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新闻写作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3:49:54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新闻写作教案

新闻写作教案

备课人:李汉兰

20

10、

10、8

一、教学要求及方法:

教学目标:学习如何写新闻。

教学重难点:导语的写作特点和主体的结构方式以及背景的运用时机。 教学方法:问题讨论和互动交流。 教学课时:2课时

二、导入

1865年4月14日晚,美国总统林肯遇刺,当时,港口新闻联合社驻华盛顿记者抢发了这条轰动世界的大新闻。1886年3月30日,美联社记者约翰·唐宁发了一条长的新闻报道南太平洋沿岸有史以来最猛烈的、破坏性最大的风暴横扫萨莫亚群岛。这是两则新闻,另外在电视和报纸杂志上还看到了许多的新闻那么写作新闻要注意些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闻的写法。

三、新闻的定义

教材的定义:“消息报导就是对新近发生的、新近变动的、有一定社会意义的、重要的、能引起读者广泛兴趣的事实所给予的及时而又迅速的简短报道。”

新闻界通常是采用这个定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人们关心的重要的事实报道。

四、新闻的“倒金字塔”结构

学新闻先学消息,学消息先学倒金字塔结构,倒金字塔结构对于应用写作有普遍的意义。

“倒金字塔”是一种逻辑结构,简单说,就是按内容轻重缓急安排写作结构,把最重量级的内容放最上面,其次的放后面,再次的再后面,形成一种重心居上的结构。这种结构中的消息的各个部分,分别为:

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可图示如下:

1

五、讲解新闻主体常用的结构方法

主体部分的结构:纵式结构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安排层次,适用于单一事件性新闻写作;横式结构按事物的逻辑顺序来安排层次,适用于经验消息和书评消息的写作;纵横结合式结构则是前两种结构的交叉使用,尤其适用于综合消息的写作;倒金字塔结构按照事实的重要性来安排层次,适用于动态消息写作。当然,实际写作中这种要点归纳不能绝对化

下面是一则来自“浙江教育报刊总社”网的新闻

我省独立学院举行发展研讨会

本报讯(记者周洪波 通讯员 沈燕维)1月5日,我省独立学院发展研讨会在杭州师范学院钱江学院举行,来自全省20所独立学院的院长、书记等40多人齐聚一堂,共商发展大计。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高等教育办学的探索和创新,自1999年创建以来,为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办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推动了我省的高校建设。目前我省独立学院招生占全省本科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让更多的人得到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教育教学方面,独立学院锐意进取、不断创新,也为其他高等院校进行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总结前期发展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全省20家独立学院自发举办了此次研讨会。

在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围绕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的主题,就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强化自身办学特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代表们纷纷表示要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要求,突出独立学院“民”“独”“优”的特征,充分利用高校和社会力量的优质资源,采用灵活机制,独立办学,实现独立学院的健康快速发展。

倒金字塔结构新闻的各个部分都能够相对独立,所以能够从下往上逐一删除而不破坏消息的完整性,而且永远留下最重要的内容。因此,这个模式一度大受欢迎,形成记者爱写,编辑爱用,读者爱读的局面。

1、记者爱写

因为有一个固定模式,写作时就不必把时间浪费在篇章结构的推敲上,适合新闻必须抢时间发表的特点。

2、编辑爱用

因为从重到轻,各段又相对完整,所以编辑排版都很方便,位置不够,就把结尾去掉,再不够就去掉主体,变成一句话新闻,还没位置,就把导语也去掉,变成标题新闻:“我省独立学院举行发展研讨会”,还是一则完整的新闻。

3、读者爱看

一看标题就大致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有兴趣就往下看,没兴趣就随时打住,不会留下印象不完整的感觉。

下面按写作的过程从上往下分析。

1、标题

新闻最重要的是标题,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标题必须用最简单最清楚的方式呈现,等问题。

据说,美国总统林肯遇刺的消息是最早的倒金字塔消息,只有一句必然就是一个主谓结构的单句,它能回答“谁怎么样”、“什么怎么样”、“哪里怎么样”如“总统今晚在剧院遇刺重伤”。这是“谁怎么样”。“我省独立学院举行发展研讨会”,这是“什么怎么样”。“西湖连续三天温度超20度”,这是“哪里怎么样”。

如果缺了主语或谓语,标题就不完整,如“教师节学生签名活动”,应该改为“我校举办教师节学生签名活动”。

正因为倒金字塔新闻的标题有相对的完整性,所以可以成为独立的新闻,通常形成一组一组,如:

2

□ 首届中国乡村旅游节在蓉开幕

□ 杭州年接待台湾游客突破30万人次

□ “三八”旅游散发浓浓女人味

□ 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在杭州开馆

□ 浙江发布沿海超强台风警报

有时为了增加标题的信息容量,还可以在正题上面加上引题,下面加上副题,如: “暖风熏得游人醉”西湖连续三天温度超20度

成长型大学—独立学院怎么走发展之路全省20所独立学院领导齐聚钱江学院共商发展大计 我校召开第十次学生代表大会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学生会,某某当选为学生会主席

有些重要会议新闻还可以兼有引题和副题,如上一则还可放上大会口号作引题,但是一般以简洁为好。

2、导语

导语前面首先要有“电头”,如“新华社某月某日电”,“某报消息”等,字体加黑,与正文空一格。

导语由“五W”组成,这是一个新闻术语,即指新闻中的何人(who)、何事(what)、何时(when)、何地(where)、何因(why)这五个要素,因为在英语中都是以W开头。如:

本报讯(记者周洪波 通讯员 沈燕维)1月5日,我省独立学院发展研讨会在杭州师范学院钱江学院举行,来自全省20所独立学院的院长、书记等40多人齐聚一堂,共商发展大计。

导语用最简单的话说出这则新闻的“五W”,通常是由两三个单句组成的一个复句。导语应要言不烦,为主体的扩展留有余地。

3、主体

主体是对导语的扩展。如:

浙江发布沿海超强台风警报新华网浙江频道(2006-07-0811:44:48)来源:新华社

新华网浙江频道7月8日电

据浙江省气象台7月7日发布浙江沿海海面超强台风警报:今年第3号超强台风“艾云尼”中心正以每小时10-1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逐渐向浙江省沿海靠近。

7月7日14时,台风中心位于北纬21.4度、东经127.4度,中心气压930百帕,近中心的最大风力16级。如果台风中心继续保持向西北发展,将对浙江沿海造成较大影响。因此气象部门提醒出海船舶和各有关方面引起注意。

浙江省气象台在7月7日16时43分将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升级为橙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6小时内衢州、金华、绍兴、台州、杭州和宁波、舟山以及湖州和嘉兴的南部地区将出现50毫米以上的强降雨和强雷暴,有雷雨地区并伴有8-10级雷雨大风。

4、结尾

结尾是消息的补充说明部分,往往可有可无.

教师总结

标题是一个主谓结构的词组或单句,导语是一个包括“五W”的由五个分句组成的复句,主体要做的就是把每个分句扩展为几个句子或一个复句,哪一部分不能扩展,也许就是你采访工作薄弱的地方,那么就从这个地方再去深入。这种模式对于其它写作也是很有用的。

下面用这个结构来分析网站上的两则新闻。

“教师节”学生签名活动

:2006-9-10 来源:校学生会

作者:曹芳芳

9月10日上午,为庆祝教师节的到来,献上自己真诚的祝福,校学生会在生活区一期食堂

3

进行了一场学生签名活动虽然此次活动的时间并不长,但前来签名的并不少。有返校的高年级同学,也有刚提着行李来校的新生。当他们经过我们的签名台时都停下了脚步,在“老师您辛苦了”的红色横幅上写下了自己衷心的祝福。签名会上呈现着新的学期又有一份新的热情。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签名,横幅上无处不是同学的姓名和祝福,在签名会结束之后,我们将横幅悬挂在一期食堂二楼的西侧,希望每位老师看到我们的祝福时都会微笑。让每位学子都记得在我们身后默默工作的辛劳的教师们。对他们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祝您节日快乐!”

校学生会旨在通过此次活动,向全校的老师表达自己真诚的心意,同时也创造机会,让每位普通的同学都能献上自己的祝福,校学生会就像是师生间的桥梁,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将多举行类似有意义的活动,希望每位同学都能踊跃参加。 这则新闻的标题不完整,也不符合新闻语体,试修改:

我校举办教师节学生签名活动

本校9月10日消息

为庆祝教师节的到来,我校举办了一场学生签名活动。 今天是我国第22个教师节庆祝日,为了让每位同学都能献上自己的祝福,校学生会组织了这次学生签名活动。上午9点钟,生活区一期食堂门口一条写有“老师您辛苦了”字样的红色横幅吸引了过往同学,大家纷纷停下脚步,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其中有高年级的同学,也有提着行李刚来报到的新生,他们都希望通过这一形式,对默默工作的老师们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祝您节日快乐!经过两个小时的活动,横幅上签满了同学们的名字和祝福。

学生会同学说,这条横幅将悬挂在一期食堂二楼的西侧,希望过往的老师都能看到。他们还表示今后还将举办此类有意义的活动。

著名校友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马云来我校作演讲

4月28日下午,由浙江省社联、钱江晚报主办,浙江在线联办,我校承办的`06浙江人文大讲堂下沙讲堂之“文化是企业的DNA”在我校下沙校区艺术中心隆重开讲,本次演讲由著名校友,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马云先生担任主讲,校长林正范担当主持。学校各领导老师,同学代表听取了本次演讲。在林校长激情洋溢地介绍马云先生所取得的荣誉后,马先生从林校长手中接过聘书,被聘为杭州师范学院特聘教授。在排山倒海的掌声中,马云先生开讲。首先,马云先生很荣幸地向大家介绍他毕业于杭师院,并为此感到骄傲。接着,他和在场的领导、老师、学弟学妹们分享了他与他的团体,创建网站的艰辛成长历程,提出了一个企业CEO需要的使命感和价值观。从而推出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要想成功,就必须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断尝试,不断进步。他强调,一个团队的重要性,只有大家目标明确,方向一致,离成功才不会遥远。同时,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马云先生也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跟希望,他认为一个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另外,他还指出,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永远不要去抱怨生活,遇到问题要迎头解决。马云先生幽默诙谐地语言,深情并茂地演讲,不时博得了场下阵阵掌声。在其后的提问环节中,在场老师同学都踊跃提问,马云先生结合自身的经历对大家提出的问题予以了认真仔细的回答。最后,在场老师同学以最热烈的掌声,欢送马云先生离场。通过此次讲座,不仅增加了同学们的成长阅历,激活了同学的思想,而且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启发。在为有这么个校友感到荣幸的同时,大家也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大学生,使命感的重要性,要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做一个能被社会所接受,对社会有用的人!

评:导语不简洁,校长主持不必写,聘任马云为特聘教授一段可放结尾,此事虽然重要,但是不属于人文讲堂的主题,如果要写,可以单独写成另一篇新闻,标题是“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马云受聘为我校特聘教授”。结尾由作者发议论不妥。试修改:

4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校友马云来我校作演讲

本校消息

4月28日下午,`06浙江人文大讲堂之下沙讲堂在我校下沙校区艺术中心隆重开讲,校友马云先生担任主讲。

马云毕业于杭师院,目前是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他演讲的题目是“文化是企业的DNA”。他在演讲中介绍了他与他的团队艰辛创业的历程,他把今天获得的辉煌成就归之于阿里巴巴独特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强调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强调全体员工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在演讲中,马云先生对学弟学妹们提出了要求和希望,他认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他希望同学们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永远不要去抱怨生活,而是要设法解决问题。随后,他一一回答了在场老师同学的提问。马云先生深情并茂的演讲,幽默诙谐的语言,不时博得场下阵阵掌声。

这次活动是由浙江省社联、钱江晚报主办,浙江在线联办,我校承办的,校长林正范主持会议,并向马云颁发聘书,聘请他为我校特聘教授。

六、作业:

写一则倒金字塔结构的校园新闻。

(提示:校园新闻处处有),如:

1、学校食堂卫生有待加强

2、我们喝上了矿泉水

七、教学后记:

推荐第2篇:新闻写作教案

新闻写作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新闻采访。通过完成活动任务,同学们感受到了新闻采编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但是,只有采访而没有报道,新闻活动就没有意义。所以,我们要学会写作新闻。随着社会生活、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受众需求的日趋多元,新闻的写法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今天,我们就运用之前学习的新闻知识,写一则消息。

教学目标

1.在掌握新闻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消息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新闻的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新闻及新闻工作的感情,激励学生善于发现社会中有意义的人和事,学会发现美、传扬美。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回顾消息这种文体的相关知识,以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学会写标题;通过朗读、交流实例,让学生体会导语的写法。

教学难点

在合作探究中学习消息主体的写法,安排好消息正文的结构。 课时计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文题展示

必做任务:写一则消息。每位同学都要根据“任务二”中自己搜集的新闻素材,写一则消息。写完后,组内同学互相交流,修改完善。

写作指导

一、引导学生回顾新闻的有关知识。

1.新闻“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

2.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导语和主体三者缺一不可)。

3.新闻的特点:迅速及时、真实准确、简明扼要。

二、引导学生学写标题。

1 写作消息时,首先要确定一个恰当的标题。如何写作标题呢? 1.板书展示下面几个消息标题: (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3)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2.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然后归纳标题的特点。 (1)要准确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2)要尽可能重点突出、简洁醒目。

三、引导学生就学校新发生的事实写作标题,例如: (1)××中学举行首届中学生诗词大赛 (2)我校学子全国创客大赛载誉归来 (3)初中各年级上好新学年开学第一课

(4)本校组织开展“小记者·大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四、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消息正文的结构。

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其中导语部分集中讲述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此后随文章的展开,事实的重要性逐渐减弱;如果有相关的背景材料,一般放在新闻事实的后面。

五、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学习导语的写法。

1.学生朗读课本上三篇消息的导语,分析导语的特点:导语是消息的核心,也是消息这一新闻体裁的重要特征,它是用简要的文字,集中呈现最重要、最新鲜或最有特点的新闻事实,提示消息的要旨,吸引读者进一步阅读文章。

2.分条明确导语写作要求:(1)突出重点,吸引读者——摒弃可有可无的内容,突出关键信息,集中呈现最有新闻价值、最受读者关注的新闻事实。(2)言之有物,用事实说话——要浓缩、概括新闻事实,但不能流于抽象、空洞,尽量用事实而非概念来说话。(3)简明扼要,开启全篇——导语应简洁明了,避免与主体部分重复,用精练的语言呈现精要的内容,同时为整篇消息定下基调。(4)形式多样,体现特色——可以直接陈述新闻事实,也可以在不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表现场面,描写细节,渲染气氛,讲述故事。

六、强调写作新闻时在语言方面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反复体会本单元三则消息的语言特点,或以身边各种媒体为例,分

2 析其发布的消息有何语言特色。在此基础上,进行指导陈述:写作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简练、易懂。准确,是指语言表述要与新闻事实本身高度吻合,不能夸大或缩小,也不能含糊其词。简练,是指在呈现新闻事实的时候要讲究语言干净利落,删去多余的文字。易懂,是指写消息时要有读者意识,考虑受众需求,尽量采用大众化的语言,不用生僻词语,少用专业术语。在此基础上,可适当讲究生动形象。

范文评析

我校男女篮球队勇创佳绩

本报讯 5月21日上午,从本市中小学篮球联赛上传来喜讯,代表我校参加初中组决赛的男女篮球队,经过艰苦鏖战,分获初中组男女篮球联赛的第一名和第二名。

决赛现场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参赛双方的比分始终交替上升,不分伯仲,两队都打进了加时赛。加时赛中的最后几分钟,男子篮球队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毫不气馁,沉着应战,打出了4∶0的小高潮,最终以两分的优势反超,让对手臣服马下,获得初中组男子冠军。女队则在最后的加时赛中,由于体力不支,客场败于对手。

此次篮球比赛是对我校体育教学工作的一次检阅,队员们在比赛中为集体的荣誉而战,精神饱满,斗志昂扬,顽强拼搏,表现了我校师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出色的团队合作精神,充分体现了阳光学子的精神风貌。

点评:标题精要地点明了本则消息报道的主要内容。导语部分清楚地交代了本校男女篮球队在市中小学篮球联赛上分获

一、二名佳绩的新闻事实。主体部分着重介绍了两支球队在决赛现场的比赛情况,其中详写男队艰苦夺冠,略写女队惜败与冠军失之交臂。最后交代了本次篮球联赛的意义所在。消息正文严格采用“倒金字塔结构”,科学合理。行文用语准确、简练而又不失生动,堪称一篇校园新闻佳作。

推荐第3篇:新闻写作教案(版)

新闻写作

教学目的:总体上给学生建立一个生命学意义上的写作概念,人是写作的动物,写作是人的生命和文化存在形式之一。新闻写作学也是在这一框架内的写作。因为人是需要消费新闻的动物,而新闻写作是满足人的这一消费需要的活动。

