导多次专程考察东风汽车公司,并与公司主要领导会谈,争取东风公司深化与随州合作,把随州作为东风公司发展重要区域予以支持,推进东风公司在随州布局专用车事业部,将随州纳入东风集团“10+1”会商机制;加强对东风随专的领导和转型升级指导力度。2014年以来,共实施完成专用汽车重大投资24项,累计投资48亿元。

(三)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1、2015年1月7日由随州市人民政府和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采取技术及资金入股合作共建的湖北省专用汽车研究院在随州落成。该研究院为随州专用汽车产业提档升级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成为随州专汽产业发展的“动力引擎”。每年争取省政府支持研究院500万元。

2、在随州组建国家专用汽车质量检测中心,方便专用车企业可以就近检测,节约人力物力,降低成本,提高政府公共平台服务效果。

3、2008年3月2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湖北省人民政府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将“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称号授予湖北省随州市。

4、2010年12月16日上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湖北省人民政府在武汉签署了共建随州“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协议。这标志着随州“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建设提升到了湖北省经济发展战略的层面。协议确定的共建目标是,到2020年,在湖北随州建立起比较完整的以专用汽车为龙头,以汽车零部件和汽车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产业集中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品技术含量得到明显提高,力争随州市成为国内经济规模和综合竞争力位居前列的专用汽车生产基地。

5、中国随州专用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每两年举办一次。该论坛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湖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办,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湖北省随州市人民政府、汉阳专用汽车研究所等单位承办。该论坛举办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举全行业之力共商随州专用汽车行业发展大计。

6、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在技术、人才、标准、出口等方面与随州市进行对接与支持。

7、2013年7月17日下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与XX市人民政府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

8、2014年6月份,工信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将随州4家专汽企业纳入国家品牌培育试点企业。

9、搭建随州专用汽车资源协同信息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整车资质企业5家,带动下游企业发展。

(四)实施“五统一”管理模式

2015年随州市下发 《有资质企业兼并无资质企业 “五统一”实施细则的通知》,实施“五统一”管理重点是理顺企业内部管理体制,规范技术、财务、标准、经营业管理行为。

“五统一”管理模式:(以程力公司为例) 统一销售

公司成立法务部、销总办统一管理,包括统一合同、发票。

统一采购

所有生产用材料、物料、零配件等均有集团统一采购。 统一财务核算

集团设立一个账号,所有进驻企业资金进出均通过该账号结算。

统一质量检测

集团制定统一质量检测标准,成品出厂必须由集团检验合格,发放合格证,方可交付客户。

统一生产经营管理

集团确保参股方必须有人参与管理,各单位生产组织架构设置必须按集团制定的模式设立。企业只有一个官方网站。

五、借鉴建议

对比随州,我们认为,XX专用汽车产业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产业发展的规划和引领力度不够。随州已将专题的专用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列入了市政府“十三五”规划这中,并升级为省级产业战略。他们对项目落地不仅出钱,也出力,曾都区为落实东风公司的项目建设,区经信局派干部帮扶,他们帮扶企业做到了扶上马,送一程,项目上来了,政府就放手。沅江专用汽车产业发展与随州几乎是同时起步,同时间国有企业改制,甚至2000年左右,随州专汽产业还不如沅江,他们高速发展是从2005年开始的,采取最优惠政策,最灵活的措施,支持企业改制,发展混合型体制企业,鼓励私营经济投入,引进外地专用汽车企业和项目,只用了15年的时间,专汽产业规模企业发展到了168家,拥有汽车公告6000多个,汽车产业产值班达到365亿元。而我们沅江丧失了专用汽车发展的最佳时机,随车吊产值仍在10个亿元的规模上徘徊,只有随州的2.7%。二是沅江专用汽车企业走的路子太窄。按说专用汽车产业应该是潜力大,市场广,路子宽,但我们的企业开发产品的力度不够,7家汽车生产企业都往随车吊一条路子上挤,相互

竞争,内耗严重,不利于企业发展壮大。三是产业发展平台不完善。除了飞涛汽车公司有生产资质外,其他6家企业都游离在违法违规的边缘生存,发展空间得不到保证。随州是政府搭平台,企业唱主角。平台是多层面的、多方位的。如全国专用汽车产业论坛,每两年举行一次,由随州市政府出线免费邀请国内外客商云集,吸引市场的目光。他们与中国机械工业协会共同出资设立“随州汽车检测中心”,为产业服务,减少产品检测、公告上户等方面的费用,直接降低产品成本,增强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随州这些年的成功经验只有两个字--“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他们有好的管理经验,好的经营模式,好的服务平台,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为搞好资源整合,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做大做强沅江的专用汽车产业,我们建议学习随州经验,建立全新体制和管理模式。

一、成立产业发展领导小组。

由分管XX牵头,市科工局、发改局、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市交通局、市商粮局、市国土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公安局、市工商联、高新技术开发区等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落实、管理、指导和协调汽车工业发展中的各项工作。

二、作好产业规划。

“十三五”期间专用汽车产业产值达50-100亿元以上,到2025年前实现产值200亿元的目标责。规划设计3-5个产业园,培育龙头企业5-6家。招商引资,引进有资质的汽车企业3-5家。

三、搭建产业发展平台。

1、整合现有专用汽车资源,优化结构,组建湖南飞涛专用汽车产业园。培育并做大做强核心龙头企业。

2、在飞涛技术资源基础上拓展建立湖南专用汽车技术研发设计中心,在五年内要建成为有比较优势的省级技术中心和产业园新技术孵化基地。力争五年内科技投入达到占主营业收入的5%,取得创新发明专利5个、实用新型专利10个以上。

3、通过资源整合、转型升级和市场化的招商引资,创建出有特色的能生产中高档产品的专用汽车制造企业群体,五年内除培育出过5亿元的两家龙头企业外,培育年产值过2亿元的骨干企业5家、规模企业20家。

4、培育发展专用汽车配套企业群体,五年内培育出配套企业(15家),年工业产值要达到100亿元左右。

5、搭建中南地区有影响力、竞争力的专用汽车物流、营销基地及其展示平台。

四、建立有统一的管理模式。

借鉴随州经验,建立紧密型的专用汽车产业园,统一技术和

检测标准;统一使用飞涛生产资质;统一销售政策;统一生产经营管理。组建飞涛专用汽车技术研发设计中心和营销中心,园内其他专用汽车生产企业统一使用飞涛资质和品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主要由飞涛承担,产品合格证由飞涛出具;在飞涛旗帜下统一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并统一销售政策;对同类同吨位的产品,统一标配下的市场最低价格。其他生产企业仍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核心龙头企业对其他生产所提供的资质、品牌商标、技术支撑、产品质量监督,按有偿使用原则,按合同其他生产企业要给核心龙头企业支付有偿使用费用。核心龙头企业与其他生产企业的经营协议及其经营联系通过专用汽车产业园统一协调管理。

2016年6月11日

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概况

盐城市汽车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汽车产业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珠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东莞市汽车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湖南推动电动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

中国发展汽车产业的外部环境分析

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新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路

专用汽车产业发展考察报告
《专用汽车产业发展考察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