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试析抗风浪深海网箱养鱼技术的发展前景

发布时间:2020-03-02 16:17: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试析抗风浪深海网箱养鱼技术的发展前景

王玉堂

抗风浪深海网箱是指在相对较深的海域,即通常在水深20米以上的海域设置和进行水产养殖活动的网箱。这里的“深海”是相对于近海沿岸而言的,并非是海洋学或海洋地理学上的概念。

国外应用深海网箱养鱼已有10多年的历史,一般称作“离岸养殖”或“离岸网箱养殖”。通常在深海网箱养殖的种类为游动性或游泳能力较强的海洋鱼类。其中养殖设备较好,性能较稳定和养殖技术水平较高的有挪威的三文鱼深海网箱养殖、日本的深海网箱养殖紫及美国的深海网箱养殖鲑鳟鱼类等。深海网箱养鱼技术传入我国的时间不长,只有3-4年,可以说,我国的深海网箱养鱼技术还处于试验应用阶段。

一、深海网箱的种类

深海网箱的种类因分类依据的不同有不同的称谓。

1、根据网箱的设置和抗风浪状态可分为浮式和沉浮式(升降式)两种。浮式网箱常年漂浮在水面上,不作沉浮运动;可以设置于水质较好的半开放性水域,抗风浪性能较好,一般可抵御6-8级风浪;其优点是便于日常的管理维护和养殖操作,缺点是对网箱框架的材质及整体性能要求较高,要求坚固耐用,这种网箱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最普遍的一种深海网箱养殖设备。“沉浮式”或“升降式”深海网箱与浮式网箱有所不同,在风平浪静时浮于水面,而当台风来临时则沉到水下6-8米处,以避免风浪的冲击,一般可抵御10-12级风浪。这种网箱又可以分为“自沉式”和“助沉式”两种。自沉式网箱上设有风浪监测和自动沉降系统,当风浪达到一定强度和网箱感受到一定的压力时,便自动而迅速沉入水下,不需要人工辅助下沉;而助沉式则网箱则需要根据天气情况而人工辅助下沉。这类网箱的优点是抗风浪能力很强,可以设置于较开放的水域;缺点是对设备性能要求高于浮性网箱,使其造价更高,通常高于浮性网箱50%左右。

2、根据网箱的材质可分为金属网箱和塑料网箱两类。金属网箱又有

铝合金质网箱和不锈钢质网箱两种。这类网箱除材质上的要求外,其它方面的要求与塑料网箱基本相同,其形状有方形、长方形和圆形等;规格上从12x12x6-8到25x25x6-8不等,其中方形和长方形网箱的总体框架内又可单设一只网箱或2-4个小网箱。这类网箱可以设置于半开放或风浪不大的开放水域,可以抵抗4-5米的风浪。其优点是因在网箱上设有较宽阔的工作通道,故生产操作及管理维护较为方便,所需的配套及辅助设施较少;缺点是造价很高,一般相同面积的金属网箱造价要高出浮性塑料网箱的2-3倍。塑料网箱又称PE网箱,这是目前世界各国生产上应用最多的网箱。这类网箱的形状有方形、长方形和圆形等,方形和长方形的规格与金属网箱大体相同,而圆形网箱的规格大小不一,一般为周长16-150米。这类网箱的优点是造价较低,约为金属网箱的25%左右,可抵抗4-5米风浪,可设置于半开放性海域;缺点是箱体有一定的扭曲性,在风浪较大的海域设置时易于扭曲、缠绕。

3、根据箱体的形状可分为锥体网箱和平底网箱两类。锥体网箱又称碟式网箱,箱体呈锥形,是为方便捕捞而设计的;平底网箱的箱体为正规的正方体、长方体、棱柱体和圆柱体。

此外,按养殖种类的生活习性又可分为游泳性和鲆鲽类养殖网箱。前者用于游泳性能力较强的鱼类养殖,而后者用于鲆鲽类等底栖性鱼类的养殖。

二、深海网箱养鱼发展动态及国产化现状

(一)国外深海网箱是近10多年来才发展起来的全新的养殖设施,它综合运用了计算机控制技术、新材料技术、防海水腐蚀技术、抗紫外线技术、鱼类育种新技术等。到目前为止,应用这一水产养殖技术的国家和地区还不多,仅挪威、美国、智利、日本、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能开发生产出这种养殖设施。从总体上看挪威是目前这一领域技术上较先进的国家,而且配套设备也最为齐全,应用的规模也较大,但因其售价较高,每组(4只网箱)的售价高达100-400万元人民币,还不包括配套设备,这对我国养殖生产者的经济水平而言不大适用,一般的养殖者难以承受。日本、美国的深海网箱制造技术也已基本成熟,但在本国内的应用量