教学时数:2教时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写作:

l 加西亚马尔克斯:我写作是要我的朋友爱我爱得更久长。

l 巴金:我以我的文学改造我的生命,我的环境,我的精神世界。

l 陈映真:为了让被侮辱的人重获尊严与自由。

l 莱蒙托夫:我写作是为了在其中找到了乐趣、喜悦,体会到快乐„„谁见过蜜蜂为什么采蜜的问题。

l 曹雪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l 刘勰:《文心雕龙 神思》:相如含笔而腐毫,杨雄辍翰而惊梦。桓谭疾感于苦思,王充气竭于思虑。张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练都以一死。

l 吴晨骏:起初是为了梦想,是为了将我的梦想用一种美好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我生长在一个小地方,从小见过的世面不大,稍微长大一点,我就养成了看书的习惯与爱好。通过看书,特别是小说,寄托了我内心的要求。这是家乡的闭塞给我一个相反方向的冲动。当我打开书,就象打开一扇窗户,我看见窗外完全不同的一切。而这些窗户是那些作家带给我的,久而久之,我也试着象那些作家那样去写作,去思考,去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写作,是我之外的整个世界,或者对我来说,世界的意义仅止于写作。我与写作相伴,彼此映照„„

l 综上所述:写作,是写作主体心灵的倾诉与传达,是以语言为媒介展露内心秘密的过程。从哲学上看,写作是作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创造性劳动;从心理学上看,写作是作者内心能量的升华与外化;从信息学上看,写作是对信息进行编码、压缩、整合,并且通过文章的形式固化下来的信息处理过程。总之,写作是人和生存方式,是生命存在的意义。

二、写作与阅读关系:

l 胡适:为什么要读书?有三点:第一,因为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知识经验和学问的一种记录,我们读书,便是要接受这人类的遗产;第二,为要读书而读书,读了书可以少读书;第三,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并可获得思想材料的来源。

l 叶圣陶:阅读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

l 朱绍禹:阅读文章是通过书面语言,领会其意义,从中获得思想与学习语言的活动程序,是人们学习和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手段。

l 顾晓鸣:阅读过程无非是一种根据作者及其创作环境以及文字语法修辞特征进行的“释义”过程而已。是通过直觉、联想、想象逻辑分析和综合判断等到一系列思维活动,把符号及其作品还原为具有特定个人特征和社会情境的“意思”,把“言”还原为“意”。

l 培根:读书在于造就完全的人格。阅读使人充实,会议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l 高尔基: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与上下古今一切伟大民族与智慧结合的过程。

l 周涛:读书是一种容易产生幻觉的的行为。我们面对一些文字符号,这些文字本身有着几千上万年的积淀的魔力——它没有图象,却往往比图象更逼真,没有色彩,却常常比一切花朵更缤纷灿烂。而且它的每一个字几乎都是一个琴键,组合、碰撞出清脆迷人的乐感——上穷碧落下黄泉,文字所诱发的幻觉世界是无穷无尽的!书已经不是现实了,它是现实经过人的心灵过滤,创造出一个新的实体,它象现实,却不等于现实。《论读书的坏处》。

l 臧棣:1981年起,我就是《外国文艺》的忠实读者,那上面刊登的欧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就象精神的禁果一样吸引了我。同时,我震惊于卢梭《忏悔录》,对语言的魔力产生了巨大的好奇,在此之前,我难于想象一个人可以通过作品对另一个人产生如此亲密的影响。《答诗人西渡的书面采访》。

l 综上所述,阅读是通过一切文化载体去吸收信息、接受前人智慧、思想,与整个文化历史对话的过程,是心灵沟通的过程。从哲学上看,阅读是主体由外而内的吸纳与重构过程,是建构阅读者自我心灵结构的过程;从信息学是看,阅读是读者对外在信息解码、重组、整合为新文本的过程。从文章学上看,阅读是读者通过文章表层探究深层思想情感,学习语言一个重要方式与路径。

l 总之,阅读是和先人杰出的心灵对话交流的一种活动,是升华自我、丰富心灵、陶冶人格、积淀气质的活动。

l 写作与阅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互为前提,互为结果。写作是阅读的必然结果与终极目的,阅读是写作的基本前提和内心启动。阅读的升华和发展就是写作。

三、学习写作的方法论: l 写作主体:指作家自己。

l 写作客体:指写作者外在的一切。构成文章的一切因素,作者所面对的对象世界。

l 辩证唯物:存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

l 历史唯物: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

l 马克思政经济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四、学习写作的意义

1、写作是人类交往的基本工具

l 人的存在就是一种语言存在

人是一种主体存在,是一种主客体辩证统一存在。人的文化存在方式就是语言与符号。维特根斯坦: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方式;沃尔库特:要改变你的生活,必须改变你的语言。海德格尔:语言是人的存在屋子,人通过语言诗意地生存在大地上。荷尔德林:人,诗意栖居。

l 审美境界是人类精神存在的化境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构成的世界是现实的对应。文学是语言审美结果,最高的审美境界是语言符号构筑的境界。语言符号与其它媒介如线条、色彩、声音等相比,具有间接性特征。作用于人的感官整体,时空限制较少,故而更为倚重于人的主观创造性。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最高审美境界,王国维称为“无我之境”;严羽称为“妙悟”;苏珊朗格称为“审美幻象”;马斯洛称为“自我实现的人”;马克思称为“全面发展的人”,马尔库塞称为“审美解放”;莫尔和陶渊明都称为“乌托邦”。

2、写作是人类交往的方式与工具

交往是哈贝马斯重要术语,交往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存在方式,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活动,交往的本质意义就是自由,自由的最高境界就是审美。因之,交往的本体论落脚点就是语言。语言在此又分为两种:一是口头语与行为语(包括身体语言),即时性、短暂性;二是书面语,文献性、永恒性。人通过语言交抑换生存信息、接受文化熏染、达成心灵沟通、获得生活意义、实现人生价值。

3、写作是人类文化承传的重要方式

l 文化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总和,是凝聚在生活表象深处的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等一切观念的总和。 l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通过语言世界“我们发现处在历史的复合体中,处在同时代的人当中,处在我们的先辈那里继承下来,并将遗传给我们的后代的传统之中。作为儿童,我们在传统中成长,在逐步积累的经验和展望式建筑起来的、有选择的回忆基础上,从传统中学习并形成我的带有独特期待的个性的生活设计。传统教给我们的日常知识,使我们具备了自在我们直接和潜在视野中的人和事进行阐释的能力。”

语言是人类文化承传最基本的符号载体。写作是文化保存最基本方式,是文化承传最重要手段与方式之一。

4、写作是训练思维最基本方式

l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思维和语言有同样久长的历史。”“精神一词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被物质所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震动的空气、声音,简言之,即语言。”

恩格斯“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列宁“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基本工具。”

l 写作是语言锤炼过程,也是思维磨砺最佳方式

抽象思维:概念、判断、推理;归纳、演绎、概括。

形象思维:想象、体验、共鸣;

新闻报道写作

第一节:新闻与新闻报道

教学目的:掌握新闻与新闻报道的概念,理解并掌握新闻与新闻报道的区别。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过程:

一、关于新闻

l 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社会现象:政治(水门事件,民主党竞选总部内发现一条窃听电话线,《华盛顿邮报》新记者罗伯特·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挖掘出了震撼世界的水门事件)、经济、文化、军事等(横向); l 新闻是人类固有信息拥有形式与载体(纵向)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春秋战国时期门客制度,《史记·魏公子列传》记载魏公子信陵君与魏王下棋故事)、封建社会(桃花源记、驰道驿站制度)、资本主义社会。

l 新闻消费是现代人生存与发展必须;

二、新闻的词源考察

1、中国古代:唐初文人孙处玄“尝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尉迟枢《南楚新闻》,主要集中为宫廷秘闻。

2、英语新闻一词News,north北方,east东方,west西方,south南方四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组合而成。苏格兰记者詹姆士在1423年首次使用新闻一词。

三、新闻与新闻报道定义

1、新闻定义之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之二: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变动的信息。

2、新闻是报道;新闻是信息;报道是形式,信息是本质。

3、新闻学意义上的新闻定义应该表述为:新闻是一种信息,是传达事物最新变动状态的信息。

4、新闻报道则是通过大众传媒来传播的新闻。

第二节:新闻本源与叙事寓意

教学目的:掌握新闻本源的概念,掌握教材新闻本源与现行新闻本源概念的区别;掌握新闻要素概念。理解并掌握新闻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的范畴。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新闻客观事实性与叙事寓意之间的复杂关系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过程:

一、新闻本源

1、教材认为,新闻本源是事实,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我们认为,变动的事实是新闻本源。

l 变动的事实:《解放日报》1979年8月12日发表了一篇小消息,报道了公交车在繁华的淮海路冲上人行道的新闻,被评为当年全国好新闻。

l 过去的事实:《南方周末》2003年2月27日陆幸生采访原《人民日报》副总编周瑞金的访谈录《“皇甫平”文章发表的前前后后》

2、新闻根据:新闻发布的依据与契机,是新闻报道赖以存在的决定性因素。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l 事实性;

l 时效性;

l 六要素齐全性;

l 来源性。

二、新闻要素

l 传播学中传播要素: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1948年发表了《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论述了传播结构与功能。在传播的结构上,拉氏提出五个W,即谁(Who),传播主体;说了什么,即(Says What),传播内容;通过什么渠道,即(In Which Channel),传播媒介;对谁说,即hom),传播对象;产生什么效果,即(With what Effect),传播效果。在传播功能上,拉氏指出了环境监控、社会协调、文化承传三大功能;后来社会学家赖特补充了提供娱乐功能。

l 这里要注意与新闻学中的五个W区别开来,Who(谁),What(什么),When(时间),Where(地点),Why(原因)。新闻学的五要素,也有称之为六要素,即在五要素基础上加一个过程要素。

l 新闻五要素并非平分秋色的,有时根据需要突出其中的某一项或二项要素。如:

突出人物因素:

据新华社桂林6月22日电,美国总统克林顿今天上坐总统专机从上海抵达桂林,进行他中国之行的第四站访问。

突出地点因素:

吐鲁番消息:一向以“火洲”著称的新疆吐鲁番将通过“西水东调”水利枢纽工程解决用水紧张难题。通过该工程,吐鲁番流域内五条河流的水资源将得以平衡,将不再受制于水资源短缺的困扰。

突出事件因素:

成都消息:都江堰鱼嘴工程1300米处将建拦水大坝,2600年前李冰父子心血将毁于一旦。

三、新闻事实与叙事寓意

1、新闻事实指向新闻的客观性

l 客观性的内涵

选择中立:记者在事实选择中不带偏见;

超然事外:记者在事实叙述中超越于事外;

零度叙事:记者对事实不作任何评价、不发表观点、看法。

l 如何抵达客观性

完整:西方称为“多维背景材料”;

平衡:对所报道事实,在社会上存在多种或两种对立意见时,报道者应该让各方都有表达机会,且机会均等,篇幅、时间等方面不能偏袒一方;

语言非情感、中性:零度写作;

非价值评断:纯新闻,对国际新闻、经济信息等新闻,完全要超越价值评断,不发表意见,不作议论。

引语运用:大量引用具体材料,引用所采写到的原话,原材料。

2、叙事寓意指向新闻的价值性

l 叙事寓意的根源:央视1993年5月,一个由体制外从业人员、国家意识形态机器和巨额广告共同打造的早间新闻类节目──《东方时空》出台,节目被有意无意地区隔为三个空间:《东方之子》圈点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精英;《生活空间》为庶民的平凡、甚或艰难的生活寻求生存的意义;《焦点时刻》沟通前二者(以政治、经济、文化精英的视角对庶民实施「关怀」)。《东方时空》在整体上获得了巨大成功,1998-2000年的年度收视率分别为2.07%、2.11%、1.98%。

一年后的1994年4月1日,脱胎于《焦点时刻》的《焦点访谈》诞生,成为收视率仅次于《新闻联播》的又一个中国电视神话,其中1998年年平均收视率为27.48%。换言之,《焦点访谈》成了近1/3中国电视观众每天晚饭后的一项生活内容。

1996年5月17日,作为《焦点访谈》在广度与深度上的延伸,周刊型栏目《新闻调查》隆重登场,节目以对「社会的关切」、「制度的建设」为选题的方向,以深度报导的形式对重大社会新闻事件进行调查和评说,成为央视的一大名牌栏目。

l 现象世界与象征世界:

l 选择的情感性:

l 选择的价值性:

l 选择的认识性:

第三节: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教学要求:全面深入地理解掌握新闻的基本要求,特别是理解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问题,新闻客观性、真实性是一人涉及到主客观范畴的概念,必须以哲学方式理解。

教学难点:新闻真实性的主客观范畴;真实性三层内涵.

教时安排:1学时

教学过程:

一、客观性

l 从本源上说,新闻是一种变动的事实信息。但世界的客观并非世界原本的物质状态,而是一种主观认识结果。只能说是接近事实本真面目,而非纯粹物象。

l 从受众上说,新闻是一种客观的叙事信息。知情权与非典,《南方周末》与张文康新闻发布会。

l 从认识论上说,新闻传播是一种复杂、作用于人们认识过程。传播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理解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走形。例如晋公子重耳亡命记中关于“土块”的不同认识;再如小小说《街头》故事中传播的走形。一者,新闻本身是经过记者主观选择、采访的结果,必然打上主观烙印。二者,记者的认识水平与能力有差异,新闻客观性取决于记者的认知。三者,记者本身的立场、观点、视角不同,导致对新闻认识结果迥异。

l 因此,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是主观真实基础上的客观真实。

二、真实性

l 新闻报道的主客观范畴;新闻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记者的采访本身就是一个主观过程,有综合、整合、分析、筛选主观性;由于不同记者的立场、观点、视角不同,新闻报道存在着真实的差异。

l 新闻又是客观的,客观事实是第一性的,没有客观事实的真实就没有新闻真实;新闻反映特点决定了新闻是客观对象的主观映象,通过记者对客观事实的陈述,方才能成为新闻报道,其间涉及到一个复杂的主客观、主客体作用过程,因而,新闻的真实是客观真实基础上主观真实。

l 新闻真实性具有客观规定性,其理由有,没有客观事实,就不可能有新闻报道的真实。新闻报道必须与客观事实相统

一、吻合,否则就是非真实的。而且,新闻永远是第二性的,必须受第一性的制约。

例如,《中华新闻报》2001年7月21日,《不该如此愚弄百姓》报道了西安《百家生活报》在7月9日一版“富平发生一起特大家庭惨案”(肩题),正题为“老母猪吃掉一岁半男童”,副题为“刘老汉毙猪杀妻服毒自杀”假新闻;

三、公正性

l 新闻内容在本质是一种信息,其传播的受众从根本上说是公众。公众是新闻全家人主体,而新闻的客体则是特定群体、公众的利益和社会公共事务,其本体是什么呢?

l 其本体是公众形成基本一致的意见与态度总和。而这种态度是社会性,在社会心理学上“对某物或某人的一种喜欢或不喜欢的评价性反应,它在人们的情感、倾向性和信念中表现出来。”

l 因此,必须考虑到新闻的公正性。

四、全面性

五、时效性

六、立场性

l 新闻立场性实质上应该表现为新闻内在的价值性,即公共伦理、自由人权等基本理念。

l 立场不同完全得出不同新闻效果,如对蒋介石去世这一新闻事实,1975年《人民日报》在一版下角发表一则短消息,不足百字,题为“蒋介石死了”,很客观,字体也很小;台湾《中央日报》则在一版发一大字标题新闻,详尽介绍了蒋的生平。何也?立场不同而已。

七、艺术性(技巧性)

第二章:新闻报道的体裁

第一节:新闻报道体裁的演变

教学要求:了解文章体裁概念和文章体裁演变的历程,从而了解新闻报道体裁的演变历史。

教学难点:新闻报道体裁演变的具体时限不清楚。

教学注意:略讲,1学时

教学过程:

一、文章体裁概念:

l 文体,就是独立成篇的文本体裁(样式、体制),是文本构成的规格与模式。

l 文体划分:

三分法:黑格尔《美学》叙事类、抒情类、戏剧性;

四分法:小说、诗歌、散文、戏剧;

五分法: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

l 文体具有演变历史进程:

《诗经》四言诗;

汉代五言诗;

南北朝律诗(四声五病)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

五四新诗

推荐第4篇:新闻短评写作教案

育星教育网 http://www.daodoc.com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新闻短评写作教学案

一、明了要求:

1、《新闻写作与实践》:“学习依据新闻事实撰写简短的新闻小评论。

2、《湖南卷考试说明》选考内容强调:表达应用 E 以负责任的态度陈述看法,表达情感。

3、高考语文第六大题,选做题,设两个小题,二选一。一是个性化解读文化经典,二是写新闻短评,均为主观题,答案100字左右。9分。

二、湖南高考真题

下面是选自《光明日报》的4条消息的标题,请在分析标题所报道的事实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写一则1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

外交部发言人:谷歌若撤出不会影响中国的投资环境。

澳联邦通讯部长表示:网络不能独立于法律之外!

瑞士:坚决严打(网络)“黄毒”信息!

