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地籍调查多选题记忆

发布时间:2020-03-02 17:48: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地籍调查多选题记忆

(以过关必做多选题为基础整理)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地籍制度概述

1、地籍最初的主要内容是应纳税的(土地面积、土壤质量、土地税额)的登记。——面值(质)税

2、地籍最初是为征税而建立的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用途(地类))等状况的田赋清册和簿册。——地址熟知、素未用

3、地籍的研究对象是指在地籍簿册的建立、变更和发展过程中,地籍诸要素的确定和变化规律,即对(土地产权、界址、数量、质量、用途)的确定和变化规律的研究。

4、税收地籍记载的主要内容有(土地面积、土地等级)。

5、下列各项属于产权地籍主要内容的有(土地界线、界址点的精确位置、土地的准确面积)。——点线面

6、为取得有关地籍资料和全面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和经济状况,我国主要采取以(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价值评估和地籍档案信息管理 )为主的(经济、技术和法律)措施。——查登统评档;经济法

7、现阶段我国地籍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地籍测量、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与信息管理 )等。

8、地籍的特点包括(空间性、法律性、精确性、连续性)。——法空念经(有口无心)

9、地籍在调节社会生产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地籍制度是地籍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归宿。——法制制度规范

10、地籍是一门兼具(实践性、操作性、理论性)的应用科学。——作贱你,以研究地籍制度、地籍管理措施体系和地籍管理技术手段为主要内容。——搓手制度

11、为保证地籍管理工作的展开,并取得预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地籍管理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有——国家制度保障,现联系玩,均可靠

(1)地籍管理必须有国家制度体系作为保障,有序开展工作 (2)保证地籍资料的连贯性、系统性和现势性 (3)保证地籍资料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4)保证地籍资料的概括性和完整性

12、地籍管理措施体系是一项集(政策、法律、经济、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管理措施。——政法经济P3 地籍管理是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而采取的(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的综合措施体系。P282

13、建立以计算机信息处理为平台的地籍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更新)的的自动化和信息。

第二节

地籍调查概述

1、地籍调查的作用主要有(建立和丰富地籍管理信息库、奠定了地籍管理的基础、为土地管理科学的研究积累资料)。——建库、奠基、积累资料

2、地籍调查时对土地权利客体调查的内容包括土地的(界址、面积、坐落、用途(地类)、使用条件、等级、价格)等——家(价)用地址,坐等面条。

第三节

地籍总调查概述

1、地籍总调查是土地总登记前的区域性普遍调查,其调查的成果为(产权管理、地政管理、税收、统计、规划)及建立地籍信息系统提供基础资料。—地税通(统)钱(权)柜(规)

2、地籍总调查为土地登记、核发土地使用证书做好技术上的准备,并满足(地政管理、税费征收、城乡规划、农田保护、房地产市场管理、土地动态监测)以及其他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需要。——贵贱保房地税

3、地籍总调查包括(准备工作、土地权属调查、地籍测量、检查验收、成果资料整理与归档、数据库与地籍信息系统建设)等工作。——与教材略有不同

4、地籍总调查准备工作包括(组织准备、资料准备、工具与表册准备、划分地籍区和地籍子区)。——织料工分

5、地籍总调查前应收集的资料包括(土地权属来源资料;有关测绘资料;土地调查、土地规划等资料;其他资料)

6、下列各项属于地籍总调查技术方案提纲内容的有(调查区域的基本情况、权属调查方案、地籍测量技术设计、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的分工和衔接、应提交的成果资料)。

7、地籍总调查技术方案提纲中,调查区域的基本情况包括(调查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行政隶属、用地概况、技术方案编写的依据、地籍调查工作程序、人员组成、经费安排、时间计划等)。——区域情况(位置、范围、隶属、概况),工作情况(依据、程序、人员、经费)

8、地籍总调查技术方案提纲中,权属调查方案应包括(确权的规定(依据)、工作用图、调查区的划分、地籍编号的要求、调查指界方法和要求、界标设置要求、宗地草图勘丈方法及要求)。——总要求(依据、底图、分区),具体要求(编号、指界、界标、草图)

