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快慢班的道德问题

发布时间:2020-03-03 13:56: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快慢分班的道德问题

人民出版社教育出版中心

刘智宏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高德胜

很多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以因材施教为借口,在新生入学时将他们编入快班和慢班(或重点班与普通班)。现在《义务教育法》明文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准分快慢班,但各学校“智慧无穷”,发明了诸如“特长班”、“实验班”、“火箭班”、“雷锋班”等等掩入耳目的名称,对国家的法律规定阳奉阴违。更有甚者,班级编号有时候也可以作为快班、慢班的“代号”,比如“(1)班”在一些学校可能就是快班的代号。有的学校为了更隐蔽,往往不将重点班放在一个年级的班首,而是放在班尾或中间,比如“(5)班”、“(8)班”。在教学实践中,学校往往为快班配备最好的老师、最优越的教学设施,用与慢班不一样的教学进度进行教学、备考。对慢班,虽然明着不说放弃,但在很多学校里,实际上是可以忽略的,只要不出事就行。

如果说一些教师的“口头禅”是一种非制度的、日常性的语言倭化的话,学校分快班慢班的做法就是一种制度化的倭化。个人用言语的方式贬低他人,将他人视为另类是语言倭化。通过制度安排等方式将人分为三六九等并区别对待,就是一种制度化的倭化。个人用语言倭化他人,反映的是个人的品德问题;一个机构用制度倭化他人,反映的则是这个机构、制度本身的德性问题。

一、快慢分班的标准合理吗?

万变不离其宗,学校在快慢分班的过程中所依据的都是考试成绩。将“集资生”、“高价生”单独编班实际上标准仍然是考试成绩:这些学生之所以要集资、要出高价上学,只是因为他们考试成绩不佳。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分班,“考分面前人人平等”,表面上看比以家长的身份、钱财为标准分班来得公平、道德,但究其根源,仍然是存在着道德上的问题,仍然有“缺德”的嫌疑。

纸笔测试不能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惟一依据。按照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的主要智能起码有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等七类,[1]智力测验通常可以相对地测量出人的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而人的其他智能通常是很难用纸笔测验的方式测量出来的。在教育中存在着“测试主义”偏见,即只重视可以测量出来的能力而忽略不能测量出来的能力。因为语言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是相对容易测量的,所以受到了无以复加的重视,而人际交往、自我认识等不易测量的能力则被冷落。回过头来看我们学校的考试,我们的试卷还不是加德纳所批评的智力测验,虽然可以考出学生的部分语言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但主要还是对知识的记忆能力、解题能力的检验。也就是说,学生考试的分数,不用说其它智能,就连学生的语言能力、数学逻辑能力的基本状况都无法全面、客观地反映出来,怎么能作为区分学生发展水平高低的惟一依据呢?以一个并不可靠的、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发展水平的考试分数作为将学生分入快班或慢班的标准,注定要造成许多“冤假错案”,这不是缺德的做法又是什么呢?

即使我们能够找到一个准确测试学生发展水平的标准,我们在分快慢班的时候同样会面对道德上的指责。人的发展有个体差异,有人早慧,也有人“大器晚成”,如果一个学生因为“开窍”稍晚而被打入另册(慢班),并由此扼杀了其发展希望和美好前景,我们的学校是不是应该感到内疚?很多学校的快慢分班虽然不是一成不变的,留有动态调整的通道,但执行起来往往是非常困难的。慢班的一个学生“上”到快班,那就意味着快班要有一个学生“下”到慢班,“上”去可以,“下”来就难了。即使能够真正做到“有上有下”,那对“下来者”该是多大的伤害?在小学,孩子们的发展多数尚未定型,粗暴地对其进行归类分等,是非常不道德的事情。

二、快慢分班的目的单纯吗?

很多学校都将“因材施教”作为分班的目的。其基本逻辑是,学生有认知差异,每个班都存在“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生”,在混合编班的情况下,教学只能以中等生为依据,结果导致优等生“吃不饱”,差生“吃不进”。快班慢班的区分,有利于分别对待不同类型的学生,可以因材施教,使优等生“吃饱”、“吃好”,差生“吃得进”、“消化得了”。

果真如此吗?

