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以数字化实验学校建设带动学校新一轮发展

发布时间:2020-03-02 14:34: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以数字化实验学校建设带动学校新一轮发展

――上海市闵行区启音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总结

我校是一所招收听力障碍学生的九年义务制教育学校。通过近十几年的摸索研究,学校在聋儿语训、口语教学、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形成了强化口语教学特色。1998年,我校成为首批全国项目实验聋校之一;2000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首批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根据《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工作行动计划》和《闵行区教育信息化规划要求》,我校以数字化实验学校建设为动力,推进了学校向现代教育转变,带动了学校的新一轮发展。2003年成为全国信息技术实验聋校,2006年被列为闵行区数字化实验学校。

在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四三二三”实施操作举措:

(一)实施举措

举措之一:四位一体,建设集管理、教学、学习、资源的数字化教育环境。

1.建好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和协作性的数字信息门户。其系统框 架包括:以计算机网络为结构覆盖教育教学、教育管理、远程教育、教育交流等方面的开放性的基础设施,网络环境、运行维护、管理维护和各类教学需要的设施配备。现区域教育宽带网络已接入我校,学校内部局域网建立,共有网络节点二百多个,分布于学校的各个角落,而且每个节点都能与Internet相连接,基本形成集学校已有数据和应用与一体,灵活、方便和安全的数据共享。

2.开发提供听障学生学习支持的主题网站。现已开发的主题网站有:唤醒、开掘与提升听障学生潜能的“多元智能学习站”;提高听障学生语言综合素养的“启音之声”口语训练实例教程;以抓好德育分层目标实施,加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培养学生高尚品德、良好行为习惯的《行规与我同行》网站等。

3.建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的学习环境。根据整体设计、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思路,学校通过上拨和自筹资金,投资了万元,建立了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学生电子阅览室、教师电子备课室、视频接收室、视听编辑工作室、办公室网络联系系统等网络设施,为管理、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的及时快捷、合理应用提供了必备的、强有力的支持工具。

举措之二:三个强化,形成严格、规范、科学的运行机制

1.强化网络人本化管理。1)成立教育信息技术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

对学校的网络建设、教育教学信息资料库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提出具体可行的设计和实施方案,由下设教育信息研究中心组负责实施、指导、调控、检测。2)建立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它包括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培训学习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计算机房、网络、常规媒体、多媒体教室、资源库等专用教室和专用设备的管理制度,教师学生培训制度、计算机网络使用检查评比制度、考核奖励制度等,使学校数字化实验学校工作有章可循。

2.强化网络制度化管理。1)规范制度,修订各职能部门和人员岗位职责, 结合学校实际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制订全体成员信息技术考核指标和评估、奖惩办法。2)加强校园网硬件平台的日常维护,保证校园网络畅通,使设备使用效益得到最大限度发挥。3)制订师生联网安全保护管理条例,规范师生上网行为。

3.强化网络自动化管理。对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评价实行全方位的计算机管理。其中包括学校的校务、教务、总务的管理,教职员工、学生的身份信息、工作学习记录、评价信息等档案、学藉、学业管理。

举措之三:二个培训,提高师生信息素养。

1.教师培训。1)加强对教师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从思想上促使全体成员观念更新,从行为上提高全体成员对教师和教师工作的重新认识。2)定点、定时、定人安排领导、教师、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参加个职能部门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3)请专家作讲座,培训教师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支持下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4)挖掘本校培训资源,集中专题培训。内容包括教师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培训,通过具体的优秀的案例,进行整合方法的培训。

5)观摩学习。组织教师观摩校内外优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课,通过观摩教师能更具体体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学习他人成功经验,引发思考,以便更好开展这方面的工作。6)学术沙龙。围绕热点问题进行学术讨论,,通过集体确定主题,大家分头探索、研究,集中讨论,最终形成共识。7)网上论坛。在因特网上以论坛形式在网上开展学术交流和讨论。

2.学生培训。1)课堂教学,夯实基础。根据听障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和 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突破课程大纲只在小学三年级、初中二年级开设信息科技课的常规,制定1——9年级信息科技学科分年级目标、内容、形式和评价,编写1——9年级信息科技学科校本教材,让全体学生在每个学习段都能感知网

络世界的魅力,了解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学会计算机的各种技能。提高全体学生的信息素养。2)培养兴趣,发展个性。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开设校园网吧。组织各类兴趣活动小组,开展各项实践活动。举办电脑绘画、电子小报制作,网页制作,动画制作等学习班。3)主题探究,形成特色。围绕一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电子作品创作。开展主题式探究性活动。开展网上信息协作学习和交流。组建红领巾网上论坛,开展专题讨论。开辟网上大展台,举行研究成果展示。

举措之四:三项研究,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1.开展基础性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1)实行电脑网络备课设计。(文 本、课件)2)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进行学科课堂教学,探索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扩展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实际能力的方法与途径。3)合理运用信息资源指导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4)运用网络开展学生课内外作业指导、学习情况分析和学习评价。5)根据学科需求,设计、制作单元或横向知识结构虚拟情景资料。

