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做合格党员必修课第八讲坚定理想信念

发布时间:2020-03-03 07:33:3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八讲 坚定理想信念

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的目的,就在于做合格共产党员。党员首先是思想入党,之后才是行动人党、组织入党。思想入党的关键,就在于建立党员的理想信念。可以说,过理想信念关,是做合格党员的基础。

第一节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五千多年来,正是靠着共同的理想信念支撑,中华民族才维系了连绵不绝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历史上,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北非的古埃及人、欧洲的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以及中美洲的玛雅人等,也都是盛极一时的伟大民族,但如今已全部湮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经过沧桑岁月的洗礼,把我国56个民族、1 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孕育的华夏文明,是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团结奋斗、守望相助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设美好家园的共同理想信念。

在共同的理想信念支撑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取得了让世界震惊的奇迹。带领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保持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社会平稳发展,正是我们坚持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奋斗成果。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每一个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根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的就高了,眼界宽了,心胸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不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的考验,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共产党人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第二节理想信念动摇导致精神缺“钙”

理想信念的坚持,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为共产党 人,我们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客观地看待这一问题。正像上面一节提到的,我们坚定理念信念,克服困难,带领全国人民在短短几十年内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能走完的发展历程,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有一些问题解决的不是很彻底,解决的方法不是太妥当,除了制度、法规等方面的原因,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理想信念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一、高度重视理想信念动摇的问题

绝大多数党员同志理想信念坚定,愿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但同时也确实存在不少理想缺失、党性淡化、胡作非为的党员,有些还是党的高级干部,比如*、薄熙来、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等;部分党员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思想迷茫,信念动摇甚至丧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党的忠诚意识不再牢固,缺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这在思想和行为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表现。

一是不信马列信鬼神。有的党员理想信念弱化,会上讲马列,会下却从事封建迷信活动,把自己的命运寄托于鬼神;有的党员讲风水、寻大师、求神拜佛。

二是个人利益至上。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集体主义,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有的党员把这种思想颠倒了,个人利益至上,以至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官德沦丧。

三是缺少理想信念培育。有的党员讲笑话、说段子头头是道,但对党史、党章、党的知识、党的使命知之甚少。有的党员记不起入党誓词,更讲不出党员的权利和义务。

四是组织纪律涣散。《党章》规定,党员应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议;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遵守党的纪律,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现实中,有的党员纪律涣散,纪律观念、组织意识不强,不关心甚至很少参加组织活动,脱离组织,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浓厚。

五是贪污腐败加剧。作为人民的公仆,本应带领人民群众勤劳致富,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但现在贪腐之烈,小到社区干部,大到省部级高官,已经动辄贪腐数亿。这些党员,实质上是假党员,已经不是真党员。

二、深刻认识理想信念动摇的原因

为党员干部,应当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科学、坚定地理想信念指导下工作、生活、学习,立身,言行,立行,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履职尽责,为民服务;有党员干部之所以走向违法违纪、腐化堕落,根本上就是因为“三观”和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出了问题,丧失了拒腐防变能力。我们要深刻剖析问题的成因。

一是理论学习不够。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就是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现在,有些党员理论学习不够,缺少调查,不能运用马克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分析、解决问题,面对困难、诱惑,理想信念动摇。

二是个人主义盛行。转型期带来的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使一些党员、干部产生失落感,也使一些人的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消极思想。比较突出的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滋长蔓延。

三是党性教育滞后。一些基层党组织,表面上完成了党内教育和组织生活任务,但对新形势新理论新要求的把握不到位,对党员所思所想号脉不准,看上去搞得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实际党员同志听进去的很少,不少都在看手机、玩微信、发红包,收效甚微,听讲者与授课者人在“比邻”,心却“天涯”。

第三节,必须补足理想信念这样的精神之“钙”