先放下区分优、中、差的标准是否合理、是否合乎道德不说。为什么没有升学考试压力的小学就少见有分快班、慢班的做法呢?为什么快班慢班的做法多发生在有升学考试压力的初中和高中?为什么在追求升学率、应试教育倾向严重的地区快班慢班的做法比较盛行?这些现象已经透露出分快班慢班的目的并不是如学校所说。分班之后,快班受到充分甚至过度的重视,而慢班则往往受到有意无意的怠慢、忽视甚至遗忘,成为牺牲品,这更说明分班的目的不是为了因材施教。

分班依据的是考试总成绩。一个学生的总成绩很好,并不一定意味着其各科都好。反过来,一个学生总成绩不算好,但也并不意味着其某些科目不好。对总成绩好而某科不好的学生来说,将其分入快班,对那门成绩不好的科目来说,无法因材施教;对某些科目好,而总成绩不好的学生来说,将其分入慢班,显然也无法对其学得好的科目进行因材施教。

说白了,因材施教可能仅仅是借口,分快班慢班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升学考试。关于这一点,我想每个有快慢班做法的学校,其校长和老师都是心知肚明的。之所以要分快慢班,就是将那些有升学希望的学生集中在快班进行考试训练,最大限度地挖掘这些学生的考试潜能,以更多地考上名校,为学校挣得名声、名望。至于那些升学希望不大的学生,对不起,为了不影响那些升学有望的学生,只能隔离开来,编入慢班,安全送他们毕业即可。

我们知道,有些学校的慢班往往是“集资班”、“交钱班”。学校为了赚钱,招收了大量交钱的学生,但又担心这些学生影响“正取生”的学习,所以将他们集中起来。不可否认,这样做有保护“正取生”的目的,但学校为什么要保护这些学生呢?对学生发展负责,只是一个理由,另外的理由恐怕是想通过“正取生”在升学考试上的优异表现为学校挣得更多的名声和名望,以吸引更多的“集资生”和“高价生”吧!

顺着“集资生”、“高价生”这条“藤”,我们可以摸到追求升学率背后的利益这只“瓜”。很多学校将自己对升学率的狂热追求一古脑推给教育行政部门,认为是教育行政部门以成绩排名管理、评价、考核学校的制度造成的结果。应该承认,在追求升学率的问题上,教育行政部门是有责任的,但将所有责任都推给他们也是不对的。行政部门的评价固然是一个驱动因素,而学校本身对利益的追求也是一个驱动因素。

三、损不足以补有余?

我们对很多为难大众、剥夺弱势群体的做法和社会现象深恶痛绝。可以说,在任何时代,“损不足以补有余”在道德上都是一种恶。但社会的强势群体剥夺弱势群体是一种“自然反应”,不然无从表现其强势。这就需要代表大众利益的政府及其机构进行干预,在约束强势群体的同时,特别扶助弱势群体,增强他们的生存能力,进而实现社会的平衡。

这个道理,作为学校领导和教师,没有人会不明白,但一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为什么就是另一番景象呢?从教育伦理学的要求出发,如果一些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落后了,学校和老师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帮助,以使他们尽快地赶上来。救助“弱者”是一个基本的社会伦理原则,也是一项基本的教育伦理要求。快慢分班的做法则以考试成绩为依据,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遵循的是“损不足以补有余”的原则。我们的学校原来不是这样的,在升学之风刮得没有这么激烈的年代里,老师最关心、费力最多的往往是那些学习落后的学生。现在倒好,学校和老师专心为那些考试成绩好的学生“锦上添花”,干脆将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编入慢班,这不明摆着放弃他们,更别说“雪中送炭”了!

中小学教师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也会遇到很多侵害自己利益的事情。甚至学校,与强大的经济、政治机构相比,也是弱不禁风的,同样会受到挤压和侵犯。学校和教师作为弱势一方,其权益的保护要靠政府。同样,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也是弱势一方,其权益的保护要靠学校和老师。而快慢分班的做法,使这些弱势者受保护的期望完全落空,因为快慢分班的做法已经告诉这些学生,他们已经被学校和老师放弃了。

社会上弱势群体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损不足以补有余”的事情屡屡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社会文化中缺乏平等观念、缺乏权利意识,政府的不作为等等。但我们不要忘了,这里面也有学校教育的偏差。学校在快慢分班时遵循的就是“损不足以补有余”的逻辑,长期在这种逻辑下生活的学生,耳濡目染,无论是快班学生,还是慢班学生,慢慢都可能将这种逻辑位移到自己的心理结构上,成为一种定见,养成心理习惯。现在社会上的人不都是从学校出来的吗?现在的学生将来也会走向社会!

四、打入另册的伤害有多大?

