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编织人生“实践队个人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04:28: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棕编路在脚下

——赴新繁棕编中心实践小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更贴近社会,锻炼自己,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深入地了解中华传统手工技艺,我们“编织人生”实践队于2017年2月21日至22日赴新都区新繁棕编中心进行了参观与学习。在两位传承人的介绍和帮助下,我收获良多,对棕编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1日上午,我们在传承人的带领下,参观了新繁棕编中心,见到了许多棕编手工艺品,作品琳琅满目,各种动物惟妙惟肖,大型动物繁复壮观,小型动物五脏俱全,生活用品做工精致,不得不感叹手工艺者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巧手。与此同时,老师为我们普及了棕编的历史。

棕编是汉族传统手工技艺之一,是以棕榈树叶为原料编制的工艺品。棕草制品,古来有之。南方农民生产使用的雨具──蓑衣,就是用棕叶丝和棕绳制作而成。 《诗·小雅·无羊》有\"何蓑何笠\"句。唐代张志和有歌咏江南渔家生活场景的名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在浙南括苍山区华南虎经常出没,据说,曾有人被虎紧追不放,危急时刻,穿上蓑衣,老虎大惊,以为怪兽,竟落荒而走。 又说,上古时,虞尧为种田人出生,他登位时无衣可穿,就剥来毛棕编成蓑衣,穿着接受百姓的祝贺。后来蓑衣就成为圣服而受到山里人的崇拜和爱 戴,人们出入皆披之,一避风雨、二防凶兽。相传明代君王朱元璋小时放牛割草,也曾穿过\"蓑衣 \",可见人们利用棕制品的历史久已。长江流域的棕编主要产于陕西南部的汉中。四川、贵州、湖南和江南等地,以四川新繁棕编和湖南棕编玩具最负盛名。 此外,贵州塘头棕编提篮、浙江武义棕绷亦很有名。 四川新繁棕编是新都县新繁镇传统产品,有200多年历史。2011年10月,新都棕编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新都的骄傲,也是国家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

清代嘉庆年间,新繁农妇用棕叶编制拖鞋、凉鞋,至1850年,逐步形成专门行业。 民国初年,棕编凉帽在四川流行。二十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棕编业发达昌盛。新繁棕编技法多样,有胡椒眼空花和鸦雀嘴不透空等编制法。 用其编制提兜省时省料,体轻质柔,易编,正反面匀称,十分美观。新繁棕编用料比一般草编细密,轻便,不易受潮,此种棕丝在国际市场上被称为\"四川草\",深受外商欢迎。

了解了棕编的知识后,我们开始亲自学习编织作品,在老师的教导下,我们开始学习简单的编法。一下午的时间,我们终于学会了茶杯垫的编织,手掌大小的垫子却用了几个小时,每一次编织都要用手搓棕榈叶,然后再将他们按照规律缠绕,上面的花纹都是自然编织出来的,真是巧妙,最后需要用针来收边,整个过程没有一次打结,都是用搓的方式将他们联结起来,最后看到自己的处女作,虽然不甚完美,美观度差了点,但是却第一次完成了自己的棕编作品,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们似乎也成了新繁棕编的传承人。

第二天,我们继续学习编织,感受棕编魅力。我们用新鲜的棕榈叶编蜻蜓,其中打结的方式很微妙,一不留神就弄错了,所以还是得熟能生巧;我们学习编帽子,帽子的编法更复杂,需要注意每条绳的顺序,眼睛盯得发酸了,可还是编错了,最后在老师的一次次纠正下,我们终于学会了帽子的编织。不得不感叹,新繁棕编的花样繁多,编法多变,这传统手工艺非一朝一夕可以学会,我们只是接触到了它的一点点皮毛,但是,却真正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然而,即便是现在,搞棕编的人也寥寥无几,让我们不得不想到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传承问题,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更加追求先进的科技,对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缺乏关注,学习传统手工艺的人也越来越少,也许不久后的将来,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只能在网上看到,然后人们到时就只能对着虚拟网络作品感叹。为了避免将来的后悔,我们是否可以从现在开始努力,宣扬并传承新繁棕编以及其他文化遗产呢?我们实践队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开始重视并发扬这些传统文化,只有整个社会开始努力,文化才能一代代地传承下去,我们的实践意义就是想让更多的人来认识棕编,甚至认识更多的即将流失的传统文化。我们只是带来了火种,但薪薪之火可以燎原,众志成城。

第二届实践队总结

城管队个人总结

实践队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个人实践总结

实践个人总结

个人实践总结

手工编织社团活动总结

手工编织社团活动总结

少年宫编织组总结

编织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编织人生“实践队个人总结
《”编织人生“实践队个人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