“两学一做”教育就是要教育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心系群众,身入基层,及时补钙,挺直腰杆做人,扑下身子做事。无论是组织教育,训练培养,还是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目前都是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强化理论学习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是广大党员的信仰支撑和行动指南,是全党共同的思想基础。作为党的一分子,我们要组织学习,自觉学习党的科学理论,着力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要认真学习、深入了解党的光辉历史,着力加强党性教育;要经常学习、系统把握党章党规,认真抓好官德、公德建设;强认真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功经验,用事实回答长期困惑人们的理沦和实践问题.使党员正确看待当前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清醒头脑,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二、加强教育实践

我们的党员教育,要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尤其是理论教育更要摆脱传统的教条说教,形式要灵活多样,不断提升对党员的吸引力;要根据时代发展需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党员对理想信念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提高教育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教育内容要科学务实,与时俱进,具有针对性不仅要学政治理论、法律法规、政策规章,更要洞察科技发展、时事经济、社会热点,既增强党性,又提升能力,在工作实践中提升和锤炼党员的理想信念。一些地方通过探索体验式党员教育活动,党员通过回忆党史、重温誓词等方式进行学习实践,取得了一定效果。

三、加强党内治理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对党员的监督管理,依靠纪律,规范行为,端正思想,坚定信念。严把党员“入口”,疏通党员“出口”,对理想信念动摇、党性观念不强、宗旨意识淡化的党员,及时进行谈话提醒、跟踪帮扶;对于经过帮扶仍没有改正提高的党员,按照政策程序,清出党员队伍。要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着力构建信息化、动态化的管理机制,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绝不允许有脱离组织的特殊党员、贵族党员。

四、推行制度管党

理想信念的强化,除了组织教育和自我约束,同样需要制度来保障。要完善思想分析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党员的思想状况,把理想信念教育与党员的思想认知结合起来,提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要完善党内权利行使和保障机制,疏通党员建议、谏言、维权的通道,最大限度激发信仰的内在动力,正确认识、对待和处理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和最高目标的关系;要健全以新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加大对违反党内法规制度的查处力度,真正使党内法规制度成为全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五、营造健康环境

坚定理想信念是一个内外结合、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过程,外在的制度、教育都要通过内在的感受才能发挥作用。党员不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会受到社会大环境、党内大环境的影响。因此,理想信念教育,不仅要注意每一个党员个体,还要更多地注重社会风气、党内风气影响,从整体上营造风正气清的大环境。为此,要建立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管人机制,将政治素质好、工作有实绩、群众满意度的党员选拔到重要岗位,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分子得逞,从而为党员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第四节 党的纲领是我们的基本行动方略

党的纲领,就是一个政党为实现本阶级的根本利益而规定的奋斗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路线、方针、政策。它体现了党的性质,是统一全党意志和行动的准则,是宣传、一动员和组织群众的一面旗帜。作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政党,我们党自从确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之日起,就根据历史和实际发展的不同,制定出既有远大目标又符合客观实际的行动纲领。

一、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

党的最高纲领是指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即实现共产主义,这是始终不变的。共产主义是一种高度发达的社会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人人平等,人人自由,不仅摆脱了物对人的奴役,也摆脱了人对人的奴役。

最低纲领则是根据革命或建设发展阶段的客观实际不同而有所不同,体现一定时期的阶级利益和要求,是为最高纲领服务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随着党的事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过程。

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条件。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就是坚持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方向和道路的统一,目的和过程的统一,长远发展和阶段发展的统一,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党在各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和最高纲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要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另一方面,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解决好当前的发展问题;实现好一个又一个阶段目标,最终实现长远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经过艰难的探索,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纲领、政治纲领、文化纲领、社会纲领、生态纲领,以及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在整个社会主义初期阶段,我们必须坚持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毫不动摇地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路线,致力于实现党现阶段的基本纲领,不断把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二、现阶段党的基本纲领及其主要内容

在盯着远大目标前进的同时,更需要注意脚下的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好,才能实现好一个又一个最低纲领,最终实现最高纲领。因而,每个党员都有必要了解并把握现阶段党的基本纲领,并按照基本纲领的要求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做好本职工作。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主要包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建设中国特包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文明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有机统

