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三年级第6册美术教案 11课19课

发布时间:2020-03-01 16:20: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1、门票设计

实施日期: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门票的用途、种类,尝试设计活动门票。 2.分析买票设计的基本要素,学习简单的版式设计方法与形式,提高设计能力。 3.通过活动门票设计,激发学生参与校园活动的积极性,懂得设计的实用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设计门票,学习简单的版面设计。 教学难点:设计实用、美观、有创意的门票。

二、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长方形铅画纸、彩笔、铅笔、尺子等; (教师)课件、图片资料、优秀学生作品等。

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

(1)教师宣布学校艺术节即将举行的校园活动,我们将开展门票设计大赛,同学们设计的门票将有机会制作成真的门票投入使用。 (2)揭示课题。 2.新课。

(1)欣赏图片,了解门票的发展史。

(2)欣赏各类门票设计作品,分析门票的基本要素。 (门票的主券、副券、主题、图案、时间、地点等) (3)了解门票上各个要素的作用。

(4)分小组讨论,观察不同的门票排版设计,找出异同,画出设计稿。 (5)教师总结门票设计常用排版形式,鼓励创新。 (6)欣赏各类创意门票:异形门票、多功能门票等。

(7)提出设计问题:如何使你设计的门票更受欢迎?如为一年级小朋友设计注拼版门票、防伪门票、带地图的门票等。

(8)布置作业:设计实用、美观且有创意的艺术节活动门票。 3.小结延伸。

(1)自主展示、自主评选出最佳门票设计,颁发入围奖状。

(2)学校艺术节中还需要哪些设计?如门票的包装、海报的设计等。 成立艺术节设计组委会,全面开展校园设计活动。

三、板书:

四、教学反思:

12、班级小报

实施日期: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报的基本构成要素,掌握不同小报的特点和作用。

2.欣赏有主题的版面设计,总结小报版面设计的基本原则,提高处理信息资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3.宣传低碳生活,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有主题的版面设计。 教学难点:小报设计的创意。

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素描纸、油画棒、水彩笔、铅笔、尺子等。

(教师)课件、有关“低碳生活”的图文资料、报纸、优秀学生作品等。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报纸发给学生(每个人一张或者小组一张),集体讨论:这些报纸上有哪些内容?排版是怎么样的?要完成一幅美观的板报,就应对文字、图形等要素进行设计、编排,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2.了解新知,加强体验。 (1)了解什么是小报?

(2)出示课件,结合实物报纸,了解报纸的构成要素。

①报头:也可以叫做总刊头,一般由主题画、报名、期号、编报者几部分组成。 报头在设计与表现手法上力求简炼,要反映手抄报的主题,起“一目了然”之效;报头的位置应放在最醒目的位置。

②题图:即小刊头,由文章标题与装饰图形组成。 题图设计要注意以文字为主,装饰图形根据文章内容及版面的需要而定。文章标题文字要书写得小于报题的文字,要大于正文的文字。总之,要注意主次分明。 ③内文:即小报里面的文章内容,是手抄报的主要部分。

内文的抄写要做到:a.字体要工整、美观,不写错别字。b.如果是两人以上一起抄写,要注意字体要统一。

④插图:是根据内容及版面装饰的需要进行设计。

好的插图既可以美化版面又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文章内容。插图的位置不宜太大,插图应有“画龙点睛”之效。 ⑤花边:是手抄报中不可少的。 重要文章用花边作外框,文章之间也可用花边分隔,有的整个版面上下或左右也可用花边隔开。在花边的运用中常用的多是线条与简单图形等。 总之,手抄报是多个要素有机组合的结果。 3.讨论探究,激发创意。

(1)小组讨论:小报的设计步骤,并说明原因。 (2)欣赏小报的版面编排。 (3)探究小报版面排版:

①小组讨论:小报版面排版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②思考问题:报头可以放在哪些位置?在小报中文章可以如何排列?在小报中如何分隔两篇文章?

