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_优秀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8:08: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新疆班 语文组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理解本文独到的新闻报道视角,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理解平实语句中蕴含的丰富内涵: 3.培养学生提炼重要信息的能力和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预习课文,搜集奥斯微辛的相关资料;

2.直观教学法和讨论交流法,学生自己生成问题并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珍惜自由幸福生活、尊重人性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挖掘文本背后作者寄寓的思考和情感,挖掘本则新闻的意义。通过对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进行细节描写,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 2.学习本则新闻的独特写法;进入情境切身感受,体会作者情感,学习其智慧。

三、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展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

2、讨论交流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

六、课前布置预习:

1、搜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相关资料,小组内加以整合,完成对奥斯维辛的文字介绍、图片展示工作。

2、复习巩固新闻相关常识。阅读本文,试着用一句话概况新闻主要信息,体会概括时与标题能否联系。

3、阅读中及时写下自己的感受,运用刚学过的批注手法记录下自己的宝贵思想。

七、教学过程:

(一)【名句、诗歌导入】: 忘记历史等于背叛 ——列宁

我的故乡,有百万坟墓 。 我的故乡,让战火烧尽 。 我的故乡,是多么不幸。 我的故乡,有奥斯威辛。 ——勃罗涅夫斯基

和着忧伤的旋律,我们一起来聆听波兰诗人勃罗涅夫斯基的悲鸣。从这首短诗中我们知道了一个叫做奥斯维辛的地方。如果要编纂20世纪人类的死亡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永远无法回避的主角,而在那场屠戮中,奥斯维辛则是让人难以忘记的人间地狱。 多媒体展示:课件——本课的学习目标,重难点,导语 诗歌诵读视频,视频内容为奥斯维辛集中营图片

(二)【预习检测与巩固】:

1、思考与回顾:

初中学习过的课文与课下的积累中,你关注过新闻么?对新闻了解多少呢? 明确: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构成:标题、导语、主体、结语

设置目的:复习相关常识,以课文为例,理解与掌握新闻,巩固知识。 预设:若时间允许可以读一则当天新闻,明确理解

学生预设:吴东、高敏。女生。二人知识掌握比较牢固,归纳和表达力强 多媒体展示:课件——新闻特点与新闻构成

2、常识补充掌握——罗森塔尔与普利策国际新闻奖

3、背景知识介绍——奥斯维辛(已布置学生预习,主要学生完成) 设置目的:检查督促学生,课下查阅资料、认真预习,扩大视野 多媒体展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视频,背景音乐伤感而肃穆

学生预设:周亮、糜鹏。男生。二人平日关注新闻时事,涉猎比较广泛,对 战争等关注较多,有自己的见解。

4、基础巩固、字词掌握:

明媚 噩梦 废墟 窒息 步履 婆娑 嬉笑 雏菊 长廊 木讷 设置目的:检查督促学生,注重基础,巩固知识。

多媒体展示:课件——字音字形,以填空形式出现,主要由学生来完成 学生预设:基础内容,随机抽取,找平日基础薄弱且或不重视基础的同学,

(三)【自主探究 初步思考】

1、思考质疑——解题!

一篇新闻报道,报纸上的新闻标题往往是引人注目的,这一篇也不例外。本篇新闻的标题却是“没有新闻”,这个标题是否自相矛?对此,你有哪些见解和疑惑呢?

设置目的:养成习惯,善于思考。重视分析标题题目,全面掌握文章整体 预设:学生会很清楚没有矛盾,但会回答片面没有层次性

方法指引——细分析,多思考,学会提出自己的质疑,给学生问题难度梯度 具体引导过程: 第一层疑问:标题分几部分? 明确:奥斯维辛 没有什么 新闻

第二层疑问:奥斯维辛是哪?什么是新闻?为什么没有新闻?(先分析名词) 明确:新闻既是一种文体,同时,可以分为“新”“闻”来看,是一种表示新的消息专业名词。重点提示——与旧相对! 第三层疑问:既然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文章写了什么?

学生预设:吴佳雨,郁明琛。二人善于思考且思变能力强,前者叛逆,上课平日都多有疑问,后者思维细腻。他们可以带头,利于引导问题的进行和分析。 讨论分析 明确解题:

1、没有什么“新闻”——被报道过,大家都已经了解

具体分析:这里是世人皆知的集中营,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2、没有什么“新”闻——与 “旧”相对,这已经是历史 具体分析:这里臭名昭著的纳粹法西斯恶行之外,没有什么好说的,暗示着这里如今的和平宁静

3、为什么要写“新闻”?