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个纲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了基本的框架和蓝图,是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行动纲领和准则。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基本纲领,不仅是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基本要求,更是每一个党员的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行动指南,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坚定不移实践党的纲领

党的纲领不会自动实现,需要每一个党组织、每一个党员为之自觉实践,积极奉献,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之不懈奋斗。因而,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就要保持优良作风,不忘艰苦奋斗,永葆政治本色,高举党的纲领,自觉实践党的纲领。

一是要更新观念,脚踏实地,一切与中央保持一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讲话指出: “我们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制定,到“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我们对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不仅对总体布局、协调推进,而且对具体路径、实现形式,都胸有成竹,表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运用达到新的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展示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壮丽进程,而且必将闪耀出科学理论的灿烂光芒。制度乃是国家之根本,没有好的制度,很难实现国家发展振兴、长治久安。目前,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是尽善尽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 “我们要坚持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坚持和完善现有制度,从实际出发,及时制定一些新的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

二是要树立长期立艰苦奋斗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 “抓改进工作作风,各项工作都很重要,但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应当是不怕困难、自强不息。既不屈服于艰难困苦,也不懈怠于富足安逸;既不回避自己的差距,也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始终奋发向上,始终谦虚谨慎,保持一种不断进取、不断创业的精神状态。今天,在经济飞速发展,我们已经具备一定物质条件的情况下,讲艰苦奋斗,并不是要有意地克制正常的物质利益追求,故意压低合理消费,反过来影响市场发育;而是要大力提倡全球意识和长远意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绝不是把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对立起来,为了节约、吃苦,结果导致消极怠政、懒政,坐失发展良机。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趋势下,我们要善于突破传统局限,抓牢机遇,奋力创新,以更宽广的胸襟和视野,不断增强新的才干,进行新的探索,解决新的问题,实现新的突破。

三是要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2014年6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指出,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深刻认识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截至“十二五”末,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800美元左右,但我们产业结构还不是很合理、核心技术和一重要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很高、有效供给不足,社会治理、法治建设、政治体制改革还有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经验看,这是一个重要关口,一方面具备了经济起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各种矛盾相对集中、较为突出。,有些国家和地区就是因为种种原因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社会发展很难再有新的突破,但社会期望越来越高,从而导致政局动荡、经济倒退、社会停滞。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因此,我们还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仍然要牢固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抓牢机遇,加快改革和发展。

四是要保持开拓创新的奋进状态。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1 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不断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开拓创新,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鲜明的领导风范,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历史担当。” “越是伟大的事业,往往越是充满艰难险阻,越是需要开拓创新”; “尊重地方、基层、群众首创精神,果断作出决策,把开拓创新作为一种常态”; “敢破敢立、敢闯敢试,义无反顾把改革开放不断向前推进。”当前,我们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各种积习深重,各种利益关系盘根错节,错综复杂。攻坚克难,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习开刀,必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可以说,目前我们推动改革对于创新的需求,甚至比30年前更迫切,更强烈。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每个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带头创新、尊重创新、鼓励创新,以创新的视野和角度寻找新思路,消除老矛盾,解决新间题。

第五节

党员是“中国梦”的最坚强实践者

2012年1 2月29日,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总书记系统论述了实现中国梦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使中国梦具有了丰富内涵和具体含义,使中国梦的美好蓝图更加亲切真实,为广大中华儿女梦圆中国梦确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主体和力量是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每个共产党人的梦。

一、“中国梦”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国梦”创新了理论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是对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高度凝练、概括,对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易懂、易记、形象、生动。用三个字、一个词对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予以凝练,对党提出的一系列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进行统摄、提升,高度概括、提炼、整合,成为党的理论一大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我们需要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大众特色, “中国梦”蕴含了中国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元素;符合当代世界潮流,是世界各国梦想中具有自己特定内涵和极强吸引力的梦想;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群众化,为群众易于理解.易于接受。