9、地籍总调查技术方案提纲中,地籍测量技术设计应包括(已有控制点及其成果资料的分析和利用、控制网采用的坐标系统、控制网的布设方案、控制点的埋设要求、各项技术参数的改正、观测方法、计算方法、采用的数据采集软件、界址点的观测方法及精度要求、地籍图的成图方法、地籍图的比例尺、面积量算方法及精度要求等)。

10、地籍总调查成果为(产权管理、地政管理、税收、统计、规划、建立地籍信息系统——地产规税系统)提供基础资料,要求其成果具有精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均可玩)

11、地籍总调查工作由调查辖区内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对辖区内的地籍总调查工作进行(技术指导、组织协调、检查验收)。——检验机组

12、地籍总调查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开展这项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有(组织保证、经费保证、技术设备准备)。——猪鸡精

地籍总调查工作报告中工作组织、计划、经费是报告应反映的主题。——猪鸡精

第四节

日常地籍调查概述

1、日常地籍调查的作用包括:

(1)检查、补置、更正实地界址点位。 (2)核实、更正、补充相关地籍资料。 (3)逐步消除初始地籍中可能存在的差错。 (4)提高地籍测量成果的质量。 (5)保持地籍资料现势性

2、在日常地籍调查工作之前,就应做好准备工作,包括(资料准备、技术准备)——教材中为资料准备、表格的准备、其他准备

3、在日常地籍调查工作之前,就应做好技术准备工作,包括: (1)档案资料、数据的分析与整理。 (2)发放指界通知书。 (3)计算测量放样数据。

(4)地籍调查表、绘图工具、测量仪器等。 (5)调查人员的身份证明等。

第五节

全国土地分类体系

1、我国主要采用三种土地分类系统,具体包括(土地自然分类系统、土地评价分类系统、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即土地综合分类系统))。

(1)土地自然分类系统目的(揭示、遵循、挖掘),依据自然属性的相同性和差异性 (2)土地评价分类系统目的(调查、配置),依据是属性(自然属性、社会经济属性)

2 (3)土地综合分类系统目的(了解、反映、宏观、调控),依据是特性(自然特性、社会经济特性、管理特性及其他因素)。

2、土地评价分类系统一般以(土地生产力水平、土地质量、土地生产潜力、土地适宜性 )为具体标志进行分类。——一直潜水

3、土地综合分类系统,即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应用最广泛。一般按(土地的覆盖特征、利用方式、用途、经营特点、利用效果)等为具体标志进行分类。——利用腹肌(覆经)

4、《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根据土地的(利用现状、覆盖特征——复利),依据土地的(自然属性、覆盖特征、利用方式、土地用途、经营特点、管理特性——利用管子伏击(经))等因素进行分类。

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原则有(开放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继承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开学纪实

第二章

初始权属调查 第一节

权属调查的准备工作

1、权属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员进入实地调查前,必须按照(调查计划、工作进度)确定实地调查时间。——计划、进度

第二节

宗地权属状况调查

1、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权属来源证明材料有(建设用地批准书、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新开工大中型建设项目土地预登记文件、大中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报告、勘测定界图件) 等。

2、关于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下列各项属于其权属来源证明材料的有(建设用地批准书、《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缴纳证明) 等。

第三节

界址调查

1、设置界标的作用主要包括:

(1)防止权属调查、勘丈绘制宗地草图与地籍测量对界址点的判别差错; (2)保障准确勘丈、绘制宗地草图、地籍测量;

(3)界标是实地的法律凭证,是处理土地权属纠纷的依据; (4)便于对地籍调查的测量成果进行实地检查;

(5)便于土地使用者依法使用土地,减少违法占地和土地纠纷; (6)有利于地籍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四节

地籍编号

1、根据地籍要素的特性,地籍编号系统应遵循的原则有(适应性、实用性、唯一性、统一性、可扩展性、可更新性)等。——可以食、可以食——暂未食、重(统)新食

2、地籍编号有利于土地规划、计划、统计与管理,而且便于搜集整理资料以及利用计算机建立地籍信息系统,达到便于(检索、修改、贮存、保管、使用)的目的。——用贮管检修

第五节

绘制宗地草图

1、除利用界址点解析坐标外,(界址边长、界址点与邻近重要地物之间距离数据、界址点的几何条件)也常常作为依据来恢复界址点或解决权属纠纷。

2、宗地草图在地籍调查中的作用有:

(1)宗地草图为界址点的维护、恢复和解决权属纠纷提供依据;

(2)宗地草图可配合地籍调查表,为测定界址点坐标和制作宗地图提供重要信息; (3)宗地草图是检核地籍图中各宗地的几何关系、保证地籍图质量的重要图件。

第六节

地籍调查表

第七节

初始权属调查资料的检查与归档

1.下列各项属于初始权属调查成果检查必要过程的有(自检、审核和实地检查)。——注意:城镇地籍总调查成果实行作业人员自检、作业组互检、作业队专检、省级验收的三检一验制。

3 3.宗地调查资料按宗进行立卷,其内容包括(土地登记审批表、土地登记收件单、土地登记申请书、申请人身份证明、地籍调查表、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材料、地上建筑物、附着物的产权证明、其他证明材料)。

第三章

地籍测量 第一节

概述

1、地籍测量的基本功能有(法律功能、社会经济功能、系统功能)——法律经济系

2、地籍细部测量主要测量宗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及地类界线)等——线形地位。

第二节

地籍控制测量

1、地面控制网平差的计算步骤包括(数据整理、边长改化、坐标计算、成果输出、归档)。——整改算出轨

2、边长改化步骤包括(测距仪加常数和乘常数改正——气象改正——倾斜改正——归算改正 (归算至投影面)——投影改正)——常气血归头(不利于健康啊,所以要改正)

3、目前的控制网平差软件除具有控制网概算、平差、精度评定及成果输出等功能外,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功能,包括(控制网优化设计、网图显绘、粗差剔除、方差分量估计、贯通误差影响值计算、闭合差计算、叠置分析、坐标变换及换带计算)

第三节

测定界址点 第四节

测绘地籍图

1.地籍图测量方法可分为(全野外数字测图、数字摄影测量、编绘法)——教材为模拟法、数字法(不是解析法)。

2、地籍图的主要内容有(行政区划要素、地籍要素、地形要素、数学要素、图廓要素)

3、地籍图上地籍要素包括(地籍区界线、地籍子区界线、土地权属界址线、界址点、图斑界线、地籍区号、地籍子区号、宗地号(含土地权属类型代码和宗地顺序号)、地类代码、土地权利人名称、坐落地址)等。

4、1:5 000、1:10 000、1:5 0000比例尺地籍图上主要地形要素包括(居民地、道路、水系、地理名称)等。

5、1:500、1:1 000、1:2 000比例尺地籍图上主要的地形要素包括(建筑物、道路、水系、地理名称)等。

6、地籍图上数学要素包括(内外图廓线、内图廓点坐标、坐标格网线、控制点、比例尺、坐标系统)等。

7、地籍图上图廓要素包括(分幅索引、密级、图名、图号、制作单位、测图时间、测图方法、图式版本、测量员、制图员、检查员)等。

8、采用数字法测绘地籍图时,要进行地物编码,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唯

一、简洁明了、实用、便于计算机处理、符合国标图式分类)。

9、一个分区的外业数据采集结束后,形成的文件有(图块(地物)描述信息文件、测点坐标文件)

10、地籍图生成的步骤是:

(1)根据分幅地籍图的坐标范围,选定该幅图所涉及到的作业分区数据文件(包括图块描述信息文件和测点坐标文件)。

(2)由测点平面坐标和地块描述信息(地物编码、各点连接信息等)自动生成平面图。 (3)对于要求有等高线输出的地籍图,应根据测点三维坐标和地形(物)属性信息生成等高线,并完成等高线遇地物的自动断开、计曲线及地形点高程的自动注记,等高线与平面图的叠加。

