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兵小将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3 01:55: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大兵小将》观后感

惨烈的战争结束后,卫国和梁国分别只有一个幸存者:卫国太子——“小将”、梁国士兵——“大兵”。小将骁勇善战、果断坚毅,他崇尚武力,企图以暴力结束暴力,踏平各国,统一天下,却最终内外受敌,陷入胞弟篡权的阴谋中;大兵本性善良却贪生怕死,有两位亲哥哥曾战死沙场,所以他最大的理想就是回家过太平日子。大兵在战争结束后捡到了小将,并试图将小将俘虏回梁国请赏,换五亩良田。矛盾冲突自此开始。

这是一部反战影片。通过片中小人物与大人物的所说所作所想,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百姓对于和平的向往。战争是由于人的贪欲而爆发的,其实每个人需要的,不过是五亩良田而已。可惜多数人不明白这一点。他们为了千亩田地替人卖命,到头来只落得马革裹尸还。

本来将的社会地位高于兵,但是成龙扮演的兵,称为大兵,王力宏扮演的将,称为小将,与人们通常意义上的正相反了。看似不合理的称呼,重点突出的是精神层面的大与小。兵虽然在战场上是最底层,但是他善良、乐于助人、梦想和平,所以虽小犹大;将虽然在战争中是领导者,但是发动战争、杀人如麻,虽大犹小。面对战争,人无非是喜战和反战两种态度;在战场上,无非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两类人;面对生命,无非是尊重和草菅两种作法。大兵小将,这两个鲜活的人物,向我们诠释了战争的真实意义—和平,只有和平才能结束战争!

回梁国的路是表面上的,实际上,这是一条逃亡之路。逃离的是战场,抵达的是和平。小将是少年英才,原本崇尚武力,梦想统一天下,但是随大兵一路前行,随着故事层层发展,小将的内心发生了变化,并在分别时,许下十年秋毫无犯的誓言。这誓言,不仅仅是对梁国大兵的誓言,而是在和平之神面前的宣誓。为了和平,回到卫国之后的小将,面对秦国大军兵临城下,他带领全国不战而降,避免了生灵涂炭。

一条大路呦通呀通我家

我家住在呦梁呀梁山下

山下土肥呦地呀地五亩啊

五亩良田呦种点啥

那梁山下的家,不仅仅是大兵的家,也是每一个追求和平的人的家。有一条大路可以通向那里,你愿意沿路走去么?

所以,影片中的梁国,也不再仅仅是先秦的一个诸侯国,而成为了一个象征。大兵一路逃亡,丢盔弃甲,腰间却有一物从未遗弃,那是一面梁国的旗帜。虽然大兵赶到城下之时,梁国已被秦所灭,虽然大兵因不降秦而被秦兵射杀,但是到死,大兵也牢牢地把那面旗竖立在地上,让它迎风飘扬。旗帜不倒,梁国就没有灭。战争也许会取得短期内的胜利,但是那面和平的旗帜却会永远矗立在我们的心中。永远不会倒下。 一个大兵和小将的逃难史, 主题沉重——战争与和平, 却能笑点连连, 少有冷场。这一是依赖成龙大哥招牌式的搞笑, 如表情的诙谐, 打斗的急智, 等等。尤其是和王力宏交手时, 硬桥硬马打不过, 极其无赖的靠戳人伤口取胜一段, 更是引发全场爆笑。二是依靠巧合因素的巧妙设置, 即借由巧合推进故事的发展, 又利用巧合造成故事的转折, 并凭此产生笑料。若光是看笑果, 票价完全赚回。成龙大哥虽然动作上廉颇老矣, 但搞笑上还是能饭一饭的, 王力宏也是表情鬼马, 喜感十足, 完全跳出《色戒》中狭隘的表演空间, 面目一新, 让人惊喜。各色配角也是不可忽略的点缀, 如王宝强一分钟的短暂亮相, 威力十足, 令人喷饭。

片子整体呈灰色调, 层次感与真实感俱备, 既契合故事发生的时代破败、纷乱、黯淡的特色, 又与梦中出现的那片油菜花地的灿烂明媚形成强烈反差, 让人惊艳。取景也是极好, 满眼都是石头, 石头的尖、钝、厚、薄、粗糙、平滑, 历历在目, 质感强烈, 带有浓厚的雄性气息, 广角镜头下的千丈绝壁, 更是令人难忘。配乐也很出色, 成龙反复哼唱的民谣, 歌词平实, 曲调悠扬, 尤其是结尾采用蒙太奇手法, 一边是王力宏划船远去的场景, 一边是成龙利箭穿心的画面, 歌曲响起, 更是有催泪弹的功效。各演员的表演也是中规中矩, 偶有精彩, 没大错, 缺出挑, 还算合格。只是刘承俊的口条多少让人出戏, 干嘛不找配音呢?