明确:作者是一名记者,有自己的职责——“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虽然这里没有什么新闻,但是我还是要写,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让世人永志不忘。

多媒体展示:课件——具体引导问题及解题明确

2、初步分析,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脉络! 在分析解题的过程中我们知道了本篇新闻的内容,那么请结合刚刚的分析和新闻结构的知识,分析文章的脉络结构。 设置目的:以课文为例,理论结合实际掌握新闻脉络,巩固知识。整体把握课文, 培养整体把握文章的阅读分析能力。 具体引导提示梯度问题:

1、新闻构成的几大部分? 明确:标题、导语、主体、结语

2、“没有什么新闻”,文章写了什么

明确: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现状、历史、作者及参观者的见闻和感受 讨论分析 明确解题:

1—3节 导语部分 现状与历史背景 4—14节 主体部分 见闻与感受 第15节 结语部分 照应开头深化主题 学生预设:穆尼然、买买江、陈蓉。三人中前两人基础不足,但喜欢思考,给予提示及鼓励。陈蓉善于思考且思变能力强,三人互补完成。 多媒体展示:课件——具体引导问题及表格 注:【总结题解和结构图进行板书】

(四)【深入思考 合作交流】:

1、深入解读,思考交流——批注展示!

高尔基曾说“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刚才同学们通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下面让我们再来细读课文,品析细节,把握本文的精神核心。 设置目的: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提高理解能力与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检查督促学生,养成善思考、作批注的良好习惯。加强自我智慧展示与小组交流合作意识。

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探究、讨论、展示:(一人分析一句)

预设:学生会积极参与,展示自己所得,但重点句子难以分析到位、透彻,要随时加以引导和修正,并

将学生未分析到位的句子,重点解剖。 预设准备:几个重点句子的理解与分析①思考问题:文章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美好的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个噩梦”,为什么? 明确:“最可怕”等词,作者用反语,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热金卡因为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称。作者表达出自己内心无比的愤懑。 预设引导:整篇文章是否都是压抑沉重的,在这种灰暗色调之中,有没有一些亮色让我们看到一丝光明?

2、品读细节 品味精彩之一:

“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身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明确:毒气室和焚尸炉 → 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 → 生命不息 顽强抗争

怒放 → 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

3、品读细节 品味精彩之二:

“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明确: 温和的微笑 → 对生死的超脱,生命的坚韧

为梦想而微笑 → 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美好而又隐秘的 → 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方法指引——多朗读、细分析,多思考,同时多交流,多学习,学会提出自己的质疑,学习借鉴其他同学。

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反复朗读这两个片段,感受生命的坚韧、顽强、美好面。 学生预设:预设七人,其余若有时间可随机选择。马可、穆萨江、王迪、努尔江、玛丽哈巴、袁梦、胡艳艳。七人中前两人为男生,基础不足,但喜欢思考,给予提示及鼓励。后几人均为女生个别及为内向,善于思考且思变能力强,有思想,有自己独到见解。 注:【总结细节描写进行板书】

多媒体展示:课件——展示预习准备的一些句子及经典细节的品读

2、重点分析,答难解疑——重点问题!

问题

一、新闻的主体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参观者游览了哪些地方? 作者是写自己亲自参观这些地方的感受吗?如果不是,急着的眼光又是落在什么上面?为什么这么写?

设置目的:培养学生在初步理解文意基础上进行整体鉴赏和深度阅读的能力。 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探究、讨论、展示

预设:学生会说时间顺序,要进行指导。学生能够明白本文角度的特殊,但难以分析到位、表达准确,要随时加以引导和修正。 方法指引——要有宏观意识,把自己当成作者去感悟。多思考,多交流,同时,锤炼自己答题语言的精准。

明确:游踪: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作者并未直接描写集中营那些残酷的遗迹,而是将眼光转移到了其它参观者身上,通过观察他们的感受和反应来感染读者,参观者的表情、动作和语言可以间接地让人感受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可怕、残忍以及令人发指的法西斯罪行。从侧面烘托出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 教案

读《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有感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_优秀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优秀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优秀教案(.8.17)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_优秀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_优秀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