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暑期社会实践—红色之旅参观学习活动

发布时间:2020-03-03 03:30: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红色之旅参观学习活动—新四军纪念馆

041020421 夏进 1510301班

新四军全称“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持华中抗日斗争的人民军队。在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形势下,经国民党当局同意,由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八省十四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从1937年10月起陆续改编而成。以10月12日为建军纪念日。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张云逸,副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主任邓子恢。辖4个游击支队,10个团,1个特务营,共10329人。1937年12月25日在汉口建立军部,1938年1月6日移驻南昌。同年3月和4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向敌人后方发展的指示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关于集中整训的命令,军部和第

1、第

2、第3支队先后到达皖南歙县岩寺地区,第4支队在皖西霍山地区集中后向皖中开进,随后即在长江南北作战略展开。

1、第2支队相继进入苏南,开辟了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游击根据地,并将丹阳县的抗日武装改编为新四军挺进纵队。第3支队留在皖南担任长江防务。第4支队在皖中、皖东以游击战频繁打击日军。 1939年2月,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到皖南视察,与新四军领导人商定了“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根据这一方针,5月成立江北指挥部,统一领导第4支队和7月新编的第5支队,江北游击纵队。第4支队开辟了以安徽省定远县藕塘为中心的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第5支队开辟了以安徽省来安县半塔为中心的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江北游击纵队在安徽省长江北岸开展游击战争,保持和皖南的联系。第1支队派出第6团向苏南东部发展,与当地的抗日武装合编为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直抵上海郊区。1939年9月,江抗西撤到长江中的扬中县与挺进纵队合编,并向苏北发展。10月,第2支队第4团一部北渡长江,在扬州以西改编为苏皖支队,打通了与第5支队的联系。11月,第

1、第2支队领导机关合并组成江南指挥部,统一领导在苏南和向苏北发展的部队。这一时期,新四军还增加了两支部队。1938年9月30日,在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组建的新四军游击支队东征,开辟了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1940年2月正式改称为新四军第6支队,辖3个团和4个总队。1939年1月,在竹沟组成的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向武汉外围挺进,先后与豫南、鄂中、鄂东的抗日武装合编为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开辟了豫鄂边区的抗日根据地,辖5个团队和3个游击总队。 1940年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作出八路军应派部队与新四军合力发展华中的部署。八路军第2纵队主力和苏鲁豫支队、陇海南进支队先后越陇海路南下,与新四军第6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

4、第5纵队。第4纵队执行向西防御任务。第5纵队执行向东发展任务。7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率主力北渡长江,改称苏北指挥部;10月在取得黄桥决战的胜利后,与南下支援的八路军第5纵队会师。11月17日,在江苏海安成立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23日迁盐城),叶挺任总指挥,陈毅任副总指挥并代理总指挥,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胡服(刘少奇)任政治委员,统一指挥陇海路以南、长江以北的新四军和八路军部队。留在苏南的新四军第2支队领导机关,组建了新的江南指挥部。 1941年1月7日,国民党当局发动皖南事变,围攻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叶挺下山谈判被扣。项英、周子昆被叛徒杀害。袁国平在突围时牺牲。1月17日,国民党当局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陇海路以南的新四军和八路军部队,分别改编为新四军第1至第7师和独立旅。全军共9万余人。 新四军总结皖南事变的教训,加强了党的绝对领导,加强了部队的正规化建设和抗日根据地建设,并根据斗争需要,实行主力地方化,先后成立苏中、淮南、苏北、淮北、皖江等军区以及许多军分区,发展了地方武装和民兵。1941年至1943年,新四军进行了艰苦的反“扫荡”、反“清乡”、反“蚕食”、反磨擦斗争,渡过了抗日战争中最困难的时期。1944年,新四军展开局部反攻,先后歼灭日伪军5万余人。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向浙江、河南发展迎接战略反攻的部署,第1师主力渡江南下,与苏南部队和浙东游击纵队会师,成立苏浙军区。第4师主力西征豫东,恢复了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第5师派出河南挺进兵团北上,开辟了豫南,豫中抗日根据地。第5师还与南下的八路军第359旅会师,成立了鄂豫皖湘赣军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侵华日军和伪军听从蒋介石的命令,拒绝向八路军、新四军投降。新四军向拒不投降的日伪军展开全面反攻。到9月2日,共解放县城40座,重要集镇400余个,歼日伪军2.8万余人,占领了武汉外围和南京、太湖、天目山之间的广大乡村和中小城市,将苏中、苏北、淮南、淮北根据地连成了一片。8月26日,中共中央任命陈毅为新四军军长,饶漱石为新四军政治委员;后又任命罗炳辉为第二副军长。9月,根据中共中央在同国民党和平谈判中作出的重大让步,新四军在浙东、苏南、皖南的部队分别撤到长江以北。10月,执行中共中央作出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部署,新四军军部北移山东临沂,并兼山东军区领导机关;新四军部分主力和留在山东的八路军部队组成津浦前线野战军,后改称山东野战军;仍在华中的新四军部队,组成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在此期间,新四军第3师开赴东北,第5师与八路军第359旅、河南军区组成中原军区,调离新四军的建制。1947年1月下旬至2月3日,新四军兼山东军区以及所属华中军区、华中野战军、山东野战军合编为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新四军番号至此撤销。