片子的问题, 还是在于人物思想变化的描写缺乏足够清晰和有说服力的逻辑。如成龙饰演的大兵, 典型的\"小人物也能成为大英雄\"模式, 用力得当完全可以出彩感人, 可导演却仅仅是用贯穿全片的说教\"我爹说过„„\"来完成角色塑造, 并试图依靠最后突然加快的叙事节奏, 来掩盖角色思想转变的突兀和无理。还有刘承俊扮演的二王子, 开头杀人如麻, 视人命如草芥, 结尾却诡异的大反转, 一番痛彻心扉的忏悔后从容自尽, 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导演只着眼于通过其思想转变体现主题, 却忽视了转变前必要的铺垫, 结果只能给人以生硬和割裂之感, 大大削弱片子的感染力。而更让人难以忍受的, 还是编剧总拿人物当传声筒, 把观众当白痴, 不断灌输片子的中心思想, 每当看到成龙和王力宏摆足架势的

探讨价值观的问题时, 我就感到纠结与蛋疼。这也是国产片的顽症了, 难以根除, 从中也可看出, 编剧的水平只是停留在划分段落大意的层次上。

成龙在之前的《新宿事件》中已经破天荒的死过一回, 这回又死一次, 其中既有博人眼泪的原因, 也是风格转型的需要。迫近耳顺之年的他, 不可能再嚷嚷着从不用替身, 那些令人拍案叫绝的动作场面也只能在老片里搜寻, 他更多要做的, 是在保持自身喜剧天分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升人物塑造的功力, 而这一切, 还得依靠一个好剧本的支持。《大兵小将》是一次挺好的尝试。

《大兵小将》的主题很简单,没有模糊的善恶界限、左右为难的悖论而造成的荒谬感,以及自我身份认定的危机等等看似高深的主题。但在简单明了的反战和平的大前提下,《大兵小将》没有多少说教桥段和台词,用故事和人物告诉了观众什么是兄弟之情,什么是真正的勇敢。看电影不是上课,不能让观众厌烦,能够在愉快的观影中潜移默化得到一点向上的力量就已经足够了,成龙很清楚其中的分寸,只在有限的一些台词中点明主题。

《大兵小将》的真正企图就是想讲两种人对战争的不同态度,以及这不同态度之间的碰撞过程,到最后这两种态度互相侵染互相影响,各自异化从而上升到了另外一个高度。成龙饰演的兵身上体现的是一个农民的人生态度,在战场建功立业为国效力根本不是他的追求,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活着回家去种地,家国大义于他而言归根结底只是五亩良田,这是一种典型的现实主义,属于中国几千年来无数农民的现实主义;而王力宏饰演的将则是古往今来无数战争推动者的典型代表之一,开疆拓土攻城略地是扬名立万彪炳史册的最好机会,甚至血洒疆场马革裹尸成了人生最高境界,这无疑是一种理想主义的体现。现实主义者为了达成目的不会太多地顾忌方式,有时难免会不那么正大光明,比如兵几次三番使诈,而这是自恃身份的将所不齿的,将甚至为了理想主义而杀死了前来救自己的部下,在兵的眼里这种行为又是不可理喻的。所以在影片中,当将所依赖的权势和资源一旦丧失的话,就会陷入困境,代表现实主义的大兵让代表理想主义的小将屡屡受挫,那种农民式的狡黠令自命不凡的贵族束手无策。卑微而智慧的现实主义战胜了高贵而愚蠢的理想主义,这对自上而下的统治秩序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在兵和将的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博弈过程中,互相作用互相理解最终共同达到另外一个高度,可以看成《大兵小将》在主题上最成功的地方。兵在最后一刻放走了能帮助自己实现现实主义的俘虏,无论是从道德上还是感情上都战胜了自己,在某种程度上也开始走向理想化,在国破家亡的现实面前,贪生怕死的兵毅然选择了家国大义,选择了自己一直在逃避的代表理想主义的为国捐躯,从而变得悲壮和凝重;将在经历了一系列残酷的现实之后,一直坚持的理想主义开始面对现实,从道义上向兵所代表的现实主义低头,恪守了十年休兵的诺言。和平成了两种主义妥协之后的产物。

“将”的弟弟和游牧部落则是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他们的所作所为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现实的利益,为了这个利益可以不择手段不顾名节不顾道义,这虽然是残酷的但是却是最管用的,它可以把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统统打破碾碎而笑到最后。只是所有的这些都敌不过更大的实用主义者——强秦——的打击,无论是梁国还是卫国到最后都被秦所灭,兵和将所曾经追求和恪守的现实主义和浪漫理想主义,在实用主义面前粉身碎骨彻底失败。但是这不意味着兵和将所代表的主义就不值得推崇,而实际上支持人类思想前进的恰恰是这两种主义的相互作用。所以说大兵小将的失败,虽败犹荣

《大兵小将》不是一部高明的作品,尽管它有一个看起来不错的主题,也正是为了完成这个命题,导致在很多地方都显出了情节铺陈的机械性,有些过程甚至显得弱智,好在轻喜剧的

格调可以让人对这些都有意无意地忽略掉,这也是所有喜剧作品占便宜的地方。合适的档期、成龙王力宏乃至韩国演员等不同区域明星人气影响力的共同作用,让这部品质不算高但格调尚可的影片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在我看来,影片主题的确值得思考一番,这在众多恶搞山寨电影映衬之下已经难能可贵了。

演员成龙的确在努力的转型。此次,他只会扔石头,不会打架。和太子对峙时,他就是弱者。乱世之中,大兵太微不足道,却因为他的单纯善良,乐观积极,改变了太子的人生观,从而拯救了整个卫国。个人感觉,这部电影的主旋律可以概括为:爱国主义、爱好和平、坚韧不拔。

大兵小将观后感陶楷人

《大兵小将》:成龙的小人物情怀

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

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

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

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

《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

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

《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某字

拯救大兵瑞恩英文观后感

大兵小将观后感
《大兵小将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