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04:56: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芦山村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凤阳县委党校 李永明

凤阳县官沟乡芦山村是省科协驻点单位,也是凤阳县26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为了有助于率先搞好芦村的新农村建设,从而为全乡、全县乃至更大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农村建设工作起到示范引路作用,笔者于2006年5月对芦山村进行了实地调查,现将调查结果作一简要报告。

一,芦山村基本情况及相对优势

芦山村位于凤阳县城西约12公里处,北与蚌埠相邻(距蚌埠市区约20公里);西与淮南市区相距约40公里,凤(阳)淮(南)公路横贯该村;该村所有的自然村庄,基本上呈紧帖凤淮路两侧从东到西依次坐落之势,唯有小李(林场)村庄离凤淮路稍远(约500米)。全村版图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边界离凤淮路最远处不足一公里;东西两端最远距离约三公里。 芦山共有五个自然村,七个村民小组,1208人,264户;外出打工约280人,其中全家外出者30多户;共有耕地3000亩左右(其中承包地1700多亩,其余为开荒地),另有山地约千亩。该村水田与旱田的比例为3:2,水田大多系由旱田经改造而成。本县境内官沟水库的水经干渠沟,通过电灌站提水到达该村,加之所拥有的几口规模较大的塘坝,该村生产用水基本可以满足。

该村有小学校一所,占地约2000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室三间(约100平方米,砖瓦结构),一间教师办公室(约15平方米),简易篮球场一个,电脑一台(系省科协所赠,但由于该校没有安装固定电话而不能联网,未发挥其应有作用)。

全校共有86名学生、五名教师(两名女性三名男性)。教师中有四名系公办教师,一名为乡政府聘用教师。教师的学历构成为:大专毕业一名、中师毕业三名、初中毕业一名。 在学校院内,另有四间(约45平方米)房屋系村委会所有,其中两间是党员活动室,另两间是计划生育服务室。目前,村委会在校园之外,另择地新建了三间公用房屋,位于校园之内的四间房屋,村委会实际上已不再使用,但由于产权问题,学校亦无权使用,这几间房屋因而长期被闲置。其实,村委会早已打算将这四间房屋以四万元人民币价格,转让给学校(据该校领导称,村委会的要价尚有“虚头”,如若讨价还价,估计只需要二万元即可成交),但由于学校没有资金能力,只好作罢。

该校拥有一至五年级五个班级,但因教室不够用而不得不采取复式班方式(这种方式早已为教育主管部门所禁止)进行教学。据该校领导和老师称,如果能将村委会的四间房屋买下,复式班教学问题即能迎刃而解。学校为此事,曾多次向教育主管理部门申请资金支持未果。

该村的农作物除了水稻、小麦、杂粮和花生而外,主要是西瓜。该村地处芦山之阳,大部为坡地,日照充分,利于排水,土质主要为黄沙壤,十分适宜西瓜生长。该村西瓜因品质优良而久负盛名,远销蚌埠、淮南、南京、上海、扬州等地。种植西瓜的比较效益在该村远远高于种粮及其它农作物,因此,全村264户除了举家外出者,几乎户户种西瓜,多则种几亩,少则种几分。芦山西瓜种植面积每年都有所增加,今年全村的西瓜种植面积,据估计,在四至五百亩之间,是历年来最高的。

近二年,该村西瓜从一般品种向无籽西瓜品种转变。无籽西瓜不仅品质优良,产量比普通品种高出将近一倍,可达5000多公斤,同时价格也不在普通西瓜之下。然而,由于农户分散经营,观念落后,坐等瓜贩子上门收购,不仅价格偏低,且市场很不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户种瓜的积极性。

芦山村几乎没有集体企业。仅有一户农民办了一个规模不大的石粉场,场址在距该村二三公里之外的乡政府所在地的官沟集镇附近,对该村经济几乎没有什么带动效应。该村北部的小李(林场)村民组依据山场优势发展养鸡业,其中有二户规模较大,年出栏分别在1000多只。该村另有五户依靠塘坝养鸭,年出栏分别在3000-6000只不等。此外,大多数农户有零星舍饲猪、牛、羊、鸡等畜禽习惯。

关于村庄建设,近几年来,该村农民新建住房基本上都在沿凤淮路北侧,住宅用地面积的大小和具体位置的确定,由乡政府土地、城建部门按国家有关规定加以控制和审批。

该村村民对沿凤淮路建房的积极性很高,他们把在凤淮路边建房作为选址的首要目标。目前经过乡政府审批,沿凤淮路建房的共计71户,其中已经建成的49户,正在建或准备建的22户,超过全村总户数(264户)的30%(如果在基数中减去全家外出打工者,则所占比例更大)。眼下,该村正在积极寻求沿路建房审批手续的农户仍有许多。在调查中,当问及愿意在什么地方建房时,该村无论大人小孩,张口便说:“我们村264家有265家想在路边建房”。

