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安全知识竞赛题库

发布时间:2020-03-02 07:40: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安全知识竞赛题库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消防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是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4.2018年为全国第17个安全生产月,其主题为生命至上、安全发展 5.公司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为健康为根、安全为本、关爱生命、永续经营 6.公司环境方针为节约资源,奉献绿色产品,预防污染,创造美好家园 7.全国安全生产月为每年的6月 8.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

9.根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10.按照《安全色》(GB2893-2008),确定了红、蓝、黄、绿为传递安全信息的安全色 11.按照安全色的使用规定,红色传递禁止、停止、危险或提示消防设备、设施的信息 12.按照安全色的使用规定,蓝色传递必须遵守的指令性信息 13.按照安全色的使用规定,黄色传递注意、警告的信息 14.按照安全色的使用规定,绿色传递安全的提示性信息

15.公司将伤亡事故分为哪几个等级:急救包扎事故、医疗处置事故、工作受限事故、损失工作日事故、死亡事故 16.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及处理管理制度》,轻伤事故是指1天≤损失工作日<105天的事故 17.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及处理管理制度》,重伤事故是指105天≤损失工作日≤6000天的事故 18.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及处理管理制度》,损工事故是指损失工作日≥1天的事故,即损工事故包含轻伤事故和重伤事故 19.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及处理管理制度》,现场人员应当在第一时间上报事故 20.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及处理管理制度》,发生损工及以上事故,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表》的提交。 21.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及处理管理制度》,如发生死亡事故,接到报告后总裁或管理者代表或其指定人员,应在1小时内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22.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及处理管理制度》,事故报告的内容包括事故单位概况;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应急措施以及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等 23.事故应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即:事故原因未查明或者原因没有分析清楚不放过,相关员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发生后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没有处理不放过。 24.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及处理管理制度》,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25.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及处理管理制度》,损工以下事故调查报告应在3工作日内完成,轻伤事故调查报告应在1周内完成,重伤事故调查报告应在2周内完成。 26.直接原因,即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又称一次原因,主要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 27.储存剧毒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爆炸品的,应当实施“五双”管理制度,即双人验收、双人发货、双人保管、双把锁、双本帐; 28.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使用现场不得存放量不得超过一天的使用量 29.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如存在二次分装化学品的,应当按照要求在分装容器上设置标准的安全标签,不允许使用饮料瓶分装危险化学品。 30.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废弃物必须交由有处理资质的危废单位处理,严禁危险化学品废弃物随一般废弃物外运; 31.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32.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易制毒化学品是指国家规定管制的可用于制造毒品的前体、原料和化学助剂等物质。 33.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易制爆化学品指化学品可以作为原料或辅料而制成爆炸品的性质。易制爆化学品通常包括:强氧化剂,可/易燃物,强还原剂,部分有机物。 34.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MSDS即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亦可译为化学品安全说明书或化学品安全数据说明书 35.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的的贮存方式包括隔离贮存、隔开贮存、分离贮存 36.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式不同的危险化学品不得同库储存 37.公司现用的易制毒化学品有盐酸、硫酸、高锰酸钾、三氯甲烷、丙酮 38.按照《安全教育制度》,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包括公司级教育、部门(车间)级教育、班组(岗位)级教育 39.按照《安全教育制度》,“四新”教育是指针对生产过程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有关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40.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机动车辆共8大类。 41.公司现用的特种设备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场(厂)内机动车辆 42.按照《安全教育制度》,新员工必须通过三级安全教育后才能上岗,且教育不得少于24学时 43.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公司级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有关事故案例等 44.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部门(车间级)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本车间(工段、区、队)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有关事故案例;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45.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与职业卫生事项;有关事故案例;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46.按照《安全教育制度》,员工因病假、事假、探亲、工伤等离开岗位1年及以上时,应按照新员工二级、三级岗前教育内容对其进行复工安全教育 47.按照《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公司的危险作业包括动火、高处作业、带电作业、吊装作业、有急性中毒或窒息危险的受限空间作业、动土作业等 48.按照《危险作业审批制度》,高处作业是指在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m或2m以上,有可能发生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49.按照《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动土作业是指挖土、打桩、钻探、坑探、地锚入土深度在0.5米以上;使用推土机、压路机等施工机械进行填土或平整场地等作业 50.按照《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受限空间作业使用的照明电压不得高于36V,在潮湿、狭小空间不得高于12V 51.按照《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室外作业遇到大雪、大雨、大雾及6级以上大风时,禁止吊装作业。 52.按照《环境污染物控制管理制度》,公司生产、非生产服务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排放物主要包括: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弃物 53.按照《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策划程序》,公司采用的危险源评价方法是MES法 54.按照《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策划程序》,MES中,M表示控制措施的状态、E表示暴露的频繁程度、S表示事故的可能后果。 55.按照《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策划程序》,风险值R=M乘E乘S 56.按照《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策划程序》,风险值R分为五个等级,其中一级和二级为不可接受风险 57.在安全生产工作中,通常所说的\"三违\"现象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58.防止毒物危害的最佳方法是使用无毒或低毒的代替品 59.一旦发现有人触电,第一个应当采取的措施是切断电源。 60.安全带的正确使用方法是高挂低用

