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品德教育源于生活,又应回归生活——思想品德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20-03-03 11:38: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品德教育源于生活,又应回归生活-——思想品德教学案例

一、事件:《红领巾事件》

这是发生在去年11月,初一年上学期的事。当我走到初一年四班教室门口时,教室里传来班主任老师歇斯底里的吼叫声,学生端坐着,教室里静悄悄,一片沉寂。原来,近四周来,同学们未戴红领巾的现象多了,班级的班风量化评比成绩明显落后,班主任老师一再强调,却无济于事,因此,班主任不禁大发雷霆。

班主任老师气冲冲走后,我走进教室,只见绝大部分学生无精打采,耷拉着头,情绪十分低落。我思索着课该如何上?如果按照传统模式,学生肯定只会被动应付,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同学们,虽然一阶段来,我们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总的来说,我觉得初一年四班的同学还是很懂事,有很强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在刚刚结束的校运会上我们不是以总分143分的优异成绩勇夺年段第一名吗?况且出现没有佩戴红领巾的现象应该只有小部分同学,我们要学会全面看待班级现状,既要发现存在问题,也要分析自身的优势和长处。”

“都是杨某强同学不好,一而再,再而三忘记戴红领巾。”有同学叫嚷着。这时杨某强同学的脸上刷地红了,头也慢慢低下。

“那我们就帮杨某强同学找找原因?”我接着说道。

甲同学说:“他平时骄傲自大,自以为是,对别人善意的提醒批评,总不以为然。” 乙同学说:“他习惯不佳,经常丢三落四。” “他为什么会习惯不佳?”我紧接着追问。

“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责任心不强”一位同学接着说。

班长说:“因为没有集体荣誉感,心中集体观念不强,如果将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怎么会忘记呢。” “大家说得真好。这才是问题的根源,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抓住问题的本质,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杨某强同学也有自己的优点,他平时思维活跃,上课积极发言,做事果断大胆,敢为人先,我们既要指出他的不足,但也不能抹杀他的优点,这就是全面地看问题。评价一个人,也要全面的评价,既要看到他的优点,又要看到他的缺点。”

这时,杨某强同学畏畏缩缩的站起来,向全班同学鞠躬致歉,并真诚地表达了自己改正缺点的决心和措施,请求全班同学监督。

在他的带动影响下,班级中经常出状况的几位调皮的同学也纷纷起立,主动寻找自己的存在问题,认真剖析分析原因,整个班级从原先沉闷低落的氛围中走了出来。于是我说:“在本节课中,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初一年四班班集体的凝聚力在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观念得到了有效地强化,让我们以这次„红领巾事件‟为教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相信初一年四班的明天会更好。”

二、对策:

对策一:把握教育契机,创生教育资源。

面对学生遭遇严厉批评后,情绪低落,出现挫折心理,班级氛围沉闷,的偶发事件,我主动把握教育契机,采用“先扬后抑”(因学生情绪低落,先表扬,激励士气,在引导,分析存在问题,导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教育方法,将思想品德教材中七年级第二单元--认识自我的知识与学生生活中的偶发事件有机结合,大胆创设教育平台,积极创生教育资源,及时有效处理偶发事件,化危机为教育契机,赋予现实生活明确的教育意义。 对策二:创设讨论情景,注重引导分析。

在把握教育契机的同时,我主动创设讨论情景,引导学生从具体现象出发,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再透过现象看本质,让学生学会全面的看待和评价生活中的人、事、物,在教育过程中紧紧贯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将思想品德教材的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联,让品德教育源于生活。

对策三:由点到面,拓展教育效果。

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我适时将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引导学生主动剖析存在问题,思考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制定整改措施,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前表明态度,并接受同学监督,在舆论压力下强化教育效果。与此同时,我进一步创生教育氛围情景,巧妙运用心理诱导,引发学生从一人自我剖析向多人辐射,产生由点到面的教育成效,努力拓展教育效果。

三、点评:

点评一:德育要走进学生生活。“生活德育”强调德育需“源于生活”,即要求德育源于学生生活,真实面对学生,面对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学生因社会生活变化而带来的道德认知和判断的需求,让德育真正切合学生的内在动机与需要。

点评二:德育要关注学生生活。以学生逐步拓展的生活为基础,重视社会生活环境及其变化对人产生的影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有针对性进行品德教育。“生活德育”缺少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有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验,他才会用心去发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才能用心去思考现实的社会和道德问题。

点评三:德育要引导学生生活。

教育要着眼于学生成长的内在动机的唤醒,要引导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用自己的感情热爱生活”。与此同时,教育还应引导学生过有意义的个人生活,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培养学生关心社会进步,关怀他人,关爱民族、国家,关注人类为命运,促进学生个体与周围环境的融合,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情感、态度、品德、知识和能力,努力促使自己“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让生物教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让数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美术教学应回归生活

物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物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作文源于生活作文教学案例

让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论文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

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诗文应源于生活诗歌

品德教育源于生活,又应回归生活——思想品德教学案例
《品德教育源于生活,又应回归生活——思想品德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