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期末复习

发布时间:2020-03-03 05:58: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复习

一、基本概念

1.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到检验和发展。

2.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3.小实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实验的方法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就是教师引导学前儿童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探究,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活动。

4.科学游戏活动:是指运用自然物质材料和有关的图片、玩具等物品,进行带有游戏性质的操作活动,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5.完整儿童:是指全面发展、和谐平衡的儿童,是指儿童的身体、情感、人之、道德和社会的整合型发展。

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评价:是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标准,采取科学的评价技术和方式、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家与活动的目标、内容、过程及教师、幼儿等进行测定并加以分析、最终作相互价值判断的过程。

7.探究性教学:幼儿园的“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8.内容选编的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指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应从自然界的整体出发,根据客观规律,正确解释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有关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

9.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10.作品分析法:作品分析法是根据学前儿童的各种作品(图画、泥塑、所编故事、儿歌等)分析学前儿童科学素养发展水平的一种方法。

二、识记

1.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 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2.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观察阅读类、科学玩具类、操作实验类、制作创造类。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4.以认识冬季为主线,将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的方式选编幼儿科学教育内容。

5.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整合性要求而设计的。

6.自然角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儿童收集的非生物及实验用品等的场所,是学前儿童开展区角科学活动的地方。

7.学前儿童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地对某一物体或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对其质和量两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有较完整的认识,这种观察称为

长期系统性观察。

8.文学艺术的方法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运用低幼文学作品等作为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手段,以达到提高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目的的一种方法。

9.家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具有潜移默化性、个别性、随机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10科学是获得新发现的过程 1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是指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科学方法和技能方面的教育目标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目标。

12.在儿童学科学诸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要素是探索过程

13.“初级科学概念”的含义是指儿童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建立在具体事物基础上

1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必须具有年龄层次性,这是因为儿童的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

15.“发展儿童的好奇心”这一目标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体系中的情感个性方面

16.关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过程和结果是统一的 17.儿童从探索的第二阶段“探究”进入第三阶段“领悟”的转折点是儿童的探索获得了成功的发现

18.儿童科学活动的组织形式,.集体活动形式不能放弃而要加以完善 ,要灵活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 ,各种组织形式都不要相互排斥

19.在“沉浮”的活动中,学前儿童在教师指导下能够获得的科学探索结果是物体沉浮的现象

20.幼儿园应该在儿童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渗透科学教育

21.适宜于春季进行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是观察小草

22.在有关力和运动的教育内容中,学前儿童最难学习的是探索重力、弹力、摩擦力等的产生

23.适合学前儿童学习的科学内容是观察并记录不同种类的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

24.有关“光”的内容,适合学前儿童学习的是探索光的折射现象 B.探索光的折射过程

25.偶发性科学活动没有既定的活动目标 26.“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美国。

2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包括物力资源、自然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

四、基本问题

1.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有哪些?答: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有:(1)心理学依据;(2)社会依据;(3)学科依据。

2.什么是“STS”教育?幼儿园“STS”教育的特点有哪些?答: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以此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

特点: 首先,幼儿园“STS”教育必须是建立在学前儿童的经验层次上的;

其次,幼儿园“STS”教育是儿童科学教育的拓展。 3.科学活动中的材料应如何投放?答:(1)材料的投放要有明确的主题并且紧扣具体活动目标;(2)投放材料难度形成一定的层次;(3)投放材料的开放性;(4)同种材料与多种材料的灵活运用。

4.现代科学教育的特征是什么?

答:

1、在教学目标上以科学素养为中心、

2、在教育内容上强调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的结合;

5、在教学过程上强调实践性

6、多元智能理论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启示是什么?

答:

(一)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展示多种治理的过程,教师应发现和培养儿童的智力强项;

(二)提供多元化的操作材料,为幼儿创造探索的空间;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评价儿童。

7、教师在数学角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要做哪些?

答:

(一)及时提供并补充调整操作材料

(二)使幼儿明确活动的规则

(三)观察和适时指导幼儿活动

(四)增进幼儿间的相互交流

8.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

(1)科学教育的目标是以科学素质为出发点培养学前儿童的完整人格

(2)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生活背景来建构

(3)科学教育方法应以学前儿童亲自探究的方式进行 9.请结合实例说明“做中学”对学前儿童的意义?答:(1)以儿童的好奇心为基础,从日常生活出发,更好的了解自然界;(2)带着问题做实验,探究性的学习的方式,帮助儿童自己建构科学知识;(3)对于儿童语言发展与人际交往的促进。

10.在进行区角活动的材料设计时,除了要求材料在性能上安全可靠外,还应考虑哪些因素?答:(1)材料的探索性;(2)材料的新颖程度;(3)材料的易理解性;(4)材料的丰富性;(5)材料的层次性。

11.请结合实例说明教师在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答:1)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2)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促进(3)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参与者(4)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反思者(5)教师首先是个研究者