61.使用消防器材灭火时,人的站立位置应是上风位

62.按照公司规定,接触噪声、粉尘等接触职业危害的岗位员工,应当每年接受一次职业健康体检 63.在雷雨天,不要走进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的接地导线周围20米内。 64.《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65.火灾分为A、B、C、D、E、F共六类,其中A类表示固体火灾、B类表示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火灾、C类表示气体火灾、D类表示金属火灾、E类表示带电体火灾、F类表示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 66.常见灭火方法分为冷却法、窒息法、隔离法、化学抑制法 67.摩托车后座不得乘坐未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

68.遇有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或交通标线与交通警察的指挥不一致时服从交通警察指挥 69.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时,难以移动的,应当持续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在故障车来车方向150米以外设置警告标志,车上人员应当迅速转移到右侧路肩上或者应急车道内,并且迅速报警。 70.噪声级超过140分贝,人的听觉器官易发生急性外伤,致使鼓膜破裂出血 71.《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72.《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73.《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引起的疾病 74.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职业病危害因素共分为六大类,共包含460种职业危害因素 75.按照《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法定职业病共分为十大类,共包含132中职业病 76.按照《职业病防治法》,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77.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78.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79.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增强职业病防范意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 80.按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噪声聋是生产性噪声引起的职业病,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85dB(A) 81.按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作场所噪声声级限值最高不得超过115dB(A) 82.旋转的金属机械切割设备上工作,禁止戴手套作业

83.电器设备外壳的明显处有清晰的永久性凸纹标志“EX”表示是防爆型电气设备

84.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按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85.作业时,氧气瓶和乙炔瓶的间距不应小于5米,氧气瓶、乙炔瓶与明火的距离不应小于10米 86.“一班三检”是指在班前、班中、班后开展安全检查

87.正确佩戴安全帽有两个要点:一是安全帽的帽衬与帽壳之间应有一定缝隙,二是必须系紧安全带 88.在空气不流通的狭小地方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可能会造成缺氧的危险 89.消防“三懂四会”中,三懂是指懂火灾预防知识、懂单位防火措施、懂扑救火灾的方法,四会是指(1)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报火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疏散逃生。 90.使用灭火器扑灭初起火灾时要对准火焰的根部扫射

91.在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中,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安全责任制 92.公司在安全生产领域的最高管理机构是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 93.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主任是茅总,副主任是杨总 94.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95.火灾致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窒息或中毒

96.按照公司规定,需要在工厂实施动火作业,需要办理动火作业审批,由工厂总监和物管服务部共同审批 97.按照《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电器箱、柜周边0.8米范围内无障碍物,柜门开启应灵活 98.按照《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每台车床、钻床必须配备清理切屑的专用工具,严禁用手直接清理切屑 99.触电防护的方式主要有绝缘、屏护和间距

100.按照《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的事项。 101.按照《安全生产法》,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102.按照《安全生产法》,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103.按照《安全生产法》,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104.按照《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本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权利,并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义务。 105.按照《消防法》,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106.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107.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108.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其中综合应急预案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每年至少演练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每半年至少演练一次 109.按照《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厂区道路转角处、十字路口、进出厂门、危险路段(如生活区)的汽车不得超过5km/h 110.按照《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机动车辆在厂区主干道行驶时,不得超过30km/h,其他道路不得超过20km/h 111.按照《交通安全管理制度》,电动自动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km/h。 112.按照《员工过错管理制度》,骑、乘摩托车、电瓶车(电动车)未戴头盔的,记C类过错 113.按照《员工过错管理制度》,在非吸烟区吸烟的,记B类过错。(第一次对当事人严重警告并处罚人民币500元,一年内再犯者处以违纪辞退) 114.按照《员工过错管理制度》,机(电)动车在公司内超速行驶的,记B类过错,处罚人民币500元 115.按照《员工过错管理制度》,非指定人员操作叉车、锅炉、蒸汽阀门、公司汽车的,记B类过错 116.按照《员工过错管理制度》,在公司内私自使用热得快、电炉、取暖器等危害宿舍安全的电器的,记B类过错 117.按照《员工过错管理制度》,在公司内部自建宿舍内明火烹饪的,记B类过错 118.按照《员工过错管理制度》,在配气站、油库、厨电和集成厨房事业部车间/仓库(包含车间/仓库的厕所)等禁烟区吸烟的,记A类过错 119.按照《员工过错管理制度》,未经物管服务部同意,在公司动用明火的,记A类过错 120.按照《员工过错管理制度》,随意移动消防器材的,记A类过错