互联网凝聚慈善力量网民掀起抗旱捐助高潮。 高考真题参考答案:

当今时代,网络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积极的作用,但其传播的“黄毒”信息等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它还引发国际争端,成为利益集团博弈的工具,因此,用法律的手段监管网络,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三、权威媒体短评欣赏

1、理解退赛,加油刘翔

今天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因伤退出了奥运会110米栏比赛。现场和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在感到突然的同时,也表示了深深地理解。

奥林匹克的终极目标,是人类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顾拜旦提出的“适度”,已经成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应有之义。更快、更高、更强,是建立在保护和增进人类身心健康的基础之上。2006年当刘翔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了这个项目沉睡13年之久的世界记录时,他给世人带来惊喜。雅典奥运会至今的四年间,他一直在忍受伤病,不懈努力,积极备战北京奥运会。今天,不是万不得已,他不会退出比赛。刘翔今天的放弃,是为了明天的再来。

我们衷心地祝愿刘翔早日康复,继续在田径赛场上飞翔。

2、京报:美国不敢在南海动武

中评社北京10月27日电/继越南之后,美国又和菲律宾在南海搞起了军演。和以往一样,双方此地无银地宣称演习不针对中国。环球时报文章称,那些小国对中国张牙舞爪自不量力,而美国也没胆量在南海主动发起与中国的军事冲突。

首先,不战不和是美国南海战略总目标。 就整个亚洲而言,美国最希望的局面是:各争议国既不和又不战,纠结成一团,互相都求助美国帮忙,而美国坐收渔利。美国最担心这种危险的平衡被一方打破,那样,美国就要被迫选边站。而不管美国站在哪一边,它都要付出代价。所以,美国在南海就像趟雷区一样,小心地试探着中国的战略底线。只要中国不拔枪亮剑,它就推着菲律宾等小国一点点往前走。一旦中国反应激烈,美国将立即收手。美国决不许那些小国对中国的挑衅,到引发中国武力反击的程度,它自己当然更不愿被卷进去。

其次,美国已没有发动“新”战争的力气。 撇开美国“巧实力”的玩法不谈,以当前的情势论,美国就是想在南海对中国动武,它也没有这个“力气”:连续20年的战争已经“累”出了金融危机。在2011年初的利比亚*中,美国虽然参战,但疲态鲜明,对从来当仁不让的战争领导权“礼让再三”。不是奥巴马比前任更热爱和平,而是形势比人强。

现在,美国的金融危机尚未见起色,欧洲又爆发债务危机,这让美国短期内难以恢复元气。

1 / 5 育星教育网 http://www.daodoc.com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没有钱,全金属外壳的美国军队就是一部熄火的机器。而骤然兴起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席卷全国,也让白宫对启动新战争有所顾忌。

四、【写作要求与技巧】

第一步:提取要素,概述事实。(叙)

① 提取材料要素,抽出核心要素(人、物或事)展开信息重组,形成“何人或物做何事”的概括模式。②“重组”方式依材料则数、性质而定:单则的直接进行;两则或两则以上的,按材料展开同向或异向合并。概述事实要简短鲜明,不能有废话和曲解。

第二步:选取角度,提出观点。(评)

①角度: 正面肯定、反面否定、正反结合

②观点: 正确鲜明,毫不含糊,符合社会的价值倾向。 第三步:阐述观点,以理服人。(析)

可采用因果、假设、比喻、类比、正反对比等方法论证。

可推究原因、分析危害、揭示本质、阐明意义,可呼吁鼓励、称赞歌颂或劝告警戒,还可提出建议。

第四步:总结全文,提出倡议 (结)

常用思路,牢记于心: 叙 — 评— 析 — 结

五、写作示例一 阅读下面新闻,写 一则百字左右的短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出通知,从明年秋季开始,全国十省市开展音乐课教京剧的试点工作,并公布了15部“京剧进校园”剧目中的唱段。此通知一出台,人们议论纷纷,赞叹声、反对声此起彼伏,莫衷一是。

【参考1】京剧进校园是件大好事。徽班进京已有二百多年了,京剧是京城文化的一块活化石,人们通过它,了解了历史,了解了文化„„唱念做打的艺术更是令人陶醉,它是北京一张不可多得的名片。因此,我喜欢它,希望更多的人接近它,爱上它!

【参考2】目前京剧进校园条件尚不成熟。 它的受众面极其狭窄,除了有闲情逸致的老年观众外,中青年几不涉及;它过于程式化,一招一式都有严格的限制;剧情过于拖沓;最令人难以接受的是脸谱化,好人坏人,让人一眼洞穿、拖腔又太长。只有改进才有出路。

写作示例二 请以下面的新闻为素材,写一篇短评。

《新京报》2月3日报道,北京731路公交车上,一名外国乘客因其提出违规停车的要求遭到拒绝而对该车的司机与售票员破口大骂为“中国猪”,司机和售票员笑脸相迎,他们严格遵守公交公司的《员工守则》,做到了“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写前准备:选(吃透材料,选取角度)(对于他们的忍让,你持何态度?请发言!)

(一) 反对忍让

1.触及到了人格及民族尊严。

2.纵恶消弭了正气,助长了邪恶。

3.《员工守则》漠视了员工的名誉权、生命健康权等基本权利。

(二)赞成忍让

1.表现了一个大国公民的气度和修养。

2.他们的行为既无损“国格”也无损人格。

2 / 5 育星教育网 http://www.daodoc.com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3.以暴治暴不利于构筑和谐的社会环境。第一步:叙(概述材料,简明扼要)

公交车上的顾客无理取闹,而司机乘务员却只能笑脸相迎,信守“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的《员工守则》。(叙事关键:三言两语,直接切题)

第二步:评(旗帜鲜明、有的放矢)这一现象,实在令人尴尬(难以理解)。(评论关键:客观、辩证)

第三步:析(评析材料,精到深刻) “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守则首先是“利润至上”思维模式的产物。 “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守则打上了官本位的烙印。

“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守则实际上侵害了员工的生命权、人权。

(评析关键:深刻、集中)

第四步:结(总结全文,提出倡议)

这一守则对个体而言,不能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利,于情不容;对社会而言,不但不能伸张正义,反而助长了邪恶者的气焰,于理不合。那么,“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此类的职业守则应该废止。 (小结关键:收束全文、融情于理)

六、牛刀小试

读下面四则新闻素材,请你发表评论:

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等83路车。人来人往中,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鉴定后构成8级伤残,医药费花了不少。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老太告到法院索赔13万多元。彭宇表示无辜。他说,当天早晨3辆公交车同时靠站,老太要去赶第3辆车,而自己从第2辆车的后门下来。“一下车,我就看到一位老太跌倒在地,赶忙去扶她了,不一会儿,另一位中年男子也看到了,也主动过来扶老太。老太不停地说谢谢,后来大家一起将她送到医院。”彭宇继续说,接下来,事情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老太及其家属一口就咬定自己是“肇事者”。

近日,江苏南通又发生一起“彭宇案”,一辆大巴的司机在立交桥上发现了一位骑三轮的老太太倒在路上,司机前去搀扶后,却被老太诬为肇事者。幸而,由于大巴上安装有摄像头,通过录像还原了司机的清白。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

无独有偶,一天之后,湖北武汉也有一位电动车主,扶起一名自己不慎摔倒的八旬老太后,反被老太诬称是被电动车撞倒的。在多位目击者指责老太是自行摔倒后,老太仍然坐在电动车上不肯下来,并一口咬定是被电动车撞倒的。结合前不久发生的许云鹤与天津老太的纠纷,这类由“彭宇案”肇始的做好事被诬陷事件,极大地引发了网友的不满,纷纷斥责老太太们没有道德,是诈骗,哀叹雷锋精神将死。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老太太们反咬一口,诬陷帮助自己的好人?”

【失误评论1:请指出】这个世界并不缺乏善良,但是有时我们出于善良帮助他人却反而被他人陷害,善心反而被误解,这样谁还会帮助他人?谁还愿意善待他人?面对处于困境中的人们,是帮还是不帮?我们彷徨啊。(观点不明,含糊其辞。)

【失误评论2:请指出】好事做不得。彭宇在好心扶起老人后,还送其去医院检查。当得知要花费数万元医药费时,老人一口咬定是彭宇撞了他,要他承担药费,后又向法院起诉。以后谁还敢救人?(转引太多,说理不透。)

【失误评论3:请指出】我以为老太讹人原因有三:一是老太讹人是基于中国文化传统。中国

3 / 5 育星教育网 http://www.daodoc.com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自古以来就主张“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二是社会严重不公,贫富的严重分化,使这样讹人的老太心里失衡,讹人自救。三是金钱至上,拜金主义盛行,司法黑暗,道德沦丧。(以偏概全,观点偏激,强词夺理,无法接受。)

【失误评论4:请指出】我认为碰见险情,应尽自己的力量去出手相救。人应该充满爱心,但社会存在一些小人,以此诈骗,所以出手也得留心一下,用科学、明智一点的方式。(空洞无物, 没有分析,说理不实际。)

让我来评评!请同学评分!

【写作要求与技巧小结】

①提取要素,概述事实。②选取角度,提出观点。③阐述观点,以理服人。④注意格式,表达简练。

课余练习:对上千硕士竞聘卖猪肉的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则150字左右的短评。

近日看到一则消息,标题是“1500硕士竞聘卖猪肉工作,据称包括海归人士”,言称如今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别说大学生就连硕士博士就业也费劲,就有那么一家天才公司此时出了招聘广告,高薪之下竟引来无数硕士征聘,一下子火了。先前就有过“北大才子卖猪肉”的新闻,也听说过放弃20万年薪回家乡种红薯的硕士农民彭焕新,都挺成功的,虽然在世俗眼光里此举动不可思议,但人家自己乐意,而且赚钱了,别人怎么说怎么看是别人的事。但今天这新闻够轰动,人数众多、层层筛选、条件苛刻。对于这一消息,上至教授,下至百姓,众说纷纭。

4 / 5 育星教育网 http://www.daodoc.com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让我来评评!请同学评分!

1、我认为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因为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假如你哪天也遇到这样的事,人人都袖手旁观,见死不救,见危不助,那么你又会怎样地悲观失望呢?做人要有良心,对别人冷漠,就是对自己冷漠!

2、我认为碰见别人路遇险情,应该伸出援助之手。不要因为被黑暗欺骗,从此就诅咒光明;不要以世态炎凉为借口而拒绝帮助别人,不因好人被冤枉就忘了自己的道德义务。虽然一个人的力量不足以改变舆论导向,但是我们有义务坚守道德底线。我相信,只要人人都有爱心,这世界就没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3、不出手。不是我没有爱心,不是我见死不救,而是现在很多人为了钱,道德沦丧,谁能保证一下子看清楚那个人不讹你呢?这个浑水还是不趟为好,否则把自己搭进去,即使后来有很多证据能证明你是清白的,如果不幸遭遇到,能让人身心疲惫,心灰意冷,你承受得起吗?

4、假若政府真正公正、公平,以民为本,能切实解决非垄断单位退休者及无业穷人的基本生活、医疗问题,使他们无后顾之忧地安享晚年。并以法律和单位街道监管的形式强迫其子女尽孝,也不至于没皮拉臊,厚颜无耻地去讹人。虽然我也极其厌恶个别中国老太太的厚颜无耻的行为。但我相信中国人中的大多数人不至于可耻到如此地步,而不顾人伦天良!我呼吁政府部门应该关注民生,切实解决非垄断单位退休者及无业穷人的基本生活、医疗问题!

5、自从彭宇因为救治跌倒老太太未受表彰反被讹诈诬陷,竟然被不良法官以查无证据为由判赔10万元,致使中国人的无情冷漠愈演愈烈。因为不良老人直接挑战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法律竟然不为主动救助老人彰显道德的人士撑腰,反而以证据缺乏为由替讹诈者张目。这样的中国法律,无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和精神文明层面的建设, 伤天害理啊。因为这样的法律已经危及到真正的中国人做人的准则和道德良心,正在助长和制造一个人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无情的冷漠的社会。这个社会将没有同情,没有人性,继续发展下去,就是一个冰冷的自私的低级动物的王国,而不复是现代的中国。

6、“小悦悦事件”引发中国对道德良知的反思,“停止冷漠”的号召在网上疯狂转发。不少人把“想救不敢救”的社会心态归咎于四年前见义勇为者被诬陷的“彭宇案”。我认为,要避免悲剧重演,就应该改变“彭宇案”的判决思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彭宇案”之后,助人的成本、风险、恐惧值都一下子提高了,慢慢就形成了眼下中国这种“想救不敢救”的冷漠心态。 要避免悲剧重演,重要的一点就是改变“彭宇案”的判决思维。 在双方证据都不充足的情况下,法官没有依照“谁主张、谁举证”这个基本标准,而是在疑点重重时,就根据所谓“常理”和“社会情理”对彭宇的过失进行了可能性分析,当然难以令公众信服。我竭诚呼吁政府推动司法公平正义,进行道德重整!

7、《救救孩子,救救自己》 21日零时,惨遭汽车碾压的两岁女童小悦悦终于没能挺过来,告别了人世。对她来说,这也许是解脱,她生活了短短两年的这个人世实在太悲凉了。而活着的人们,必须要去面对自身的丑恶,因为18名路人的冷漠,映照出当年鲁迅先生笔下那些麻木的看客形象依旧在大陆社会游荡,甚至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看客之一。几天来,小悦悦的遭遇引发了中国人的大讨论,这讨论其实不是为了谴责那18位路人。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想拯救小悦悦,就是想拯救我们自己。倘若这个社会彻底丧失了向善的力量,谁能保证,自己不是下一个?丧钟就是为你而鸣!在种种反思之中,有一种强硬的声音认为必须要立法,包括制定“见义勇为法”和增加“见死不救罪”都被推崇。用法律来管道德问题本来有些越俎代庖,且不好操作。比如,如果路人确实没有看见、没有看清,却要苛责他们承担风险,这样的法律是不是太过于机械化,也有失公允?被强制的道德,又能维持多久?这样的立法,必须慎之又慎。

(点评:一至三6分,四至七9分)

5 / 5

推荐第5篇: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教案

新闻写作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基本特点

2、学习新闻的写作。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新闻的基本特点

文体知识

(1)新闻,又称消息。是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典型事实所作的准确简短的报道。

(2)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一般包括引标、主标、副标。 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承接导语、揭示主体,对消息事实做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背景: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依据内容需要,可有可无。 (3)新闻的特点:传播性、真实性、时效性。 (4)新闻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

(5 )新闻的六要素:“五个W”+“1个H”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How(如何)。

二、学法指导 【拟标题方法】

1.简明扼要:突出新闻中最新鲜最有特点最有价值的事实。 2.爱憎分明:标题中要有明确的是非立场,鲜明的爱憎情感。

3.巧用修辞:标题中可运用比喻、对偶、引用、仿拟等修辞,使标题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导语写作方法】

1.交代新闻的来源和根据,给人真实感。 2.交代新闻的重要点,给人鲜明的印象。 3.交代新闻的新鲜点,给人耳目一新。 4.文字表达巧妙精练,给人形象感。

三、文题展示

你所在的班级、学校,或者你居住的社区、村镇、县市,最近发生了什么特别的或者有意思的事情?尽可能多方调查、采访,采集相关信息,写一则消息。不少于300字。

【点拨思路】审题:注意题目限定了文体——消息,也限定了选材的范围——你所在的班级、学校,或者你居住的社区、村镇、县市,要从这几个方面来思考选材。

选材:可以选择班上或学校近期开展的各类活动,如体育活动、科学探究活动、文艺会演活动等;社区、村镇等开展的各种特别的或有意思的活动等。

写法:按照消息的基本结构布局谋篇,结构要完整,中心事件要突出,语言要简洁,必要时可以交代一下背景。

【写法指导】

1.标题:标题是消息的眼睛。要让别人关注你的报道,标题就一定要醒目,特别是主标题,要让人看后一目了然。消息标题的要素必须包括何人(何物)做何事,语言必须简洁准确。

2.导语:导语是指一则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揭示消息的主题思想。导语的写作要求,一是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吸引读者。导语的形式主要有叙述式、描写式、提问式、结论式。

3.主体:主体是消息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展开和补充。现在,一般的消息都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即将最重要的、最新鲜的事实写在最前面,让人们能看一眼就知道它主要讲的是什么。

因此,我们在写作消息的时候,要具体掌握消息的结构特点,勤于观察和思考,这样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新闻消息。

四、学生写作实践,集体评议。

【附:板书设计】

学习写作消息

确定一个新颖、醒目的标题

合理安排结构

语言要准确、简明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不足之处在于:

推荐第6篇:新闻写作教程 教案

新闻写作教程教案

教案课程编号:02014

总学时: 34 周学时

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三年级新闻学专业

开课时间:第三学年第六学期使用教材:《新闻写作教程》

授课教师姓名:

