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新闻摄影讲课稿

发布时间:2020-03-01 20:28: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新闻摄影的发展史

1842年5月5日德国汉堡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火灾,4天后汉堡变成一片废墟。当时画家史特尔茨纳用银版摄影术拍下了一组照片,但只留下了一张,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张新闻照片。(见—新闻摄影史—历史)

新闻摄影发展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150年里,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人物,但在新闻摄影方面有影响的主要是,被称为“新闻摄影之父”的萨洛蒙博士,他于1928年创造了“小相机+现场光+不干涉摄影对象”的摄影技法,开始了全新意义的新闻摄影,为新闻摄影开辟了一个新领域。另外一个是,1952年,法国的布勒松出版了专著《决定性的瞬间》。他提出“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个事件里都有一个决定性的时刻。如果快门是在这个决定性的瞬间按下去的,你就会本能地赋予画面以栩栩如生的生命,如果不能把握这个瞬间你的照片即没有内容,也没有形式,更没有生命力。摄影家必须抓住这一时刻。”(见——国外摄影作品)

1956年有荷兰三位新闻摄影记者发起创立了“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每年举办一次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又成为“荷赛”。 目前,在世界发达国家新闻摄影已经发展到颠峰阶段。报刊也走进了“读图时代”。

中国的新闻摄影发展情况:

我国第一张新闻照片

“南 昌 教 案”1906年2月20日,法国教士王安之请南昌县令江召棠赴宴,逼江召棠赔银十万两,杀数人。江召棠不从。被王安之杀害。王安之放言是自杀。22日,我们的报纸上就刊登了江召棠被杀的照片。我人民大怒,24日焚烧天主教堂,王安之逃出,被群众追到江边击毙。而后又将三处教堂焚烧。杀伤8人。

我国最有影响的一张照片:

那是1937年我国自由撰稿人王小亭拍摄的《日机轰炸下上海南站的儿童》,当时这张照片是刊登在美国一家报纸上,在国际上产生了强烈反响。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我们有一批老新闻摄影革命家,如沙飞、吴印咸等。(摄影史—中国摄影史)

建国后,1950年4月,中央在新闻总署下设立了“新闻摄影局”。1952年,改建为新华社新闻摄影部,负责全国新闻照片的发稿。

十年*期间

中国新闻摄影脱离了新闻摄影原则和规律,产生了严重的异化。由于要服从政治的需要,导演、摆布、甚至公然制作假照片,这都成为全国通用的“创作手法”。中国新闻摄影的声誉一落千丈,遭国际新闻界的指责和蔑视。

1976年4月的悼念周总理的“丙辰清明纪实摄影”是中国新闻摄影的一个转折。

80年代开始,中国新闻摄影的正本清源,首先从理论上重申了新闻摄影的抓拍要求,彻底否定了新闻摄影中的导演摆布及所谓的“创作”等恶劣作法。提倡“求新、求真、求活”的创作方法。与此同时,报刊界也开始改变了以往报纸版面新闻照片的豆腐干和邮票式的地位。1981年6月创刊的《中国日报》,成功地运用国外的经验,在一版心脏部位刊用了一张大夫照片,开创了我国报纸的一代新风。被称为是中国报史上的一次革命。全国各大报都开始重视新闻照片的运用,特别是报纸总编辑开始有了“图片脑袋”。

1988年1月5日,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和中国日报联合举办了“世界新闻摄影展”参观人数达130万引起社会各界空前的震动和冲击。

1991年8月,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和中国记协在宁夏召开了首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提出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重要理论。

1996年,人民日报总编辑、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范敬义提出“一个关键、两个提高”

1998年,第八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提出,中国报业已走进“读图时代”,和世界接轨。

2002年,提出新闻图片

2005年,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于宁(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在第八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提出,报业总编辑要从“文字总编辑”的角色向“图文总编辑”转变。

新华社的五道防线

一、专职新闻摄影记者

二、文字记者兼职摄影

三、特约摄影通讯员(目前全国有600多个签约摄影师——新疆—刘健)

四、高价购买国内外自由摄影师的图片。

五、截取电视画面。(照片)

新闻摄影的定义:

是以摄影技术为手段,对正在发生的、具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事实,通过现场选择抓拍的手段、摄取特定的瞬间形象,并结合必要的文字、因素来进行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

新闻摄影题材:

新闻摄影题材片新闻的范围比较广,其中有重大新闻、突发新闻、经济新闻、人物摄影、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科技新闻、法制军事新闻、自然环保新闻、日常生活新闻等。主要分图片新闻、专题图片报道

图 片 新 闻:

“是以新闻图片为主,并附有简单的文字说明来进行报道新闻信息的一种新闻摄影题材。”一般讲是用单副图片来对新闻事实来进行迅速及时的形象报道;他相当于新闻文体中的“动态消息”、“目击新闻”等,它的时效性要求特别强,要求记者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在第一现场采访第一手新闻,并发回编辑部门,并见诸新闻媒体。图片新闻一般就分两种。一是突发性新闻;二是一般性的事件新闻和人物新闻。如(新闻摄影课—突发性新闻、重大新闻和一般性新闻)

专 题 图 片:

又称为“专题摄影”“摄影通讯”等,类似于新闻文字报道的通讯、报告文学。它是新闻摄影的一种体裁。它是通过多副成组的画面、结合一定的文字,集中阐述一个主题,深入地反映事件发展变化的过程,揭示其内在的思想内涵及社会意义。也是报纸和摄影刊物常用的报道题材。(新闻摄影课—专题报道—面对非典)

图 片 新 闻:

拍好一张新闻图片一般要解决这两个问题,一是主题(告诉读者什么信息?)、二是形象(用怎么视觉告诉读者)。 报纸处理图片的程序

一、图片编辑:主要将通讯员的图片下载下来,经简单筛选后,上传到新疆日报图片库。

二、由摄影组组长进行二次筛选,对选中的图片进行剪裁和编辑图片说明。

三、摄影部主任进行终审,并签发到各版面。 处理图片的方法

方法类似于新闻摄影评选。新闻摄影“形象”是第一位的,“文字”是第二位的。文字只是对形象语言所不能表述的一种补充。他是一个“视觉优先”的原则。记者及通讯员的稿件大致分4类

一是新闻性和视觉表现俱佳;二是新闻性差,视觉佳;三是新闻性佳而视觉差;四是新闻性与视觉表现都差。

我们的原则是;第一类图片必用,第四类图片弃用,第二类与第三类个有一张图片,而只能用一张时,第二类图片优先,保证图片视觉效果优先

所以报纸选择图片的 首先是“形象”。

“主 题”:这是我们记者要拍什么、反映什么的问题。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按文字消息讲怎样写好“导语”的问题。如果你能用你的“形象”语言来解读出来导语信息用就OK了。当然你拍的图片信息含量越多,你所拍的图片新闻就应当是越成功。一张图片新闻,最起码应当讲清楚什么人、什么事情、在干什么。如果能用形象再告诉读者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那么就更好了。当然我不是指的大而全的拍摄方法。

我们往往有许多图片不知在讲什么,而是靠文字说明来解说新闻图片。

我们现在处理图片的方法类似于新闻摄影评选。因为在新闻摄影中“形象”是第一位的,“文字”是第二位的。文字只是对形象语言所不能表述的一种补充。比如,详细时间、详细地点、姓名和一些背景资料。(拍好新闻图片—突出主题)

“形 象”:新闻摄影玩的是“形象语言”。也就是你要将新闻信息通过“决定性的形象瞬间”来告诉读者。这样就要求你的形象表现能力要强,人物的喜、怒、哀、乐;新闻事件发生过程中的典型瞬间,包括新闻价值的大小,是否能刊发在报纸的重要位置等,这都与我们所表现的形象是否是“决定性的瞬间”,是否有视觉冲击力有着密切的关联·······

“决定性的瞬间”总是隐藏在大量的接连不断出现的过程性瞬间之中。所以说,你是否能抓住决定性的瞬间,关键在于摄影者对于新闻事件的认识和了解的程度,是否认识到了新闻事件的新闻价值的所在;是否找到了反映新闻价值的切入点。

这也与我们文字记者写文章一样,一个新闻的定位定准了,写文稿的切入点找准了,你就基本成功了。图片新闻也是一样的。在什么样的位置、用什么样的角度和什么样的镜头更能准确形象地表现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找准了,你就成功了。

在突发性新闻事件中,新闻是不可预见的。所以要求我们的记者要有强烈的新闻敏感性,形象的观察力和典型瞬间的捕捉能力。能把握现场,处事冷静快捷。

在一般新闻事件采访中,记者都有思考和处理新闻的时间,这就要求我们对新闻事实判断要准确,运用适当的摄影手段和摄影技术来表现新闻,完成新闻摄影采访。(拍好新闻图片—形象—视觉角度)

摄影技术:主要是指熟练地运用摄影设备,包括我们相机的光圈、速度、拍摄的感光定数,还有镜头的运用;

摄影手段:包括前景、中景和背景的运用;仰拍、俯拍等手段的运用。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不违背新闻事实的情况下,因形象表现的需要可对人物或环境做适当的调整。这也就是我们要说的抓拍(不干涉对象摄影)和摆拍(干涉对象摄影)的问题。

新闻图片与宣传图片的区别 我们一般将发表在新闻报纸刊物上的图片笼统地称为“新闻图片”。事实上,这个概念太广泛。应将新闻摄影分为二大类:一类是新闻摄影(新闻图片);一类是报道摄影(宣传图片)。也还有另一种更为细致的分法,