2.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拓展性课程的实践研究。1)根据学校口语教育 特色、职业教育特色和综合理科、读书节、科技接等专题研究项目,编写校本教材,开发主题网站。2)开展师生实践活动。3)进行网上成果展示。

3.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课程的探索。1)以问题或者案例为切入口,通过网络资源,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2)开展师生网上主题式探究性活动。3)开辟师生网上专题论坛。

二.成效与收获

1.构建了实用、有效工作平台。学校数字化信息门户的建成,实现了学生、教师、校务常规管理以及各类教务管理的无纸化;实现了校内外公文、信息提交、传送和回复的数字化;实现了各类信息编码、分类、存储、提取、交流的自动化;为学校信息化教育和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技术平台,学校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构建了学校内部教管研综合网络运用平台,营造一个校内简单的、高效的、交互的、信息化的工作环境,使之成为行政、教师工作的平台;课堂教与学的平台;课题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平台;课外活动师生、生生交互的平台;学校管理上下沟通的平台;学校、家庭联系的平台。

2.突破了学校传统管理模式。学校充分运用校务公开、校长信箱等栏目,

以多向、公开、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等多种形式,对管理工作进行及时的、双向信息发布、工作反馈、决策公布、问题讨论、意见交流、评价反馈等,突破了传统学校管理中封闭性、单向性、隐密性的弊端,提高了学校管理工作的时效性、民主性和透明度,增强了公开性和交互性。

3.加深了教师对信息技术本质和内涵的理解,转变了课堂教学方式。教师们围绕信息技术更助于提高那类(低、中、高)智力水平听障学生的学习效果,信息技术对哪个年龄段的学生更有效,那些学科(文科、理科、新兴学科或传统成熟学科等)更适合于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方式等问题,展开全校性讨论、寻找问题症结,反思教学方法,确定教改措施,寻求改革突破口,转变了课堂学习方式。如:我校口语训练教研组,通过网络环境下语训专用设备与启音主题网站、网络作业相结合,语训课与信息技术课相结合,进行集体语言训练与个别语言训练的教与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开发了18个主题单元网上学习资源和相配套的网上作业训练题库,编写了近20万字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的网上学习素材,总结形成了看、听、读、打四结合听障学生学习语言独特的方法,转变了以往单纯“强化训练”“康复指导”的训练方法,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言语能力。近二年来,全校100%的参与了网络环境下教与学方式转变的专题讨论,95%以上的教师参与了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探索,教师运用网络转变教学方式,学生运用网络进行互动、探究、自主、个别化学习已成为我校教学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弥补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外教育活动的空白。我校除了通过网络向学生提供信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设计网上德育、科技、艺术等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由于我校一到九年级全部开设信息科技课,连一年级新生也与其他学科同步学习计算机,学生学习计算机日常普及率100%,低年级学生能上网浏览,进行简单word操作和绘画,三年级以上学生大多数能较熟练的运用网络发送电子邮件、收集信息、制作简单的电子作品,初中学生还能编写简单程序,部分学生的作品还有一定的特色,为此,我们充分运用此一优势开展网络缓建下的弘扬民族精神、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开展网上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等活动,学生通过网络用眼、动手、动脑来丰富表象,通过不同的搜索方式和反复比较实践,来完成有关教育活动相关资源的搜索、分类、汇总、表达;进行双向、多项交流。这种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针对

性地收集、选择、组织,探究的形式,多角度、多方位、多种形式、实践与虚拟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为教育活动提供背景化、情景化、功能化、交际化的学习、活动环境,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情景中,主动、积极地领会教育内容,有效提高了教育活动的效果。根据我们的统计(补学生作品、交流、竞赛、获奖等)

5.营造了一个多元、多方位的研究氛围。围绕市级核心课题《听障学生多元化任务驱动学习方式的设计与实践研究》,语文、数学、综合理科(自然)、美术、体育等各学科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科单元主题、多元学习站项目任务学习、多元智能通统整课程、单元延伸多元智能课程等多个专题特色网站的建设与应用模式研究。为深入研究,营造了一个多元、多方位的研究、探索、交流平台。

市级课题《听障学生多元化任务驱动学习方式的设计与实践研究》在今年获得市结题一等奖,全国电教馆立项的现代教育技术课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聋童开展加强口语训练的综合性研究》获得了全国结题一等奖。为课题的深入研究,营造一个开放的、共享的、交互的、信息化的研究、探索的环境。加快了多个专题特色网站的建设与应用模式的研究,加速多元化课程的实践研究与探索,目前,学校正围绕全国立项课题《网络环境下聋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以聋生发展为本,推动学校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课堂教学带动学校发展

以县域经济带动新农村发展

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带动学习型组织建设

深入探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发展

城镇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城镇建设

实验学校数字化校园汇报材料

以教师基本功带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定稿)

以教学改革带动学校工作的全面提升

以党委中心组带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版)

以校园足球为突破口带动学校体育综合改革与发展

以数字化实验学校建设带动学校新一轮发展
《以数字化实验学校建设带动学校新一轮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