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发布时间:2020-03-02 19:25: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6日 09:00 来源:《求是》 期号:2010/06 作者:矫梅燕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为“三农”服务的重要作用。这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把握我国农业农村基本特征、着眼于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又好又快发展对气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面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气象为“三农”服务的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仍然是整个防灾减灾工作的“短板”,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气象如何为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提供服务,是新形势下气象为“三农”服务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如何为农业农村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生态农业提供服务,需要我们认真探索。我们将紧紧围绕国家农业和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努力把握好气象为“三农”服务工作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大力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一、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

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要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适应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农业是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为敏感的行业。我国地域辽阔,气象条件差异性大,农业生产的区域性、特色性较强,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需要符合地域特点的、更加精细化的气象条件做保障。我国又是典型的季风性气候国家,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影响重,由此造成的粮食减产幅度可高达10%—20%。因此,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要不断增强农业抗御各种气象灾害的能力。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只有加快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才能逐步适应气候变化。

完善专业化的农业气象监测预报技术。要建立适应农业生产区域性布局的农业气象观测网络系统;依靠科技创新,针对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的特点,发展多时效、定量化的监测分析、影响评估和预测预报技术系统。

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气象服务。要真正面向农民,开展针对不同农事季节的农用天气预报,指导农民的农业生产活动由“靠天吃饭”向“看天管理”转变;结合各地的农业生产布局,发展适合“一乡一品、一县一业”的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的专项气象服务;适应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建立面向农村种植大户、农业生产企业的新型气象服务模式。

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防灾减灾气象服务。立足于提高农业抗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开展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影响评估,建立气象灾害早期预警与防范应对的联动机制,促进农业减灾增收。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要高度重视气象灾害多发、频发对农业生产的严重影响,实现人工影响天气由应急型向主动防御型的转变;加强农业气象实用技术的研究,推进适应气候变化的品种改良和耕作方式变革,提高农业趋利避害的能力。

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提供决策服务。要不断深化对气候变化规律的认识,认真研究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利弊影响;开展精细化的农业气候区划,准确把握不同地区农业气候资源条件和农业生产的适应性,为科学规划农业生产布局、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提供决策支撑;开展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区划,为提高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防范和风险管理提供支撑。

二、健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是气象灾害防御的脆弱区。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信息难以及时有效地传递到农村,存在着预警信息传递“最后1公里”的瓶颈制约;农村的防灾抗灾能力相对脆弱,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承灾能力低;农民的防灾避灾知识缺乏,是受灾影响最大的群体,每年因气象灾害而造成的死亡人员90%以上发生在农村,农村气象灾害应急防范的组织保障体系亟待健全。

提高精细化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农村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要向更加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自动气象监测网建设和精细化气象预报要发展到乡镇,实现“乡乡有监测站”,使农村突发性气象灾害的预警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接近城市。

建立广泛覆盖的预警信息发布网络。加强农村气象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共建、共享和共同维护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将气象信息服务搭载到农村公共服务平台上,力争实现至少有一种手段能将气象预警信息送达农村每一个地区、每一个村镇,传递到每一位农民,实现气象信息的“进村入户”。

建立有效联动的应急减灾组织体系。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健全农村基层气象灾害防御和应急组织体系,力争实现乡乡有分管领导、有气象信息服务站、有气象协理员、有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村村有气象信息员,有预警信息接收能力,使气象灾害预警与防灾减灾应急组织有效联动。

建立以预防为主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机制,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积极推进县级政府编制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并将其纳入地方的发展规划之中。深入开展农村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区划和评估;开展对农村中小学校舍和民房设施建设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以及雷电灾害防御等工程性建设;推进面向农村的重大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及气象保障服务,提高农村防范气象灾害风险能力;通过多种形式普及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增强农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完善专业化的农业气象监测预报技术,发展具有地方特色、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适应气候变化的现代农业和农村气象服务体系。逐步建立精细化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覆盖广泛的预警信息发布网络、有效联动的应急处置组织保障体系和预防为主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防范机制,健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充分发挥好气象为“三农”服务的重要作用。

(作者:中国气象局副局长)

农村如何防御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防御意见

防御气象灾害规定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方案

江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教案

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湖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突发气象灾害防御规定

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