4.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小朋友们:我们班级的专属小报要创刊啦!请为它取一个名字,并用草图的方式设计班级小报版面。 温馨提示:

(1)要求有报头、五篇左右的文章。

(2)小报内容安排合理,使版面清晰、美观,对读者产生吸引。 5.展示评价,布置任务。

(1)举办版面设计沙龙,请学生将作品贴在黑板上进行自评、互评,教师以适当的语言进行小结。

(2)下节美术课,我们将以“低碳生活”为主题设计一份班级小报,请搜集有关文章与图片。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素描纸、油画棒、水彩笔、铅笔、尺子等。

(教师)课件、有关“低碳生活”的图文资料、报纸、优秀学生作品等。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图片展示,我们家园的“昨天”与“今天”的对比,唤起学生低碳环保的意识,引导学生用小报的形式向人们宣传与教育有关“低碳生活”的知识。 2.作品欣赏,问题探究。 (1)欣赏优秀学生作品。(主要从装饰美化方面进行欣赏) (2)如何使我们的小报更吸引人? ①主题突出,图文围绕主题而设计; ②整个版面干净整洁、字迹工整;

③适当的插图与花边能使版面变得更美观。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请同学四人为一组,利用课前准备的有关资料,以“低碳生活”等为主题,设计一份小报。

要求:版面整洁,字迹工整,色彩鲜艳,主题突出。 4.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1)学生依照《小报设计自评表》对自己的本课学习做出评价。 (2)将学生的作品贴在墙上,举办小报设计展评会, 请同学说一说:①哪张小报吸引你?并说明原因。

②你能为哪张小报提供适当的修改意见?并说明原因。

(3)同学们,今天我们用手绘的方式做了一张有关低碳生活的手抄报,小报的主题和类型还有很多哦!下面请欣赏不同主题和不同类型的小报。

(4)教师小结:这节课,同学们成功地办了一张有关“低碳生活”的活动类型手抄报,课下可以尝试其他主题与类型的小报。小报是用于宣传或教育的,希望同学们课下大胆展示自己作品,扩大其影响力。

三、板书:

四、教学反思:

13、活字印刷

实施日期: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活字印刷的历史、制作方法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在尝试用泥字模的方法进行表现中理解简单的活字印刷原理,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欣赏与体验等活动感受祖国的优秀文化,加深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掌握活字印刷的基本原理,学习制作泥活字模。 教学难点:能抓住活字印刷的特点进行创作表现。

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白纸、水笔(或油画棒)、陶泥、刻刀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刻刀、陶泥、范例作品若干等。

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观看视频《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片段后教师揭示课题《活字印刷》,设问:你了解“活字印刷”吗?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活字印刷的历史和价值。 2.通过图片欣赏和视频观看引导学生了解活字印刷术的方法与步骤,初步感受活字印刷的独特魅力。

3.小练习:请学生快速用反体字写出自己的姓。通过观察、练习、评价引导学生了解活字印刷的字模设计的关键原理。

4.引导学生分小组探究:怎样制作一个字模?学生可以借助视频资料或观看课本及教师的演示制作步骤,通过欣赏探究学习了解泥活字的制作方法。 5.布置作业要求: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词语试着制作成一个活字泥板。 6.学生进行作业,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化辅导。提示学生注意字的反写。 7.引导学生展示介绍完成的作业,互相观赏并进行评价。

8.课后拓展:教师鼓励学生搜集各种有关“活字印刷”的资料,并与家人、同学一起分享。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白纸、水笔(或油画棒)、陶泥、刻刀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刻刀、陶泥、范例作品若干等。 教学过程: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时自己制作泥字模的感受,展示优秀的泥字模,板书泥字模的制作方法:盘泥条、泥板雕刻(阳刻、阴刻)。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关于活字印刷的发展演变史,重点介绍排版中“活”法。 3.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现代生活中应用“活字印刷”创作的美术作品,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活字印刷”的创新性。

