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建筑材料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20-03-01 19:04: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建筑材料教学研究

郑迎春

(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228)

摘要:为解决高职高专学生由于《建筑材料》这门课涉及的范围广、学科多、知识点杂而厌学的问题,本文作者提出教材优化、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行之有效建议。

关键词:建筑材料;教材优化;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F012文献标识码:A

建筑材料课是建筑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由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组成,主要研究各种建筑材料的组成、构造、生产与加工方法、材料的技术性能质量检验以及如何合理使用。内容广泛、涉及学科较多,且实践性很强。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建筑材料的基础知识,掌握建筑材料的性能、应用及其试验检测技能,以便在今后实践工作中能正确与合理的使用建筑材料。同时为学习后续专业课提供基础知识。而强调工学结合办学特色的高职高专“建筑材料”则是侧重于学习建筑工程用各种材料的性能、检测方法、质量控制和应用的一门专业基础技术课,也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针对施工员、监理员、安全员、质检员、材料员岗位的核心课程之一。1

“建筑材料”课程中的各种建筑材料的成分复杂,种类繁多,性质差异大;各种材料相对独立、关联性少、综合性强、系统性差、跳跃性大,所以学生建立概念困难,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不高,导致教学难度加大。在教学过程中,建议高职高专院校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结合校内外建筑类实习实训基地的实习教学,以培养学生掌握建筑材料应用与检测的基本技能为目标,收稿日期: 责任编辑: 校对:

作者简介:郑迎春(1974-),女。汉族,河北东光人,硕士,建筑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建筑基础课的教学与研究

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建筑材料”课程改革进行探索。

1 教学内容的优化

“建筑材料”课程涉及面广、种类繁多,需要学习和应用的范围大,在教学上不能面面俱到,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按职业岗位的需求,应当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重点地整合取舍,以适用、够用为度。

1.1 重点介绍我国现有工程建设中最常用的结构材料

该课程中重点内容有水泥、混凝土、钢材3章,而这3章中的内容又各有主次之分。如水泥一章中重点为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一章中重点为普通混凝土,钢材一章中重点为钢筋。在课程讲授过程中,以材料组成→结构→性能→应用为主线,对各种建筑材料的性能、应用及相关规范、标准的技术要求进行重点讲解,其它相关内容作简单介绍。 1.2 注意与相关专业课教师做好协调

建筑材料课程是专业基础技术课,与前期学习的材料力学以及后续的混凝土结构施工、砌体工程施工、钢结构等专业课的学习,在混凝土、钢材等材料的性质、应用等许多方面都有交叉,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应与任课教师做好协调,避免重复教学。 1.3注重推陈出新

建筑材料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近年来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建材行业不断革新和创新,新型、节能、绿色、环保的新产品、新材料不断涌现,因此在教学内容上

要推陈出新。对于一些混凝土的新品种、新型墙体材料和建筑功能材料及技术发展方向等最新知识,应及时给学生介绍,让学生了解和追踪本学科国内外的建材的最新成果和国家有关的新标准、新规范,使教学内容能与时代发展同步。对于粘土砖、木材、沥青等材料要缩减其教学内容,可作为课后自学内容,同时删去对已过时的建筑材料的教学内容。

2 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理论课教学 2.1 应用教育心理学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进行教学

给刚刚高中毕业步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讲授建筑材料,许多同学感觉 “建筑材料”课程的实践性强、逻辑性差,叙述性内容多,工程实例少、计算练习少,使得学生在适应了高中数学、物理、力学等逻辑性较强的课程后,感觉对“建筑材料”课程学习不得要领。而建筑材料课是引领学生进入一个全新的、同时又是多彩绚丽的建材知识窗,施教得法,可促使高职学生充满兴趣地步入该课程的学习之门。建议教师应用教育心理学家奥苏博尔提出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用学生高中阶段已经掌握的相关旧知识去同化即将学习的建筑材料新知识。从而将学生尽快适应高职院校《建筑材料》的学习特点。 2.2 应用实物演示进行直观教学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材料理论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在教学中引入实物演示,使教学显得更为形象、直观。例如:教学中可将事先做好的标准件(水泥、混凝土、砂浆)试块直接用实物样品向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比较、分辨各材料标准试块的形状、尺寸和质量,就能很快掌握这些试块的特点、标准尺寸和区分方法,使学生获得非常直观的认知,并增强思维记忆,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获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2.3 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高职“建筑材料”课程的理论应用性强,理论联系实际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的理论教学应与现实工程相结合,在学习材料的特性、使用方法与范围、以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时,要以材料在实际工程中应用为例来讲解和分析。这样,不仅可以避免

课堂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难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是课程教学的客观需要,有助于学生养成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学用结合的好习惯。

例如,在向学生讲解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时,为了给学生强调建筑材料的质量好坏及配合比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施工方法和工程质量、工程造价,教学过程中不应局限于介绍材料本身,更应突出工程质量对材料性能的要求以及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例如,在介绍了PⅠ.Ⅱ、P.O、P.P、P.S、P.F、P.C等6个品种的水泥性能后,可以结合实际工程提出下面几个问题让学生选择材料,陈述理由:处于干燥环境的混凝土楼板、梁、柱宜选用哪种水泥?高温设备或高炉的混凝土基础应选用何种水泥?采用蒸气养护的混凝土预制构件选用何种水泥?

