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菊花

发布时间:2020-03-02 13:24: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菊花

菊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它隽美多姿,然不以娇艳姿色取媚,却以素雅坚贞取胜,盛开在百花凋零之后。人们爱它的清秀神韵,更爱它凌霜盛开,西风不落的一身傲骨。中国赋予它高尚坚强的情操,以民族精神的象征视为国萃受人爱重,菊作为傲霜之花,一直为诗人所偏爱,古人尤爱以菊名志,以此比拟自己的高洁情操,坚贞不屈。 中国人极爱菊花,从宋代起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古神话传说中菊花又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如菊花与喜鹊组合表示“举家欢乐”;菊花与松树组合为“益寿延年”等,在民间应用极广。 菊花的品格

?经过冬天漫长的等候、春天短暂的浮华、夏季溽闷的煎熬,秋天——终于神清气爽地如约而至了。在天空越来越湛蓝、越来越澄澈的时候,各色的菊花成群连片地开起来了。

??我喜欢菊。宋朝的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称:“晋陶渊明独爱菊”。有了采菊东篱下的诗句,因了陶氏的钟爱,菊花遂于隐士结了缘,于清逸之中平添了几分高标与孤隐的意味来。但我以为,隐者虽有爱菊之意,菊花却无孤隐之心,说她孤标傲世,似有误解,她只是不媚流俗而已。

??菊花的美,淡而有味,雅而有致。菊花的品格,自然、质朴而又从容。她不像桃李那样爱炫耀,为了争得人们的夸赞而苦争春色,抢抢夺夺;不像牡丹那样重功利,称王称魁,用大堆的头衔来抬高身价;不像玫瑰那样慕虚荣,醉心于华丽的包装,穿梭与世人的感情纠葛之中,供养于富人的水晶瓶内……她清雅,却不像荷花那样拒人三尺,遗世独立;她幽香,却不像兰花那样喜弄玄虚,隐于空谷。她平易而又从容,菊花的芳迹随处可见。她可入诗,在陶渊明的篱下,在李清照的帘外;更多的,她还是开在寻常百姓之中,在喧闹的都市、在广阔的原野、在学者的案头、在农人的墙根…… ??菊花的品格,来源于她心底无私的坦荡和不畏艰苦的韧性,所以才有了出世的超然与入世的积极,所以才能在春光明媚百花争艳的时候不浮躁,在天气严寒众芳萎逝的时候不消沉,不择环境、不慕繁华、不计得失,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灿然怒放,释放一种真实的心情,装点出了一个多彩的世界。 晋陶渊明独爱菊是因为菊花是花中隐逸者。

我个人看法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也是莲的品格),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娴静少言,不慕荣利。 可贵的是在秋风中屹立,不与万红争春。 其实,对菊花有很多种看法,建议看看五柳先生(特别爱菊哦)的说法。 因其花开于晚秋和具有浓香故有“晚艳”、“冷香”之雅称。

菊花历来被视为孤标亮节、高雅做霜的象征,代表着名士的斯文与友情。菊花因其在深秋不畏秋寒开放,深受中国古代文人的喜欢,多有诗文加以赞美,如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著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

在春光明媚百花争艳的时候不浮躁,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灿然怒放,释放一种真实的心情,装点出了一个多彩的世界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素为人们所喜爱。深秋赏菊,早已成为我国民间的传统习惯,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如今,举办金秋菊展,已经成了好多地方重要的文化盛事,热闹非凡。人们穿梭在多姿多彩的菊花之中,流连忘返,喜悦洋溢在脸上,欢乐飘散在空中,尽情享受萧瑟秋风中这姹紫嫣红的视觉盛宴。

人们喜爱菊花,首先就是它盛开在深秋。每当秋风萧瑟、草枯叶落、百花凋零之际,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菊花却傲霜怒放,勃发着无限生机,为秋天增添了靓丽的色彩,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人们喜爱菊花,因为菊花本身就是一种很美丽花卉,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它形态优美,品相高贵;姿态万千,变幻无穷;色调绚丽,温润生辉;色彩斑斓,姹紫嫣红;菊香清淡,幽雅华贵。经过冬的孕育,春的沐浴,夏的积累,在金色的秋天,菊花终于进发出了生命中所有的辉煌。它品种之多,色彩之丰富,形态之优美,实在是其它花卉难以类比的。它花朵硕大,又可以近距离观赏,亲密接触,令人油然而生亲近喜爱之情,爱之怜之不忍离去。

人们喜爱菊花,还缘于从菊花那里悟出了一种精神,赋予了菊花一种高尚的品格,缔造了菊花文化。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墨客就对菊花另眼相看,认为菊花艳在深秋,傲霜怒放,具有不畏强暴、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同时,它开在百花凋零之后,不与群芳争列,又显示出了恬然自处、淡泊清华、自强不息、不趋炎势、不媚权贵的高风亮节。而菊花被赋予的这些品格,正是中国古代文人一贯推崇的。所以,菊花就被列为花中“四君子”之一,备受喜爱。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其自身的本性使然,但更要归功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 两千多年以来,中国的士大夫阶级,深受儒道思想的影响,文人多怀有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然而世事维艰,在封建社会,正直的文人是难有作为的。所以,文人高士常借梅、兰、竹、菊来暗喻自己清高拔俗的情趣,或作为自己品德的鉴戒。他们认为,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有节,菊冷艳清贞。梅兰竹菊四君子,分别代表高洁、清逸、气节和淡泊的四种品格。冬梅斗霜冒雪,是一种烈士不屈不挠的人格;春兰空谷自适,是一种高士遗世独立的情怀;秋菊则兼有烈士与高士的两种品格。所以,古代怀才不遇或不愿同流合污的贤人君子,经常借梅兰竹菊来自喻本身的高风亮节和思想感情。久而久之,人们由梅兰竹菊感悟到的品格,成为人们的共识,并进而提炼升华为一种精神,成为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成为中国人立身做人的基本的规范之一。