也不是很大,且用于养殖的都是在当地富有很高附加值的高级海水鱼类,或用作某些重要的试验研究用途,因其造价也较高,一般的生产应用并不多见。

(二)我国的引进与国产化状况

我国真正认识和开始引进深海网箱是自1998年后才开始的,到目前为止,只有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四省从挪威、美国、丹麦及我国的台湾省引进约6套24只网箱,目前的试养殖运行情况尚可,但因其进口价格较高(100-400万元人民币之间),加上我国水产品市场价格问题,养殖效益难以充分发挥,目前还不具备大规模推广应用的经济条件。从目前的经济情况上测算,大多数养殖单位和个人多倾向于购置每组(4只网箱)售价20-100万元之间的深海网箱养鱼设施,为此,近3年来国内的一些科研单位展开了抗风浪深海网箱设施与设备的研制和国产化开发工作,以期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与国外同类技术水平间的差距。但到目前为止,还存在一些技术及材质、加工工艺上的问题,还没有一个经技术鉴定而定型的产品,如抗风浪能力较低,沉浮设施的性能不稳定,自动化程度低及配套水平差等,还需要做更多的科研攻关工作。

不过经过近3年的科研攻关,在某些技术方面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如有的产品已在抗风浪、抗附着和水下投饵等设备和技术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预计不久的将来有望全面突破深海网箱的国产化技术。

三、抗风浪深海网箱养鱼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分析

综合分析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状况及管理趋势、海水鱼类养殖发展趋势、近海水质环境及海水鱼类的市场需求状况等因素,可以确定抗风浪深海网箱养鱼技术在我国将会很快发展起来。因为它有如下优点:

(一)海水鱼类的养殖是弥补资源不足的一条有效途径。海水鱼类的市场空间还有很大。国际市场的潜在需求很大,而目前我国优质海水鱼类的总体产量很有限,据统计资料表明,2000年我国海水鱼类的捕捞总产量为512.6万吨,而养殖总产量还不足50万吨。随着经济海洋渔业资源的日趋枯竭及海洋捕捞“零增长”战略的实施,优质海水鱼类的养殖步伐将加快,因此,将会带动深海网养鱼事业的发展。

(二)近海水环境的日益恶化将使得养殖空间向外拓展。

由于工业废水、城市污水、油类污染及养殖自身污染等原因,使得近岸沿海水域的污染日趋严重,养殖水环境日益恶化,已不再适合大规模、高密度的水产养殖业发展,迫使水产养殖向离岸较远的深水水域推移,而抗风浪深海网箱养鱼恰好符合这种需要,拓展了水产养殖的水域。

(三)深海网箱养鱼是促使渔民转产转业的良好途径。

受海洋渔业资源捕捞过度及实施海洋捕捞“零增长”战略的影响,大批渔民面临转产转业的问题。这些渔民长期以来一直以捕捞为生,失去海上捕捞生产和生存空间后急需寻求新的生产和生存空间,而发展深海网箱养鱼有利于促使他们转产转业。

四、当前发展深海网养鱼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发展抗风浪深海网箱养鱼50余只,其中浙江省20多只、青岛市6只、深圳市4只、海南省4只、福建省12只、山东的威海市辖4只等,其中大部分是进口产品,另有近80只网箱计划年内下水。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在发展抗风浪海水网箱养鱼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及时采取相应对策以解决。其中主要的有:

(一)尽快攻克深海网箱国产化难点。进口产品的价位都较高,一般在每组100-400万元人民币之间,而且不包括辅助设备。这个价位一般的养殖者和养殖单位都难以承受,因而阻碍了深海网箱养鱼业的发展。因而,加大国产化攻关力度,降低造价和售价,提高性能已是当务之急。

(二)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组织和引导工作。目前,我国捕捞渔民的转产转业压力很大,失去海上捕捞的生产空间后又难以在陆找到生产空间,没有耕地等生产资料,因而,引导他们从事深海网箱养鱼可为他们提供新的生产空间,以保障他们的生活。但因渔民的经济实力、组织程度、养殖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一群体又关系到渔村的社会稳定事宜,因此,各级政府渔业部门应投入一定的财力和物力,定点示范,有效引导,有效组织和管理,使他们走上新的生产岗位安居乐业,维护渔区的社会稳定。

(三)各级水产技术推广部门要做好技术服务工作。深海网箱养鱼技

术有别于陆上和近海养殖,加上渔民对网箱的设施性能、维修管理及养殖生产技术等了解甚少,这需要各级水产推广部门加强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使他们尽快掌握这一生产技能。

(四)科研部门要配合做好优良养殖种类的选择,解决苗种的生产性繁殖及鱼种培育技术、饲养管理技术及饲料技术等,以保证深海网箱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水产》[2001年第07期]

试析抗风浪深海网箱养鱼技术的发展前景

升降式抗风浪大网箱生产性养鱼试验

海水网箱养鱼技术

网箱养鱼

网箱养鱼技术全面解析,耐心看完!

网箱养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爱辉区网箱养鱼典型材料

我国海水网箱养鱼的历史

淡水养鱼技术

深海装备材料技术

试析抗风浪深海网箱养鱼技术的发展前景
《试析抗风浪深海网箱养鱼技术的发展前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