“中国梦”表达了中华民族的诉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的。”并引用了“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对中华民族过去、现在、将来寻梦、追梦、圆梦的奋斗历程和现实状况进行了生动叙述。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为人类文明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近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落伍了,一度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但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抗争,上下求索,前仆后继,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通过改革开放,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和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承载着中华儿女的向往和期盼,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展示了我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

“中国梦”凝聚了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特别指出,我们的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讲的都是人民群众一个个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梦。中国梦是追求幸福的梦。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梦的本质和基本内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他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中国梦的本质规定和丰富内涵,阐释了国家、民族、个人三者在实现中国梦中相互依赖依存的辩证统一关系。只有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个人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才能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大共识,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二、实现“中国梦”要遵循“三个必须”

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必须”勾画了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路径: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其中,中国道路是方向,中国精神是保障,中国力量支撑。每个党员就是中国力量的组成部分,就是弘扬中国精神的劳动者,就是中国道路上的探索者。

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是我党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中探索出来的,经受了历史的检验,尽管在改革中我们遇到了各种挫折和考验,但这不能影响我们的理论信心、道路信心、探索信心。对于实现中国梦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方向,是旗帜,是引领的航标。只有把握好、坚持好这个正确的方向,才能不走弯路、邪路、回头路,才能在实践中将我们伟大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5000多年历史积淀下来的勤劳、顽强的民族精神,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神,更是不断开拓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创靳精神.正是依靠这种精神,中华民族的文明才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国精神内涵丰富、积淀深厚,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魄。顽强、勤劳、团结、创新,有了这样的民族精气神,我们的事业就有了成功的保障。

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不是一个人的力量,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无论是灾难面前万众一心的民族大义,还是经济建设中的“中国速度”都彰显了中国力量。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中国梦是我们共同的期待、共同的梦想、共同的追求、共同的信仰。有了共同的“中国梦想”,四面八方、‘五湖四海的中国人汇聚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1 3亿人必将汇集起不可战胜、让世界为之惊叹的巨大力量。

三、每个党员都是最坚强的实践者

如上所述,实现“中国梦”要遵循“三个必须”,我们每个党员都是中国力量的组成部分,都是弘扬中国精神的劳动者,都是中国道路上的探索者。因而,实现中国梦,关键在于有一支党和人民需要、信任的高素质的执政骨干队伍。为此,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按照这一标准立身、立行、立言。

一是增强实现“中国梦”的信心。“中国梦”的实现,必将面临着各种压力、挑战和考验,需要付出的努力依然艰辛。但越是这样,越需要我们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坚信党的坚强领导,坚信我们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

二是提高实现“中国梦”的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对理论知识、文化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并注重向实践、基层、群众学习,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从基层发掘成果,从群众中汲取营养。通过向理论、实践、群众学习不断提升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自己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执政能力,从而提高实现中国梦的能力,为推动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劲动力。

三解决实现“中国梦”的问题。从现实做起,认真分析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包括经济水平、群众期望、改革方向、存在问题、解决方法等等。有的地方可能适于发展工业,有的地方可能适于发展农业,有的地方可能适于发展商贸,有的地方可能适于发展旅游;有的地方必须变革创新,有的地方必须引进人才、技术,才能解决发展难题,提高发展效率。为此,坚持马克思主义,从实际出发,想尽办法,攻坚克难,找到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子,并带领群众走下去。

四是加快实现“中国梦”的步伐。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要带着对老百姓那份最朴实的情感,扎根基层,奉献基层,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干起来,用实实在在的成绩,让百姓看到实现中国梦的决心,进而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动力,加快实现“中国梦”的步伐。

坚定理想信念做合格党员

坚定理想信念,做一名合格党员

坚定理想信念 做一名合格党员

坚定理想信念,做一名合格党员

坚定理想信念 做合格共产党员

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做合格党员[定稿]

坚定理想信念, 勇做合格青年人

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党课讲稿:坚定理想信念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

坚定理想信念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坚定理想信念,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做合格党员必修课第八讲坚定理想信念
《做合格党员必修课第八讲坚定理想信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