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朱镕基

发布时间:2020-03-02 14:31: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928年10月生,湖南长沙人,194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12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机制造专业毕业,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

1947年至1951年在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机制造专业学习并参加“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1951年至1952年任东北工业部计划处生产计划室副主任。1952年至1958年在国家计委燃动局、综合局任组长,国家计委主任办公室副处长,国家计委机械局综合处副处长。1958年至1969年任国家计委干部业余学校教员、国民经济综合局工程师。1970年至1975年下放国家计委“五七”干校劳动。1975年至1979年任石油工业部管道局电力通讯工程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副主任工程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室主任。1979年至1982年任国家经委燃动局处长、综合局副局长。1982年至1983年任国家经委技改局局长,国家经委委员。1983年至1985年任国家经委副主任、党组成员。1985年至1987年任国家经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87年至1991年任

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书记。

1991年至1992年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务院生产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兼国务院经济贸易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1992年10月当选为第十四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1993年3月在全国人大第八届一次会议上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1993年6月至1995年6月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1997年9月19日在中共第十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1998年兼任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组长。1998年3月至2003月3月任国务院总理。1998年4月兼任国家

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5月兼任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主任。

是中共第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酷爱京剧。夫人:劳安,湖南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曾任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副董事长。

以擅长经济管理和务实作风著称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朱镕基,由国家主席江泽民提名,经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第五位总理。

“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1998年3 月1 9 日上午,在九届人大会议结束之日,朱镕基率领新当选的几位副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回答中外记者提出的问题。朱镕基自信、从容、机智、幽默的风格,以及他对全局清晰的把握、措词的得当,赢得了中外记者和观看电视直播的中国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当一位香港记者问及朱总理在遇到困难、挫折时,他是否也会感到沮丧、灰心、犹疑不前时,朱镕基坦言,身处一国总理的职位,他的确感觉责任重大,心理负担很重,但是,他说:“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一语激起全场热烈掌声。

在谈到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纲领时,朱镕基概括为:“一个确保,三个到位,五项改革。”一个确保,是确保中国今年国民经济增长8 %。三个到位:是金融改革三年内到位;国企改革三年扭亏为盈;机构改革三年分流到位。五项改革:是指粮食流通体制、投资融资体制、住房制度、医疗制度、财税制度的改革。朱镕基把本届政府最大的任务,定位在“科教兴国”上。他说,过去的“吃饭财政”把钱都吃光了,加上各级政府的盲目重复建设,使中央财政无法支持科教兴国。他说“本届政府决心精简政府机构,把钱省下来,科教兴国的方针就可以实现了”。

“有观点,有主张,有魄力,懂经济”

近四年的以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宏观调控达到了预期目标,过

度扩张的国民经济运行成功地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软着陆”。中国经济出现了同期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罕

见的好形势。正是带着这些瞩目的政绩,朱镕基荣任了中国政府的新一届总理。

长期以来,朱镕基一直从事经济工作,是公认的“懂经济”的领导人。

1 9 8 7 年,朱镕基调往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市任市长,在江泽民调往中央工作后,朱镕基还任上

海市委书记。在任期间,无论是浦东开发、开放这样举世瞩目的大动作,还是市民天天感受到的通讯、市

政、市容、交通等方面,都得到了明显的改观。他因此赢得了中央的信赖和老百姓的口碑。

1 9 9 1 年,朱镕基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务院生产办公室主任。他的主管范围包括工业、农业、金融

等重要经济部门。朱镕基是处理诸多经济难题的行家里手。从上海到北京以后,处理棘手的企业“三角债”

由他牵头;解决粮食收购“打白条”由他挂帅;整顿混乱的金融秩序时,他亲自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结果,

每项难题都得到了迅速解决。邓小平曾称赞:“有观点,有主张,有魄力,懂经济。”

1 9 9 2 年,中国经济出现了投资膨胀、货币发行过大、物价猛涨、股票集资热的金融秩序混乱的情况,

作为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务院经济贸易办公室主任的朱镕基,在江泽民、李鹏的支持下,果断决策,全力加

强宏观调控。他整顿金融秩序,为治理通胀、使物价降下来奠定了基础。朱镕基坚持不搞全面紧缩,只对

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泡沫经济”的部分从严管理;而对交通、能源、农业及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部分,

则积极扶持。这样,不仅避免了“大起大落”,而且保持了经济健康发展。

现在,国有企业的改革、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和继续执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等,又成为朱镕基

工作的重点。观察家们认为,朱镕基所面对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探索中国经济改革道路的实践中,他

将会有更大的作为。

“从严治政”是朱镕基一贯遵循的从政原则。他平时言谈举止从

容不迫,办事果断,雷厉风行。他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拖拖拉拉的衙门风气,并对此不留情面地加以严厉批