第一章消息写作章节课时 2 第一节新闻导语教本次课程主要介绍新闻导语形成、发展的历史,尤其是导语学从第一代导语向第二代导语的发展趋势,导语写作的基本要目求,以及中、西新闻导语的分类。的重点:新闻导语的概念、新闻导语产生的背景、意义以及发教学重点展趋势。及突出讲授时要突出对新闻导语的历史沿革及发展趋势的总结分方法析,以课堂讲授为主因学生对新闻导语概念界定较为模糊,对新闻导语产生的相关历史背景认识不深,因此难点是将新闻导语的发展与广阔教学难点的历史和社会背景联系起来,尤其是要对导语发展脉络有总及突破体上的把握。方法突破方法:可从导语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入手,介绍新闻导语的出现的历史必然及重大意义。相关、主要参考的素材是《新闻报道方式论》《报纸新闻文体研究内容、新编》《新闻写作教程》等相关书籍著作。素材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新闻导语一.新闻导语的定义及使命教 1.定义:导语是消息的开头部分,它紧接在消息头的后面,以凝练的形式、简洁的文字表述消息的中心内容。 2.新闻导语的使命: 1反映新闻的要点和轮廓学 2为新闻定下基调 3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二.新闻导语的产生和发展 1.电报与战争催生了导语过 2.第一代导语 3.第二代导语 4.导语在中国的运用三.新闻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程四.新闻导语的类型及写作特点五.西方导语分类法 1.直接性导语 2.间接性导语教学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基本掌握新闻导语的相关概念和历史沿革,初步在脑海中构建起对消息导语整体发展脉络的后把握,这对于以后的学习将有启示和辅助意义。记第一章消息写作章节课时 2 第二节消息标题和消息头教本次课程主要介绍消息标题的作用,消息标题的构成,虚标学题和实标题的涵义,标题制作的要求和技巧。消息头的种类目以及基本作用有哪些。使学生掌握消息标题在版面和具体消的息中的重要性,了解消息标题相关的基本概念。本节的重点是消息标题的基本构成及作用,尤其要是学生对教学重点实标题、虚标题以及消息标题的具体制作流程和环节有所了及突出解。方法讲授时要突出对对消息标题制作规律的探究。因学生对消息标题的基本构成和重要作用了解不甚清晰,因此难点在对消息标题在报纸版面和具体消息中的作用进行梳教学理性讲解。难点及突破方法:对消息标题作用,从新闻发展的历史渊源以及受突破方法众接收新闻的心理需求出发进行归纳,从实例分析入手,注意具体标题优劣的对比和标题制作方法的介绍。主要参考的素材是关于消息标题方面的相关论文、著作,以相关及新近报纸上的标题案例。内容素材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教第一章消息写作第二节新闻标题与消息头一.新闻标题的构成多行标题一般由主题与辅题构成学辅题又包括引题与副题组成二.实标题与虚标题的关系三.制作新闻标题的原则四.消息头的构成及作用过 1.消息头的类别:讯和电 2.消息头的作用:版权所有的标志;消息体裁的标识;程交代新闻要素;交代新闻来源,有助于读者做出判断。教本次课讲授的是消息标题在报纸版面以及具体消息中的作用,尤其是突出了消息标题在读题时代重要性的进一步凸显。结合具体的实学例分析了三行标题、双行标题以及单行标题的分类,并从虚标题和实标题的概念解读出发,找寻消息标题制作的一般原则和特殊要后求。对这些内容的掌握可以使学生理解消息标题的重要,进而掌握相关的制作技巧。记第一章消息写作章节课时 2 第三节消息主体和消息结尾教本次课程主要介绍消息主体和消息结尾的概念、主要作用以及学在写作上应该把握的几个要点,使学生最终了解消息主体和消目息结尾的相关知识,掌握消息主体和消息结尾的具体写作要求。的教学本章的重点是消息主题的具体作用和写作要求以及消息结尾的重点及重要性和常见的消息结尾的方法。突出方法突出方

法为课堂重点讲授分析。教学教学难点是对消息主体写作要求和技巧的分析和理解。难点及突破方法:结合实例进行讲解,配合适当提问。突破方法主要参考的素材是关于消息写作方面的相关论文和著作。相关内容素材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教第一章消息写作第三节消息主体与消息结尾一.消息主体二.消息主体的任务 1.对导语中涉及的事实进行补充、解释或阐述 2.补充新鲜事实三.怎样写好消息主体

1、围绕主题进行选材

2、层次段落要分明

3、注意补充新的事实四.消息结尾 1.消息结尾的界定强调即便是倒金字塔结构的消息,其结尾也是存在的,而且也很重要。 2.常见的消息结尾方法议论结尾自然结尾呼吁式结尾展望式结尾教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基本掌握消息主体和消息结尾的基本概念,清晰掌握消息主体和消息结尾的基本写作要求,在脑海中学梳理出对消息主体和消息结尾的基本认识。后记第一章消息写作章节课时 2 第四节消息背景教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新闻背景的涵义,新闻学背景的主要类型、具体作用,尤其是运用新闻背景材料的时候目应该注意的基本问题,注意区分新闻背景和背景新闻。的本章的重点是新闻背景的定义、常见的新闻背景的类型,新闻教学重点背景的具体作用以及运用。及突出突出方法为课堂重点讲授,运用各种实例对新闻背景材料的分方法类和运用技巧进行讲解难点是掌握新闻背景运用的必要性和技巧。教学难点突破方法为可从具体事例入手,直观的帮助学生建立对新闻背及突破景的完整印象,同时通过具体案例,讲清新闻背景运用中应该方法注意的问题。相关内容主要参考的素材是关于新闻背景材料方面的相关论文和著作。素材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教第四节消息背景一.新闻背景二.新闻背景的类型 1.衬托对比性材料 2.注释说明性材料 3.分析解释性材料三.新闻背景的作用四.运用新闻背景时应注意一些问题 1.防止新闻背景喧宾夺主 2.运用新闻背景要有明确的针对性 3.注意灵活穿插新闻背景材料五.新闻背景与背景新闻教本次课讲授的是新闻背景的涵义以及新闻背景资料在解释性新闻时学代的重要意义。重点应该在新闻背景资料的运用技巧和应该注意的问题方面。对这些内容的掌握可以使学生对新闻背景在信息大爆炸后时代的意义有基本的认识,了解新闻背景运用的一般规律。记第一章消息写作章节课时 2 第五节消息结构教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消息常见的结构形式,并且学对每一种结构形式的优缺点和适用的报道对象有所了解,能够目在具体写作中选择合适的新闻结构形式。的本章的重点是消息常见结构类型的介绍,尤其是要讲解清楚倒教学重点金字结构的具体特点,以及这种结构形式对消息文体的独立所及突出具有的意义。方法突出方法为课堂重点讲授。难点是掌握倒金字塔结构的出现对于消息文体乃至新闻文体的教学难点独立具有的意义,以及这一结构形式的具体特点和适用的报道及突破范围。方法突破方法为历史回溯和实例分析的结合。相关内容主要参考的素材是关于消息结构方面的相关论文和著作。素材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教第五节消息的结构一.倒金字塔结构产生具体的特点经典案例解析二.时间顺序结构适用范围优势和劣势三.悬念式结构当前新闻报道的故事化倾向以及悬念式结构的走红这一结构样式对时效性的漠视以及对情节和戏剧性的追逐四.并式列式结构(提要式结构)消息主体部分成并列关系适用于经验性新闻、工作性新闻五.自由结构与新闻散文化趋势追求自由的新闻结构,底线何在?散文式新闻兴起的原因(1)新闻竞争的需要(2)社会发展的需要(3)延续新闻生命的需要

(4)受众心理需要新闻教本次课讲授的是消息常见的结构形式,已经每一种结构形式的优点学和缺点,各自适用范围和操作原则。但是总体上还要给学生强调一下消息写作实用化,淡化体裁意识等现实,尤其要让学生认识到新后闻散文化提法的历史渊源以及这一说法在当下的意义何在。记第一章消息写作章节课时 2 第六节新闻语言教本次课程主要介绍语言学转向的大背景,以及此种背景下,人学们对于语言关注的社会现实,在此基础上对新闻语言从概念和目具体特点上进行一定的阐释。的教学重点:新闻语言的概念、特点。重点及讲授时要讲清分析和研究新闻语言的背景和必要性,探索新闻突出方法语言特点形成的原因。因学生对新闻语言概念、提出背景了解认识不深,因此难点是使学生了解 20 世纪以来世界范

围内的语言学大转向以及新闻教学难点语言受到关注的具体语境。注意将新闻语言的特点归纳放在和及突破文学、史传等语言的运用进行对比和梳理。方法突破方式:可从具体事例分析入手,并结合定义分析,直观的帮助学生建立对新闻语言概念、特点的完整印象。相关内容新闻语言的相关著作和论文。素材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教第六节新闻语言当代社会的语言学转向以及人们对语言的关注。重点介绍分析一下形式主义美学、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对于语言的认识。学文学语言和新闻语言各司其职的现状。一.新闻语言它以使用者的民族规范化语言为基础,又以新闻报道的特殊要求加以改造,过在遣词造句、表情达意方面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特点。二.新闻语言的特征 1.意义明确的解释性语言,应避免含混和夸张 2.新闻语言要准确程 3.防止陌生化,务求通俗易懂 4.少用形容词和修饰性成分教本次课程主要介绍新闻语言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对新闻语言进行研究的相关学术领域和具体背景,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对新学闻语言的概念、特点以及进行新闻语言研究的时代背景、历史原因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后记第二章分类新闻写作章节课时 2 第一节消息的类型教要求学生熟悉目前国内流行的几种新闻分类方法,了解事件性学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的区别,以及按照新闻的写作手法对消息目所进行的分类,帮助学生建立对消息分类的完整印象。的教学本次课重点介绍不同的消息分类方法,最终目的确立学生对消重点及息写作的类型意识。突出方法突出方法为逻辑分析和概述为主的重点讲授。本次课难点是使学生熟悉当前各种新闻分类的具体方法,尤其教学难点是要对中、西不同的分类体系有所了解。及突破突破方法为对实例的重点讲授,并通过具体案例,向学生展示方法消息分类的基本情况。相关内容关于消息分类的相关著作和论文。素材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教第一节消息的类型一.按消息篇幅的长短分类二.按新闻事件的性质分类学 1.事件性新闻 2.非事件性新闻三.按报道的具体内容分类四.按新闻发生的区域范围分类过五.按新闻写作的特点分类

1.动态消息 2.综合消息 3.新闻述评程 4.新闻特写六.目前国内使用的是混合分类法教学本次课讲授了中西常见的消息分类,特别强调了当前消息分类中交叉分类的情况。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可以对常见的消息分类使用产后生一个直观的印象。记第二章分类新闻写作章节第二节动态消息课时 2 第三节综合消息教要求学生在熟悉目前国内流行的几种新闻分类方法,重点掌握学动态消息和综合消息各自的特点以及写作的基本要求。帮助学目生对动态消息和综合消息的基本写法有所了解。的教学本次课重点介绍动态消息和综合消息的写作要求。重点及突出方法为逻辑分析和实例展示的重点讲授,组织学生分析会突出方法议新闻报道在我国的改革前景。本次课难点是使学生突破对动态消息和综合消息的简单界定,教学难点掌握其写作中的相关环节。及突破突破方法为通过具体案例,向学生展示各类消息的写作的基本方法情况。相关内容关于消息分类写作的相关著作和论文。素材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教第二节动态消息一.动态消息的界定二.动态消息的范围三.动态消息的写作要求学第三节综合消息一.综合消息的界定二.综合消息的特点 1.由若干不同的事实组成,又称为组合性新闻过 2.一般不强调时效性 3.大多属于非事件性新闻三.常用的综合方式 1.横断面综合程 2.纵深度综合 3.纵横交叉式综合四.综合消息的写作要求教本次课讲授了动态消息和综合消息的基本情况,尤其是综合消息的学结构和写作应该作为重点。注意组织学生就会议新闻报道在我国的改革前景进行讨论,将动态消息的写作放在新闻改革的大背景下去后探讨。记第三章通讯写作章节课时 2 第一节通讯的由来与发展教学要求要求学生重点掌握通讯体裁的形成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目分析不同历史时期通讯体裁的特点。的教学本次课重点介绍通讯体裁在中国的形成历史,通过历史的线性重点及梳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由中国特色的这种新闻央视。突出方法突出方法为逻辑分析和历史概述为主的重点讲授。本次课难点是在纵向使学生熟悉通讯这一新闻文体形成、发展教学难点的相关历史,熟悉不同时期通讯所呈现的特点。及突破突破方法为对实例的重点讲授,并通过具体案例,向学生展示方法通讯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特点背后的时代风采。相关内容关于通讯写作的相关著作和论文。素材

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教第一节通讯的由来与发展一.通讯的定义学二.通讯的由来

三.从通信到通讯过四.通讯的发展 1.第一阶段: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程 2.第二阶段:远生之后到七十年代 3.八十年代以后传统通讯的衰落以及深度报道类通讯的崛起和变异教学本次课讲授了通讯文体形成和发展演变的历史。通过本次课程,使学生对通讯这种样式的历史演变产生一个直观的印象。

推荐第7篇:新闻写作

1.邵飘萍 五四运动的实际发起人 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 奠基人 《京报》创始人 ‘新闻全才’‘乱世飘萍’‘一代报人’

2.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下的中国》‘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3.史量才 上个世纪初中国报业出色的经营者,出色的教育家。‘国有国格,报有报格,人有人格’

4.张平宜 2011年中国感动人物之一 台湾人 ‘希望之翼’ 时报记者,后来到四川凉山一个麻风病康复村支教。2011年获‘中国慈善奖’

5.罗珀特.卡帕 出色的战地记者(战地玫瑰-闾丘薇露)“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的不够近”“真相是最好的照片,最好的宣传”

6.凯文.卡特 自由摄影师 《饥饿的苏丹》获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

7.胡占凡 中央电视台台长 1992杂文《扫除形式主义》1993《拜金主义要不得》 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8.启丰二号 被外界称为‘保钓二号’ 凤凰卫视记着 梁培锦 蒋晓峰

9.《新闻调查》创立理念 做中国的《60分钟》

推荐第8篇:新闻写作

下编:通讯写作

什么是通讯?

• 现代新闻写作学所说的通讯是一种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及时地、详细地、形象地报道现实中各种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事件和社会问题的新闻体裁。 通讯是一种新闻体裁

• 真实性。凡通讯中报道的人和事,包括细节、情感、心理活动等必须真实,不允许通过合理想象和推理进行虚构。 • 时效性。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

• 新闻性。有新闻价值,传达为受众所关心的新事实、新观念、新信息。 通讯是一种不同于消息的新闻体裁

• 详细、深入、完整是通讯文体的突出特色。 • 更形象、更生动、更具感染力。

• 通讯多用详述和描写手法表现事实,同时还综合运用议论和抒情等手法。

• 通讯既传递信息,还传递情感。

• 通讯的文体较自由。

• 通讯的时效性稍差。

通讯的发展

 雏形:脱胎于古典文学(19世纪初)

 成形:闪现文学的新闻体裁,代表人物黄远生(20世纪初)

 成熟:旅游风貌通讯的发展(五四运动)

 发展:指导性、宣传性(1940延安整风运动)

 转变:信息观念、客观、丰富(改革开放)

为什么叫“通讯”

 早期的新闻报道没有文体的区别。用电报传递的新闻叫“电讯”,用书信方式传递的报道叫“通信”。

 一般来说“通信”比“电讯”详细具体。

 电报技术的进步,“通信”也可以电传,通信改称“通讯”。

通讯报道的新变化

 英雄人物

平凡人物

内容

 一般通讯

形式多样

形式

 主观

宣传

客观 真实

态度

报道内容的变化

• 以表彰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半个世纪兴盛不衰

• 冰点人物

• 反面人物

报道理念的变化

• 主观、宣传→客观、真实,向人的回归

• 先进模范人物:由“神”到人

• 反面人物:由“鬼”到人 通讯的类型

• 内容分: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 • 形式分:一般通讯、小故事、特写、专访、采访札记等

通讯的主题

什么是通讯主题

• 通讯的主题是通讯要表现的中心思想,是作者经过对现实社会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通过对通讯素材的提炼和组织,所表达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识或一种思想观念。

• 简而言之,通讯的主题是全篇通讯体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观点。 通讯主题的重要作用

• 通讯的主题是通讯的灵魂,是通讯全文的统帅。

• 是贯穿通讯写作全程的一条重要线索,是决定其材料取舍、组织结构、选择表现形式等一系列问题的内在依据。 通讯主题的要求

 正确,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

 深刻,全局意识、历史感、人的心灵

 针对  新颖  集中  鲜明

正确

主要考察的是主题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是否相符的问题,主题的真实性问题。

记者要有质疑精神,凡事不要轻信,一切结论都应该产生于深入调查研究之后。

特别是对那些来头大、有背景、社会上众口一词争相炒作的热点事件、新闻人物,一定要在确认其事实、事迹的真实性的基础上考虑如何评价其人其事。

深刻——深刻来自全局意识,深刻性——深度来自历史感

如何提炼主题

1、由事实→主题

• 依据事实,从不同角度提炼主题。

• 放在宏观的、历史的背景下考察,选择具有针对性和时代色彩、新颖的主题。

2、由主题→事实

• 作者依据长期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或媒体布置的报道思想,预先设定主题。

• 围绕主题去等待、发现、选择表现这个主题的新闻事实。 通讯主题的表现

• 直接点题:作者直接点题 • 间接示题

用事实点题:主题寓于叙事之中 借别人点题:用直接引语点题 其他方式

通讯主题表现的新趋势

• 伴随着通讯概念的扩大,通讯主题的提炼与表现也发生了变化。

• 提炼的主题越来越接近受众的需要,越来越注重对人的关注,注重人文关怀。

• 主题的表现越来越隐匿,作者通过议论和抒情直接点题的方式越来越少见。

• 更多的采用客观报道的手法,通过对事实的选择与描述来表现主题,给读者自己思考的空间。

通讯的选材

通讯选材的标准  围绕主题选材  代表性的材料  事实性材料  真实的材料  生动的材料  切忌重复 通讯材料的种类 • 骨干事例 • 细节材料

• 一般叙述性材料

• 骨干事例:所谓骨干事例,就是那些事实过程比较完整、事实意义比较突出又有代表性,能够说明主题的事例。

• 一个大的骨干事例,如果情节丰富,通常可以独立写成一个新闻小故事或一篇事件通讯。

• 如果写一个人,或一个社会问题,反映某方面的社会现象,就需要靠几个方面的骨干事例组合起来表现主题。

• 骨干材料是通讯“说服力”的基础,是通讯主题能否成立的事实支柱,也是通讯内在逻辑的基本需求。

• 寻找骨干事例是采写通讯过程的中心一环。 细节材料

细节材料是再现型的材料,是指骨干事例中细致的情节、细致的场景描写、细致的人物形象。

细节材料是通讯写作最具特色的要素,是通讯中最有灵性、最富感染力、最易吸引受众的部分。 一般叙述性材料

• 除了骨干事例、细节材料外,通讯写作中也不可缺少一般性叙述材料。 • 这种材料一般不是事例,也不细致生动,但它可以对人物、事件、风貌的背景和现在的状态做概括性介绍和解释,使人了解一个大致的事实框架,“织”出通讯的一个基本背景和舞台,让骨干事例和细节材料有赖以展现的场所。 • 骨干事例:党组织上征求孔繁森的意见,意欲将他调往艰苦的阿里山地区工作时,“他坚决而干脆的回答:‘我是党的干部,服从组织安排。’” • 一般性叙述材料:像这样的工作调动,孔繁森经历过多次。每一次,他都把党和人民的需要作为自己的唯一选择。