这样一来,学生对6个品种的水泥材料基本性质、工程应用不是机械地记忆,而是通过思考、分析、消化吸收,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加深,也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4 在工学结合中进行仿真教学

在工学结合教学中,材料性能检测工作与理论教学交替进行。根据教学进度,适时进行建筑施工的材料验收与检测技能训练。如:在学习了普通混凝土的技术性质与应用后,让学生到建材实验室,模拟混凝土质量现场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测定和混凝土试件的留置。通过实际工程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校核、表观密度复核、标准试块强度校正、施工配合比确定等仿真工作,使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消化于建筑工程实际的材料验收、材料检测工作中,在检测工作中学真知,用理论指导检测工作实践。通过实际的仿真工作与理论的联系,既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又得到职业技能的培训,从而体现“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工作,在工作中实现学习”的工学结合特点。

同时,在工学结合过程,让学生在建筑材料检测工作进行仿真实训,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检

测实训过程中,有的同学就提出水泥胶砂与砂浆有什么不同?经过讨论,联系所学理论知识,同学们不但找出了不同的原因是水泥胶砂用的是标准砂,而砂浆用的是普通砂;而且明白了水泥胶砂标准件是用于检测水泥的强度等级,砂浆标准试块是用于检测砂浆的强度。采用工学交替、工学结合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新意识。

2.5 通过案例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案例讨论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每位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将作为本课程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根据所学课程的内容和进度,给出实际工程案例,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让学生参与展开课堂讨论,讨论中学生可以针对工程案例提出问题,也可对老师及同学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学生对工程案例进行讨论并做出分析和评价后,教师应注意对案例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归纳总结。并以鼓励为主,指出学生分析中的优缺点。案例讨论教学,让学生参与实际工程案例的讨论,不但可以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学习,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质量意识,同时也使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 实验教学改革

“建筑材料”实验教学是强化工学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社会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必不可少的途径。通过实验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实验教学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仿真教学模式,以提高实训教学效果。

3.1 建立实验教学评价考核制度

将“建筑材料”理论学习与检测技能的考核设计为学习过程的考核,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学习与职业能力训练的重视程度。考核方式由学习态度10%、团结合作意识10%、操作规范性30%、学习能力(实验报告)20%,理论考试30%等5部分组成来评定学习过程的成绩。

3.2 在实验教学中实施仿真实训

在技能培训方面,实施模拟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从材料的进场、验收,取样和送样检测的工作过程和检测单位对送检材料的检测的工作过程的仿真训练。如施工方:水泥材料进场→水泥的验收→水泥取样→水泥送检;检测方:水泥取样→水泥细度检测→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检测→水泥胶砂标准件制作→水泥抗折、抗压强度检测等的工作全过程。让学生在校期间不但获得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工作”,使学生对今后的就业岗位的工作有基本的认识与实践。同时,可以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教学内容,在实训中结合实际工程要求,让每班分6小组的学生,设计多方案的混凝土配合比并检测其性能;再经过分析和调整测试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混凝土拌和物;进一步确定基准配合比,从而完成多方案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作全过程。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检测,使学生既巩固了书本的理论知识,又达到工作过程的仿真技能训练,同时还增强小组成员团结协作的沟通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学习能力。

3.3 设立开放式实验室

在实验教学中,有些实验不能在2节课内完成。如:水泥的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的检测需要较长的测定时间,则可采用开放实验室,学生利用课间、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完成实验,这样既保证了重点知识的学习,又保证了实验教学的完整性。同时开放实验室,也为师生开展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条件与平台。

3.4 让建材陈列室成为实践教学的场地

为了让学生及时了解和认识新型、节能、绿色、环保的新产品、新材料的应用,在建材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到建筑工地学习和认识各种建筑材料,帮助学生直观地消化和吸收所学理论知识。但建筑工地的施工过程是为实际项目服务的,它与课程的教学要求有很大的差距,由于受到工程施工进度、时间、地点和交通的限制,有限的工地学习完全满足不了课程的教学要求。因此,老师们将平时积累收集到的新材料样品及时进行归类、整理,在施工实训馆里,设立了新型材料样品陈列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

结合教学内容,到施工实训馆材料陈列室参观学习,了解建筑工程的结构细部施工中新型材料的应用,增强学生对新型建材的感性认识,有效而直观地帮助学生学习和认识各品种不同的新型、节能、绿色、环保的新产品、新材料的应用。 4 结语

对高职高专“建筑材料”的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旨在提高学生对学习本课程的兴趣,突出了工学结合的特色,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能力,材料应用与选用、材料验收与检测工作的职业能力、团结协作与人沟通的社会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冷超群.建筑材料[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8 [2]张德思.土木工程材料[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3

[3]戚筱俊.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5-23

[4]建筑工程管理与实物[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5

[5]魏鸿汉.建筑材料[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1

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高专课程开发

学习贯彻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工学结合人才

高职高专产学结合教学改革探索

工学结合

对中职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初探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建筑地基与基础》课程设计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研

刍议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工学结合心得体会

工学结合小结

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建筑材料教学改革
《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建筑材料教学改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