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淡水网箱养鱼对水环境的影响与措施

发布时间:2020-03-01 18:19: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淡水网箱养鱼对水环境的影响与措施

摘要:我国经济的大力发展带动了各个行业技术层面上的腾飞,淡水网箱养鱼也是其中的获利者之一,其养殖的范围和频率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得看到在淡水网箱养殖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效率不高并有一定环境污染的情况,使得周围的水质变质,环保的费用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必须寻找到一种既能发展养鱼产业又能与环境和谐共处的方法。 关键词:网箱养鱼,措施,淡水,影响

引言:网箱养殖对我国来说是一项新的技术,集合大范围的养殖与统一运作于一身,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做到统一管理。对节约用水也是一项重大举措而且效益也非常的高,对以后养鱼业的发展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但必须得承认随着这种养殖的普及,对水体的自我净化功能会产生巨大的破坏,严重时会污染整片的水域,下文将针对这种现象给出相应的措施。

一、对水体的影响

从经济方面考虑,淡水网箱养鱼存在许多的优势,在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同时,提高经济的发展。水体有着它自己的承载能力,如果过度的进行养殖,会破坏水体周围的生态环境,会朝着恶性循环的方向发展,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特别是对于没有与外界进行水循环的水体,除了引发灾害的同时,导致养殖的鱼类死亡,更有甚者引发疫情,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1.1 对水体中生物有影响

过多的养殖极易造成水体的缺氧,在养殖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富营养化的现象,这样使得藻类长满整个水面,导致鱼类的死亡,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情况。藻类疯长,一方面造成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产生的臭味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会导致疾病的传播。 1.2 对水体中物质的影响

在养殖的范围内,为了增加养殖的效率,充分利用空间,营养物质要高于周边的水域,影响的范围至少有200米,所以要充分的考虑对水体污染飞问题。受一些势利的商人的影响,一味的追求利益,增大放养的密度,使得鱼类的排泄物得不到充分的排解,使得水质在这个过程中得不到循环,水质逐渐变差。这种做法不能养好鱼的同时,还会滋生一些有毒的微生物,污染水源。 1.3 对水底积淀物的影响

网箱养鱼无法避免的就是水底有机物的产生,鱼类的活动致使底层严重的缺氧,而且进一步扩大养殖的范围,也容易导致有机磷酸、有机硫化物的含量升高,使得在箱内积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营养过剩以及受排泄物的双重作用,对正常的养鱼行为带来了极大的不变。既损坏了养殖者的利益,又会造成一种成本的积累,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具体的措施应对水污染 2.1 规划化网箱的布局

要确保水质得到很好的维护,给鱼类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条件,就得合理的布局网箱的分布,做到实时的更换,对排泄物定期的处理。环境的好坏对养殖业有重大的影响减少对鱼有危害的因素的存在,对死鱼、有病的鱼及时的清理,网箱的架设不能影响水路的正常出行,密度的合理安排,都得做到均匀的一个分布。 2.2 控制网箱的大小规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养鱼也要遵循相应的制度,对规模大小进行一定的规划,并不是越大就越好。对于大型的养殖基地,要加强检查的力度,禁止非法的增加网箱。对于个体的营业户也要做到网箱的最小距离不能小于15米,确保水质能正常的交换,防止污染的发生。 2.3 降低养鱼的养殖密度

淡水网箱养殖鱼类时,要充分考虑降低网箱养殖的密度的问题,网箱的密度得控制在相应的范围之内,使得箱内的水质和箱外的水体能够得到更好的交换,却保箱内水质的安全水体的清洁,防止箱内水体的富营养化的产生,造成不必要的鱼类病害的发生,不利于鱼类的生长与繁殖以及养殖业的长期发展。经济的发展要与环境和谐的共处才能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因此,有效的控制淡水网箱的规模和密度,对于减少鱼类病害的发生、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4 用科学的方法引导

在淡水网箱养鱼的过程中,要积极的对渔民工作进行工作及思想的引导,调整渔业生产的经济结构形式、经营规模的大小,并且要做到渔业生产的正常化管理,完善管理的机制,对于一些养殖业较大的水域要建立起渔业养殖协会或者是渔业合作社,更好的提高渔业的组织化程度以及渔民的经营素质。对渔民进行专业化的培训,积极的培养渔民要想养好鱼就得保护好水资源的意识,引导渔民进行科学的养殖,对网箱进行合理的控制,降低网箱的养殖密度,降低一些鱼病灾害的发生,提高渔民的环保意识,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效益。同时,也可制定一定的措施,通过收取一些养殖污染治理押金,定期进行检查,对于造成环境污染的,养殖污染治理押金不予退还,将把它作为环境污染治理的资金,但是对于没有造成环境污染的,养殖污染治理押金全额退还。运用这样的方式,有助于提高网箱养殖户的水体保护意识。 2.5 鱼种搭配、混合放养

为了更好的把水质质量得到提高,应该充分考虑发挥各种鱼类的互利作用,利用自然的优势,天然的饵料,减少人工饵料的投放量,改善淡水网箱的卫生条件,更好地提高养殖的自然效益。要进行多种鱼类的混和养殖,比如,鲶鱼、鲫鱼、鲤鱼、罗非鱼等多种鱼种的养殖,不同的鱼种有着自己不同的生活习惯,生活在不同的水层,利用混合放养的方式不仅能够解决水层缺氧的问题,充分利用网箱水体空间,而且还能更好的通过各种鱼类的摄食,消除网箱中的一些残饵和有机物,这样能够充分的利用有机饵料,增加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三、结语

淡水网箱养殖往往伴随着巨大的利益,在利益面前要认清现实,但是由于各种现实原因的存在,对水环境或多或少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将会给养殖业尤其是养鱼业带来不利的影响。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有过很多的经验与教训,总结过去,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在同一件事情上。因此,在进行淡水网箱养殖的过程中,要合理的控制网箱的规模以及网箱的数量及放养的密度,对养殖户进行科学的普及与引导,有效地解决网箱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晓端,密云水库内湖富营养化现状分析[j] .湖泊科学,2002,14(4):331-336 [2]本报特约记者 李良旭;网箱养鱼让移民走上致富路[N];贵州日报;2010年

[3] 陈浇汉,西津水库网箱养殖对水质的影响分析[j].广西水产科技,1993(3):10-13.

[4]葛文萍;孙栋;巩俊霞;;盐碱地池塘网箱养鱼技术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网箱养鱼

淡水养鱼复习题

淡水养鱼技术

淡水养鱼试题

海水网箱养鱼技术

淡水养鱼的教案

网箱养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爱辉区网箱养鱼典型材料

淡水养鱼的几个关键环节

我国海水网箱养鱼的历史

淡水网箱养鱼对水环境的影响与措施
《淡水网箱养鱼对水环境的影响与措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