4.布置小组合作任务:刻五个字模(我、爸、妈、和、爱)组成活字印刷,比比哪组印的作品最好? 5.教师进行适当的示范,通过欣赏同伴的作品打开设计制作和排版印刷的思路。 6.学生作业,教师进行巡视辅导。辅导重点放在学生合作的有效性上。

7.引导学生展示介绍完成的作业,组际之间互相观赏并进行评价。评价关注点看作品是否体现排版印制的“活”。

8.拓展欣赏:通过欣赏利用活字印刷原理创造的生肖图片等,引导学生课后大胆进行字模或者图案印制,创作出更多有趣的活字印刷作品或画面。教师小结本课的学习并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博物馆等,鼓励学生继续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活字印刷”的综合探究学习。

三、板书:

四、教学反思:

14、小陀螺,转呀转

实施日期: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陀螺的历史和结构,感受陀螺在造型、图案、色彩等方面的美感特征。 2.通过制作纸陀螺及开展游戏活动,运用多种材料,设计制作纸陀螺,并进行简单的装饰。

3.培养对美术设计制作的兴趣,增强创意设计制作的乐趣及审美体验,体会中国玩具的魅力。

教学重点:巧妙选用各种材料制作有创意的陀螺。 教学难点:制作时,陀螺面与陀螺轴的连接。

二、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卡纸(或硬纸板)、彩纸(或相应的材料)、双面胶、纸杯、小棒(铅笔或筷子)等制作陀螺的材料及必要的工具。 (教师)课件、陀螺。

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

(1)课件呈现陀螺,提问:图片中的玩具叫什么?你玩过吗?是怎么玩的? (2)学生交流玩陀螺。

(3)课件呈现课题《小陀螺,转呀转》。 2.欣赏了解。

(1)课件呈现各种陀螺,请学生说说喜欢哪个陀螺?为什么? (2)课件呈现中国画《古代风俗之打陀螺》,这幅画表现了古代的小孩玩陀螺的情景,你知道陀螺的历史有多久?教师介绍陀螺的历史:从我国山西夏县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发掘了石制的陀螺。可见,陀螺在我国最少有

四、五千年的历史。课件呈现考古发现的陶制陀螺。 3.深入探究。

(1)课件呈现纸陀螺,教师谈话: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创作一个漂亮、好玩的纸陀螺。提问:①你知道纸陀螺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由转轴和转盘组成)②转盘有哪几种形式?(圆片形、圆锥形、圆柱形)

(2)学生讨论回答圆片形纸陀螺的制作方法及过程,教师归纳总结。 ①用厚卡纸或硬纸板剪出圆形,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剪出圆形纸片。 ②采用彩纸剪贴或画的方式装饰圆形转盘。

③在圆形转盘的中心点安装固定转轴(转轴可根据转盘大小确定材料:牙签、铁钉、铅笔、小棒等)。 (3)讨论转盘的创新设计:①除了圆形转盘,还可以设计什么形状的转盘?(五角形、六边形、多边形、花形)②梯形、爱心形可以吗?为什么?(不行,只有配重均匀,保持平衡,陀螺才能转起来)

(4)欣赏优秀的纸陀螺作品,进一步启发学生。 4.创作练习。

(1)创作要求:设计创作一个漂亮的纸陀螺。要求造型新颖、装饰巧妙、色彩亮丽。

(2)学生创作,教师指导。对作业中能利用剪贴、卷折等不同方法的同学给予鼓励。

5.展示评价。

(1)分组展示纸陀螺,说一说你喜欢谁的纸陀螺?为什么?(提示:从形、色、图案方面阐述)

(2)分组开展“转陀螺”的游戏,比一比谁的纸陀螺转的时间最长。(请转的最长的同学介绍经验) 6.拓展欣赏。

(1)根据纸陀螺的制作原理,用其他材料设计制作的陀螺玩具。 (2)提问:还有什么材料能做陀螺?

