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学读后感800字

发布时间:2020-03-03 11:42: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大学读后感800字

大学>读后感800字

(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古典诗文《大学》里的句子。所谓\'大学\',实质为大学问,人世间最重要的学问。

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本篇就是采用的《大学章句》本。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国、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要得众、慎得、生财、举贤。\'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见贤能举,举而能先。

《大学》的的宗旨,在于彰明人类天赋的光明纯莹的心灵,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再通过礼乐教化,以启迪人们的自觉,去除物欲,不断更新自己的德行,而达到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对大学的纲领有所体会,自然便会立定人生志向,以此为生命的理想方向。确定了心中志向,便不会轻易为外物所干扰,就会至死不渝的去追求。不论面对何事何物,都能认真思考,由此得到至善之理,明白明明德和亲民的关系如同根本和末梢的关系。\'知止\'是开端,\'能得\'是结果,对大学纲领有深切的认识和体会,自然距离大学之道的实现不远。

人们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又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两者一样,都被人用来表达自己所理解的君子之道。这种君子之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

《大学》中\'修齐治平\'的顺序与此并不相同。文章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顺序不一样,境界也就迥异:\'修齐治平\'是\'四有\'新人们的个人修行之道,\'平治齐修\'则是\'古之圣王\'的基本国策了。这种国策,用一句歌词说,就是:\'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可是很遗憾,偏偏有些人吝啬于一点爱,有些人等着别人献出爱,还有人名为爱人,实为害人。总之,不\'诚其意\'、\'致其知\'者,钻营计较于片瓦只草、蝇头小利者,众矣

大学读后感800字

(二)

书籍是人类精神的食粮,书籍乃累积智慧之长明之灯,书籍就是知识的宝藏。对于读书,我有一种特殊的情怀,多读书,读好书,读书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

纵观浩瀚书海,中国的古典文学极具魅力,《大学》就是这样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从这个题目的表面意思理解就是现代的\'大学\',其实不然,《大学》里讲的全是如何做一个品德高尚、正直无邪的人和怎样治理好一个国家,怎样治理好社会。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的第一句写到:\'《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意思是《大学》这本书,是古代大学教书育人的纲要和准绳。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宗旨在于显示本有的清明德行,在于把这种修养取得的成就恩泽人间百姓,从而使人人都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主要是为了说明弘扬人性美好善良的品质从三皇五帝时期就开始了,并不是我们现代标新立异的产物。我则认为它包涵了\'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上天赋予每个人一样的品性,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美好的,但是很可能由于后天的环境和自身的修养不同,才导致了人们在品行和德性方面的差异。只有我们自己加强自身的修养,做到至善至美,才能改变命运。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说明了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按照一定的自然规律产生、演变、衰退,任何事物都不能打破这个规律,就像蚕宝宝生来就会吐丝一样,鱼儿生来就会在水中游。每个事物都有本和末之分,有始与终之别。自然界就好像一个天平,两边重量相等,才能保持平衡,哪一边过重或过轻,就会导致整个自然界发生改变,失去规律性。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舞台上的主角,不可替代,人的本质没有好坏之分,区别就在于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所在环境不同,造就了每个人的境遇不同。

古人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对自己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这种对于完美人格的执著追求,令人肃然起敬。这是令我大为感动的一个地方,在当今这个个性鲜明的时代,人们我行我素,保持自己的鲜明个性,\'个性\'在张扬个人魅力的同时也为不少没有上进心的人提供了放任自己的理由,致使很多人走上了歧途。古人对于自身完美的追求也许很少实现,但是他们这种不断追求高尚品质的精神却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去努力实现的一个远大目标。

《大学》不仅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做人要以身作则,待人处事要心平气和,更总结了人一生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模式,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读后感800字

《我的大学》读后感800字

我的大学读后感800字

《燃烧吧!大学魂》读后感800字

800字读后感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800字

800字读后感

读后感800字

大学读后感800字
《大学读后感8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