(4)图廓整饰内容的自动注记。 (5)自动注记宗地号、地类号。

11、地籍图生成完毕后,在输出前一般还要经过图形编辑,其内容包括: (1)对测错的地物进行修改,对漏测的地物进行增加。

(2)在不影响地物表示精度的情况下,从美观角度考虑,对部分地物进行修饰、配置等。

4 (3)对地籍图上的有关道路、河流、村庄、单位等名称进行注记说明,对重要地物进行标注。

(4)图廓整饰。

12、当要施测高精度界址点时,数字摄影测量方法在下列场合仍然是经济合算的。 (1)界址点点数很多,例如多于10000个界址点。 (2)地面通视条件不好,而从空中能够看到界址点。 (3)界址点完整且便于在其上布设辅助标志。

(4)不仅要测量界址点,而且要同时制作多用途地籍图。

第五节

宗地图的制作

1、宗地图是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线、相邻宗地关系)的图件。

宗地草图是描述(宗地的位置、界址点、线和相邻宗地关系)的实地记录

2、宗地图绘制方法有(蒙绘法、缩放绘制法、复制法、计算机输出法)——猛缩腹肌。

第六节 面积量算

1、宗地面积量算过程中,一宗地只属于一个权利人时,应计算土地面积的项目包括(用地面积(即宗地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即基底面积)、其他面积(宗地内基底面积以外的面积))。

2、下列各项属于共有使用权宗地应计算土地面积项目的有: (1)共有使用权面积,即宗地总面积。

(2)权利人用地面积,即各权利人应拥有的土地面积。 (3)分摊基底面积,即各权利人应分摊到的基底面积。

(4)分摊公用面积,即各权利人应分摊到的除基底面积以外的土地面积。 (5)其他面积,如自购花园面积等。

3、面积计算与汇总的结果均以表格的形式提供,其报表类型包括(界址点成果表、宗地面积计算表、宗地面积汇总表、地类面积统计表)——一点三面。

第四章

变更权属调查

第一节

地籍变更申请与变更调查通知 第二节

宗地变更权属状况调查

1、国家作价出资(入股)国有土地使用权权属来源证明材料有(企业改制方案及批准文件;土地资产处置方案及批准文件;土地估价备案材料;《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合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与国有股权持股单位签订的委托持股合同;建设用地批准书;房屋所有权证及其他地上附着物权属证明、其他证明文件)。

2、下列各项属于国家租赁国有土地使用权权属来源证明材料的有(国有土地租赁批准文件;《国有土地租赁合同》;建设用地批准书;其他证明文件)。

3、国家授权经营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权属来源汪明材料有(企业改制方案及批准文件;土地资产处置方案及批准文件;土地估价报告备案材料;《国有土地使用权经营管理授权书》;被授权经营土地使用权公司土地配置材料;建设用地批准书;其他证明文件) 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变更上述三种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时,申请人应提交的权属来源证明材料应增加:原《国有土地使用证》。

4.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变更为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时,申请人应提交的证明材料

有(人民政府批准文件;原《国有土地使用证》;《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缴纳凭证;《房屋所有权证》等地上附着物产权证明;其他证明文件)。

第三节

界址调查及地籍资料的变更 第四节

日常地籍调查的审核与资料入库

1、地籍信息系统中,宗地的资料包括(地籍调查表、审批表、登记卡、归户卡、土地证)——目前由登记机关产生的资料。

第五章

变更地籍测量

第一节

变更地籍测量的特点及准备工作

1、变更地籍测量主要测量(土地权属界线、位置、宗地内部地物地类变化),并计算面积、绘制宗地图、修编地籍图,为变更土地登记或初始土地登记提供依据。

2、进行变更地籍测量前应准备的主要资料有(原有地籍图和宗地图的复制件;本宗地及邻宗地的变更地籍调查表及原有地籍调查表的复制件(包括宗地草图);有关界址点坐标数据;必要的变更数据的准备,如宗地分割时放样元素的计算;本宗地附近测量控制点成果)。