一是“新闻摄影”,主要偏重于突发性事件的报道; 二是“报道摄影”,主要偏重于报道那些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事实。它具有新闻性,对社会具有启迪和推动性,也具有思考、反思的深度和内涵。

三是“宣传报道”

根据我国的政治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的新闻媒体主要担负着的是宣传工作的重任。也就是及时将党的方针政策传达给人民、把各地政府和人民所做工作的情况告诉大家。所以说,我们目前所发表的大部分稿件和图片都属于配合“宣传”工作的。而真正的新闻只占整个报道的10%左右。

既然是“宣传报道”,我们为什么不能在不违背事实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调整,将图片拍的更美更好哪?我认为是完全是可以的。而且大家也是这样做的。只是有的作的好,有的做的差而已。

我们坚决反对的是补拍、重拍、预拍。

抓 拍:也称为“不干涉对象摄影”。是指摄影记者在新闻现场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不加以任何干预而进行选择记录的拍摄手法。

不干涉对象摄影是符合新闻摄影的特性与规律的拍摄手段。它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反映,具有相当的客观性与公正性,有利于维护新闻摄影的真实性。

我们提倡“不干涉对象摄影”、提倡“抓拍”。

摆与抓在80年代中期进行了激烈的大讨论,得出的结论是新闻图片绝对不能“摆拍”只能用“不干涉对象摄影”摄影手段。

在90年代中期新闻摄影界又进行了一番大讨论。虽然提倡“不干涉被摄对象摄影”手段。但根据我国新闻摄影的现实状况和宣传的需要。大家基本又默认了所谓的“摆拍”。前提是:“在不违背新闻事实的情况下,因形象表现的需要可对人物或环境做适当的调整。”并得出了14字——摆中抓、抓中摆,摆摆抓抓、抓抓摆摆。(抓拍与摆拍)

2003年2月24日巴楚县地震,新疆日报见报的一张“解放军在地震中抢救维吾尔族群众”的图片,就是一张补拍的假新闻照片。(问题图片)

构 图:

构图的目的就是“正确、鲜明地揭示摄影主题思想”。 新闻摄影构图的基本要求:“画面结构简洁明了”是新闻摄影最为重要的要求。简洁性是为达到主题思想表达的扼要性和明确性。它要求摄影记者最经济地利用造型因素和造型手段,充分、全面地揭示主题。

新闻现场总是有大量的素材,如果是不加选择的拍摄,往往会造成主题不明、杂乱无章,这是初学者常犯的错误。

新闻摄影构图必须遵循“减法”的规则;为了使主题形象鲜明突出,结构简洁明了,我们就必须在拍摄瞬间或在图片剪裁阶段使用减法,将画面中杂乱无章、有碍主题、分散读者注意力的多余的人物和景物排除掉或减去,(2003年中国新闻奖)

新 闻 特 写

新闻特写,就是摄影记者在拍摄时,从一个任务或一个事件中,选择最富特征、最能感动人的细节加以表现。它以级简练的手法,舍弃题材中一切次要的,而更集中、更细致、更突出地表现主题。 新闻特写,是现今风行于世界新闻摄影舞台的一种新闻摄影体裁。在世界上最具有影响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就专门设立了“新闻摄影”这一奖项。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许多年度大奖照片也都属于新闻特写体裁。如1980年,迈克·韦尔斯拍摄的《乌干达干旱的恶果》,画面中只有胖与瘦、黑与白、大与小对比强烈的两只手;1985年,富兰克·福尼尔拍摄的《奥马伊拉的痛苦》,展示的是少女临终前忧伤绝望的面容;1995年的年度大奖,是詹姆斯·阿兰拍摄的《被砍伤的卢旺达人》,画面上是一个卢旺达平民的侧面头像,他泪流满面,头部伤痕累累;2月10日,2006年第49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揭晓,加拿大的路透社摄影记者芬巴尔·奥赖利拍摄的新闻照片《尼日尔紧急供给中心的母亲与孩子》,被评为2005年年度最佳照片。“荷赛”评委会主席詹姆斯·科尔顿评价这张照片时说,“这张照片包含了一切:唯美、惊恐和绝望,它简洁、精致而感人。”

这些照片以对主体精细的刻画叫人永久难忘。 新闻特写的特点;

一、主题突出、画面简洁、舍弃陪体,使人一目了然。

二、注重情节和细节,刻画任务的内心与情绪,以情感人,唤起共鸣。

新闻摄影

讲课稿

讲课稿

讲课稿

讲课稿

讲课稿

讲课稿

讲课稿

讲课稿

讲课稿

新闻摄影讲课稿
《新闻摄影讲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