(3)教师引导:任何东西,只要在重心的地方,插上一根棒子,再旋转棒子,来带动整体的旋转,就可以成为陀螺。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大胆尝试。

三、板书:

四、教学反思:

15、小小建筑师

实施日期: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立体造型的基本原理,用立体制作的方式表现建筑模型。

2.欣赏具有几何感的经典现代建筑,运用简单的剪、挖、插、粘、折等技法进行建筑空间的体验创作。

3.激发设计思维,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了解建筑物的一般特点,能自发地学习、创作,从中学习纸工艺的基本制作技巧。

教学难点:从平面到立体的的制作过程,以及立面上的门、窗、阳台、屋顶等细节的表现与装饰。

二、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双面胶、勾线笔、白纸一张、有一定厚度的彩色纸一张。 (教师)积木、范作、课件等。

教学过程:

1.游戏引题。

(1)学生上台搭玩积木。 ①老师带来一套积木,大家玩过吗?谁有兴趣上来玩一玩?(请两位学生上台玩积木)

②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搭出来的像什么?(可以表扬孩子有创意) (2)图片欣赏东京中金舱盒塔楼。

①同学们知道吗,有一位艺术大师就用积木搭出了真正的建筑!(暗示学生可以走近大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②看到这张建筑图片,大家有没有觉得它像极了我们玩的积木呢?(引导学生感受该建筑物如同搭起来的积木一般)

(3)揭题。其实我们也能成为一个小小的建筑师。 2.初步欣赏中外经典建筑。(从外形上感受设计构思,所选图片多为概括的几何体外形,给学生上一盘灵感大餐,用经典的建筑图片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1)出示一组典型几何体外形的中外经典建筑图片。问:看看都有哪些外形? (资料补充——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世界八大建筑奇迹之一;古罗马竞技场:代表罗马建筑的顶峰;悉尼歌剧院:既像竖立着的贝壳,又像两艘巨型白色帆船;北京天坛: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外形看似一个巨型的“方盒子”,表面根据细胞排列形式和肥皂泡天然结构设计而成,创意十分奇特)

(2)教师:你喜欢刚才看到的这些建筑吗?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夸一夸它。(极具创意、外形上很特别等) 3.进一步欣赏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作品,以点带面地分析建筑的构成要素。

(1)出示贝聿铭简介。同学们知道吗,当今,有一位美籍华人建筑大师,他设计和建造了大量划时代的建筑,遍布世界各地。他曾获得多项国际著名大奖,包括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茨克建筑奖,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他的名字叫贝聿铭。

(2)出示贝聿铭建筑作品图片。我们一起再来看看他的一部分建筑作品,并思考他设计的这些建筑是由哪些形状组成的?(引导建筑是几何形的组合) ①出示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玻璃金字塔图片(借用古埃及的金字塔造型,并采用了玻璃材料,现已成为巴黎的城市地标)。

②出示卡塔尔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图片(造型上轮廓分明,宏伟壮观,而再看建筑的细部,典型的伊斯兰风格几何图案和阿拉伯传统拱形窗,又为这座庞然大物增添几分柔和,稍稍中和了它的英武之气)。

③出示美国约翰·肯尼迪图书馆图片,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是一套几何图形的组合,一个圆台形体,一个似长方形、似三角形的竖体,一个横长条体) ④出示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图片,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造型新颖独特,平面为三角形,创造性地把不同高度、不同形状的平台、楼梯、斜坡和廊柱交错相连,给人以变幻莫测的感觉。被誉为“现代艺术与建筑充满创意的结合”)

⑤香港中银大厦(整座大厦由递减的三角向上组成的,每组三角形的高度不同,节节高升,使得各个立面在严谨的几何规范内变化多端。这是当时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也是当时美国以外的世界最高建筑物)。