121.按照《员工过错管理制度》,在公司内违规驾驶、超速行驶,造成严重交通事故的,记A类过错 122.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包含亡人事故、消防事故、职业病发生数、百万工时重伤率、百万工时轻伤率、道路交通事故千人伤害率、实地分公司安全事故千人伤害率。 123.按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必须进行有毒有害气体和含氧量检测,有毒有害气体不得超过《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含氧量应为18%-22% 124.灭火器上的压力表用绿、黄、红三色表示灭火器的压力情况。当指针指在绿色区域,表示正常,指在黄色区域,表示压力偏高、超压,指在红色区域表示压力过低,需要重启重装或更换 125.安全生产“五同时”是指:领导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要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126.安全防护设施要做到“四有四必有”:有洞必有盖、有台必有栏、有轮必有罩、有轴必有套 127.按照公司《2018年安全检查计划》,工厂级安全检查每月至少1次,部门/车间级安全检查每周至少1次,生产线(班组)安全检查每日开展 128.公司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砂轮磨尘、电焊烟尘、玻璃棉粉尘、木粉尘、其他粉尘、噪声、锰及其化合物、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丙酮、环己酮、丁醇、正己烷、铜烟、二氧化锡、铅烟、氯化氢、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氟化氢、二氧化碳、臭氧、液化石油气、一氧化碳、甲醛、溶剂汽油、紫外辐射等 129.按照《职业病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根据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对劳动者个体的体检结论可分为:目前未见异常、复查、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证、其他疾病或异常 130.按照《职业病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职业健康检查分为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131.按照《职业病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如最后一次在岗期间的健康检查是在离岗前的90 d内,可视为离岗时检查。 132.我司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废弃物包括:油漆渣、污泥、废活性炭、废油、油漆桶等。 133.我们常说的噪声污染是指80分贝以上

134.ISO14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有关环境管理的系列标准 135.OHSAS 18000系列标准是关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系列标准

136.在识别环境因素时,要考虑环境因素的3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

正常状态:在日常生产条件下,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异常状态:在开/关机、停机检修等可以预见的情况下产生的与正常状态有较大不同的环境问题。如锅炉、发电机启动时排污量大;来料不纯导致局部排污剧增;工厂定期检修清洗设备时产生高浓度废液等。

紧急状态:如火灾、洪水、爆炸、设施设备故障、大规模泄漏、台风、地震等突发情况带来的环境问题。对可预见的紧急情况中存在的环境因素,应有相应的措施、计划,以保证其环境影响的最小化。

137.在识别环境因素时,要考虑环境因素的3种时态:现在、过去和将来

过去: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或过去曾发生的环境事故等。如工厂虽使用了全新设备,但偶尔也使用旧设备;如对旧设备维护不当,其产生的废油可能污染地下水;过去发生的化学品泄漏事件等。 现在:组织现有的、现存的环境问题。

将来:组织将来产生的环境问题。如产品出厂后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新项目引入、新产品、新工艺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138.进行环境因素识别时,应考虑环境因素的7种类型:

大气排放:如锅炉燃烧产生的废气(主要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

水体排放:生产污水排放、工业废水排放。

废弃物处置:如含油抹布、废渣等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处置。 土地污染:如油品、化学品的泄漏。 对社区的影响:如噪声等。

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消耗:如钢板、水、电的消耗。

其它地方性环境问题:如生态环境破坏、电磁污染、地层下陷等。 139.环境影响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振动、固体废物、资源消耗、能源消耗、有毒有害化学品使用、臭氧层破坏、电磁辐射、光热辐射、恶臭等。 140.下列环境行为,可直接判为重要环境因素:

与法律符合性:超标或违法的; 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的;

各类环保装置或其他装置发生故障、停用等,以致排污增加的; 可能引发火灾、爆炸、大规模泄漏等事故的;

稀有贵重金属和其他贵重物质可回收或可再利用而没有执行的。

安全知识竞赛题库

安全知识竞赛题库

安全知识竞赛题库

安全知识竞赛题库

安全知识竞赛题库

安全知识竞赛题库

安全知识竞赛题库

安全知识竞赛题库

安全知识竞赛题库

安全知识竞赛题库

安全知识竞赛题库
《安全知识竞赛题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