五、应用

1、请设计一个区角活动,并说明其中活动材料和设备的设计思路。

拧螺丝

材料:大小、粗细、长短不同的螺丝做成底板,各类螺帽 玩法:寻找配对的螺丝螺帽逐一拧紧

提示:让儿童接触更多的自然真实的材质,帮助他们走进生活。教师可根据儿童游戏情况决定材料多少,难度的大小。

【2】:请设计一个区角活动,并说明其中活动材料和设备的设计思路。 答:区域名称:自然角(大班) 目标:1通过连续观察,记录看到蒜的生长差别。2尝试积极猜想,归纳出有些蒜长得快的原因。 准备:1经验准备(1)幼儿上周在科学区对几种条件下的蒜头进行了观察,记录。(2)幼儿有用自然物进行测量的经验。 2物质准备(1)科学区在不同条件下种植的蒜头大班幼儿用书12月分册第14页的观察记录表。(2)事先在大张白纸上画出和幼儿 用书14页一样5表格粗水笔等。 过程:1教师让幼儿打开大班幼儿用书12月分册第14页的观察记录表,引导幼儿互相看看记录的结果讨论,归纳观察的结果。 参考提问:(1)看一看你的记录 表长在哪儿的大蒜最先发芽?你怎么知道的? 长在哪儿的大蒜最后发芽?你怎么知道的?(3)长在哪儿的大蒜长得最高?你怎么知道的?(4)长在哪儿的大蒜长得最矮?你怎么知道的? 2教师说出在不同条件下种植的蒜头,让大家观察,看是不是和记录的结果一样。 参考提问:我们来看看,大蒜实际长的和我们记录的是不是一样?那个最高?那个最矮?那个最状?那个没有芽? 3教育拿出事先画好的和幼儿用书14页一样的表格,和幼儿边讨论边一起把观察结果填写进表格。 4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不同条件下蒜头生长不一样的原因。 参考提问:(1)这些蒜种的时候是一样的,为什么现在它们长得不一样呢? (2)这个为什么长得最高?那个为什么长得最矮? (3)这个为什么长得最绿?最状?那个为什么长得发黄?不壮? 引导幼儿归纳出大蒜需要有暖和的温度,有阳光,有水才能长得好。又过来检查一下那些长得不好的大蒜是为缺少了那个条件。 5教师引导幼儿想办法,改变现在的条件,让没有长好的大蒜也长好。

2、设计一集体科学教育活动的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活动方法的设计思路进行说明。

提示:1.格式正确(2分)。 2.目标(4分)、内容(4分)、活动材料与环境的设计(4分)、过程(4分) 3.方法设计的理由(4分): (1)根据活动

目标设计方法

(2)根据活动内容设计方法 (3)根据本班学前儿童的特点设计方法 (4)根据幼儿园设备条件设计方法 (5)各种方法的配合使用活动名称:

认识水(大班)

二:活动目标:1在烧水的活动中了解水的特性,培养对自然物的兴趣,2了解水的用途,知道节约用水。 三:活动重点和难点:1重点:让幼儿通过活动感受水的特性,2难点:理解水是透明的会流动的特性。 四:材料及环境创设:1材料:各种玩水的容器。2环境创设:来园成自由活动时让幼儿自由玩水。 五:设计思路:水的特性是一种物理知识,幼儿掌握物理知识依靠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因此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在玩水的活动中充分感受水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再让幼儿带着问题边玩边思考。提高幼儿感受的有意性。 感受活动的形成概念尊定了基础,但概念的形成还要经过概述和提炼,采用实验的方法突出水的特性,帮助幼儿概括归纳形成概念,让幼儿了解水的用途既是为了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又是为了帮助幼儿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所以活动设计让幼儿从周围的实际生活开始逐渐过渡到通过语言交流来了解,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幼儿获得了解水的直接和问题知识,同时也可以激发幼儿探求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 幼儿对水的知识不会停止,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不断深入,延伸活动正是在启蒙的基础上进行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尤其是为能力强的幼儿提供继续探索的方向。 六:活动流程:自由探索—实验归纳—观察讨论—讲述交流—探索思考。 1通过自由玩水活动感受水是透明的,会流动的特性。(1)自由玩水:为幼儿提供各种玩水的容器和会沉入水底的材料,如:弹子,鹅卵石等,让幼儿来园或自由活动时玩水。(2)玩玩想想:自由玩水后让幼儿带着问题玩水。

2通过小实验归纳理解水的特性,(1)灌水比赛:两个幼儿各自往漏的杯子里灌水,然

后讨论灌进去的水道哪里去了?(2抓水比赛:让幼儿用抓水的方式往杯子里灌水,然后讨论用这种方法行不行?为什么?(3)在透明的两个杯子里一个灌水,一个灌豆浆,然后往两个杯子里放了几颗弹子,为什么?

3通过讲述活动让幼儿交流自己获得的有关水的用途的知识, (1) 让幼儿介绍水的用途。(2)谈谈为什么要节约用水?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谈 谈怎样节约用水?

4通过延伸活动让幼儿延续探索关于水的其他知识,

(1) 让幼儿回家用塑料盛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并观察

幼儿园科学教育

幼儿园教育复习

8286+幼儿园艺术教育专题期末复习指导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期末复习

六年级科学上册 期末复习苏教版

如何科学的进行期末复习

《幼儿园科学教育》读书笔记

《幼儿园科学教育》读书笔记

幼儿园科学教育[优秀]

幼儿园科学教育新方法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期末复习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期末复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