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宁夏低碳经济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01:28: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宁夏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李康 信管0901学号0906040110

摘要 在2010年两会上,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成为两会的主题,全国政协\"一号提案\"内容就是谈低碳环保。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中指出: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同时指出要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要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

这都为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低碳之路\"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宁夏 低碳经济 经济发展

序言

近两年来,关于低碳,气候变化的话题已经妇孺皆知,尤其在去年哥本哈根大会之后,低碳已然是全球最大的共同话题。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继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之后的又一次系统变革,也被视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新动力源泉。

中国已向世界作出庄严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为此,宁夏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规划了“绿色”未来:到2020年,风电装机5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200万千瓦、水电装机243万千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801万吨,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与2005年相比下降40%~45%。

有关专家认为,虽然宁夏制定了一系列完整的规划,但对于宁夏这样一个生态极其脆弱、资源能源消耗量大、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的地区,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绿色宁夏路途崎岖,任重而道远。一个新的命题由此提出:低碳时代,以煤为纲的宁夏经济何去何从?

正文

一、中国宁夏低碳经济发展环境

地处中国西部内陆、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相对落后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按照2007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提出的总体目标和“宁可牺牲GDP,也不能牺牲环境”的庄严承诺,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并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宁夏“十一五”经济发展规划,出台了《宁夏应对气候变化方案》,配套编制了《建设节水型社会规划》、《宁夏循环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宁夏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以不俗的表现成为中国适应气候变化项目试点省(区)和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样板省(区)。

作为我国内陆资源型民族自治区,宁夏经济发展粗放、高碳性特征明显,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迫切需要探索一条适合区情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调研报告显示,宁夏目前三次产业构成为10.9∶52.9∶36.2,这与全国的11.3∶48.6∶40.1相比,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赖于第二产业的现实没有改变,低能耗、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发展不够。同时,宁夏工业结构中重工业比重偏高。宁夏要走低碳发展道路,必须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低碳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面对宁夏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实,这份报告开出的一剂“药方”,就是

今后优先发展以生态文化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并促使其集群化发展,力争到2020年将宁夏建成21世纪我国的“一地三中心”。即以面向穆斯林国家为重点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全国重要的伊斯兰国际金融中心,以面向穆斯林国家为重点的国际经贸与文化交流中心,我国最大的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集散与认证中心。此外,宁夏将加快形成“五优一新”产业集群空间战略新格局,用沼肥、秸秆还田等替代传统化肥,大力发展有机、环保、绿色、高效生态农业等,也是宁夏低碳经济之路的发展方向。

二、中国宁夏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基本情况

1、能源生产平稳增长,煤炭生产占主导地位。2005年,我区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1927.8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9.55%。其中,煤炭(吨原煤折0.714吨标准煤)占能源生产总量的98.6%,原油 (吨原油折1.43吨标准煤)占0.3%,水电占1.1%。“十五”期间,能源生产总量增长了41.5%,年均增长7.2%,其中,原煤增长65.1%,年均增长10.5%,原油大幅下降46.8%,水电增长92.7%。

2、能源消费高速增长,工业是能源消费的主体。2005年,全区能源消费总量为2480.4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8.64%。“十五”期间,能源消费量增长2.83倍,年均增长23.2%,其中,原煤增长3.6倍,年均增长29.3%,原油增长76%,年均增长12%,天然气增长50倍,水电下降86%。

--能源消费类型。2005年,全区消费原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87.3%,比上年增长16.4%,原油占8.2%,下降10.9%,天然气占3.6%,增长8.6%,水电占0.9%,增长95.6%。

(二)存在问题

1、综合能耗比较高。2005年,我区单位GDP能耗为4.14吨标准煤/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39倍,为单位GDP能源消费最高的省区。同年,经济发达的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江苏、海南等省区,单位GDP能耗均在1吨标准煤/万元以下,我区与这些省区的差距更大。

2、工业能源消费多。2005年,我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9.03吨标准煤/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49倍,也是全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费最多的省区,与广东等省区比,相差8倍以上。

3、能源产出效率低。2005年,我区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为62.8%,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比全国2004年的平均水平低7.9个百分点。消费每吨标准煤实现的单位GDP为2416.54元,比全国平均水平少5781.5元。

4、能源供需矛盾加剧。“十五”期间,我区能源生产年均增长7.2%,能源消费年均增长23.2%,增幅相差16个百分点。尤其是自2004年以来,能源消费量大大高于生产量,2005年,我区一次能源自给率仅为77.7%,调入能源1652.41万吨标准煤,调出能源1177.61万吨标准煤,净调入474.8万吨标准煤,成为能源调入省区。另外,我区石油、天然气、水电等优质能源少,消费量所占比重逐年下降,由2000年的31.5%下降到2005年的12.7%,致使能源利用效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

