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学生下乡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20:10: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大学生下乡实践报告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增长见识、锻炼成材的有效途径,是学生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的必由之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广素质拓展,使“三下乡”活动成为我院的试验田。 骄阳似火的八月,一个挥汗如雨的季节。然而,我们青岛滨海学院基础部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却积极响应全国关于大学生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爱祖国,走进三农,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毅然投身到今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活动中去,给炎炎夏日中的乡村带去了丝丝凉意。我们用如火的青春激昂的斗志谱写出了一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曲。 一.活动组织

活动时间:2009年8月20日——2009年8月24日。

活动目的:深入乡村,服务三农,体察民情,增强才干。 活动地点:菏泽市巨野县谢集镇大刘庄

活动基础:通过询问当地学生及上网查询初步了解当地民情,村中发展状况。大刘庄共有三百多户,全村1020人,占地10000平方米。全村经济发展状况相对落后,以棉花,大蒜为主要经济作物,占主要经济收入的80%。人均年收入8000元。

组织者:青岛滨海学院基础部青年志愿者协会

活动人员:

二.组员要求

(1)态度端正,有上进心,能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光荣及其意义,有很大的服务农村的热情。

(2)作风朴实,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能跟乡亲们打成一片,有一定的交际能力。

(3)专业知识技能过硬,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真正可以做到学以致用,服务群众。

(4)有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认真服从组织的安排,积极配合队里开展活动,能出色完成好队里交付的任务。

(5)关注“三农”问题,对农村有一定认识,对农民农村有深厚感情,思想与中央保持一致,认同新乡村建设和大学生支农调研活动的理念和精神 三.活动策划

活动计划:8月20日,上午到达目的地熟悉环境,下午拜访村支书。

8月21日,上午慰问村中老人,下午支教幼儿园。

8月22日,蔬菜加工厂实习。

8月23日,帮助村中假期学生补课。

8月24日,田间实践

8月25日,返校。

四.注意事项:

1.全体组员在活动中不能单独行动,必需服从集体统一安排,注意个人安全,在活动过程中要时刻与其他组员保持联系。

2.全体组员要认真参与本次活动,按时按质完成调查任务,真正达到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目的。

3.要发扬当代大学生刻苦耐劳的精神,不能存在懒惰思想,要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参与本组的各项实践活动。对本次活动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案我们已有详细的考虑

4.活动组员食宿于当地村民家中,组员要发扬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尊老爱幼,尊重村民的生活习惯。

五.活动过程:

1.青岛滨海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会员一行8人,于2009年8月20日于菏泽巨野集合,上午到达目的地大刘庄。

到达后与当地滨海学生取得联系,安排好住宿。负责人安排活动,下达活动内容。上午八名青协会员熟悉村中环境,进一步了解村中民情及发展状况。并且深入农户家中,体验农家生活。

8月20日下午,负责人高磊,孙海杰及当地学生刘玉凤一同拜访村支书,向村支书说明来意,了解村中现况,并介绍了滨海学院的概况。村中经济发展情况,村民生活状况,村中受教育情况等等。

2.8月21日上午,我们一行8人在当地同学的带领下慰问了几户老人。跟老人们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以及家中儿女子孙的一些概况。据了解这些老人的平均年龄为80岁,身体很健康,子孙满堂,生活非常幸福美满。他们都非常欢迎我们,很乐意跟我们交谈,乐此不疲,特别是谈到儿女子孙非常孝顺时,老人们更是高兴地合不拢嘴,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在这里被很好的发扬广大。有一户老奶奶现在已经是83岁高龄了,还是那么的活泼好动,跟老顽童似的,而且家中四世同堂,一到假期家中总是非常热闹,孙子们几乎每天都陪着她,令我们非常的羡慕。

8月21日下午,我们来到了村里的幼儿园,当时他们还在认真的上课呢。我们在老师的热情配合下,当了一回小老师,教小孩子汉语拼音,跟他们做游戏,教他们一些简单的手语。看到他们活泼可爱的笑容,不禁让我们想起了我们的童年,感叹时光飞逝。

3.8月22日,我们来到了大刘庄的蔬菜加工厂,工厂主要经营大蒜。由于我们提前联系了工厂负责人,所以我们上午到了工厂之后,绕工厂参观了一下,就直接进了工厂的加工车间,在负责人的带领和解说下参观了大蒜的入厂、加工、包装、出口的全过程。下午,我们一行8人在大蒜加工车间里亲身实践,将大蒜剥皮,去根、然后用精美的包装袋包装,亲身体验每一道工序,也让我们体会到了农民加工大蒜的复杂和