• 骨干事例讲一个点,细节材料也表现一个点,而一般性叙述材料却表现一个面。点面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通讯的细节材料

细节对通讯的重要作用

• 消息因为受种种限制而无法充分展开细节,通讯却一刻也离不开细节。细节对于通讯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为:

• 让读者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形成深刻的印象。

• 用形象的力量传递思想和感情,让读者更加接近新闻的真实。 • 增加通讯的生动性。 • 增加通讯的可读性。 通讯细节材料的类型

• 详细的情节事实:完整情节事实

片段性情节事实

语言情节事实

• 特写镜头: 场景画面——如临其境

人物特写——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展现在焦裕禄面前的兰考大地,是一幅多么严重的灾荒的景象啊!横贯全境的两条黄河故道,是一眼看不到边的黄沙;片片内涝的洼窝里,结着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盐碱地上,枯草在寒风中抖动。(场景画面)

夜,已经很深了,焦裕禄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披上棉衣,找县委一位副书记谈心去了。(片段性情节)

在这场艰苦的斗争中,焦裕禄简直变成一个满身泥水的农村“脱坯人”了。他和调查队的同志们经常在截腰深的水里吃干粮,蹲在泥水处歇息…… (片段性情节)

风雪铺天盖地而来。北风响着尖厉的哨音,积雪有半尺厚。焦裕禄迎着大风雪,什么也没有披,火车头帽子的耳朵在风雪中忽闪着。那时,他的肝痛常常发作,有时痛得厉害,他就用一支钢笔硬顶着肝部。 (场景画面+人物动作细节)

通讯细节素材采集的渠道

• 记者的现场观察 • 记者的体验式采访 • 记者的访问 写作细节时易犯毛病 • 废细节 • 肿细节 • 垒细节 • 假细节

选择什么样的细节

• 最能揭示报道主题的细节 • 最能表现事物本质的细节 • 最能表达人物特点的细节 • 最能展示现场情景的细节 • 最能反映富有人情味的细节

通讯的结构

通讯的结构,就是指通讯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造。当作者在现实生活中采访到了材料,从中提炼出了主题后,接着,就要考虑如何组织和安排这些材料。如何开头?怎样转接?分几部分?其先后顺序如何?哪些是要突出之“主干”?哪些是用以渲染的“枝叶”?于何处伏笔?何处综合?如何点题?怎样结尾?„„诸如这些问题,如果不精心构思好,便无法动笔写作文。此类问题,人们往往称之为“谋篇”、“布局”,也就是通讯的结构。 通讯结构的特点

• 自由:发展和开放的文体,结构灵活多样,无固定模式。

• 复杂:内容多、跨度大,矛盾重叠,头绪繁多,驾驭难度大。

通讯谋篇布局的原则

• 表现事实为本的原则

• 表现主题为本的原则

• 简洁清晰原则

• 均衡对称原则

• 跌宕起伏原则

如何跌宕起伏

• 从事实上制造起伏:从极小到极大,极微观到极宏观,一会儿飞上云霄,一会儿深入地底的过山车感觉。

• 从叙述方式上制造起伏:利用倒叙、蒙太奇等修辞手法,制造时间与空间的位移,达到起伏效果。

通讯标题的基本类型 按内容分:

 主题式标题:《改革深 社会稳》、《心理问题与品德无关》、《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 事实式标题:《晚年梁启超》《一代宗师,与猪为邻》、《房子的那些事》 按形式分:

 悬念式标题:《“打的”贵过坐飞机》  形象化标题:《九江城哭了》  对比式标题:《洪水无情人有情》 通讯的开头

• 一篇报道是否吸引读者,开头几乎要占到50%,所以写好开头事半功倍,必须在写作中给予最大的重视。开头要有气势,有突兀感。

• 作用:开启读者思路、寻找叙述起点、预述主题和标示风格的一面小旗,吸引读者。

• 形式:

开门见山

曲径通幽式

运用修辞方法的开头:

对比式开头

引用式开头

通讯的结尾

• 结尾对一篇报道的重要性也要占上30%,而且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读者对你这篇报道能留下多深的印象。

• 结尾重在隽永,余韵袅袅不绝,使人意犹未尽。“留白”

 点题式结尾  启思式结尾

 抒怀式结尾

 照应式结尾  展望式结尾  象征式结尾 通讯的结构顺序  纵式结构

 横式结构

 纵横式结构

 逻辑式结构:对比式结构、递进式结构、辐射式结构

 蒙太奇结构

华尔街日报体

“华体”的常用结构

 第一部分:人性化的开头,即与新闻主题有关的人物故事;

 第二部分:过渡,即从人物与新闻主题的交叉点切入,将真正的新闻内容推到读者眼前;

 第三部分:展开,即集中而有层次地阐述新闻主题;

 第四部分:回归人物,即重新将人物引入新闻,交代此人与新闻主题的深层关系。 其他结构技巧:呼应

• 开头与结尾,段落与段落之间,要尽量留下伏笔,起一唱三叹之妙。 • 在叙述的时候,要设置衔接过渡的语句。

推荐第9篇:新闻写作

范围:

1、新闻材料:分类 :按性质分;新闻事实材料

背景事实材料言论性材料

按获取方式分:直接材料(第一手材料,是记者直接从新闻现场耳闻目睹抓来的材料。直接材料报道中往往成为最重要最生动的材料。优点:真实、可信;生动形象;对间接材料还有订正的作用。注意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间接材料(即别人给记者提供的材料。根据新闻事实到记者手中。缺陷:经过转述,容易掺假,水分多 ;优点:印证直接材料;来自专家、专业机构的文字材料,一般有权威性;注意问题:对待间接材料一要多,二要慎。多多获取,慎重) 新闻材料选择的标准:围绕新闻主题选材 ;选择真实的材料 ;选择有较大新闻价值的材料 ;选择符合新闻政策的材料 ;选择新颖、生动、有特色的材料

2、开天窗(见笔记)

3、倒金子塔式结构:(见笔记课本)“倒金字塔式”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消息倒金字塔结构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构成。

4、新闻特写: 新闻特写,即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细节。做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用类似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事件新闻现场采写的一种现场感较强,篇幅较短小精悍的新闻文体侧重“再见”。往之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得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新闻特写的种类: (1)事件特写: 摄取与再现重大事件的关键性场面

(2)场面特写:新闻事件中精彩场面的再现;

(3)人物特写:再现人物的某种行为,绘声绘色,有强烈动感;

(4)景物特写:对于有特殊意义或有价值的罕见景物的描写;

(5)工作特写:对于某一工作场面的生动再现;

(6)杂记性特写:各种具有特写价值的新闻现场之生动再现 新闻特写的写作要点:

(1)特写的叙述性语言要简洁,形象的描述语言要生动,对所要表达的人或事要合理地安排素材,语言既不能“浓妆艳抹”,也不能过于直白。

(2)抓画面,要善于挑选有意义而且富于形象的材料,就是用生动的形象说话。

(3)注意不要事无巨细地面面俱到,写反映事件特征和高潮的片断,要突出事件吸引读者。 (4)善于判断,选择适用体裁,选取富有典型的有特色的事件和人物活动的情节 新闻特写的特点:

(1)落笔集中,突出一点 (2)浓淡相宜,真切再现

(3)幽默风趣,耐人寻味

5、用事实说话:指在忠实地报道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事实的适当选择与表述,巧妙地表达传播者的立场与观点的一种报道原则与报道方法。用事实说话不是通过作者的直接议论,

而是让经过精心选择的事实,运用事实的逻辑说服力,充分而含蓄地表现作者的倾向与观点。 用事实说话的基本方法:选用具体而典型的事实,选取鲜活的,重要的具体的,接近性可以强化典型;要用“实录”来注解事实,使再现场景;借助直接引语说话;运用背景说话。

6、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发现新闻的一种能力,也是衡量新闻工作者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志。是新闻工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能力,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反应能力,对新闻线索的识别能力,以及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能力的综合表现,其核心就是政治敏感。

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它要求记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运用新闻价值的标准去衡量事实, 识别哪些是新闻事实,哪些不是新闻事实;哪些是重要新闻事实,哪些是一般新闻事实。然后作出相应的处置。这种迅速而准确的发现和判断新闻事实的能力是做好新闻报道工作的前提。 如何培养新闻的敏感性:(1)首先你要具备新闻理论的知识(2)平时多观察,多分析,知识面要广,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与猜测,并及时跟踪与调查。(3)多阅读一些报纸和杂志,看看人家的新闻是怎么写的,新闻点在哪里(4)新闻敏感首先是一种政治敏感,培养新闻敏感,必须倾注高昂的政治热情(5)是要深入实际,抓住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7、新闻价值: 是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满足社会需求的素质的总和。就是指凝聚在新闻事实中的社会需求,就是新闻本身之所以存在的客观理由。新闻价值要素包括真实性、时新性等不变要素和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可变要素。新闻事实所包含的价值要素越丰富,级数越高,新闻价值就越大。

新闻价值的五要素:时新性 重要性 接近性 趣味性

显著性

8、新闻主题:新闻主题有广义与侠义之分,是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也就是记者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和通过事实的报道所表达的主观意图。主题在新闻作品中起主导作用,它像一根红线,贯穿全文。支配写作,成为新闻构思、选材、表达和运用语言的依据。

如何提炼新闻主题:(1)从认识事实入手。先有事实材料,后有新闻主题,如果没有事实,新闻主题也就无从产生 (2)在比较中鉴别。通过两种以上相似或相反的事物、情景的比较,往往能细致地体会此事物、此情景与彼事物、彼情景的区别,比较的方法因而经常被人们所采用。(3)上头下头结合。新闻主题的提炼,要有宏观意识、全局观念,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样主题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4)选好主题角度。从不同的角度开掘新的主题思想,避免主题的笼统、雷同和一般化。

确立新闻主题的标准:一是主题要真实而有意义;二是主题要正确,并有针对性;三是主题要集中、鲜明、深刻。一条新闻,通常只能有一个主题,新闻的事实材料要围绕一个中心展开,集中地表达一种意向或说明一个问题

9、新闻导语: 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导语的形式主要有:

1、叙述式。用摘录或综合的方法,把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简明扼要地写出来。

2、描写式。对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某一有意义的侧面作简洁朴素而又有特色的描写,以酿成 气氛。

3、提问式。先揭露矛盾,鲜明地、尖锐地提出问题,再作简要的回答,引起读者的关注和 思考。

4、结论式。把结论写在开头,提示报道某一事物的意义或目的或总结。

5、号召式。提出号召,给读者指出方向和奋斗目标。

新闻导语的作用:(1)导语如故事的开头,开头写得好就能吸引读者,所以其有吸引读者的作用。(2)传达信息可以为稿件确定情绪与基调(3)有产生悬念的作用,也可以让文章蓄力而发

新闻导语的特点:(1)新闻导语的语言形象化(2)新闻导语有个性新闻的思想性(3)有概括性,简洁而简练

10社会新闻:指的是以反映社会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风气,以及风俗民情、自然界和社会上奇特现象的新闻。 社会新闻的特征:(1)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社会新闻的内容不局限于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某一特定的行业,而是涉及广泛的社会生活、社会问题。(2) 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社会新闻反映生老病死、婚丧嫁娶、悲欢离合等人生遭遇(3) 社会新闻的思想性表现在它宣扬某种社会伦理道德观念。 社会新闻的要求:(1)要“软”中有硬;(2)要有故事性;(3)要富有变化;(4)要讲求新意;(5)要传播科学。 写好社会新闻的要点:(1)选准角度,提升社会新闻的价值(2)一要勤于研究,了解群众生活,了解群众的痛苦、冷暖、所想、所急。二是在掌握其政治、经济、社会等思想指导的前提下,分析其与群众生活、需求之间的“关联点”以及关联程度。(3)以人为本,在“情”字上做足文章(4)关注弱势群体,倾注新闻关爱(5)实事求是,促进社会问题解决(6)用真实厚重的报道,体现报纸的权威性

12、新闻语言:

含义:新闻作品的语言。以使用者的本民族规范化了的语言为基础,又以新闻报道的特殊要求加以改造,在遣词造句、表情达意方面显示出与众不同的一些特点

基本特征:语言规范化,报纸文字注意语法、修辞与逻辑;不允许滥用方言土语 ;网络语言富有时代气息:规范使用新词汇;简洁生动

13、时间顺序结构:时间顺序结构又称编年体结构,纵向结构,沙漏型结构,即按无力时间发展先后或顺叙,或倒叙新闻文本的结构。

14、特写

15新闻背景

16“八小时以外”新闻

17、新闻背景的分类

18外事新闻的采写要求

1.消息与通讯在采写上有哪些异同?

通讯和消息相比,不仅需要六个新闻要素齐全,还要报道新闻事实的情节、细节。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区别:内容上来说,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细丰富;形式上说,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写作技巧上说,消息手法简单,通讯手法多样;风格上说,消息朴实,通讯富有文采;时效上说,通讯不如消息迅速及时。 2.如何获取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明信息或信号。获得的途径有: (1)、从党委政府部门或单位获取线索。如党委、政府的信息科,政府的各工作部门,公检法的宣传机构,消防队、交警支队等等,这些单位或部门都有大量的线索来源。记者要经常到这些单位或部门走动走动 (2)、依靠通讯员获得线索。第一,你所发展的通讯员,你必须了解他,只有这样你才能得到准确无误的线索。你要经常和他们联系,了解他们所在地的一些情况,不遗漏新闻线索。同时,要注意了解通讯员的心理动向,谨防提供一些不实的新闻线索,搞不好你就会出虚假新闻,犯新闻大忌。

(3)、做个好事之人,用新闻眼注视周围。你要从阅读的文件资料或与其他人的谈话中获取新闻线索。当你听到警笛声时,你就要问问发生了什么事;当你上街时看到那儿围了一圈人,你就主动跑过去看看;听到一声不正常的响声后,你就要寻声走去,作为一个新闻记者,你就要当个好事之人,处处留心皆新闻。

(4)、依靠其他媒体和记者获得新闻线索。记者是新闻线索的聚集人,和他们交往你的线索自然多;通过看其他媒体的报道,变化你的报道方式,使你的报道更精彩。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每个线索都能成为新闻,新闻线索具有片面性、梗概性和不确定性的几个特点,还要求记者深入采访,核实,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待新闻线索,既要积极主动,决不轻易放过,同时更应认真仔细,决不可轻信上当。

3.针对专访有哪些采写要求?(未答完) 专访中少不了采访对象、记者两个因素,专访的特点重在专,重点在访,人物专访强调新闻性、政治性和可读性,

4.请具体说明新闻采访的活动方式有哪些?(课本118) 新闻采访是指记者和其他新闻工作者,为完成报道任务或了解某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的一项特殊的调查究活动。

5.请论述会议新闻的采写有哪些具体要求? (1)首先要有读者意识;要早到会议现场,不要早退,尽可能的晚一点离开会议现场,注意观察耳听八方眼观六路,要求目光敏锐、视角独特、抓住特点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2)做好会议记录,从会议中找故事,将讲话者中讲到的故事组成一篇稿件。 (3)从参会人员中找新闻

(4)会议新闻导语还要特别注意要点抓取的准确及明晰性,避免笼统的、一般化的概括。 挖掘反映先进执政理念的新做法,宏观上把握会议主题;挖掘折射时代文明进步的好风尚;挖掘富有人情味、人性化的情节;挖掘具有警示、警醒意义的反常现象

推荐第10篇:新闻写作

新闻写作:

1:电子版写作注意事项:

A标题宋3加粗

B副标题:宋四加粗

C+++讯:宋4加粗

D句首缩进:两字符

E行距:1.5倍

F正文:宋体小4

2:新闻术语注意事项

A活动名称,组织名称要写全:橘园园区学生自律委员会,橘园园区学生党员服务队 B恰当使用人称代词,慎用“我们”,“你们”等

C不要写简称,写全“新闻编辑部”而非“新编部”

D新闻少带主观色彩的评论或观点,应尽量保持中立。

E新闻应注意严谨性,适当带活泼性

亲,其实我知道的也不多,我发几个附件给你哈。

第11篇:新闻写作

新闻写作——马天华

怎样学习新闻写作——

新闻写作的重要性:1.新闻写作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它关系到传递新闻信息的准确性,而且关系到传播效果。(新闻信息←新闻写作→新闻作品)2.新闻写作阶段处于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信息采集→信息表达(新闻写作)→信息传递)3.新闻写作是衡量记者素质的一个重要条件。(记者→1)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2)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