第二节

变更地籍测量的分类 第三节

测量成果资料的变更

1.下列各项属于变更地籍测量成果资料变更的是(宗地面积变更、地籍图及宗地图变更、界址点坐标册变更、面积汇总表及统计表变更等)。

第六章

成果的整理、归档与验收 第一节地籍总调查技术总结的编写

1、地籍调查成果包括(文字、图件、簿册、数据)等。

2、地籍调查成果文字资料包括(工作方案、技术方案、工作报告、技术报告)等。

3、地籍调查成果图件资料包括(地籍工作底图、地籍图、宗地图)等。

4、地籍调查成果簿册资料包括(地籍调查外业记录手簿、地籍控制测量原始记录与平差资料、地籍测量原始记录、地籍调查表册、各级质量控制检查记录资料)等。

5、地籍调查成果电子数据包括(地籍数据库、数字地籍图、数字宗地图、影像数据、电子表格数据、文本数据、界址点坐标数据、土地分类面积统计汇总数据)等——数字、数据。

6、地籍总调查技术总结的内容有 (概述、权属调查的技术总结、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及地籍细部测量的技术总结、质量检查结果分析、经验教训的总结、建议)。

7、权属调查的技术总结主要内容包括(权属调查的实施方案及技术路线;界标设置方法;界址边长及关系距离的丈量方法;宗地草图的绘制方法;地籍调查表的填写要求)。

8、地籍控制测量及地籍细部测量的技术总结的主要内容包括:坐标系统的选择;点位情况、埋设深度与方法、点之记或点位说明情况,经验与建议;采用的仪器设备及其检校情况;施测情况,平差方法及精度评定;界址点测定方法;制作地籍图的方法,内容的取舍标准,图的分幅与编号等;面积量算方法,面积统计结果;宗地图制作方法;界址点的精度评定。

第二节

地籍总调查工作报告的编写

1.地籍总调查工作报告的主要内容有(基本情况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领导机构的形成、职责、准备工作,人员的组成,与其他部门关系的协调及组织实施等;工作计划时间安排、经费安排、工作进度;工作程序、调查工作的流程;工作质量、调查成果质量的评定;体会与建议)。

第三节

地籍总调查成果资料的整理

1、动态的地籍资料包括(控制点网图、控制点成果表和点之记的复印件、地籍二底图、初始地籍调查表复印件、宗地图复印件、界址点成果表和细部点成果表复印件、土地登记卡、土地归户卡)——一图(二底图)二卡(登记卡、归户卡)的四份复印件。

第四节

地籍总调查成果的检查验收办法

1、下列各项中。属于地籍总调查成果验收条件的有(工作程序正确、权属调查由土地管理部门完成、提交的成果资料齐全并符合《地籍调查规程》的要求)。

2、下列各项中,属于只有专职员检奄的内容的有(全检记录;技术方案的执行情况,总结报告、工作报告等是否符合要求)——教材为:互检记录;技术设计书执行情况;技术报告、工作报告等的编写以及资料的分类整理和立卷建档是否符合要求。

3、验收工作结束时需编写(验收报告和存在问题的书面处理意见)——教材为验收抽检分析报告和验收评定意见书。

4、在完成三级检查工作的基础上,验收调查区的全部成果,验收工作可(一次进行、分阶段进行、分区域进行)

5、验收的内容包括初始地籍调查成果的(文字资料、权属调查、控制测量、地籍要素测量、地籍图及影响成果质量的重要问题)。

第五节

地籍总调查成果的评定标准

1、地籍调查成果的评定,由(文字材料、权属调查、控制测量、地籍要素测量、地籍原图及着墨二底图)等五部分材料组成。

2、地籍总调查成果优等品的评定标准包括: (1)含有“具体”、“建议”、“扩展” (注意:发展不是) 的; (2)含有“有检核关系”、“无涂改”、“能长期保存”的 (3)含有“完全”、“严格”的 (4)含有“均匀”、“端正”、“美观”的 (5)分数分子为1的。

第七章

地籍调查成果的应用

第一节

概述

1、地籍是以宗地作为空间信息的最小载体,以(准确性、现势性)为特点,以(多用途功能)为目标,所以地籍调查成果具有(显著的空间特征,有丰富的属性描述,有强烈的时态性)。

2、空间分析技术将可提供任意时间点、任意时间段的上述用色彩表达的图件,用于研究(土地权属、用途、质量)等方面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运动趋势。——只用钱

第二节

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调查

1、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调查的步骤主要包括: (1)资料的收集

(2)资料的整理与衔接 (3)城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4)专题图的制作

(5)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评价

2、城镇地籍调查及城镇变更调查的成果主要包括:覆盖评价区域的分幅地籍图、地籍调查宗地档案资料(地籍调查表、宗地草图、宗地图、权属材料等)、地籍数据库(权属信息及图形信息)、土地登记档案资料、城镇土地统计资料、初始地籍调查文字报告等。