如前所述,以并不合理的考试成绩为标准将一部分学生分入慢班,也就意味着这些学生被打入另册,被贴上了“笨蛋”、差生的标签。这种标签对学生心理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一位在慢班而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作为‘优秀代表’向慢班同学演讲时深有感触地说:“在座的同学大多遇到这样的情况:每当有人问你,‘你是高一几班的?’你总是觉得难以启齿,恨不能挖个地洞钻进去。我们都为此感到难过、羞愧、自责过,但是,现实是无法逃避的。”[2]分入慢班,就如过去时代在脸上刻上了标记的“犯人”,或者说是被贴上标签的“次品”,对心灵尚未成熟的学生的伤害有多大?难过、羞愧、没脸见人等等词汇已经不足以描述。

但更残酷的是,这种伤害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时时刻刻,持续不断的,直到走出校门,甚至走出校门仍不是终点。“现实是无法逃避的’,因为同学总是在提醒你:“啊,你怎么到了‘(1)班’?!”言下之意,那可是慢班。“你在几班?”“我在(8)班!”言下之意,我是重点班的。老师也动不动在提醒这些学生,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你们班真难教!”(没有重点班好教)有一次我在一所中学听课,任课教师课上得很好,但她不自信,不知道我们这些所谓专家是如何看的,刚下课就当着学生的面向我们解释:这个班的学生不配合,要是在实验班上就好了。学生都听到了老师的话,有几个表情怪怪的,有几个学生甚至翻起了白眼。有快慢班的地方,这样的暗示与提醒总在发生。分入慢班,等于是在这些学生心里割了一刀,总是在暗示和提醒,等于是不断往伤口上撒盐,不让伤口愈合。这样的教育,道德吗?

被他人注意,被他人关怀,得到他人的尊重、赞美和支持,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自我的价值感需要他人赞许的眼神托举,否则就会产生一种“腐蚀性的意识”:我们在他人眼里没有价值。其实,“如果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见到我们时都视若无睹,根本忽略我们的存在,要不了多久,我们心里就会充满愤怒,我们就能感到一种强烈而又莫名的绝望,相对于这种折磨,残酷的体罚将变成一种解脱”。[3]孩子们的自我评价并不稳固,就如一个气球,需要重要他人不断地用鼓励和关爱来“充气”,而忽视、遗忘等等就如放气的针,很快会使孩子们的自我评价“瘪”下来。人是交往的、社会的、与他人共存的,得不到他人的承认,就是对自我的否定,所以在一定意义上,人都是在“为承认而奋斗”。分入慢班,就要被怠慢,这是无法逃避的另一个现实。分入慢班,摆明了要在升学考试的征途中抛弃你,这是最大的“怠慢”;教室是一样的,课本是一样的,但老师却是不一样的,这是“怠慢”;即使老师是一样的,但老师在教学中的用心程度是不一样的,老师对待同学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这同样是“怠慢”;教学设备是一样的,生活条件是一样的,但受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优先权是不一样的,这更是“怠慢”!„„在人生的早期,孩子们就体验到不被承认、不被尊重,觉得自己没有价值,这是多大、多深的伤害!

被关注、被重视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一个人如果在某一方面无论如何也不能得到关注和重视,那他就会在其他方面找回被重视、被关注的感觉。做老师的有时候就是弄不明白,一些“差生”老师不招惹他,也交代同学不理他,就当没他这个人,但他为什么老会弄出一些状况?孰不知,他之所以要弄出一些状况,就是为了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避免被忽视、被剥夺的境遇。曾与一位被老师称为坏孩子的小学生聊天,我问他为什么老在课堂上捣乱,他脱口而出:“没人理我多郁闷啊!”这位小学生的心理很容易理解,既然按常规的方式已经无法得到重视,那只有用捣乱、对抗等方式来引起注意了。有些学生正是通过对抗别人都不敢对抗的老师赢得同学的敬佩和尊重的。很多老师责怪慢班纪律差,事情层出不穷,其实其内在的心理机制也是一样的:通过弄出点事情,引起学校和老师的注意。但往往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慢班纪律差,老师尽量躲着;为了吸引注意,我就更闹乱子;你闹乱子,老师更厌恶„„如此恶性循环下去,有些孩子就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迷失自己,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五、娇宠没有危险吗?