影响新闻写作的规律因素:1.新闻规律的影响——1)新闻报道立足于事实;2)新闻必须是真实的;3)新闻必须是新鲜的;4)新闻报道具有新闻价值。2.受众规律的影响。3.媒介规律的影响。

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

真实性原则:1.对新闻事实的表达准确(注重观察力、洞察力、再现现场力):1)新闻报道中忌讳用词不准确——①要注意词义的差异。例如:国家将对农副产品进行收购(征购)。②要力戒各种消极性歧义(消极性歧义:用词不清晰,产生模糊含混的效果)。例如:一对夫妇为保狗命移居国外。③要注意推敲词语的感情色彩。例如:林彪摔死与逝世。④要避免夸大渲染的文风。2)避免虚构情节、添枝加叶、合理想象(合理想象:作者根据生活经验对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实进行的推断和描述)。2.对新闻内容材料的选择准确。3.对新闻事实的认识准确。

新鲜性原则:1.时间新——提高新闻传播的速度,保证报道的时效性。1)加强今日新闻的采写。2)寻找新闻的最近点,尽可能找出某件新闻事实在今天的新闻依据。例:本台消息 今天,司徒站的徒弟王红被授予大连口岸文明标兵称号,至此,司徒站42个徒弟中有25人分别获得全国、省、市局先进称号。2.内容新。(通过旧的事件发现新意;记者要提高自身修养—博学家)。3.报道角度新。新闻角度: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处。寻找新闻角度的方法:A.思维求异:1)逆向思维:倒过来向,反思行为。例如:《光明日报》2000年3月9日《三八妇女节不谈妇女问题》。2)发散思维:以一个新闻目标(或一个新闻事物)为中心,把思维向四面扩散,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3)统摄思维(聚拢思维):思维的方向向着一个点或是几个点集中,以求得对新闻事实更深刻的认识。B.内容求深:不能停留在表面,要做相关链接。C.角度求新。

新闻选择原则:1.新闻价值对于新闻写作的影响。重要性:事实(变动的)规模有多大,范围有多广,影响有多深远。第一类:关系天下兴亡,国计民生或群众切身利害的事;第二类:以小见大类事件:《“欺”房是怎么产生的》。接近性:指新闻的事实与新闻传播受众在地理上和心理上的接近程度。注意:A根据受众特点,选择受众感兴趣的内容;B强调揭示出报道内容与受众之间的关系;C对新闻事件采用社会新闻手法处理,强调形象感和情节化。显著性:名人。趣味性:严肃题材也可以写的生动感人。2.新闻政策对新闻写作的影响。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用事实说话:定义:通过报道事实向受众阐明某种观点和思想。原因:新闻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事实是新闻的本源);符合受众要求;使报道留有余地。如何用事实说话:1)客观叙述法(常用于时效性强,篇幅短小的动态消息)。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只需把客观事实阐述出来,记叙所见所闻,代表社会中某种变化,不需有任何变化或暗示。例如:新华社1986年11月18日电朝鲜领导人金日成今天上午前往机场迎接古巴领导人巴特蒙赫的来访。金日成看上去身体很好,时而同周围人交谈。2)背景说话法。背景材料:用来说明新事实的旧事实。作用:通过灵活的使用背景材料巧妙的表达作者的观点。例如:这刚好是苏联曾把这个被指控勾结纳粹的难以驾驭的民族迁往中亚。方法:1.联想:将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与其他事实关联起来陈述,暗示与引导受众进行联想,从而影响受众的认识。例:萨达姆——希特勒。2.对比:将新闻时间与相关事实进行纵横对比。这样形成对比后,容易使读者认同记者观点。例如:赫鲁晓夫昨日深夜派人把斯大林的遗体从红场水晶棺中抬出,烧成灰烬。赫鲁晓夫任乌克兰第一书记的时候,在党的会议上高呼:斯大林是他的父亲。3)借口说话法。记者在新闻报道中通过被采访对象之口表达传达自己的看法。例如:欣克利辩护案——一名会计师施皮格尔说:“我肯定在大街上的穷苦人还可能得到这样一些专家的证词的。”4)用情节、细节说话法。例如:合众社伦敦1945年4月5日电丘吉尔今天流着眼泪辞去英国首相职务。5)善用文字色彩表达倾向。例如:停止对阿族非法武装的军事行动清剿科索沃游击队。 ▲ 如何理解客观报道手法——记者的观点寓于事实地选择和排列之中,让受众看了之后,自然而然的得

出与记者相同的结论。要求:1.正确区分客观事实和主观意见。第一个层次:避免直接议论——要用 1

事实说话,不要直接发表议论。第二个层次:避免语言表达上的“自我透射”——新闻报道中多用名词动词,少用形容词和副词。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主观;春雨、江南→客观。第三个层次:避免各种各样的暗示——要以旁观者的身份叙述事实)。例:在另一次这样的令人奇怪的巧合中……在另一次类似的事件中……。2.避免空洞、抽象、模糊的表达方式(要准确,明晰)。避免“死线抽象”将具体的事实和概括的事实结合在一起;避免用空话、套话,强调用典范的具体的事实来说话。例如:合众国际社洛杉矶电今天奥林匹克火焰由当地煤气公司的一名雇员扭动开关而熄灭。《文汇报》“在长达50分钟的讲演中,布什赢得了60多次掌声,8次起立鼓掌和6 次对民主党人的一片嘘声。”3.言必有据。稿件中应该交待信息来源。信息来源——一则消息中涉及事实材料的出处,表明事实、观点和背景从何而来,由谁提供。4.客观平衡、不偏不倚——给争论双方平等的话语权。

讲求时效性:要求:1.新闻要精炼(新闻要短)。原因:读者要求信息量大;新闻媒体所提供的版面、栏目有限。方法(形式短,内容丰):1)一事一报:集中报道一件具体的事实,不蔓不枝,笔无旁贷。例如:欧战结束!德国无条件投降!(简单交代新闻要素)丘吉尔宣布“欧洲胜利日”。2)提取精华:例如:我从文盲大国变为教育强国。强大的苏联红军已于x月x日饮马聂伯河。3)巧取一隅:精妙的选择事件的一小块,只表现事件的一个小小的局部。例如:对中美建交最感意外的是卡特总统牌驻台湾大使。4)选材典型:选择典型的有广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事件和材料。例如:《经济日报》:贫困户,挺起你的脊梁——“返贫”现象透析。5)跳跃组合:取消段与段的过渡句,几个角度的事件放在一篇报道中,很多时候用于突发事件中,把记者目睹的情况用一句话表达。例如:肯尼迪遇刺丧命,约翰逊继任美国总统。

2.新闻要迅速。新闻写快的方法:①记者必须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②要有熟练的写作技能;③要分秒必争;④要事先酝酿;⑤学会写短新闻。例如:我国选手获得奥运会第一块金牌。新闻快发的方法:①事先准备(心理准备和材料准备);②采访及时;③出手成章。

讲求鲜活性:抓好细节 ——三岁娃娃将被征入伍。写出人情 ——撒切尔夫人为女儿刷房。扣人心弦——奥机历险记《传奇》金飞讲故事。幽默风趣——装了假牙的狗。注意:记者要注重实证调查。例如:《南方周末》——任长霞传奇。新华社记者 朱玉 ——典型报道。

新闻角度

一篇新闻作品的形成,总要通过对一定的主题的选取、相应的素材的运用、一定的结构布局来加以表达。然而,对一件新闻事件应该选取怎样的主题、选用哪些材料、采用何种结构,关键是要把握好新闻的主题角度、新闻的选材角度、新闻的表现角度这三个要素。

(一)新闻主题角度的选取——新闻的立意角度。新闻主题角度,即选择什么主题,它是关系到给报道铸造什么灵魂的大事,是确定什么导向的重大问题。所以,在选择新闻的主题角度时,应该把握以下三个方面:1)紧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中心工作,是选择新闻主题角度需把握的首要环节。新闻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导向性。因此,我们的新闻报道要紧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和宣传方针。只有这样,才能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样的新闻,才会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权威的指导性。2)紧扣受众心理是选择新闻主题角度需要把握的另一个方面。新闻报道不仅要有指导性、引导性,还必须具有针对性和贴近性,受众有什么认识需要澄清,有什么疑难需要解答,他们最关心什么,最想知道什么,新闻的主题角度就要对准什么。只有这样,新闻才能使受众产生共鸣。3)紧扣新闻的价值,是新闻主题角度必须把握的第三个方面。事物是复杂的,人们观察事物也是多侧面的,所以要从多角度中去比较主题,选择最有新闻价值的主题。“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苏轼这两句哲理性很强的诗告诉我们:只有手指拨动琴弦,即主体与客体相结合,才会有琴声。新闻传播者应该做高明的琴师,去拨动新闻事实这根琴弦,才能使选择的新闻主题这首曲子发出绕梁三日的动听旋律。

(二)新闻选材角度的选取——报道所用体裁的选择视角。所谓选材角度,是指记者对同一新闻主题选取不同的材料予以报道,以达到深化主题、提升价值的目的。新闻选材角度的把握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要与报道的主题相吻合。新闻主题靠新闻题材体现。主题确定以后,选材角度就要围绕这个中心来寻觅材料,为表现这个主题服务。例如,在全国上下抗击非典的关键时期,新华社刊发了通讯《危难中挺起民族的脊梁》,这篇通讯的主题是弘扬共产党员吃苦在前、勇于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作者围绕这个主题,从第一线的党员、基层党组织、普通的党员等不同的角度表现了共产党员抗击“非典”的激情。这些题材的选取充分揭示了通讯主题的内涵,在读者中引起极大的反响。2)要瞄准典型材料。要使题材很好地表现报道的主题,就

需要从占有的大量新闻素材中,瞄准并选择那些最典型的、最有代表性的、最能体现本质的材料。著名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写作体会中说:“用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给人的印象是会清楚明白的,也会是突出的。”因此,在选择新闻题材时,角度一定要对准以一当十的典型题材,忍痛割舍那些虽然生动但与主题关系不大的材料。

(三)新闻表现角度的选取——新闻写作技法的运用。新闻表现角度,是指记者对同一主题、同一材料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从而达到最佳的新闻效果。为此,新闻表现角度的选择应把握好以下两点:1)要扣住新闻的本质,不能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我们说报道要形式新颖,要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其前提是要有利于内容和主题的表达,要在真实反映题材,深刻揭示主题的情况下,力求形式的新颖,不能因讲究形式而损害主题和内容。2)要独辟蹊径,敢于创新。例如,在抗击“非典”的宣传中,4月17日发表在北京各大媒体上的《爸爸,我等你凯旋》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北大附中高三学生吴悠给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父亲写的感人至深的一封信,从一个全新的新闻表现角度既再现了父女深情,同时又表现了一线医务工作者吃苦奉献的重大主题,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这一宣传效果,正是作者在对重大主题和题材的把握上,运用崭新的表现角度而实现的。因此,我们新闻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要敢于创新,探索新闻表现角度的新形式,通过对材料的巧妙安排和新颖构思,写出别具一格而又能充分体现报道意图的新闻作品来。

新闻跳笔

新闻跳笔的落笔点:落笔要落到事实的紧要处;落笔要落到题外话上。方式:1)内在结构的跳跃。从概括到具体——例如:《南水北调怎样穿越黄河》。从现象跳到本质——例如:《文汇报》—《“满分作文”不宜炒作》。从背景跳到的主体——例如:《中国银杏串起“活化石”进化链》。从部分跳到部分(对新闻事实各个方面作一一报道)——例如:《六管齐下繁荣文艺》。从正面跳到反面——例如:《荧屏和珅哪个更接近事实——专家从历史学角度发表各自的看法》。从浅叙跳到深揭——例如:《偶像崇拜是种倒退》。从某一时段跳到另一时段。从某一空间跳到另一空间——例如:新华社2003.10.9《布什总统说:中国发射载人飞船不是威胁》。2)外在结构的跳跃——阅读时的视觉形式(分段与空格)。1.新闻分段的原则:一个事实说完要分段;体现新闻主旨的,最核心的意思要分一段;新闻事实中最重要的部分要分一段;一个观点要分一段;人物对话要分段;描述完一个场面要分一段;特别重要的背景材料另起一段。

2、新闻不分段的原则。

消息是新闻报道的主要体裁——

消息、通讯的定义——消息: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篇幅短小,能够最为迅速的报道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通讯:是一种详细、生动的新闻报道体裁。

消息、通讯特点比较:1)消息的概括性强,通讯更为具体详实。消息是浅层面新闻写作,通讯更为深层次。2)消息的基本表达方式是叙述,通讯调动多种表现手法,注重感情细腻表达。3)消息中心前臵,允许结构残缺,通讯结构完整。

消息

导语——定义:导语是消息开头用来提示新闻要点与精华,发挥导读和引导作用的段落。作用: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吸引受众注意力。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选出精华。如何判断精华——消息中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1.最新鲜的材料(刚刚发生、新近发现)。例如:今天下午,五环正式通车。2.要选择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材料写进导语。3.选用最有趣最富有戏剧性和人情味的材料写进导语。例如:199

9、

8、13《北京晚报》“史小六寻人启示”。4.非事件新闻,把新闻根据写进导语。如何突出精华——A:要突出主要事实,少些附属事实和琐碎细节;B:一定要尽可能删去套话,形容词,人名头衔之类的不要太多;C:少用数字,如有可能将绝对数字改为约数。

(二)寻找最新时间要素。1.跟踪新闻事件的发展,不断给出最新事实。例如:“水源污染造成食物中毒”的重大恶性事故。 时间:某日下午 6:30。结果:几人紧急送医院抢救,1人当即死亡,4人昏迷不醒,还不断有病人送来。“本市发生一起因水源污染造成的恶性食物中毒事件,截止昨晚10点半,已有19人被送进医院,其中四人已死亡。”2.挖掘今天的新闻依据(的方法)。1)以新带旧,寻找最新的切入点。例如:今天,司徒站的徒弟王红被授予大连口岸文明标兵称号。至此,司徒站的42个徒弟中,有25人分获全国省、市、局先进称号。XX游戏厅今天被查封,这是去年6月以来被查封的第26家游戏厅。(找新闻由头)。2)披露消息来源,寻找最新的新闻点。例如:印尼国家安全首脑XX海军上校今天说,上个月在爪哇几个镇发生的暴力骚乱中,8个人被打死。记者今天在山东省

政府获悉,今年我省粮食全面丰收创历史最高纪录。3)刻画现场情景入手。例如:《变味的义务劳动》在创建卫生城市的活动中,我市每日都要组织干部群众义务打扫公共场所的卫生,然而11月28日下午,记者在现场却看到这样的情景……3.挖掘明天的新闻依据。例如:济南军区原副司令员陈庆先追悼会将于明天在济南举行。陈庆先是昨天去世的。

(三)新颖生动。例如:今天格林威治时间7时,中国爆炸了一枚核弹,从而闯进了核俱乐部。如果一名大夫把日内瓦湖当作病人,那他下的诊断是严重的慢性消化不良和呼吸道感染。注意的问题:

1、寻找和突出事件中令人吃惊的成分。

2、尽可能以画龙点睛的情节或形象代替抽象概念。

3、用生动形象的描述代替叙述。

4、采用各种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设问、对比、悬念等。常用的导语类型:1.直接导语(用于时效性强的事件性新闻)——开门见山、简明扼要的突出表现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或最有个性最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1)叙述式导语:在导语中直截了当的用事实说话,突出新闻中最重要的新鲜事实。2)总结式导语(概括式导语):把新闻的几项主要内容加以归纳总结,概括介绍新闻要旨。3)评述式导语 (评论式导语):以议论方式揭示新闻内容中的主要矛盾及其解决方法。(记者直接发表评论或借新闻中人物之口发表议论)。2.间接导语 (延缓性导语)——间接体现新闻主题,迂回舒展的引出新闻的核心事实或新闻要旨。1)描写式导语:导语中采用描写的方式,再现生动的事实或现场气氛。例如:12月24日,在乔治华盛顿大学留学的韩国学生……寻觅室友的广告,这并不是她所希望在圣诞节干的事。(客观事物形象再现)。描述事实的作用:引起读者兴趣;引出文体中所述事实。2)引用式导语:导语中引用新闻人物富有特色情趣的语言或是引用成语、典故、故事、诗词、谚语、民谣,以及,名人名言等,借以点明新闻主题或衬托新闻事实。例如:山西古典蒲剧《蝴蝶杯》,这种蝴蝶杯最近已由……研制成功,第一批近两千只已销售一空。3)设问式导语:从事实中引出使人注目问题的导语(软新闻)。提问内容应重点突出,凝聚新闻的核心;问题要提的新巧、醒目;提问问题不要太多,问题要提的实在明确。例如:8点钟上班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有多少人迟到?4)悬念式导语:把新闻事件中最吸引人的内容,在导语中来个揭示或暗示。例如:瑞典全国滑冰锦标赛明天开赛,16枚金牌尽入一人囊中。出租车司机未还东西而荣获三等证书和奖金。