据估算,该村沿凤淮路两侧,除去五口塘坝、一所电浂站及其它不适宜建房的地段,约有2500米(两面单侧相加)左右地段可供规划建房,可供建房地段较为集中。

从上述基本情况可以看出,芦山村一无矿产资源,二无工业基础,耕地大部分系较为贫脊的山地,且旱田多于水田。然而该村也有二个相对优势:一是据有凤淮公路的便利交通;二是拥有非常适合西瓜种植的大面积耕地,不仅西瓜早已享誉遐迩,而且户户有西瓜种植的习惯和经验。

二,芦山村新农村建设及其着力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一蹴而就。然而,千头万绪并不能说明新农村建设工作就可以一筹莫展或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

面对复杂的局面,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分清矛盾主次,提纲挈领,有所为而亦有所不为,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一些带动性较强的项目上。根据对芦山村上述基本情况的分析,笔者以为,芦山村新农村建设应该紧紧抓住“四个一”,即:一条路,一个池,一个瓜,一个组织和一个会议。

一条路,就是做好沿凤淮路建设新村庄建设工作。

新村庄建设并非新农村建设的全部,但却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这项工作如果开展的好,有仅能够唤起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热情,而且更能增强其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和必胜的信心。因此,所有与新农村建设有关的党员干部和党政机关,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应该把新村庄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来抓。当然,这需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和循序渐进,绝不能搞不分青红皂白地“大拆大建”。

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新村庄建设模式应该是是多元化的。笔者以为,根据所依托的条件不同,新村庄建设至少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一,市场依附型(如依附于集镇);二,资源依附型(如依附于矿山);三,园区依附型(如依附于工业聚集区);四,交通依附(如依附的公路)。从芦山的实际情况来看,最佳的选择就是依附凤淮公路建设新村庄。

一个池,就是抓好沼气池建设。这项工作对“三改”(改厨、改厕、改圈),对村容的整洁,乡风的文明,生态的改善以及生产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带动作用。

一个瓜,就是大力发展西瓜生产,形成该村产业的“一品”。要在西瓜的品种、规模、品牌上以及上市季节(例如抓早熟和晚熟品种)上下功夫。

一个组织,就是努力搞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这是一项带有根本性和深远历史的意义的工作,关系新农村建设的最终成败。只有把这项工作开展好,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村的主体意识才能真正被唤醒,他们投身其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才能充分的调动起来,从而,新农村建设的其它各项工作也才能迎刃而解。

一个会议,即村民议事会议。通过村民议事会的方式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所有重大问题,这是统一干部群众思想、形成整体合力唯一有效的手段。舍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无异于空话一句。许许多多正反两方面的例子都足以说明这一点。

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应该注意几个问题

(一)做好舆论宣传工作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没有主体的觉醒,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新农村建设。然而,目前,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还较为粗浅。他们朴素地以为,新农村建设就是干部帮农民建房,党和政府给钱。因此要大力开展宣传活动,要大造舆论,要采取多形式,多管齐下做好这项工作。例如,可以利用广播电视播放生动多样的节目充实农民的闲暇时间;举办论文研讨会,诗歌、散文比赛会等方式激发全体民众的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意识;可以组成宣传队、文艺演出队下乡,把宣传活动真正做到农民的家家户户、老老少少。总之,无论采取什么方式,动用多少人力物力,也务必要让全体人民,特别是让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科学的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完整的含义。

(二)做好新村庄建设规划工作

1.制定科学的新村建设规划方案。新村庄建设规划搞得好,能够节约大量的耕地。据估算,芦山村农民目前户均住宅占地(包括宅基地及其周围无法作为耕地利用的空闲地),在一亩以上,超过国家规定农民住宅用地标准(户160平方米)的4倍。这是无规划或规划不合理所带来的不良后果。笔者以为,新的村庄建设规划工作要从三个层面考虑问题。第一个层面是做好单个农户庭院建设规划工作,第二个层面是做好村民组即村庄建设规划工作,第三个层面是做好行政村的整体建设规划工作。这三者之间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没有好的部分就不可能有好的整体;反之,没有好的整体也不可能有真正好的部分。

2.合理改造已经在规划区新建的农舍。在作出新农村建设部署之前所建的农民住房和村庄规划,难免存在着许许多多不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地方,然而,有些已经规划区建成的新的住房又不可能拆掉从来,这就需要从设计上想方设法对其进行合理的改造,以求最大限度地使其相融与新村建设的整体布局和功能要求。

(三)做好补贴、补偿工作

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村民们关心最多的是新村建设中的补偿问题,这也恰好反映出农民最讲实际的特点。农民提出的补偿问题的焦点主要集中的三个方面:一是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规划区建房有没有补贴(补偿),补多少;二是在提出新农村建设之前,已经在目前规划区建好的房屋有没有补贴(补偿),补多少;三是新房建好后,原来的老房怎么处理,如果拆掉的话,有没有补偿,如何补,何时补,补多少;四是被规划占用的承包地如何补偿,补多少。这些问题如果解决的好,解决的及时,就会大减少新农村建设的阻力,增强其动力,因此,应尽快出台统一的政策规定。

(四)沿路建设新村庄就与有关道路管理部门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以取得其理解和支持。当然,与道路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衔接是必需的,是含糊不得的。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