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创绿色学校汇报

发布时间:2020-03-03 11:55: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绿色 人文 和谐

--------平昌县白衣小学创建绿色学校汇报材料

引 言

在世界发达国家里,环境教育正在与本国的教育改革相结合,使环境教育内化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期望使整个教育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以推动整个国家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我国明确要求“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灌输,在中小学普及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培养学生对环境的情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从而改变对环境的不可持续行为和生活方式。”1996年,我国正式提出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中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育部将环境教育正式纳入中小学课程。

近年来,我校以创建“绿色学校”为载体,坚持多渠道,全方位营造环境教育氛围,丰富环境保护知识,增强环保文明素养,初步形成了让校园充满绿色、让绿色着装艺术、让艺术回归自然,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建设特色;逐步形成了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立足学校,渗透课堂,服务于社会的系列环境教育特色;基本形成了教育思想端正,办学理念先进,文化内涵丰富,温润雅致深邃的校园文化特色。

学校概况

白衣小学创建于1950年。白衣小学始建于1950年,位于白衣镇东部新区,距县城22公里,辖8所村校,一所中心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环境优雅、师资优越、校风优良的市级文明单位。现有教职工99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5人,小学高级教师40人,大专学历78人,本科学历4名,在校学生1600余人(含幼儿)。中心校占地12000平方米,拥有教职工56名,2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00余人。学校曾先后荣获了县级“文明单位”、“校风示范学校”、“平安校园”、“安全综治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巴中市“交通安全文明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学校”、“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十佳关爱留守学生示范学校”、“模范职工之家”、“2011年度工作综合考核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12年被授予市级“文明单位”,年度综合考核又进入全县十五强。

白衣小学是一所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网络多媒体技术覆盖教育教学各个领域的校园;是一所以高雅文化统领绿色学校环境,花间幽径构思精巧,名诗佳句随处可见,课堂内外处处洋溢着青春活力的校园;是一所“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物种多样,环境教育资源丰富,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充满可持续发展教育氛围的花园式市级绿色学校。

创建过程和成果

(一)更新理念,强化制度,扎实推进创绿工作

1、学校成立了以校长赵必亮同志、党支部书记周录社同志为主要负责人的“创建绿色学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三个工作组,宏观统筹环境教育的规划与实施,从人力、物力、财力几方面给予环境教育以保障。工作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部署创建工作,对照四川省“绿色学校”评估标准,找差距、抓落实,扎实推进学校的绿色行程。

2、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教育制度,规范环境教育。学校制定《环境保护规章制度》、《爱护公物制度》、《公共卫生制度》、《绿化制度》和实验室、食堂相关管理规定等,依法治校,指导学校“创绿”工作有序开展。

3、提高教师绿色意识,丰富教师环保知识。学校充分认识到教师对于学生言传身教的作用,通过订阅《中国环境报》、《环境教育》等刊物,组织教师参加环保知识和卫生知识培训,提高教师环境保护的意识和丰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二)优化环境,多方投入,构建绿色节能校园

1、提高校园人文品位。我校充分发挥地理位置优越、校园环境优美的优势,着力打造园林式校园,提升校园绿色文化。我校修建了“思源”亭,取其“饮水思源”之意;安放了“博学”等砺志石,与校园的竹林浑然天成;教学楼楼道上悬挂了许多诗词警语、名人事迹、学生作品,处处营造浓郁人文氛围。

2、打造绿色办公环境。学校通过在楼道内安装声控感应节能灯,避免了长明灯现象,也减少了电器的损坏;在教室、办公室设置了资源回收箱,回收可乐瓶、废纸等,定期回收可再生资源;实行无纸化办公,通过校园网络、信息平台、校园广播等发布工作计划、通知等;实行卫生工具、照明电器以旧换新制度……