4.8月23日上午,在当地同学的引导下将全庄的小学生聚集在刘玉凤家里进行补课、辅导。经过与小学生的交流,我们认识到他们在英语、数学方面的

欠缺,对此我们进行了深刻而有意义的讲解,解除他们在英语及数学方面的一部分难题,并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为自己、为村庄争口气,考上一所好的大学,有一个美好的将来。下午,将孩子们新学期的课本内容讲解给他们听,为他们在新学期有一个良好的开始打下基础。

5.8月24日早上5点,我们与当地村民一同起床下地劳动。我们来到村民的棉田中,帮村民给棉花去虫、打叉。

虽然天气炎热,在地里干活干得汗流浃背,但我们却感到很欣慰,难得有这个亲身实践、为农民服务的机会,因此倍感珍惜。我们与所入住的农户同吃、同住,并帮助他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他们对我们的帮助感到很高兴。我们知道自己做的是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的社会价值也将在实践中得到升华。同时,我也深刻的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现在所能做到的事是很有限的。

初到棉田,同学们面对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棉田,都无从下手。经过村民的耐心指导,我们终于学会了如何给棉花打叉、去虫。在棉田里劳动了一早上,同学们都忘记了吃饭,在村民大叔的劝说下,我们终于放下了手中忙碌的工具,回到村里吃早饭。下午我们在村中帮助农民整理入库的蒜种。

六.活动成效:

村中经济发展较落后,经济作物主要以棉花大蒜为主。村民生活俭朴,性情忠厚大方。

村中经济发展情况:该庄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经济作物为主,几乎没有什么

副业。主要种植大蒜和棉花。在村里就有大蒜加工厂,收购

村民的大蒜,经过包装后出口,这也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但是村中机械化程度比较低,农机具普及程度低,每户十几

亩的棉花全靠自己播种、收获。

村民生活状况:据调查村民几乎没有种粮食和蔬菜的,所以粮食、蔬菜都不

能自给,而且还

得买一些油盐、肉制品等,但由于村民生活水平较低,生活都很

节俭。但是村中已经拉上了有线电视,这样村民可以更多的了解

世界,了解最新科技信息,并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

村中受教育情况:村民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很少,村中现有大学生12名。大

部分都选择了外出打工,以及在家务农。如今该庄儿童上学年限

均为七岁,因为村民想尽快让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他们明白知

识对下一代的重要性,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已根植于他们心中。

风土民情:村中除了中国传统节日以外,最著名的就是国际牡丹节,历年吸

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促进当地的经济飞速发展。本地村民热情、

大方、纯朴,对外来人员十分友善。

七.活动意义:

我们通过这几天的下乡实践发现,要想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

知识结构,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一定准备.大学生\"三下 乡\",有利于体察民情。淳厚民情和朴素民风中的情感滋养,难以尽得于书本;贫困母亲脸上的愁容和失学儿童眼中的渴望所激发的力量,难以取之于校园。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坚实的土地,贴近农民的心,才会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才会真正把成长的根深深植入祖国的沃土。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增长才干。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历来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磨练意志,砥砺品格,把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八.发展局限:

菏泽市巨野县谢集镇大刘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距离县镇中心较远,交通不便,大型车辆无法通过,严重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当地气候湿热,适合棉花、大蒜生长,但是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无法生长,种植作物单一。当地医疗卫生条件差,全村一所卫生室。教育落后,村中没有小学供孩子们学习。

九.发展建议:

1、村中没有直接通往县中的公路,首要条件是完善通往县城的公路,将村里如山的大蒜、棉花运送出去,取得经济效益。

2、适当的开发利用当地的气候资源,种植多种经济作物,增加农民收入。

3、村中适当发展副业,如将村中闲置的河塘养鱼,在破旧的杂院里养鸡,养猪等等。

4、重视大力发展教育,增强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一批批有文化,有纪律,有素质,有理想的四有人才,来改变村中的面貌。

5、扩大蔬菜加工厂的规模,将大蒜进行深加工,出口工业制成品,提高经济效益。

十.活动总结:

从准备下乡到下乡结束,我们始终都是怀着学习进步、提升自身的思想来积极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从和大刘庄的村民接触到磨合,再到打成一片,该庄乡亲们对我们关怀备至,使我们体会到该庄村民的淳朴及该庄村民民风的淳厚,让我们真正感受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风吹遍大江南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从与人民群众的广泛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无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增强。在实践中 ,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

化,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增长见识、锻炼成材的有效途径,是学生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的必由之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广素质拓展,使“三下乡”活动成为我院素质教育的试验田。

青岛滨海学院

基础部

青年志愿者协会暑期下乡实践报告

2009年8月25日

大学生下乡实践报告

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报告

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报告

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报告

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报告

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报告

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报告

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报告

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报告

大学生暑期下乡实践报告

大学生下乡实践报告
《大学生下乡实践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