⑥苏州博物馆新馆(错落有致的几何造型,演变成一种新的几何效果,展现出现代主义风格)。 ⑦澳门科学馆(主体由一个倾斜的圆锥体,一个半球体和一个菱形的基座组成)。 ⑧香山饭店(传承了中国园林建筑的风格)。 (3)教师小结。

①出示苏州博物馆新馆几何体图片。我们看到他的作品都是由类似这样的一些几何体构成。

②他还有好多建筑作品,就在2014年8月开馆的南京六朝博物馆,或许会成为贝聿铭的封山之作。优秀的建筑师总是能巧妙地利用材料设计出符合环境特点的建筑来,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美妙的空间,成为人类建筑史上的共同财富,让人百看不厌。

(4)学生谈设想:假如你是设计师,你想建造什么样的房子呢?来说一说吧。 (5)出示贝聿铭设计的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以及设计图。其实艺术创作往往需要大胆地先用草图去进行尝试。

(6)学生第一次作业:现在,请你也来画一画心中的那座房子的设计图吧。(用画草图表现设计构想,形成初步的设计构思。这一环节注重学生表现出外形结构就可以,不要求上色,学生在3-5分钟左右完成) (7)出示房子外形的剪影。(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搭设作业桥梁)当大家一下子想不出来的时候,有时也可以看看身边的同学或者看看图片,因为有时候美术学习需要去找一些与众不同的灵感,去捕捉别人的设计为你所用。 (8)教师点评作业。美妙的设计来自于你大胆地涂鸦。 4.学生初步体验设计。(明白纸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化过程)

(1)学生第二次作业:自主尝试让纸站立起来。今天我们想通过一张纸来表现自己的建筑构想。思考怎样可以把纸立起来?自己先试一试。(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并尝试明白原来一张纸可以用折、卷的方法让它立起来)

(2)补充:①但是大家要注意,如果你设计的建筑是要闭合起来的,为了显示美观,在折之前可以在纸的一端预留出一条边,用来粘贴双面胶。如果是开放的也就不需要留出一条边。②还可以把一张纸折出很多个面(出示教师范作)。③出示形状拼合图片。我们甚至可以把两种形状组合在一起,套进去,变成外圆内方或是内圆外方。想想还可以怎样套加? (3)学生第三次作业:修改外形。

①出示几个做好的不同顶的立方体,与学生一起探究方法。问:这些变化了的顶是怎么制作的?让学生说一说。(剪)

②你还能剪出什么形状来?出示不同外形的图片作参考。学生试剪外形。 ③小结:这样一来,我们设计的房子变得更富有变化了。 (4)几何体的组合:教师一分钟变城堡。

①老师能一分钟内变出一座城堡,你们信不信?老师给大家变一变,在实物投影上把不同的学生作品拼摆组合,把单体组合成群体。

②出示城堡图片。大家喜欢城堡,就是因为它那圆柱体的外形,圆锥体的房顶,有的高,有的尖,这样一幢幢组合起来后,看上去就高低错落了,好看极了。 ③你们也能变吗?前后四人小组拼一拼。 5.进一步表现设计构思。

(1)问:看看我们设计的房子外形上还缺少什么?(引导学生从门、窗、墙、房顶等细节上感受设计,学生思考并回答怎样表现立体感) ①教师用语言做好引导:(门、窗等细节)怎么办?用什么方法? ②教师示范用剪、折、镂空、粘贴等方法设计制作。

(2)教师示范作品的固定与组合,完善创作。如果是闭合式的,把纸的两头粘合;如果是开放式的,可以在底部折一条边剪开再固定到底板上。

6.出示作业要求:根据提供的主题,与同学合作设计制作一个生活小区的主题建筑群。

教师语言情境进行引导:市政府有关部门准备建造一座小区,需要招聘小小建筑师进行设计规划,制作一些建筑模型。有儿童小乐园、欢乐故事屋、奇趣小超市、魔幻小城堡、神奇科技馆、爱心小医院六大主题。每人设计的作品需要以小组为单位组合在一起,再进行主题制作的展示。

7.尝试体验设计过程。学生第四次作业:学生采用剪、折、镂空、贴等方法,尽情表达自己的各种创意。教师巡回指导。

8.展评作业。把全班作品根据不同主题分为六个小组进行展示。(围绕精致、特色等细节作点评)

9.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用纸的立体制作来表现了我们对建筑的感受。 10.拓展:课件出示一组图片。

一座建筑点亮一个梦想!你会是未来的设计师吗?