正是由于这种民族文化精神的作用,人们对菊花更是爱上加爱。如今,人们在赏菊的时候,并不单纯为其颜色,在欣赏菊花外在美的同时,也还在不断领悟菊花的品格和精神,用于自身修养的提高。

博大的中华文化,使得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都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对象,而菊花正是历代诗人吟诵的主题之一,留下了大量的优美词章。这些菊花诗词,正是菊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菊花诗词很多,大凡名家,几乎都留下了佳作。选择我喜欢的随便抄录几首吧。 《菊花》 唐·元稹

秋从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赵昌寒菊》 宋·苏轼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冬景》 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菊绿时。

《咏菊》 唐 ·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九月十二日折菊》 宋·陆游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咏菊》

明 ·文征明

菊裳茬苒紫罗衷,秋日融融小院东。零落万红炎是尽,独垂舞袖向西风。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我对诗词了解不多,基本上是个外行,但却喜欢读诗。在菊花诗词中,我最喜欢毛主席的这首《采桑子》。每读到这首词,都觉得心里别有一番感受。这首词,是毛主席在1929年率领红四军转战赣、粤、闽三省边境,并攻克了福建上杭时作的。主席的这首词,借助重阳怒放的菊花,表达了乐观向上的革命情怀,气势磅礴,豪情万丈,使人振奋!尤其是“战地黄花分外香”这句,勾勒出了一副绝美的图画,“战地”和“黄花”相互映衬,不仅彰显了革命志士不畏强暴、浴血奋战的大无畏精神,也是对菊花精神最好的诠释和最高的颂扬。 时代在发展,菊花文化也在不断发展。

菊花盛开在重阳,语喻“久久”。于是,菊花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含义,成为了吉祥、长寿的象征,纳入了中华民族敬老尊老爱老的民族精神的范畴。重阳节也成了敬老节。所以,重阳赏菊,也就蕴含了敬老爱老的喻义。

此外,我还想到,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怒放,虽然可以理解为具有不畏强暴、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但也可以理解为是适应环境、和谐发展的结果呀。陈老总曾经写道:“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菊花之所以在秋天开放,正是千百年来物竞天择的结果。它在与自然界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了自己,改变了自己,使得自己适应了严寒的生活环境,达到了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这就是陈老总说的“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理解到这一点,我觉得对我们也很有帮助。毕竟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我们也要“与时俱进”。如今,无论是国家和个人,都存在着在复杂恶劣环境下生存发展的问题。只有顺应时势,积极进取,才能找到和谐发展之道。在这一点上,我们仍然要向菊花学习。

说到与时俱进,菊花文化的内涵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由当年文人雅士孤芳自赏、自得自乐的吟诵,逐渐演变成为大众所喜爱的、积极参与的大规模菊展;由简单的赏菊,逐渐演变为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文化盛事。不仅为民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享受,也获得经济的丰厚收益。搞得好的地方,还把菊展作为当地的名片,以菊会友,招商引资,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一)、幽人高士之花。菊花,幽独淡雅,孤高傲世,向来是幽人高士隐逸情怀的象征。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抒写诗人重阳访友,崇尚隐逸的情怀。“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菊花,是远离尘俗、孤芳自赏的隐士生活的写照,也是诗人洁身自好、高标独步的人格情操的映射

(二)、感时伤怀之花。古人有重阳佳日登高望远、饮酒赏菊的习俗。诗人历经战乱,辗转漂泊,或思乡怀人,或悲愁叹老,或伤时忧民,常常借助重阳登高、饮酒赏菊一吐胸中块垒。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由近及远,推己及人,抒发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杜甫的《九日》也是对花发慨,思亲念乡,忧国忧民。“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菊花,被染上了一层浓郁厚重的忧苦愁思,不赏心悦目,却可以惊心动魄!

(三)、坚贞高洁之花。菊花,不象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是,它傲霜抗寒,坚强不屈,它高洁幽雅,芳香四溢,引动了诗人的情思,激活了诗人的心智,促使他们写下了一曲曲借菊传情,托菊言志的颂歌。百花先谢而菊花后凋,历尽风霜而坚贞不屈。这是菊的神韵。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奉献芳香;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

(四)、战天斗地之花。唐代诗人林宽有诗“莫信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能解诗”,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这样一位解诗懂菊的人,他的两首咏菊诗作一扫菊花孤高绝俗之态,凸显菊花战天斗地、扭转乾坤的英雄伟力,读来壮浪雄奇,振奋人心。

花中四君子中的菊代表的品质是——淡。

菊兼有烈士与高士的两种品格。晚秋时节,斜阳下,矮篱畔,一丛黄 菊傲然开放,不畏严霜,不辞寂寞,无论出处进退,都显示出可贵的品质。

两千多年以来,儒道两种人格精神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士大夫,文人多怀有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尽管世事维艰,文人心中也有隐退的志愿,但是,那种达观乐天的胸襟,开朗进取的气质,使他们始终不肯放弃高远的目标,而菊 花最足以体现这种人文性格。咏菊的诗人可以上溯到战国时代的屈原,而当晋代陶渊明深情地吟 咏过菊 花之后,千载以下,菊 花更作为士人双重人格的象征而出现在诗中画里,那种中和恬淡的疏散气质,与诗人经历了苦闷彷徨之后而获得的精神上的安详宁静相契合。因而对菊 花的欣赏,俨然成为君子自得自乐、儒道双 修的精神象证。

菊花

菊花

菊花

菊花

菊花

菊花

菊花

菊花

菊花

菊花赞

菊花
《菊花.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菊花知识 菊花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