评。有一次,他在人代会上点名批评了一些单位,结果得到了代表们的一致拥护。他说:“我有时批评的确

太严厉,这不好,但为什么一定要领导发了脾气才去做呢?有些事情非不能为,而是不去为。”但他坦言自

己有一个优点,就是只批评人,决不整人。

“水木清华,春风化雨,教我育我,终生难忘”

给人以“铁面无私”印象的朱镕基,其实也有很富人情味的一面。在清华大学建校8 0 周年之际,已是

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刚刚结束访欧回到北京,便不顾旅途疲劳,立即赶到母校致贺,并深情地写下“水木

清华,春风化雨,教我育我,终生难忘”的题词。

朱镕基曾在一个公开的场合披露过自己的身世:家道中落,父母早逝,少时即受到生活的磨砺。由于

学习成绩优异,他从湖南省立一中毕业后,考入中国著名学府清华大学,攻读电机系电机制造专业。

1 9 9 6 年底,中国文联第六次代表大会和中国作协第五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朱镕基应邀到会作报

告。当代表们提问“如何塑造时代英雄”时,朱镕基笑答:“你们这是逼着外行人讲内行话呀。我仅仅是一名

电气工程师,你们是灵魂工程师,你们所产生的作用要比我大。”他建议作家们深入生活,不妨写一些企业

家,他说:“我不认为他们是完人,但在他们身上却体现着一种时代

精神。”朱镕基还希望作家们能搞出一部反映股市和股民的优秀剧本。他说,他看过电影《股疯》,感觉不

错,不过那是反映前些年的事情,如今的股市又有了很大变化,“如果哪位同志能创作出新的剧本来,我愿

出一百万。我没有那么多钱,但我可以去募捐嘛!”

朱镕基的英语很好,在会见外宾时,常用英语交谈。他在公众面前,很少念稿子讲话,他即兴演讲的

口才与风采,每每令听讲者入神。朱镕基业余酷爱京剧,称得上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票友;他还拉得一手好

京胡,在“上海国际京剧票友会”举办的一次活动中,曾应邀为一位梅派名旦操琴。

朱镕基的夫人劳安,曾是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副董事长。她曾两度成为朱镕基的校友,第一次是

在湖南省立一中,第二次是清华大学电机系。他们的一双儿女学有所成。[3][4][5]

典范

2003年3月,朱镕基正式从国务院总理职位退休。退休后,朱镕基深居简出,异常低调,大多时间都

闭门谢客在家读书,不再于公众场合露面。他最大的原则,就是不谈工作。他明确表示,不在其位,不谋

其政。他甚至还常以“一介草民”幽默自称。

离开中南海的朱镕基,并不固定在北京居住。他去过上海,去过湖南,也去过广东。但无论在北京,

还是在外地,每当一些地方官员礼节性地来访时,快人快语的朱镕基总是开门见山先行表态:不谈工作!

人们发现,退休前后的朱镕基判若两人:退休前,他是个公认的“工作狂”, 五十多年的工作,早已成

为他的生活习惯和第二生命。尤其他那极其严肃的表情,严厉的态度,犀利的语言,敏锐的目光,以及他

做事果断、大刀阔斧、雷厉风行,又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风格,都给世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令许

多官员敬畏甚至颤栗不已;退休后,他最大的原则就是不谈工作,但喜欢同普通人聊天。他看书、练书法、

拉胡琴。兴致来时,还会与夫人劳安一起“妇唱夫随”地来一段京戏。过去的严厉与严肃渐渐淡去,面相温和

慈爱了不少,笑脸也日趋增多。比如他去医院看眼、看牙时,其人到哪里,笑声就跟到哪里,且谈笑风生

的水平煞是了得,医务人员经常乐成了一团……

退休后的朱镕基坚持不谈工作实在令人敬佩不已。要知道,他可是拥有很高资力与威望的前任国务院

总理!要把自己作为“一介草民”与民同乐,需要宽阔的胸怀与巨大勇气!按照惯例,虽然他退休了,但无论

他走到哪里,仍然可以“指示”、评价或者“批评”一番地方官员们的工作,那些地方官员肯定会高兴的不得了。

再说在现实中,即使一个乡镇党委书记退下来之后,仍“牛气冲天”——经常被邀请回去“指导”工作,更不用

说前任总理了。那些原任市、县、乡之类的大领导,倘若不被邀请回去作“指导”的话,他们肯定会不高兴,

会给在任领导提意见,甚至故意出刁难,或者跑到上级领导那里去“告状”,弄的是在任领导很被动。朱镕基

却与众不同,他说放下就放下,且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丝毫不留余地。

朱镕基之所以如此重视“不谈工作”的问题,一是他非常注重自己的晚节,至今仍视清名高于一切。“吏

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朱镕基

从小就会背诵这段箴言,且自己始终坚持做到,同时也希望每个官员都能明白这个道理。朱镕基曾表示:“我

只希望在我卸任之后,全国人民出了人们的视线能说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意了。如

果他们再慷慨一点,说朱镕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我就谢天谢地了。”朱镕基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二是他作为前任,已经把工作彻底交接给后任,如果他再指手画脚,不仅对国务院新班子的领导不利,还