在抗日战争中,新四军抗击和牵制了16万日军,23万伪军,作战2.2万余次,其中对日伪军作战1.9万余次,歼日伪军31万余人;反顽自卫作战3千余次,歼国民党顽固派军14万余人。新四军作战伤亡8.9万余人。新四军从最初的1万余人,发展到拥有主力21.5万余人,地方武装9.7万余人,计31万余人;另有民兵自卫队96万余人。建立了地跨苏、浙、皖、豫、鄂、湘、赣七省的苏南、苏中、苏北、淮南、淮北、鄂豫皖湘赣、皖江和浙东八块抗日根据地,面积达25.3万平方公里,人口3420余万,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参观的是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馆。在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中,有一支被称为铁军的部队,它就是新四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从1937年至1945年,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创建了横跨五省包括八个战略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形成了与华北八路军南北呼应的战略态势,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铭记新四军坚持华中抗战的丰功伟绩,弘扬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1986年10月在当年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盐城建立了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馆,纪念馆馆区面积占地约70亩。 新四军纪念馆广场东西两侧屹立着两组高浮雕组合群像。东边一组是反映新四军指战员战斗生活的《英雄战斗》雕刻,西边一组是根据地人民支持新四军的《拥军支前》雕刻。这两幅画再现了当年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抗战的壮阔场景。中心广场上耸立着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碑,正面是李先念主席题写的“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碑”碑文,反面刻着原国防部长黄克诚撰写的《盐阜会师记》碑文。 新四军纪念馆展览整体造型体现了新四军“四”字的特征,正门上方东、西两边各有一幅巨幅花岗岩阴雕画,西边一幅反映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东边一幅是陈毅率领新四军、黄克诚率领八路军在盐城白驹镇会师的场面。两幅阴雕画中间是新四军指战员佩戴的N4A臂章图案,图案内容为新四军的英文缩写。门檐下悬挂着原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写的“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重建军部纪念馆”金字匾额。展厅面积4600平方米,分序厅、开辟敌后、重建军部、苏中一师和苏中三师、淮南二师和淮北四师、豫鄂边五师和皖江七师、苏南六师和浙东纵队及苏浙军区、抗战胜利和新四军军部兼山东军区七个展厅。展厅内陈列着系统、完整的新四军所属各部队坚持敌后抗战的史料和文物,展出历史照片1000余幅,实物1200多件。这些图片资料和实物详细生动真实地再现了新四军当年坚持华中敌后浴血奋战的艰苦斗争历程。 [序厅] 陈列着新四军重建军部后的五位领导人陈毅、刘少奇、张云逸、赖传珠、邓子恢的大型雕塑。嵌刻着毛主席起草的《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的巨幅屏风。 [第一展厅] 主要展出的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被迫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同意将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即新四军的历史背景。 [第二展厅] 主要陈列“皖南事变”和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华中新四军与八路军统一整编为新四军七个师以及成立中共中央华中局,加强华东党的领导和建设,保卫和建设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历史资料。 [第三展厅] 陈列着新四军第一师和苏中抗日根据地、新四军第三师和苏北抗日根据地放手发动群众,开展反扫荡、反清乡,保卫根据地,积极进行战略反攻,扩大解放区的史料和文献 [第四展厅] 展出新四军第二师和淮南抗日根据地、新四军第四师和淮北抗日根据地,坚持敌后抗战,巩固和扩大淮南、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史料和文献、图片。 [第五展厅] 陈列新四军第五师和鄂豫边抗日根据地在空前严重的日伪军夹击与自然灾害袭击下,坚持抗战完成对武汉的包围,积极开展局部反攻,配合八路军南下发展鄂豫边、皖、湘、赣,以及新四军第七师和皖江抗日根据地坚持斗争,巩固发展抗日根据地的史料和兵器。 [第六展厅] 系统反映新四军第六师和苏南抗日根据地反清乡、反围剿,在日伪军夹击中抗击日伪军,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新四军第十六旅向南发展,挺进浙西、开辟苏、浙、皖边抗日根据地,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和新四军第一师主力南下,成立苏浙军区等史料。 [第七展厅] 主要陈列抗战胜利后,新四军编入人民解放军的历史过程,具体反映了日本无条件投降,新四军坚持华中抗战的辉煌战绩,重庆谈判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组成华东野战军为全国人民解放事业继续战斗的伟大转折的历史。 新四军纪念馆各展厅除历史的照片、文物外,还有许多反映新四军革命活动的独特的工艺品。第一展厅有用人发精心绢绣的刘少奇、陈毅大幅画像;第二展厅配有四组泥塑,共一百多个人物,再现了“民主建政”“减租减息”“除奸反霸”“参军支前”的历史画面;第三展厅有巨幅扬州漆雕画,突出反映黄桥决战后陈毅、黄克诚两支部队在盐城会师情景;第四展厅有巨幅芜湖铁画《铁骑凯旋》;第五展厅有东阳木雕《坚持大江南北》;第六展厅有福州脱胎漆画《红军北上抗日图》;第七展厅有红漆浮雕《百万雄师过大江》;还有参加过全国五届美展的油画精品:肖丰的《陈毅出山》、钱峰的《刘少奇在反扫荡中》、鲍佳的《冲锋》等,这些艺术佳作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新四军纪念馆还设有“历史资料馆”、“音像馆”、“书画馆”等。

参观完新四军纪念馆后,对新四军的历史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也受到了新四军革命精神的鼓舞,我相信今次的领悟会受用终生,在未来的生活中,我将更加努力,热爱祖国,热爱党和人民。

暑期社会实践——红色之旅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红色之旅心得

暑期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感想

红色之旅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暑期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感想

红色之旅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红色之旅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红色之旅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红色之旅暑期社会实践考察报告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寒假社会实践之红色之旅学习参观活动

暑期社会实践—红色之旅参观学习活动
《暑期社会实践—红色之旅参观学习活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