三、低碳时代,宁夏经济如何布局

一、通过“增绿”“稀释”碳含量

一直以来,为实现节能降耗目标,很多地区不得不壮士断臂,淘汰高耗能产业。宁夏经济是典型的碳基经济。煤炭与电力行业占据全区工业产值的近一半比重,工业产值又占据宁夏GDP的半壁江山。减碳,意味着宁夏经济大伤元气。 低碳时代的到来不可逆转,宁夏必须早做准备。对未来发展的危机感,促成了自治区政协经济委员会在2009年奔走全国调研宁夏新兴产业发展路径。

据调研,工业作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担负着拉动全区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重任。与其在传统优势工业基础上靠壮士断臂来减碳,不如引进新兴产业,通 过“增绿”来“稀释”经济中的碳含量。他们建议,宁夏发展低碳经济,重点在新兴产业。新兴产业的引进与培育,应该符合低碳、环保、高科技、上规模的要求,以实现拉经济、降能耗的双赢目标。

二、以光伏产业为龙头,宁夏制胜低碳时代

2009年末,在被称为“改变地球命运”的哥本哈根峰会上,中国政府代表团放映了一部宁夏发展光伏产业与风能的资料片。这一举动向世界昭示,宁夏在低碳经济博弈中已经抢占先机。事实确实如此,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可以使宁夏荒漠土地较多、干旱少雨的劣势转变为优势。同时,宁夏电力资源充足,矿产资源丰富,是国内目前发展硅材料产业条件最为具备、配置最为良好的地区。近年来,国电电力、无锡尚德等企业纷纷进军宁夏,抢食光伏大餐。2009年,宁夏太阳能光伏产业发电在建项目17万千瓦,当年并网发电5万千瓦;风电装机达到60万千瓦。以如此迅猛的发展趋势,如果在5年内把这一产业链全部有效闭合,将形成一千亿元产值。此外,光伏发电项目还可产生巨大的碳减排效益和碳汇效益。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经济委员会建议对具备发展优势的石嘴山市、中卫市,鼓励先行先试,带动我区光伏产业快速发展。

三、提升轻工业比重以降低能源消耗

200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单位GDP能耗全国最高。这与宁夏以能源、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有关。自治区政协经济委员会建议,为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必须提升轻工业比重,以降低能源消耗。经自治区主要领导与全球最大的环保纺织新材料生产企业多次沟通,该公司已有明确意向到宁夏投资建厂。该公司利用原液着色技术,直接生成有色丝,不产生任何废水。每生产1吨涤纶色丝还可节省综合能耗折合电能11000度。如果在宁夏投入建设100万吨涤纶色丝纤维,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将非常明显。

四、采取多种措施,从各个方面推进生态环保工作

(一)注重生态建设。自2000年以来,宁夏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水土流失治理、湿地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2003年在全国率先实行全区范围封山禁牧,近400万只羊群下山全部舍饲圈养,244万公顷草原得到休养生息。该自治区196.7万公顷林地年吸收二氧化碳102万吨。

(二)设立农村环保专项基金。从2007年起,宁夏连续3年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列入为民办环保10件实事之一,并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农村环保专项资金。仅2008年,就投入资金2.2亿元。

(三)致力于防沙治沙。50年前,宁夏治沙大军发明了草方格固沙法,有效地保障了穿行在腾格里沙漠南缘的包兰铁路畅通无阻。从那时起,宁夏人就致力于建设中国防沙治沙示范区,构筑中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据资料显示,宁夏已累计治沙18.9万公顷,成为中国第一个治理速度大于沙化速度的省(区)。

(四)发展能源化工基地。宁夏坚持高起点、高水平建设宁东和太阳山能源化工基地,对所有进驻工业园区的企业要求建设产业集群项目,普遍采用高新技术和现代化装备以及循环经济产业链,并积极开展 “三废”治理和综合利用,工业用水和生活废水全部实现循环利用。所建电厂全部安装60万千瓦以上的超临界或超超临界空冷机组,节水率达到70%。

(五)强化节能减排。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执行“十大铁律”,关闭一大批规模小、污染大、工艺落后的“五小”企业,减少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4.66万吨和1.73万吨,单位GDP能耗下降10.98%,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近80%,装备脱硫设施并投入运行的燃煤机组占规模以上装机总量的92.38%。

(六)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中国水资源最少的省份之一的宁夏,通过大力发展节水农

业、加快节水改造、实行水权转换,努力建设全国节水型社会示范省(区)。近5年来,宁夏累计减少黄河引水40亿立方米,相当于国家分配给宁夏一年的黄河耗水量。

对即将到来的低碳时代,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宁夏完全能够通过布局新兴产业完成减碳目标,新兴产业将成为重塑宁夏经济版图的强大力量

参考文献

《宁夏发展低碳经济的初步思考》

《宁夏循环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

《宁夏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宁夏能源消费现状与节能降耗工作思路及对策》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

宁夏低碳经济调研报告
《宁夏低碳经济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