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初一音乐导学案9

发布时间:2020-03-01 18:57: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海顿

北大附属实验学校 初一 年级

音乐 教案(09)第五周

课题

欣赏 《多情的土地》

主备

周俊杰

组长审定

使用时间

一、学习目标:

1.聆听《多情的土地》,能够认识独唱这一演唱形式。

2.结合音乐作品,学习音程、大调式音阶等概念,掌握歌曲中的记号。

二、重点难点:

1.了解这首歌曲的创作的背景和时代背景。 2.掌握小调作品及两段体结构。

三、导入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正处于一个百废待兴的时期,当时词作者任志萍的亲戚多次写信劝他出国深造,但他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于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多情的土地》。完稿后任志萍直接把歌词交由施光南谱曲,并由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关牧村首次演唱。

四、新授

这首歌曲是作曲家施光南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写的一首优秀艺术性抒情歌曲。歌曲采用e小调,2/4拍,为前奏+A+B+尾声的两段体结构。作者在全曲中巧妙地运用三连音、倚音、波音及弱起节奏等艺术性很强的细腻手法,与歌词抒情性风格性水乳相溶,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无比眷恋的感情。激越的前奏,首尾呼应的主题,使全曲即深刻展开又完整统一。

前奏采用第一部分的第一乐句主题材料写成,意境甜美,随着音乐的层层递进,在第六小节处形成一个小的高点,像是微风轻拂湖面突然落入一粒石子溅起的晶莹水花。而后情绪回落,涟漪渐渐散去,优美的主题进入。

A段作者以“

”的节奏为核心,主题(两小节)经过模进、变形等手法,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散文式”特征的内在音乐发展逻辑的部分。波浪式、环绕式的旋律线,掀动着情感的的起伏,弱起、三连音、附点等节奏推动着情感脉络的进行。B段,形象地表达了游子对故土山水、人情往事深深的眷恋。尾声对A段的材料进行了镜头式的回顾,对核心曲调“多情的土地”一句旋律的呈现进行了深化。

作者介绍

施光南(1940—1990)祖籍浙江金华,生于四川重庆,作曲家。其代表作品有歌曲《祝酒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打起手鼓唱起歌》、《在希望的田野上》、《多情的土地》、《我的祖国妈妈》、《洁白的羽毛寄深情》、《第十一届亚运会歌曲》、大合唱《神舟吟》;合唱组歌《在祖国大家庭里》;声乐套曲《革命烈士诗抄》;歌剧《伤逝》、《屈原》;芭蕾舞剧《白蛇传》等。

五、小结

今天欣赏的这一首《多情的土地》从歌词我们就能体会出作者对于祖国无限的热爱和眷恋之情,情感浓厚,歌词质朴,曲调抒情。值得我们这代人传唱。

北大成都附属实验学校学习心得(于静)

初一语文导学案

二年级音乐导学案

9、寓言两则导学案

初一语文导学案蝈蝈

珠海北大附属实验学校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北大附属实验学校校园文化艺术节暨期中家长会邀请函

初一政治导学稿9

八下音乐导学案(推荐)

音乐之都维也纳导学案

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初一音乐导学案9
《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初一音乐导学案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