与自己的做人风格也不符。为此,聪明的朱镕基避免与任何人谈论涉及“工作”的话题,不愿意带来哪怕一丁

点的被动影响。为求双重保险,他同时还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替他把关,婉言谢绝亲朋好友之外的拜访者。

虽然朱镕基渐渐地从公众的视野中消失了,但他极其崇高的人格魅力和做事风格,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但是,我们可以为朱总理的晚年收集一万个祝福

请留下一句“祝福朱总理”来表达我们对朱总理的尊敬

20:59:3

4朱镕基视察张家界市旅游资源时在黄石寨留影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人:

他是一个孤儿,尚未出生,父亲早逝,九岁的时候,相依为命的母亲也因贫病而死。

他命运多舛,在湘西求学时,染上了霍乱,几乎死去。

他是靠奖学金完成的学业,1947年,他以湖南状元的身份考进了清华大学。在清华,他是学生会主席。

他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尚未毕业便已参加工作,他是有名的青年才俊。

他1951年朱镕基从清华大学毕业后,随后即被派往东北,担任东北人民工业部计划室副主任。1952年,他又参加了国家计划委员会的筹建工作。他被当做最有潜力的年轻干部。

1958年,脾气倔强、性格率直的他“因言获罪”,被打成“右派”,从此陷入了长达20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蹉跎岁月。从30岁到50岁,20年的金色年华恰似一江东流的春水,永远不会再回来!

1983年,中国第一位“前右派”的副部级任命获得通过,他被任命为国家经委副主任,电机制造专业的他,成为了继邓小平以后,中国政坛最出色的经济学专家。此后,他还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他还担任过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7年的院长,他是博士生导师。

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十八世孙,1998年,他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

他叫朱镕基,一个被渐渐淡忘的名字。

老百姓说,只有他镇得住贪官,因为他不怕死。只有他敢改革,因为他不怕得罪人。

因为在职时执法严厉,他得罪了许多权贵,退休后,中央对他加强了保护,他渴望过平民的生活,可惜做不到。

也许你还记得国庆阅兵直播上那短暂的1秒,仅仅只是一秒。

如果真有一股力量在企图使我们淡忘他,我们以该做些什么,至少要对得起他的白发。

以下是摘录的朱镕基的语录:

1996年岁末,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观看话剧《商鞅》,为剧情所动,凄然泪下,并且称赞“历史上的改革家是民族的脊梁”商鞅以惊人的勇气掀起改革之潮流,终为顽固羁绊被车裂而死。

1998年3月24日,朱镕基主持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提出五项要求:牢记自己是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尽职守,敢于讲真话;从严治政,敢于得罪人;清正廉洁,严惩腐败;勤奋学习,刻苦工作。约法三章:在国内考察要轻车简从;精简会议,压缩时间减少人员;减少应酬,集中精力研究处理重大问题。

1998年8月9日,朱镕基紧急飞赴江西九江,九江的决堤,使他勃然大怒,他当即怒斥负责人:“你们不是说固若金汤吗?谁知堤内是豆腐渣!这样的工程要从根查起,对负责设计、施工、监理的人员都要追查。人命关天,百年大计,千秋大业,竟搞出这样的豆腐渣工程、王八蛋工程。腐败到这种程度怎么了得?历史是不容欺骗的!”在向抗洪官兵讲话后转身离去时,他边走边擦眼角的泪水。

1998年,朱镕基在中央一次重大会议上,铿锵有力的发言至今让人感到振聋发聩,在反腐败问题上,中央是有决心的。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无法长治久安。反腐败就是要先打老虎后打狼,对老虎决不故息手软;我这里准备了100口棺材,99口留给贪官,一口留给我自己,无非是一个同归于尽,却换来国家长治稳定发展和老百姓对我们事业的信心。

1998年3月19日,“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001年,朱镕基辞去院长职务的告别演说,“我曾有过20年(1958———1978)没有党籍的日子,但是在那些日子里,我从来没有放弃过我的信念。我没有忘记清华对我的教育,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情。今天,我告别清华,以后就很少来了,实际上,就是不来了。但是,请大家放心,我的心永远留在清华。清华的每一个成绩,我都会欣慰,清华的每一个难处我都会关心,清华的每一个不足我都会指出。再见了,我永远是一个清华人!”

与理解。[2]

朱镕基改革

朱镕基讲话

朱镕基简历

朱镕基语录

朱镕基访美即席演讲

《朱镕基讲话实录》

铁腕朱镕基治国

《朱镕基答记者问》读后感

朱镕基讲话实录

朱镕基自我评价

朱镕基
《朱镕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朱镕基简历 朱镕基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