三、板书:

四、教学反思:

16、奇石

实施日期: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对奇石的造型、纹理及色泽等方面的特点,感受自然美。

2.在欣赏、游戏、探访等基础上,用线描或水墨的形式,个性、童趣地表现奇石之美。

3.增进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发展水墨画创作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各种奇石图片,了解擅长画石头的画家和作品等。准备好水墨创作相关的绘画工具。

(教师)课件及示范的笔墨工具等。

教学过程:

1.赏乐猜想,切入奇石学习。

(1)打开“音乐殿堂”这一情景式的PPT页面,请学生欣赏一段音乐:这段美妙的音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乐器演奏出来的?(灵璧奇石做的乐器)

(2)引导学生欣赏灵璧奇石,问:灵壁奇石“奇”在哪里?如奇在“形态”、“纹理”、“声响”„„ (3)引出学习主题:《奇石》。 2.探讨分析,感受奇石之美。

引导学生观看雨花石、太湖石,感受不一样的奇石之美。 3.水墨游戏,表现奇石纹理。

引导从教师下发的学习卡或自己搜集的图片上,选择自己喜爱的石头纹理进行水墨表现。这一部分教学,可就毛笔执笔、用墨方法作一示范。水墨游戏的方式,有助于学生灵动地学习中国水墨表现技法,感受奇石的纹理之美。 4.走近画家,研磨水墨奇石。 (1)出示蒲华的一件《花卉册页》,问:这是谁画的?画的是哪一类石头?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可就画家作简要说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连线的办法,感受不同石头的水墨表现变化。

(2)欣赏画家王小明的画石示范步骤图,空着手,比划着跟着步骤图画一画,想一想:你觉得画石头的最大难点在哪里?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可作些局部的现场示范,以直观方式破解学生水墨表现难点。

(3)引导学生对不同表现手法的水墨奇石比较,学会用自己的话概括其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作必要的提升式小结。 5.我画奇石,表现奇石之美。

引导学生用水墨方式表现奇石之美,并写上几句绘画感受的题款,有印章的学生还可在合适位置试着盖上印章。 6.交互赏评,分享中有拓展。

(1)引导学生从造型、肌理及水墨变化等方面,品赏自己和同学创意的奇石水墨画。

(2)课后,引导学生查找各个时代名家画石作品,加以欣赏。

三、板书:

四、教学反思:

17、会说话的石头

实施日期: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国内外各类石头造型艺术作品,抓住石头的色彩、肌理、质地及形状等特点并合理展开联想,感受石头造型艺术的魅力。

2.从不同角度观察石头,尝试用夸张、变形等绘画手法进行添画,利用生活中其他材料进行装饰,把单块石头表现成动植物等艺术形象。

3.增强热爱自然、美化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对美术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对石头观察、想象、彩绘、装饰,创作一件石头艺术品。 教学难点:抓住石头的形状、色彩、肌理、质地特点进行合理的联想。

二、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学生搜集各种形状、大小适合学生学习活动的石头,水粉颜料、画笔、记号笔及其他可用于装饰的生活废弃品(瓶盖、毛线、清洁球等)。 (教师):教师搜集国内外各类石造型艺术作品,准备PPT、范作、石头、颜料等教学用品。

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

(1)幻灯片出示各种石头造型艺术作品图片,让孩子谈谈感受。(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