常用结构——1.倒金字塔式结构——最重要的说明主题的材料往往放在消息的开头,而次要材料放在稍后一些。优点:1)从逻辑形式上说是线性的,能够分层次满足受众需求;2)便于编辑快速的删减稿件;3)符合记者写作消息的重要的目的,以最快的速度把最重要的内容传递出去。例如:《“零”的突破》零的突破——陈先讲话——许海峰——对记者谈话。《奥运会历史上中国人的第一枚金牌》许海峰的成绩——中国的第一块——其他人的成绩。写作要求:1)倒金字塔式结构打乱时空顺序,完全靠重要程度排列。(对新闻事件过程的叙述往往比较简略,采用跳跃式的句式和思路)。2)段落短小 ,各段相对独立。3)各段之间不需要过渡和转承。适用范围:适用于时效性强、事件单一的动态消息。2.螺丝杆式结构——消息先写导语,文体部分再按新闻事件的时间顺序或者事件的逻辑顺序组织材料。(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中最常应用的结构)。原因:1)广播电视具有线性传播稍纵即逝的特点。2)导语是对全篇的一个概括和介绍,能够起到吸引受众收听收看,帮助受众理解下面的内容的作用。主体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结构:主体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组织材料,安排层次,一般适用于报道线条单一,内容较为复杂的事件性消息(容易造成平叙直铺的缺陷,要尽早写出波澜)。例如:《手推车推行世界》。主体按逻辑顺序组织材料结构:主体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或问题的逻辑关系来组织材料,是非事件性新闻如经验消息、综合消息的主要结构形式。常见的逻辑形式:因果、并列、对比、递进、(总)分总等。3.引导式结构——导语部分从具体生动的情节,场面或者一个小故事入笔,再概述全局的情况或引出另一个听众不易感兴趣的事实。例如:《雷电致击死亡》。4.金字塔式结构——没有导语,新闻事件的高潮或者最重要的信息往往出现在后面,新闻材料的重要性排列呈金字塔式。适用于以小见大类作品,内容短小,尤其是情节性比较强,有人情味儿的作品,重大的新闻性强的不适用。

消息头(消息的标志)——定义:新闻媒体刊发的消息,其开头部分往往冠以“本报讯”,“本台消息”或“**社**地**月**日电”的字样。类型:“讯”与“电”两大类——“讯”主要是通过邮寄或书面递交的形式向新闻媒体传递的新闻报道。“本报讯”,“本台消息”,“本报上海5月1日讯”。“电”主要是指通过电报,电传,电话或电子计算机传输的消息,消息头称为电头。发布新闻单位的名称(多数是简称)+发布新闻的地点+发布新闻的时间。“新华社济南2008年1月3日电”。

结尾——常见形式(按结尾的作用划分):1.补足型结尾(倒金字塔式结构常用)——补足新闻报道中导

语和主体中没有提及的新闻要素,使报道完整,圆满,或补充有关的背景,使报道更加充实可信。结果的补足型材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主体事实中的次要材料;背景材料(与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相关的各类背景材料);展示预告类材料(在新闻的结尾处,告知事物的进一步发展趋向、动态)。2.总结归纳式结尾——归纳式:找出诸多事实的共同意义、共同特点。照应式:与导语所提到的新闻事实进行对照,加深印象,收束全文。例:《广东:农民成了现代化农业投资的主体》。评论式:在结尾部分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说明实质,点出主题。例:《浙江“活树买卖”日趋活跃》。描写式:使用描写手法,呈现一幅画面和场景,利用形象事实给人留下生动印象的作用。例:《香港热土祭酒社稷坛》。基本要求:1.紧扣事实,不空泛。要用事实数据,用他人的谈话点题。2.增添信息不重复。例:《雷州市渔民出海遇难水产局领导见死不救》。

3.启发、诱导,不说教。例:莫斯科,厕纸。

新闻背景——作用:1)新闻背景与新闻事实的关系(背景不属于事实)——1.背景为事实服务:注释、说明、补充、暗示、烘托、累加。如:《榜上无名》。2.喧宾夺主吸引受众。如:《梁锦松与伏明霞低调完婚》。2)解除受众理解障碍——1.解释新闻事实。例如:《文汇报》2003年5月10日 消息“俄罗斯著名音乐剧《东北风》由于入不敷出,将从此离开莫斯科的舞台”。背景材料:《东北风》的剧情——俄罗斯“人质事件”综合症。2.揭示新闻主旨。第一种情况,直接挑明新闻主旨。例如:导语:江苏省华阴市华西村农民一次订购一汽250辆“捷达”。主体: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汽车消费史。背景材料:华西村改革开放以后的变化;一汽副总李治国向记者讲的一件事。第二种情况,暗示新闻主题。例如:《文汇报》“英国防部顾问戴维〃凯利博士神秘死亡”。背景材料:凯利主动承认接受过BBC采访。国防部要求BBC说明报道不是出自凯利之口。英国下院外交事务委员会特别报道小组为此与凯利进行秘密谈话……3.突出事物特点。例如:英《经济学家》——《中国现代化这在毁坏首都》:衬托和对比的方式。3)扩大受众视野。例如:新华社《中原我军占领南阳》。背景材料:南阳古城,“二十八秀”增添历史人文信息,揭示南阳战略地位重要。4)激发阅读兴趣。例如:《东北又闻虎啸声》。运用:1.背景材料的采集——深入采访;广博积累;来源广泛;运用想象联想。例如:蚕蛹攻关技术——春蚕到死丝方尽。2.新闻背景的布局——背景的结构作用;详略得当(根据材料内容决定,采用恰当结构)。3.新闻背景的表达——1)作句子成分。例如:《名演员白云自杀》——40年代初期就有中国华伦〃天奴的电影男星白云……2)作为句子。例如:新华社报道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发生火灾。3)用段落展开背景。例如:1988.12.12 《北京青年报》北大学子折纸鹤纪念钱钟书先生。4.加大信息密度。

常见消息简介:

(1)动态消息:指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的简短的新闻报道。这种动态新闻比较单一,着重反映事物发展的最新动态。其特点是文字简短,内容广阔,新鲜活泼。

(2)简明新闻(简讯、短讯或快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新闻体裁。它只报道一个事实,一般不交代背景,也不写详细内容,篇幅很小。

(3)非事件性消息: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阶段性、概貌性、经验性或典型性的报道。美联社特写新闻部主任布鲁斯〃德希尔认为:“据研究显示,以说故事的方式向人们提供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因为这种方式让人放松,让人觉得有趣。以这种方式整合过的新闻素材将更加有效地吸引读者,因为读者看到的不再是干巴巴的事实罗列,而是真实的生活。”叙事技巧:1)以“关联信息点”为触角扩大有效新闻覆盖面。通过大量生动丰富的“关联信息”的“点”(与新闻主题密切相关的信息、人物故事)来深化新闻“主信息”(主题)的“面”,从而使新闻内容丰富多彩,别具一格。2)选取合适的人与事作为新闻切入点。通过在导语部分展示新闻事件所涉及到的活生生的人物或故事,将人带入新闻,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之叙事方式上营造的情感张弛,成为一种美妙的节奏,能够牢牢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激起阅读兴趣。学者李希光认为:“新闻记者的核心任务是做好邮递员,准确无误地传送信息。但是,传递信息的新闻报道仅仅是完成了记者的一半工作,另一半工作是在这篇报道里讲一个能渗入读者或听者灵魂的好故事。”3)紧扣新闻主题控制叙事节奏。通过一个明确的主题和严谨的框架贯穿始终,掌握有效的“关联信息点”,精心设计出具有悬念的故事化导语,注重新闻过渡和主体部分节奏的把握。以事件为主的叙事性的主体部分,应随着事件发展进程本身的轻重缓急、强弱快慢形成或风平浪静或狂风骤雨式的节奏。

(4)预测性新闻:主要应针对重大的政治、军事、外交事件、重要的经济新闻或新的政策、法规出台后将带来的变化及对科技、自然现象等方面进行选题。对预测性新闻的写作要把握几点:1)要有一个明确

的、能够抓住读者的主题。2)要尽可能地占有材料和进行充分论证。3)注意逻辑推理的严密和分析的客观性。4)强化预测新闻的知识含量:在写作手法上可采取消息式、特写式、对话式等;在报道上可采取滚动方式,以突出它的动态过程。

(5)服务性新闻(也称服务性报道或实用性报道):它是一种为社会公共事务或人们工作、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非商务活动问题无偿提供信息的新闻。特点:时效性、针对性强,实用性、切实可用,预见性、无偿服务。

(6)解释性新闻:深度报道的一种,用以揭示和说明事情发生的原因和结果,着眼于报道新闻背后的新闻,向读者解释事情的来龙去脉、意义和影响,也包括对事件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多用于政治、经济、国际方面的重大题材。特点:1)从报道重点看,解释性新闻以报道“为什么”(WHY)这一新闻要素为基本出发点和着眼点,重点是解释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影响。这是解释性新闻最主要的特点,也是它与一般新闻报道(特别是纯新闻)的主要区别。一般消息(主要是纯新闻)以报道“何事”为重点,主要任务是讲清发生了什么事,而解释性新闻的报道重点则在于交代“何因”,讲清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及来龙去脉,帮助受众了解新闻事件背后的新闻。2)解释性新闻属于新闻报道而不是评论文章。它用事实说话,通过提供背景性事实材料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影响进行说明和解释。解释性新闻既然要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解释,就必然蕴涵有记者的观点和看法。但这种观点和看法不是以记者直接发表议论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而是通过记者提供的背景性事实材料和引用相关人士对此事件的评述来加以表现的(西方新闻界认为,引用他人之言对事件进行评论,仍然属于报道新闻事实,并没有违背新闻报道以事实说话的原则)。因此,解释性新闻虽然带有比较明显的倾向性,包含有较多的解释性成分,但它与新闻评论有着本质的区别。就其写作特点而言,它仍然属于新闻报道,遵循的仍然是以事实说话的报道原则。

(7)述评新闻:一种关于新闻的新闻,它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夹叙夹议进行一些必要的分析评述;以叙述新闻事实为主,加上作者对新闻事实的恰到好处的评论。它的特点是:有述有评,边述边评,述评结合。述评消息是介于消息和新闻评论之间的一种报道形式,它常用以分析形势,或针对某种思想倾向,或对实际工作有普遍意义的重要问题,或为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和方向,给读者以启迪。通常有事件述评、问题述评、形势述评、事态述评、思想述评、工作述评等。写作述评新闻要注意两点:1)贵在有分析,有见解;2)要以充分的事实为根据,让读者自然而然得出结论。

第12篇:新闻写作

重庆迎特大暴雨,直接损失1.33亿元

从昨天凌晨起,山城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如期而至,全城几乎笼罩在暴雨之中,市民出行大受影响。截至昨天傍晚6点,12个小时中,全市各气象部门共发布预警信号54条,其中暴雨红色预警(最高等级预警)达4条,而市气象台在昨日清晨发布的暴雨橙色预警,为我市今年入汛以来首发。预计从今天起,雨势会逐渐减弱,我市将持续5天的连阴雨天,天气凉爽,适合外出活动。全市闪电16105次闪电雷鸣随着降雨来了,相信在这个夜晚,有不少市民在睡梦中被闪电雷鸣惊醒。

从昨天凌晨到下午3点,山城闪电次数高达16105次。北碚成为“最雷区”,闪电次数高达755次,即在15个小时内,约每分钟就有一道闪电出现。此外,“闪”得比较热闹的地方还有渝北(642次)、巴南(435次)、沙坪坝(226次)、南岸(117次)、江北(112次)5区。而渝中区、大渡口区的闪电少了很多,都不到50次。

据市防雷中心监测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昨天的这场雷电,是我市入汛以来最强的一次,其密集程度也算是今年截至目前最多的一次,发布各类预警54条在此次强降雨来临前,市气象台于前天深夜11点42分,就对外发布了全市暴雨黄色预警,但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时隔7个小时,即昨天清晨7点11分,预警被提高到“暴雨橙色预警信号”,这是今年入汛以来首发。

据统计,从前天傍晚6点到昨天傍晚6点,全市各气象部门共发布预警信号54条——暴雨红色预警4条、暴雨橙色预警8条、暴雨黄色预警13条、暴雨蓝色预警12条、雷电橙色预警10条、雷电黄色预警7条。市气象台连续发布0-2小时强对流天气警报12条。 据市气象台监测数据来看,从前晚7点到昨天下午3点,我市有14个区县降暴雨,2个区县下大暴雨。雨量排列前三的荣昌141.1毫米、北碚128.6毫米、合川91.6毫米。而主城降雨量为84.8毫米。

在降雨的打压下,昨天,山城各地气温回落,最低气温均在25℃以下。强度不会超过2007年.昨天的这场降雨为何来得如此之猛?会不会超过2007年特大暴雨的雨量?昨天,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邓承之为市民所关心的话题作了解答,表示本轮降雨范围广、强度大、时间短,主要原因是夏季风增强造成。“此次冷空气势力并不强。”邓承之说,但夏季风增强,使得水汽在输送过程中十分充足,加之我市前期气温能量高,并有西南低涡和低层云的共同抬升就形成两面夹击,给中西部大部分地区、东北部和东南部局地带来了暴雨天气,“其实通过气象资料来比对,这不算极端天气。”

“目前来看,不会超过2007年7月17日的特大暴雨标准。”邓承之说,那次降雨,主城区一天的雨量就达到了266.6毫米,刷新了115年来历史的最高记录。而这次降雨,主城区一天仅84.8毫米,而且雨水将逐渐停止,所以不会重蹈或是超过2007年特大暴雨。未来三天降雨将减弱,此次降雨过程是自西向东移动,预计未来三天,我市将维持阴雨相间的天气,但降雨将减弱。具体来看,我市17.99万人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1.33亿,其中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0.22亿元。灾情正在进一步核对中。目前,各受灾区县党委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正全力开展施救工作,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会计与金融系

注会1002班

2010210029

柯淼

第13篇:新闻写作

税务新闻和信息写作

国税信息是一种特殊的新闻。国税信息不好写,它实质是新闻加调研写作,既有新闻性,又有专业性和科学性、前瞻性。

新闻写作

一、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广义新闻,指媒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事实的及时报道。要素:真实、新鲜、快速、重要。

新闻五要素when,where,who,what,why,(how)。

二、新闻(消息)的写作格式和要求

1、标题

例一: 全国电视电话会议部署今年吸引外资工作

改善软环境 要下硬功夫

广州市领导作经验交流时提出 今年吸收合同外资800亿美元的目标

第一则标题的引题说明消息来源和背景,正题揭示会议的主要内容,副题是有关会议情况的细节补充。虚实相生。

例二: 张学良、孙立人生活行动已无限制

本报讯 据台湾多家报纸报道,台湾“行政院”1月11日表示,涉及西安事变的张学良将军,及1955年因案引咎辞职的、孙立人将军,目前他们的生活及行动均无限制。

1 台湾“行政院”就最近曾有两位“立法委员”关于张、孙两将军的目前状况提出咨询的书面答复说,张学良西安事变一案早在民国26年(1937年)1月4日已经特赦。目前其生活及行动并无限制。至于孙立人,经依照规定除役,并给予应享受权益及适当照顾。

这则消息标题欠妥,与内容扣合不紧密。张、孙两人地位影响不一,情形也有别。可以拟为:

张学良、孙立人近况如何?(引题) 张将军生活及行动并无限制(正题) 孙将军除役后给予应享受权益

2、导语

例一 早期的新闻事没有导语的。《中国丛报》1833年2卷4期有则这样的报道:

本报讯 一位家离广州约20公里的本地人来信告称:他村里的邻居中,有位年轻的新娘,婚后回娘家省亲。她有一个妹妹和几个未婚的女友。新娘的遭遇给她们已很大的震动。她们看到:女人嫁给一个坏男人,会陷入怎样不幸的境地。她们确信,与其嫁给一个坏男人,还不如死去为好。在经过商量和思索之后,四个无知的女人决定自杀。她们把手紧帮在一起,然后投入附近的河中。抢救的呼声很快传出,她们被从水中捞起来,但为时已晚,都没有活过来。

2 这则报道跟一般文章写法一样,基本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按部就班地从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写到结局。现代新闻以后应该这样改写:

本报讯 据一位家离广州约20公里的本地人来信告称:他村里有四个女子,于×月×日集体投河自杀。

这四个女子,是在得知一个回娘家省亲得年轻新娘得悲惨遭遇后决定自杀的。其中一个是新娘的妹妹。

这个新娘的遭遇,给她们已很大的震动。她们看到:女人嫁给一个坏男人,会陷入怎样不幸的境地。她们确信,与其嫁给一个坏男人,还不如死去为好。在经过商量和思索之后,四个无知的女人决定自杀。她们把手紧帮在一起,然后投入附近的河中。

抢救的呼声很快传出,她们被从水中捞起来,但为时已晚,都没有活过来。

例二:这则导语过长,不够精练

本报讯

昨天一场罕见的大雾,使广州的主要公共交通系统陷入困顿达四五个小时。探亲访友的,赶去节日加班的,急病送医的┈┈无数人被锁在途中;然而在迷雾期间,全市没有发生一起交通伤亡事故!至今日凌晨零时三十分,本市过江隧道和大桥的近10万人得到疏通,上万辆次汽车、自行车安全通过,公交恢复正常。凌晨一时,在珠江隧道口忙了好一会的张广宁市长望着共交车有秩序地将乘客一批批送过江,对记者说:‚要感谢广州的公安干警、武警、解放军指战员和公交职工!‛

原文连标点230字,四句话,有“面”上的材料,有“点”上的材料,也有空话(第二句的上半句)。修改如次:

3 本报讯 昨天一场罕见的大雾,使广州的主要公共交通系统陷入困顿达四五个小时。然而在迷雾期间,全市没有发生一起交通伤亡事故!至今日凌晨零时三十分,本市过江隧道和大桥的近10万人得到疏通,上万辆次汽车、自行车安全通过,公交恢复正常。

例三:这则导语主次不分,内容庞杂。

本报讯 欢声笑语之中,一位少先队员向司徒敏同志献上一束鲜花。而他,随即把花献给了广州轴承厂的工程师朱德发。这位利用业余时间为乡镇企业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捞工程师,昨天(12日)和19位教授、高级工程师及科技人员一起,受聘担任了白云区同和镇工业总公司董事。在郊区成立工业总公司,白云区同和镇是第一家。

全文四句,第

一、第二句是会场发生的细节(花絮),虽然是事实,但是新闻价值不大;第三句具有比较大的价值,第四句意义重大,新闻价值超越第三句。调整、修改如次:

本报讯 本市郊区第一家工业总公司董事会——白云区同和镇工业总公司董事会昨天成立,19位教授、高级工程师及科技人员一起,受聘担任董事。

3、主体

时间新是前提,事物新(新人、新进展、新气象、新成绩,新问题)是核心, 角度新是补充。

4 例一:

美联社东京9月9日点(北京时间下午四时七分)快讯: 毛泽东逝世。

1976年9月9日下午4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毛泽东逝世的消息。七分钟之后,美联社向全世界播发了。

例二: 在第七届世界杯体操大赛中

谁是“最紧张的观众”?