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资料主要包括:评价区域的分幅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正射影像图、地块档案、土地统计台账、乡村边界图、乡镇及农村居民点地籍图、村组土地利用现状图、调绘片、面积量算图、(村)镇土地利用现状图、权属界线协议书、详查数据库、水利电力及林业铁路通讯等权属分布图等。

4、研究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结构时,将城镇分为(中心区、内城区、过渡区、外围区)四个区域。

5、土地利用潜力按土地利用程度和挖潜改造方向,可将城市土地分为(无容量土地、容量完全损失土地、未利用的土地、低度利用的土地、合理利用的土地、过度利用的土地)。

6、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调查在分析基础上制定挖掘城镇土地利用潜力的措施,为城镇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合理利用)提供依据。——管理瑰宝(管利规保)

7、制图级别可按照值的(自然划分、等图斑面积之和、等图斑个数)等方法来划分。

第三节

城镇地籍调查成果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的应用

1、科学有效地运用精确、现势的资料,就可以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

2、一个城市的规划可分为若干层次或若干阶段,目前通常的划分有(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小区详细蓝图规划)。

3、准确的地籍资料在(土地税费征收、征地拆迁、地价政策制定、国有土地的出让与转让管理和土地开发的管理)等地政管理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一个好的规划依赖于(详尽、准确、多时态、多层面)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空间信

7 息。

5、地籍调查成果的决策作用在于能提供(多层次、多要素、多时态)的空间信息,以及能提供各种以空间为定位基础的统计数据。——要实诚(要时层)

6、以往许多规划,弹性不足而刚性有余,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规划编制时没有(系统的、连贯的、准确的)地籍资料。

7、地籍调查是在国家有关规程指导下并依照一定程序进行的政府行政行为,成果具有(准确性、现势性、法律意义),连贯的地籍又记载了宗地的历史变迁。——准宪法

第八章

农村土地调查 第一节

农村土地调查概述

1、农村土地调查覆盖完整的调查区域,其中(城市、建制镇、村庄、采矿用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可以按照单一地类图斑调查。

2、农村土地调查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基本单位,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开展(土地权属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基本农田调查)等。

3、农村土地调查的基本原则包括(实事求是原则、统一要求原则、数字化调查原则、继承性原则)——统计实数。

4、地类调查应当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对调查范围内的每块土地的(地类、位置、范围、面积、分布)等利用状况进行调查——(按)地位分面饭。

5、县级农村土地调查主要分为(准备阶段、权属调查阶段、外业阶段、内业阶段、成果检查验收和核查)等阶段。

6、农村土地调查准备工作包括(技术准备、人员准备、资料准备、仪器设备准备)等——(农村)继子仁义。

7、农村土地调查资料准备主要包括收集(基础地理资料、遥感资料、界线资料、权属资料、基本农田资料、已有的土地调查资料及土地管理有关资料)等。

8、权属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1)查清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 (2)国有农、林、牧、渔场(含部队、劳改农场及使用的土地)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宗地状况。 (3)公路、铁路、河流的权属状况。

(4)其他国有土地使用权单位宗地状况。 (5)其他土地的国有、集体权属性质。

9、为了实现调查成果的纵向、横向的互联互通和快速更新,应尽可能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从调查底图制作、实地调查、数据库建设到调查最终成果形式等,全面实现数字化,满足管理对调查成果(查询、汇总、统计、分析)的要求。——习总统查(析总统查)

5、调查中必须全面、严格执行调查规程规定的(调查内容、技术要求、调查方法、精度指标、成果内容),保证调查成果的统一性、规范性。

第二节 土地权属调查

1、农民集体应具备的条件是(必须有一定的组织形式,组织机构;具有民事主体资格,依法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集体成员应为长期生活于该集体内的农业户口的村民)。

2、农村土地调查中,权属调查确权方式有(权源确认方式、指界确认方式、协商确认方式、仲裁确认方式)