(三)丰富形式,寓教于乐,抓好创绿两大阵地

1、抓学科教育主阵地,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我校的绿色教育重视学科渗透,在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社会、美术等学科教学中,我们充分体现了环保教育的学科渗透——语文课从课文与现实相渗透,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从而激发起他们保护环境的热情和行动;科学课从教材与自然相渗透,通过参观校园的室外活动,考察动植物与其生存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平衡机制,体验和展示生物多样性和奇妙的生存环境,将课本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不仅使学生深刻掌握课本知识,还水到渠成地开展环保教育;社会课从专题与社会热点相渗透,通过专题探究、社会调查、制作手抄报、撰写社会小论文等形式,了解我国的国情、国策,认识环保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高学生对于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思想认识和社会责任感;美术课从作品与生活相渗透,老师引导学生从最贴近生活的水、植物开始观察,把课本内容延伸到生活之中,发挥想象,画环保漫画,利用废弃材料制作手工作品,这是对环保教育的另一种诠释;阅读课通过课外书本与环保教育相渗透,组织学生阅读《天空与地球》、《乡镇环境管理》、《SOS――地球在呼喊》、《只有一个地球――环保》、《环境的思想》、《面对地球的审判》、《绿色技术》、《环境教育》、《联合国环境规划暑期调查报告――人类生存环境蓝皮书》等书刊,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丰富学生的环保知识。其他各科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制定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教案,加大对环保知识的渗透教育,使环境教育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潜移默化。

2、抓好德育教育主阵地,加大宣传活动的力度。学校充分认识到环境教育还要与学校的宣传、活动密切结合,这样才能发挥潜移默化、事半功倍的效果。

(1)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站等机会,进行多次环保专题的讲话、广播:如,《创建绿色学校,争当环保卫士》、《世界环境保护日主题介绍》等;通过电子屏幕、校园网等形式,宣传环保标语、环保活动新闻等;设置环保专栏橱窗,每月更新一次,展示先进环保理念的海报和学生优秀环保作品;班级每学年出两期以环保为主题的黑板报,布置班级绿色角;组织学生收看《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专题片和参加科普环保知识讲座等。通过这些图像、声音、作品、植物等生动的形式,增强了环保教育的直观感,形成了校园特有的环境文化。

(2)学校教导、少先队除扎实组织开展学校常规的卫生评比、值周打扫、全校性的卫生大扫除等工作外,还开展了系列环保活动落实素质教育,做到四个结合。一结合社会实践及学校常规教育活动,组织学生亲近自然、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有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环境态度和价值观;二结合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爱鸟周、地球日、无烟日等环保纪念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劳动实践、征集标语、社会调查等活动。如每学年两次的校园除草活动,已成为学校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和技能的传统活动;三结合“学雷锋”、“教师节”等其它活动中,倡导环保理念。如在每年的学雷锋日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打扫,在教师节倡议学生为老师过一个绿色的教师节,倡导学生通过爱心义卖的形式募集善款等;四结合社会大课堂,发动学生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倡导绿色消费、倡导保护环境,将环保教育辐射到家庭、社会,让孩子们用行动去改变周围的环境,将学校环保教育的成果惠及社会。

(四)挖掘潜能,落实到位,创建卓有成效

我校自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以来,为师生创造了优美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使师生素质明显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学生能自觉遵守学校的“一日常规”,视校园为家园,养成了良好的环保行为规范,自觉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保持校园的美化、绿化与净化,学生参与环境教育活动普及率达100%;学校教师能以身作则,校园环境教育气氛浓厚,师生环保意识强,具有良好的环保行为,能自觉维护校园环境清洁,无吸烟、无乱丢、无乱吐、无乱写、无乱画行为,不高声喧哗,不破坏绿地,自觉节约、回收可利用资源、各班废品回收后变卖经费继续用于各种环保活动。

展望

创建绿色学校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工作还有差距,创建水平还有待提高。为了使创建工作取得实效并向纵深发展,我们认为,必须突出“抓”和“重”两个字。“抓”就是抓理念(思想基础)、抓制度(制度保障)、抓骨干(教师队伍)、抓载体(教材活动);“重”就是重结合(素质教育)、重特色(校情实际)、重典型(评价激励)、重实效(扎实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白小人有决心、有能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励精图治,向更高的目标——全国绿色学校奋进。

2013年6月

创西宁市绿色学校汇报材料

绿色学校汇报

绿色学校汇报材料

绿色学校汇报材料

绿色学校汇报材料

创绿色森林学校工作总结

创市绿色幼儿园汇报材料

创建绿色学校汇报材料

“绿色学校”验收汇报材料

绿色学校督导评估汇报

创绿色学校汇报
《创绿色学校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