(2)揭题:普普通通的石头通过人们的想象和创造被赋予了生命,成了“会说话的石头”。

2.引导学生观察石头的特征并进行联想。

(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石头,并及时展开联想。 教师出示一块石头,重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一块石头的形状,上下左右翻转着去看石头的形状像什么,教师及时表扬鼓励孩子的想法。

(2)引导学生从石头的色彩、肌理、质地又能联想到什么(如光滑的像海豹、粗超的像海绵宝宝等)。学生发挥想象,教师及时鼓励他们的想法。 (3)小结。

师:我们在观察石头的时候可以根据石头的形状、色彩、肌理、质地等特点把它想象成一个动物或植物,或者是一个故事中的人物,可以整体想象也可以局部想象,太奇妙了。

3.学习彩绘,讲解方法。

(1)教师示范人物头像,添画头发,眼镜、嘴巴变成了一个人的头像。

引导学生添画头发、眼镜、嘴巴时可以用夸张、变形等表现手法,比如眼镜画的特别大,头发可以是卷曲状,嘴巴可以张得很大,也可以露暴牙等。看了教师的示范请学生说说感想并保证一定的时间量给学生对自己的石头进行观察,最后说说创作思路。教师及时表扬有创意的学生,鼓励独创性。 (2)学生动手创作单块石头造型作品。

同学们拿着自己的石头一定蠢蠢欲动了,这时教师宣布开始动手画石头,同时出示作业要求:

①根据石头的形状、色彩、肌理、质地等特点进行合理的想象。 ②运用夸张、变形等绘画手法让石头变成一件有趣的作品。 ③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给自己的作品进行美化装饰。 ④给自己的作品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3)学生自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展示并说说自己的石头故事。 这里是学生深入展开想象,继续赋予石头艺术生命的环节,也为下一步的石头画组合创作做铺垫。

4.学生分组合作进行石头组合创作。 (1)欣赏石头组合造型艺术作品。

师:同学们,你们的石头作品很精彩,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石头人物和动物在干什么,幻灯片出示石头组合造型作品图片。请学生来说一说。 (2)分组合作。

可采用报名当组长的方式,让有能力的积极性高的学生来担任组长,并立刻组织讨论创作主题或者构思故事情节,达成一致意见后明确分工。 (3)学生小组合作开始进行石头组合创作。 (4)教师巡回指导。 5.小组展示组合作品。

师:同学们真能干,请以小组为单位将组合好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并由组内一名解说员对作品进行解说。教师要及时表扬学生的合作成果。 6.小结、延伸。

师:小小的石头在我们的手下变得活灵活现,它们会说话会唱歌,感谢同学们给了它们生命。除了用画笔给它们创造生命,我们还能用生活中的废弃物进行添加创作等。其实,石头造型艺术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师:生活中都有它们的身影,石头是大自然给我们人类的馈赠,我们要珍爱它,只要我们有一颗发现美、创造美的心,我们的生活就会更美好。

三、板书:

四、教学反思:

18、山外有山

实施日期: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感悟山水画的艺术特点,表现出空灵的山水意境。

2.尝试中国山水画的用笔、用墨的基本方法,用毛笔或用浸染的方法表现一幅具有近景、中景和远景的山水画。

3.体验独特的水墨韵味,激发对中国山水画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表现山水画的近景、中景和远景的空间。

教学难点:对水墨的运用、山势的控制、位置的经营,表达山外有山的意境美。

二、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毛笔、调色盘、墨汁、笔洗、抹布、生宣纸若干张

(教师)毛笔、调色盘、脸盆、墨汁、笔洗、抹布、课件、作品展示所用的长卷。

教学过程:

1.感受山水,引入课题。 (1)课件欣赏。

欣赏《云海中的山峦》《湖南张家界》图片。

(2)说说这两幅图片美在哪里?远近的山有什么不同? (3)揭题:《山外有山》。 2.对比欣赏,初步感受。

课件展示:漓江山水图片与李可染《漓江风光图》,让学生对比欣赏摄影与国画作品的区别,了解国画山水的基本艺术特点。 基本特点:笔墨交融,可游可居。 3.观察分析,了解风格。

(1)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山的层次(近、中、远)。

(2)提问:李可染作品中层峦叠嶂的山是怎样画出来的呢?

