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辽宁省丹东市七年级语文下册《口技》教案 新人教版

发布时间:2020-03-02 10:16: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辽宁省丹东市七年级语文下册《口技》教案 新人教版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积累、认读、理解、鉴赏与评价等能力。

过程与方法:体会作者从多方面表现表演者的高超技艺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课文内容,惊叹我过古代口技艺术的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常识、文言文的积累、认读、理解、鉴赏与评价等能力。

难点:作者从多方面表现表演者的高超技艺的写法。

二、教学设想

1、本文虽是一篇文言文,但是在掌握了重点词语的前提上,借助注释学生不难通读全文,而且较容易被口技艺人带入奇妙的声音世界。

2、通过自读→讨论→点拨式的教学方法,抓住重点问题:即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区别与各自的作用。

3、运用表演的方法进一步了解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醒木一响,老师上场”(教师可以利用教学用具黑板擦演示一下,以引起学会的注意)同学们,在自己的记忆中搜索一下,一般是什么人会用到这种醒木?„„升堂断案的县官,那叫惊堂木。古代艺人表演用到的开场道具,例如说书的,还有我们今天要来认识的这位——京中善口技者。

2、交流预习所得。掌握常识熟读课文。

研读课文

1.教师范读

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口技艺术的精妙,勾画生字词。

2.订正字音

犬吠(fèi)、叱(chì)儿、中间(jiàn)、曳(yè)屋、几(jī)欲。

3.学生自读教师引语及提问:同学们以同桌为小组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4.学生齐读

5.翻译课文第一段:一小组为单位讨论。

6.练习背诵翻译。

7.小结

8.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常识、课文背诵。

2.学生读课文第二段并练习翻译归纳内容,小组内完成。

一家四口人由梦而醒

3.学生读课文第三段并练习翻译归纳内容,小组内完成。

一家人由醒而梦

4.归纳一下文中表示“一会儿”的时间副词

5.反复读课文练习翻译。

6.小结

7.练习背诵翻译。

8.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课文背诵。

2.学生读课文第四段并练习翻译归纳内容,小组内完成。

起火后众人的惊乱惶恐

3.学生读课文第五段并练习翻译归纳内容,小组内完成

一句话说出你读后感受

为口技艺术的魅力所折服

惊叹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4、梳理课文 作者是怎样表现口技者高超技艺的?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技艺高超的证据来(三分钟) 找出以后,小组讨论,看看自己找出来的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讨论以后,交流结果:

(1)第一段中“京中有善口技者”这一句交代口技表演者技艺高(正面)如果我们采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找出其中一个字来说明技艺高,应该是哪个字?

明确:“善”,统领全篇,全文的内容情节都是围绕“善”来展开的。

四个“一“,极力渲染道具之简单,以衬托后面所介绍的艺人技艺之高超。

(2)第二段中:第一阶段的表演(正面描写——“遥闻„„众妙必备”

“遥闻”,说明声音之远,“欠伸”、“呓语”则在近前,表明了声音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小到大,由少到多,表现了事情发生在深夜,人们熟睡之后,“犬吠”烘托了夜深人静的气氛,也成为一家人醒来的缘由。接着便写一家四口人逐次醒来,孩子哭闹,大人喂奶,呵斥的声音,摹写了由一种声音的表演转到几种声音的混合表演,掀起了表演的第一次高潮,排比句式“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鸣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摹写五种声音,造成一种奇妙的效果。

(3)第三段中:表演本身(正面描写)“夫鼾声起„„梦中咳嗽”

写一家人醒后又入睡的过程,把听众由喧闹声引入夜深人静的境界。这段写一家四口人渐渐由醒而睡,又用鼠声衬托这种宁静,既充满生活气息,又有情节上突兀变化,由起先的喧闹陡然落为平静,也为下一个情节积势蓄力,暗示必将有更猛烈的情形出现,表演效果(从侧面表现):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4)第四段中:全文高潮(正面描写)

前两句先写起火和一家人的初步反应,接着便把声音由卧室引到室外,由一家人变成众多人,表现了火势发展之迅猛,然而又对火场中的声音作了集中的描写。“中间”“又夹”说明了许多声音相互搀杂。

观众表现(侧面)“于是„„几欲先走”

(5)第五段中:观众表现,五个“一”连用,与开头照应(侧面描写)

5.假若把文中这些侧面描写的部分去掉,同学们看,好不好?

侧面描写的衬托作用,使文章的表现手法富于变化,增强感染力。

6.文中的这些侧面描写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文中的侧面描写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场面表演中观众的反应“伸颈”“侧目”,听得入神,被表演吸引

“微笑”“默叹”对表演者的赞赏,进入情境

“意少舒”“稍稍正坐”几个字说明观众融入情境

“无不变色离席„„”“几欲先走”已完全进入情境失去了自持能力。

二是首尾两段对道具和气氛的描写。

7.拓展训练

(1)你会模仿小动物(如鸟、猫、鸡、鸭子等)、乐器或其他事物的声音吗?

8.作业:练笔: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一篇200字的小文章,描写你所看过的一段精彩演出。

辽宁省丹东市七年级语文下册《马》教案 新人教版

辽宁省丹东市七年级语文下册《伟大的悲剧》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十课《口技》教案2 新人教版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 口技 教案

辽宁省丹东市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课 第三框《祝福青春》教案 新人教版

辽宁省丹东市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一课 第二框《创建新集体》教案 新人教版

辽宁省丹东市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20 口技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20 口技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 口技》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辽宁省丹东市七年级语文下册《口技》教案 新人教版
《辽宁省丹东市七年级语文下册《口技》教案 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