一位研究者对某中学快班状况的描述颇为传神:

强化班在四楼,教室的位置高高在上,学生的心理也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学校办强化班的目的是针对各种竞赛,强化班的升学定位是名牌大学。强化班的女生大约在5名左右,强化班严格按照成绩来流动。跟不上,就到普通班去,强化班里差成绩拿到普通班里也是好成绩。因此,他们有明显的优越感,在学生中感觉像贵族,自称“一览众山小”,也有“高处不胜寒”,别的同学觉得他们高不可攀。强化班所配的老师也是最棒的。学生说,在强化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尊重。但在残酷的竞争面前,个性也不时要让位。[4]

这些在学校里备受重视的学生,普遍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与被忽视的学生不同,他们自我评价的“气球”被吹得饱饱的。正因为是饱饱的,却容易爆裂。很多被学校和老师宠着的学生慢慢会形成一种只会成功、不会失败的心理。一旦情况不如自己所愿,脆弱的内心就承受不了,“气球”就要爆炸。长时间生活在竞争、比较的环境中,这些学生的优越感往往是建立在比别人强的比较之中的,一旦这种比较发生了逆转,心理的落差可想而知。很多在中学优越惯了的尖子生,到大学之后发现高手如林,自己不过是普通的一员,因而失落,无法接受,就精神抑郁,甚至轻生自杀。这充分说明这些被娇宠坏了学生的内心是多么不堪一击。

有些分入快班的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娇宠下,以为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应围着他转,都应该为他让路。一位17岁的高中女生因为外婆看电视干扰了自己紧张的期末考试复习,一锤将外婆打死,然后继续复习到深夜。[5]这是一位尖子生,学习用功到了前无古人的程度。在她眼里,再也没有比自己的学习更重要的事情了,全世界都应该为她的学习服务,包括别人的生命。这虽然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我们不能因为事情极端而否定其中包含的并不极端的心理倾向。在娇宠的环境下成长,容易形成唯我独尊、自我中心型的自私倾向,这样的人即使上了名牌大学,其对社会、国家、家庭是福是祸还不一定!

如前所述,被忽视的人有身份焦虑,但被优待的人也有身份焦虑。前者是不被重视的焦虑,后者是担忧失去重视的焦虑。快班的生活是被宠的,但这种被宠不是无条件的,而是以考试成绩为前提的。一旦考试成绩不理想,万千宠爱就会烟消云散。一位总考第一的学生有这样的内心独白:“哪个晓得我为这‘第一’所付出的代价?我怕考试,但这也正是我的骄傲与自豪,当考试铃声打响的那一刻,我的心情很复杂,有兴奋有紧张。我总有一种恐惧感,我怕“第一”不再属于我,哪怕是不被人重视的一次小测验,我也不允许自己失败,”[6]在学校里分入快班,被老师和学校宠爱,并不是没有代价的。要想留住这份宠爱,你就得时刻处在紧张的备战状态,你就得“关闭”一切学习以外的兴趣、爱好„„

快班慢班的做法激发极端的竞争。现在的学校教育,竞争已经极端化。甚至超过了动物之间的竞争。因为同类动物之间的竞争,一般以分出胜负为目标,不以伤害对方的生命为目标,“同类相食”的现象极为罕见。而如今人类的竞争与动物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一定要打垮、消灭对方,战争是这种竞争的典型样态。如今的学校教育,实际上海时每刻都在激发这种战争式的竞争。听说去年某高中高考成绩公布之后,要开 600分以上学生的庆功会,一位考了580分的学生当夜自杀,而第二天的庆功会却照常开,就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这是何等的冷漠、麻木和势利啊!

如今我们国家贫富悬殊拉大,社会上夸富、炫富的现象层出不穷。富裕的人为什么不能安静地享受自己的财富,非要在社会大众、在普通老百姓面前炫耀呢?一个人富了,如果别人不知道,其获得的满足感要小得多;如果一个人富了,知道的人又多,那他获得的满足感将是双倍的。所以很多暴富的人禁不住冲动向别人炫耀他的寓足,以在别人羡慕的眼神中找到精神满足。同样,快班学生的优越感也是建立在与慢班学生的对比中的,如果不让慢班的学生知道自己的优越,那满足感就会打折。所以很多快班的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经常会有意无意地流露出自己的优越感和对慢班学生的不屑。而这些态度在强化慢班学生自卑的同时,也激发了慢班学生的反感和对抗,进而毒化了校园生活的人际和谐。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译者:沈致隆.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9-10.

[2][4]刘云杉.学校生活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57.

[3]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M].译者:陈广兴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7.

[5]袁洪江.《学习的革命》批判[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杜,1999:82-33.

[6]赵健伟.教育病——对当代中国教育的拷问[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217.

浅谈分快慢班教学的利弊

道德问题

初三慢班班主任工作计划

快播问题解析

期中考试家长会发言稿(慢班用)

普通班 (慢班)高三班主任心得体会

浅谈领导干部道德问题

公务员的道德问题

浅谈中国道德问题

浅谈广告道德问题

快慢班的道德问题
《快慢班的道德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