3、在农村土地调查中,土地权属争议的处理原则包括(协商解决、行政处理、搁置争议)——教材中将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与此三种方式并列,本人感觉不妥,各位自己斟酌。

第三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1、土地利用调查中,地类调查采用调绘法,常用的调绘方法有(综合调绘法、全野外调绘法)。

2、综合调绘法首先应将能够确认的地类和界线、不能确认的地类或界线、无法解译的影像等,分别用不同的(线划、颜色、符号、注记)等形式标绘在调查底图上。——划符注颜

2、线状地物是地类调查的重要内容,是图斑划分的重要依据。线状地物包括(河流、铁路、公路、管道用地、农村道路、林带、沟渠和田坎)等——注意河流、林带。

3、图斑调查包括(图斑划分、图斑地类认定、确定属性)等方面内容——属性分类。

4、图斑属性一般包括(图斑的坐落、权属单位、权属性质、地类编号、顺序编号、图斑面积)等——坐地面、编权属。

当图斑为耕地时,还包括(基本农田、耕地坡度分级、梯田、坡耕地、田坎系数)等——机耕坡梯田(坎)。

5、基本农田图件比例尺为(1:1万、1:2.5万、1:5万)等。

6、进行基本农田调查时,调查上图是将基本农田保护片等相关信息落实到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上,确定基本农田图斑,并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检查基本农田要素层的(数据格式、属性结构、上图精度)等是否符合要求。

7、基本农田认定是指由基本农田规划、划定等相关部门共同检查基本农田片的(位置、界线、分布)是否与基本农田划定及调整资料相一致。——未(位)分界

第四节

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

1、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其地籍图基本比例尺为1:10000。有条件的地区或城镇周边的区域可采用(1:500、1:1000、1:2000、1:5000)比例尺。在人口密度很低的荒漠、沙漠、高原、牧区等地区可采用1:50000比例尺。

第九章

土地勘测定界

第一节

土地勘测定界的概念、目的和意义

1、勘测定界工作特点包括(综合性、特殊性、精确性、及时性、法律性)。

2、土地勘测定界的原则有(符合国家土地、房地产和城市规划等有关法律的原则;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符合地籍信息管理的原则;符合充分应用地籍资料的原则;符合有效检核的原则)——注意与农村土地调查基本原则对照

3、土地勘测定界工作程序包括(准备工作阶段、外业工作阶段、内业工作阶段、成果检查验收及归档阶段)。

4、土地勘测定界工作的意义在于:保障有地审查,使用地审批工作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健全了用地的准入制度;使项目用地(依法、科学、集约、规范),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保障耕地保护制度的实施。

土地勘测定界是保证建设用地审批(科学、合理、准确)的手段。

第二节

土地勘测定界准备工作

1、勘测定界工作前期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组织协调工作、收集资料、实地踏勘、制定技术方案、工作底图的选择和整饰)——租售十字弓。

2、根据土地勘测定界的工作程序,勘测定界分为(外业调查、外业测量、内业整理汇总)阶段,因此大型勘测定界项目要成立(外业调查组、外业测量组、内业整理组)。

第三节

土地勘测定界外业调查

1、土地勘测定界外业调查必须遵守的原则有(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调查的原则、一查多用的原则)

第四节

土地勘测定界外业测量

1.土地勘测定界外业测量工作程序一般是(平面控制测量、界址点放样、界址点测量、实施放线)——两测两放。

2、土地勘测定界平面控制网的常见布设形式有(GPS网、三角网、导线网等)——勘测定界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一般有:GPS网、三角网、三边网、边角网、导线网,其中常见的形式主要有:GPS网,三角网及导线网等。

3、土地勘测定界放样的步骤分为(确定界址点的放样元素、实地放样、界址桩的设置、界址点的编号及绘制点之记)——确实射编辑。

4、土地勘测定界外业测量中,放样界址点的方法一般有(极坐标法、前方交会法(角度或方向交会法)、长度交会法)等。

第五节

土地勘测定界内业工作

1、土地勘测定界内业工作包括(土地勘测定界面积量算和汇总、编制土地勘测定界图及项目用地范围图、撰写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

2、土地勘测定界的成果资料有(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土地勘测定界图、项目用地范围图、观测记录、计算手簿)。