(3)学生猜想方法,师生共同解析用笔与用墨的方法。教师讲解画家创作背景及作品风格。

4.初步尝试,经验分享。

(1)试一试:学生以毛笔竖起来或躺下去在宣纸上尝试山的没骨画法。 (2)说一说:教师选取部分成功作品,让学生介绍成功经验。 5.深入实践,解决重点。

(1)教师提问:以前面同学介绍的用笔及蘸墨方法,画出近、中、远山。 (2)练一练:学生再次实践体验。 (3)教师从中选出用墨、用笔较好,有层次或山有大小不同的作品向学生展示。 (4)说一说:学生再次分享蘸墨、用水、用笔的基本方法。

(5)赏一赏:欣赏名家作品后,教师讲解并示范,分别用没骨和少量的线条画出不同的山。

6.感悟意境,化解难点。

(1)想一想:出示两幅作品,学生欣赏感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哪幅作品中的山显得更远。想象一下远处你认为还有山吗?(旨在回应课题,笔墨升华) (2)悟一悟:欣赏山水名画,感悟作品空灵的意境。 7.布置作业,构思创作。 作业内容:

①以没骨法表现远近、高低不同的山水画面。

②以线条及其他有趣的方法表现远近、高低不同的山水画面。 ③少量的山表现出《山外有山》的画面空灵感。 8.作品展示,交流点评

(1)学生以组为单位把作品贴在长卷上,其他学生参观点评。 (2)教师组织点评。 9.小结。

教师小结本课内容后提醒学生收拾工具。

三、板书:

四、教学反思:

19、南宋官窑

实施日期: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南宋官窑瓷器,初步了解南宋官窑的历史和美学价值。

2.小组合作学习,在简单的欣赏与评述学习活动中感受南宋官窑瓷器的艺术特点。

3.感受我国绚丽多姿的陶艺文化。

教学重点:了解南宋官窑的历史和南宋官窑瓷器的特点与魅力。 教学难点:掌握南宋官窑瓷器的特点,说出自己的感受与发现。

二、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水笔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习任务单、南宋官窑瓷器仿制品等。

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对比欣赏,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1,在学生汇报反馈后教师揭示课题《南宋官窑》。

2.引导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南宋官窑瓷器的形体与色彩,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2。

3.学生反馈交流任务单2的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南宋官窑的历史发展(板书:宋代陶瓷—北宋官窑—南宋官窑)。

4.引导学生欣赏分析南宋官窑瓷器的特点,重点从釉色、胎质等方面了解南宋官窑瓷器的独特特征:“紫口铁足”、“粉青釉色”和“文武纹片”。

5.引导学生分小组欣赏南宋官窑瓷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欣赏体会。教师结合学生汇报的情况进行适当的点评和补充讲解。

6.布置作业要求:选择教师提供的一件南宋官窑瓷器进行简单的评述。引导学生互相介绍并进行评价,评价重点放在是否抓住南宋官窑瓷器的特点上。

7.拓展欣赏:了解宋代“五大名窑”中的哥窑、汝窑、定窑和钧窑。教师简单介绍“南宋官窑博物馆”后总结:艺术就在我们身边!

三、板书:

四、教学反思:

第6册美术教案(三年级下册)

三年级第6册美术教案 6到10课

人美版美术第6册教案

人美第6册美术教案

湘教版新教材第6册美术教案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9课《美术小记者》教案

三年级语文第11课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第6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教案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第11课 吉祥图案教案

三年级第6册美术教案   11课19课
《三年级第6册美术教案 11课19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