3、勘测定界图是集各项(地籍要素、土地利用现状要素、地形、地物要素)为一体的区域性专业图件。

4、勘测定界图的主要内容包括(用地界址点和线、用地总面积;用地范围内各权属单位名称及土地利用类型代号;用地范围内各地块编号及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用地范围内的行政界线、各权属单位的界址线、基本农田界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范围线、土地利用类型界线;地上物、文字注记、数学要素)等。

5、勘测定界图数学要素包括(图廓线、坐标格网线及坐标注记、图廓线、坐标格网线及具体整饰注记;控制点及其注记;图框外的比例尺说明及图幅整饰)。

6、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内容包括(勘测定界技术说明、勘测定界表、勘测面积表、土地分类面积表、界址点坐标成果表、界址点点之记、用地地理位置图)。

7、为了便于土地勘测定界图件资料的(储存、管理、编辑、资料更新),土地勘测定界资料和图件,应尽可能地采用计算机进行数字图形管理。

第十章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第一节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1、为使地籍管理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迈进,应充分发挥地籍管理工作(基础性、公益性)的作用。

2、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依托,融合(数据库管理技术DBS、办公自动化技术OA、管理信息系统技术MIS)为一体的、高度集成化的信息系统。

3、下列各项属于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原则的有(实用性、稳定性、易操作性、安全性、先进性与开放性)——作用前(全)先放稳。

4、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在数据人库时,应确保信息库数据的(完整性、完备性、一致性 )。——(入库前)玩一玩

5、相对于二层体系结构(ClienU Server构架),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三层体系结构是由逻辑上相互分离的(表示层、业务层、数据层)构成

6、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本质上是对地籍数据进行(采集、管理、分析、表达)的过程。——分管采表

7、通常将(空间特征数据、专题属性数据)结合在一起,统称为空间数据。

8、(时间属性数据、专题属性数据)结合在一起,统称为非空间数据。

9、完整的地籍信息必须将(空间特征数据、专题属性数据(非定位数据)、时间属性数据)有机地结合起来。

10、空间数据可划分成基础地理数据和地籍专题数据两大类。属于基础地理数据的有(测量控制点、地形地貌)。

11、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中最基本的空间实体有(界址点、界址线、宗地),具有 (界址范围、位置、形状、面积、四至) 等明显的空间特征。

12、非空间数据主要是以各种(文档、报表、多媒体)等形式存在,包括(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

13、地籍数据具有的特征包括(空间性、时态性、相关性、多源性、复杂性)。

14、在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上,我们应当对地籍管理所涉及的(基础地理信息、产权产籍信息、管理过程信息)等进行区分,既保证地籍信息的完整性,又突出地籍信息的特殊性。

第二节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

1.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的功能包括(数据获取、数据录入、数据编辑、数据组织、格式转换功能、坐标转换功能、入库前数据库体内容检查和数据入库)。

2、入库前数据库体内容检查和数据入库包括(分层的完整性检查;每层的数据结构正确性检查;每个记录项内容的合理性和齐备性检查;拓扑关系检查;数据入库)。

3、数据库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采集与交换、坐标转换与投影变换、数据编辑与处理、数据检查、工作流管理、查询统计、空间分析、元数据管理、系统维护与升级)

4、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元数据管理功能将提供完整的(输入、编辑、查询、检索、导入、导出、报表)等功能,与Web应用程序接口,以便与数据发布子系统结合,成为网络用户访问国土资源基础空间数据的入口。——检查编书(输)报导,(结果有输入,无输出)

第三节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子系统

1、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按功能类型一般可分为(地籍调查与数据库管理、产权登记、地籍查询、统计输出、办文跟踪、网上发布和系统维护子系统)等。——茶树为关灯办法

地籍调查工作报告

城镇地籍调查工作汇报

地籍调查的主要内容

地籍调查法人身份证明书

地籍调查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

地籍调查实习心得体会(推荐)

江苏省城镇地籍调查细则

某县农村地籍调查工作情况

地籍调查工作流程(定稿)

广东省城镇地籍调查实施细则

地籍调查多选题记忆
《地籍调查多选题记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