本报讯 9月1日晚,在第七届世界杯体操赛闭幕的时候,有的新闻记者开玩笑地说:‚如果要评选本届大奖赛中‘最紧张的观众’,我投刘小明一票。

40多岁的刘小明是天津春合体育用品厂厂长。本届体操大赛所用的全套机械都是这个厂在三月内赶制出来的。

世界性体操大赛全部使用中国器械,这还是第一次,而且要求采用国际体联公布的最新标准。这对在体育界已经享有一定声誉的春合体育用品厂,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在三天的赛程里,‚身经百战‛的刘厂长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中,运动员赛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不停地观察、拍照。他的信念是:在世界十几亿电视观众面前,中国生产的器械不能出一点岔!

刘厂长和全厂职工所作的努力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在世界杯体操赛决出女子全能名次以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获得女子全

5 能冠军的苏联选手舒舒诺娃和获得女子全能亚军的罗马尼亚选手西利瓦斯,都赞扬中国生产的体操器械很顺手。从苏联代表团传出消息:这套体操器械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苏联运动员在这套器械上发挥得很好,他们正在考虑向中国订货。

这是发表在《经济日报》一版的头条新闻,而且是体育新闻。原本是经济新闻的题材,报道的是产品质量问题,但是作者改换了角度,把经济新闻的题材,改由体育比赛角度切入,立意高明、写法新颖,把产品质量写活了。获得全国好新闻评比二等奖。

4、背景

5、结尾

税务信息采写

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在推动整体工作进步,促进事业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信息工作已被列入各级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考核下属单位工作业绩的重要方面。

国税信息是各级党政领导和上级国税部门掌握基层国税工作情况的重要渠道,是服务领导决策,推动国税工作的重要手段。做好新时期的国税信息工作,发挥国税信息的参谋助手职能,促进国税事业发展进步,是各级国税部门特别是基层国税部门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

信息的基本职能决定了国税信息工作必须与时俱进。税收征管改革不断深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加快,各级国税部门在

6 组织收入、加强征管、依法治税、信息化建设、机关管理、队伍建设、思想政治、文明创建等方面的工作事项日益繁重,工作要求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对国税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多,信息工作任务将更加艰巨,国税信息工作必须围绕这些长期性或阶段性的重点和热点工作,充分发挥参谋决策、宣传推介等职能,参与税收管理,及时反映工作动态,促进各项工作圆满落实,力所能及地优化信息服务。

就国税内部而言,各兄弟单位都在加紧利用信息这一载体,向上级局反映情况,宣传推介热点、亮点工作,力争在观念创新上先人一步,在管理创新上优人一着,在机制创新上高人一筹,在科技兴税上快人一拍,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目标,赢得整体工作的主动权。

我为了准备这次报告,认真阅读了很多“国税信息”方面的材料,专门浏览不少国税网站,感慨良多。

当前基层国税信息写作中常见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信息编报不及时。如在七月底上报税收“双过半”的信息或信息中用以说明问题的数字是五月份的就显得迟缓了。(2)套路陈旧。在许多基层信息员看来,除了已经召开的会议、正在开展的工作和刚刚完成的收入可以写成信息外,无其它信息可写。(3)视野狭隘。不关注外围,不关注大局,做井底之蛙,写出来的信息缺乏高度,无价值可言。(4)表达方式单

一、生硬。信息写作中交待多、过程多、数据多、议论多、修饰多、套话多,主观推测多。(5)主要表现在基层信息采编人员在语言提炼和文字综合能力上有待增强,写出的信息不够短小精悍,很多标题不能夺人眼球。另一方面,信息知识掌握不全面。对信息概念理解有误,对信息的主要职能把握不准,对信息的真实、准确、及时、前瞻等基本特点掌握不透,将信息写作完全混同于新闻宣传,导致写出的信

7 息质量不高。此外,只报喜不报忧的情况还普遍存在。

上述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在国税工作中应发挥的作用。出现“五少”:即能够提供给各级领导决策的参考信息少,及时反映情况的问题信息少,带研究性的政策信息少,具有前瞻性的、高质量、高层次的预测信息少,反映重大事件或工作成绩的重头信息少。信息报送的时效性较差,一些好的题材、好的信息没有及时采编、上报,贻误了时机。一些单位动态信息报送多,经验性、问题性、调研性的信息少;有的不能根据局中心工作和本地实际报送“特色”信息,信息采用率低。

信息工作同其它任何工作一样,都具有其内在规律。如果不重视对信息工作规律的把握,报送的信息采用率不高,劳而无功或事倍功半,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又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信息员的积极性。因此,积极探索信息工作规律是提高信息质量的关键。探索信息工作规律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求是”的问题,要求信息员用理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大量的原始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加工,经过分析、综合、概括、总结,从中发掘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搞好信息的整体开发和综合利用,沙里淘金、集零为整、变缺为全、化浅为深。 要把握信息工作规律,应着重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信息从哪里来的问题。信息无所不在,关键在于捕捉。要擅于把班子最新决策转化为信息,把典型的经验转化为信息,把工作中的难点、热点转化为信息,把值得重视的问题转化为信息,把有份量的调研成果转化为信息。

8 二是信息到哪里去的问题。信息工作也要讲需求,没有需求的信息是垃圾信息,一文不值。为此,作为信息员就必须认真分析信息稿件被采用或不被采用的原因,摸清上级机关的用稿特点,提供适销对路的信息。

三是信息做什么用的问题。每一篇信息都有应当有一个信息亮点于其中,在我们写信息前,就要清楚所写的信息主要表达一个什么信息亮点,不要写一些自己都认为没什么价值的信息,扯草凑篮,滥竽充数。

基层税务部门在信息工作中要注意摆脱基层的局限性,多从领导的角度考虑问题,探索上级部门信息需求规律和用稿特点,扬长避短,发挥“群众性”、“基层性”的优势,突出基层单位对税收政策和上级局工作部署的落实情况,突出基层群众对税收政策的理解和认识,突出基层的征管经验和队伍建设经验,突出基层单位在组织收入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和矛盾,从“个别现象”或“局部问题”中抓住带有全局性、倾向性的实质,提炼出有指导价值,有典型意义的信息。“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我们许多鲜活的信息素材都在基层,只要用心发掘,总就会有新的惊喜。

要把握信息写作规律,就必须勇于调研、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深入调研,实现信息增值,提高质量。高质量的信息因其反映了重要的实际情况、典型的工作做法和经验或是揭示了苗头

9 性、倾向性的问题必然适用,必然采用率高。这就要求我们在信息的加工、整理中要沉得下去,把调研与信息紧密结合起来,善于搞深加工、精处理。“纸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事要躬行”,不经过调研分析的信息容易片面,甚至虚假。为此信息工作应当与调研工作相结合,增加理性成份,少点感性认识。“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只有静心学习,才能写出好的信息。目前,可供信息学习的资料很多,如税务报刊杂志中、互联网上就有大量信息,我们注重学习别人选题角度,文字组织,逻辑结构,语言表述。当然,许多东西不会是即学即用的,但学得多了,就会在脑子中形成“化合”反应,厚积薄发。“学而不思则惘”。要做到学以惠工,还必须多思、多写,多改。对动态型的信息注重及时性、对政策性的信息注重针对性、对经验型的信息注重典型性、对问题型的信息注重倾向性,对舆论型的信息注重代表性、对言论型的信息注重启迪性。

要围绕“中心工作”抓信息。紧扣组织收入这一中心工作,深入征管一线和纳税人,进行深度调研,收集组织收入的措施,反映收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从而形成有推介价值,促进收入工作的有效信息。

围绕“热点工作”抓信息。就机构设置、干部人事管理、办税服务等干部职工和纳税人普遍关心的敏感问题进行调查研 10 究,报送反映干部职工或纳税人愿望的真实信息,促进上级领导创新工作思路,作出超前决策。

围绕“难点工作”抓信息。当前要重点围绕社会物质条件日益丰富,干部思想状况日趋多元化,国税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干部活力难以激发这一难点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收集和整理解决问题的设想、计划、措施和方法的信息,为领导出谋划策,创新国税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各类问题的尽早解决。

围绕“亮点工作”抓信息。要抓住组织收入、加强征管、队伍建设、规范管理、税收文化创建、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亮点工作和特色工作,进行调查研究,深入分析挖掘,报送高质量的信息,加快推广步伐,促进国税工作全面发展进步。

第14篇:新闻写作

动态消息:时效性特别强,(综合消息不强),新闻要素齐全,结构完整(简讯新闻要素不齐全,结构不完整),“基本用事实说话,无主观议论”最大的特点。

述评消息不能缺少议论,述评和议论相结合。特写:述评和描写,以描写为主。 如何识别简讯的重要性:看登载的版面的位置。 综合性消息的类型(非事件性):主题综合性;事件综合性;

特写具有表现作者的现场目击,突出传神的镜头,描绘极有特色的形象的显著特点。 述评:从文字、篇幅上,叙述多于评论。内容上。评重于叙述。 新闻述评的类型:形式述评;事态述评;工作述评;思想述评 社会新闻:广泛的社会兴趣,是以伦理道德为基础。

社会新闻的积极作用:1.匡扶正义,抨击邪恶的道德反应2.普及科学知识法律知识的大课堂3.是人们衣食住行的警醒堡4.移风易俗的教材5.风土人情的教科书

负面作用:1.杜绝本报道庸俗低俗新闻(花边新闻,道听途说)2.在宣传精神文明时不要过分渲染不分明的细节3.在报告案件时不要渲染罪犯的嚣张气焰和过细的描绘作案细节4.在宣传婚姻恋爱问题时要避免桃色新闻、情杀新闻

社会新闻的特点:趣味性,知识性,奇特性,人情味。

人物新闻和人物消息 的区别:1.选材。新闻性强的适合写成消息,故意性强,情节曲折的适合写成通讯2.时效性。时效性强的适合写消息,即新闻人物的最新活动,最新事迹;通讯则无时效性,有时为了写通讯常会历时几个月与人物同吃同住挖掘素材。3.重点有别。人物消息虽然也要发现人物的精神境界,但绝不展开,其主要告诉读者最近发明了什么,创造了什么,做了什么。通过事迹展现精神风貌。人物通讯不仅要写谁干了什么,还要分析为什么这么干,要把这只笔触及人物的精神世界4.表现方法。人物消息以叙述为主,人物通讯则需调动多种表现手法让人物丰满感人。5.主题深度有别。人物通讯有更多时间构思思想,提炼主题,而人物消息则无。6.篇幅长短有别。通讯长,消息短。

经济新闻:宏观—发展趋势

中观—新思路,新做法

微观—案例

通讯就是通信。 通讯和消息的7个差别:外表形式不同1.标题不同

消息是多行标题,三行两行多见,引题、副题与通讯不一样,不采用破折号,通讯往往一行标题。2.开头形式不同 消息开头有电或本报讯,而通讯没有,有电尾。例如新华社某月某日,但允许没有,而消息必有。选择内容不同 内容表达方面消息简明扼要,通讯详精深入,消息重要放在信息性,重要性,新鲜性,取裁只要具有新闻价值无所不包;通讯着眼于形象性,思想性3.表达方式不同

消息以叙述为主,绝大多数概括的方式。通讯是具体叙述,强调抒情,形象的描写深入的议论。4.表达口吻不同

为了表示客观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而通讯往往第

一、

二、三人物各显所长5.结构形式不同

消息大多数是倒金字塔结构,并有导语+主体这样的格式。而通讯没有这样的格式,甚至没有导语主体之分,结构形式千变万化,不拘一格,各种风格都能容纳,可以倒叙,顺序,可以触景生情。6.篇幅长短不同

消息的文字比较短。而通讯文字比较长。消息不到200字,动态消息五六百字,一千字消息相对说较长。通讯几百字叫小通讯,一千字叫通讯,几千字常见,有的上万字。7.结稿发稿时间不详

消息有结稿的死线。

通讯主题的要求:正确、鲜明、集中、深刻

如何提炼通讯主题?1.依据事实,提炼主题 2.预设主题,事实印证

通讯的题材分广义和狭义,我们常说的是狭义的,是经过选择加工选进作品里的事实材料

题材不等于素材

通讯题材的类型:1.骨干材料2.细节材料3.一般叙述性材料

通讯结构的原则:1.表现事实为本的原则2.主题原则3简洁清晰原则4.均衡对称原则5.跌宕起伏的原则

通讯的表现形式: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递进式结构、对比式结构、蒙太奇式结构、意识流结构.人物通讯:人物通讯的报道人物的转变 英雄人物向普通人群转移

报道理念的变化:向人的回归

反面人物:由鬼到人

人物通讯报道对象的若干类型:1.先进模范人物2.新闻人物3.凡人奇事,奇事凡人4.冰点人物5.批评或揭露的反面人物

事件通讯的类型:1.大事记2.突发性的事件3.引起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纪实4.社会产生较大影响的预知事件5.反映社会精神风貌的小故事 工作通讯不等于工作总结

工作通讯的特点:1.大多数具有非事件性的新闻报道2.具有鲜明的社会针对性3.体现出对应的思想和政策的指导性

工作通讯的内容范畴:1.正面经验

是我国新闻媒体特有的

2.问题教训 3.社会热点现象4.记者的观察与思考

风貌通讯与文人的山水游记不是一回事。为什么呢?因为风貌通讯具有新闻性,有新闻事实有时效性。

风貌通讯的内容范畴:1.自然面貌与社会面貌 2.描述社会的变化

3.介绍风土人情 4.报告建设状况 5.解释社会的不良现象

风貌通讯的结构特点:1先总后分式结构2.移步换形式结构3.截取片段或横断面或侧面4.巡式结构5.纵横交叉的结构6.对比式结构7.跳跃式结构8.笔记小品式结构9.日记体式结构10通讯体式结构

深度报道不是信息的易碎品,是挖掘内涵的主题形式。

深度报道的形式:1.解释性报道2.调查性报道3.连续性报道4.系列报道5.组合报道

调查性报道的特点:1.自主性2.新闻性3.科学性4.风险性

避免走向的几个误区:1.媚俗,盲目追求“卖点”2.避免侵犯他人隐私权3.严防道听途说和虚假报道4.防止片面、偏激以防造成负面效果5.刹住超长风

专访:专题性很强,有强大的生命力,脱离通讯范畴。

专访的特点1.由访问脱胎而成的一种文体,特殊的访问(消息通讯没有文体意识,专访采访之前就确定,有明确的文体意识)2.专访强调的是专,非专不访,访专人,谈专题,采访对象是事先选择的,并突出它的专题性。3.专访内容是访问活动的实录。专访三要素:被访者,记者,现场 4.叙述角度,主要以第一人称写作5.专访结构是以问答为主 专访的类型:1.人物专访2.问题专访3.事件专访

贝内特(外国纽约先驱

专访第一人)

黄运达(中国的开路先锋

专访第一人)

第15篇:新闻写作

二、选择题

1.一篇成功的新闻评论作品,就其立论而言,应具备( ) A.针对性B.新颖性 C.准确性D.指导性 E.前瞻性

2.新闻评论和一般议论文的重要区别和首要特征是它的( )A.指导性 B.理论性C.新闻性 D.社会性

3.评论作者总会在作品中表现出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这体现了新闻评论的()A.政治性B.理论性C.针对性D.时效性

4.搞好选题立论的前提和关键是()A.了解政策精神B.具有丰富知识C.提高逻辑水平D.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

5.从功能上看,以下哪一个新闻评论的标题与其它三个不属同一类型()A.《赞“自报家门”》 B.《岂可一走了之》C.《早稻种了不收引出的思考》 D.《不能搞“靓女外嫁”》

6.将现实生活中具有相似性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在求同之中显示事物的实质和趋向的说理方法是()A.对比法、B.比喻法C.例证法D.类比法

7.新闻评论标题的主要功能包括( ) A.昭示中心论点B.吸引受众注意C.表明作者态度D.归纳主要事实 E.概括论题范围

8.和新闻类的其他体裁比较,新闻评论的突出特点在于它的( ) A.实践性B.政治性 C.文艺性D.战斗性

9.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的范围,对新闻评论来说就是( ) A.立论B.选题 C.论述D.论证

10、( )是说理论述的一种重要形式,它要求写作者把抽象道理和具体形象相结合,从而使评论生动引人。A.破与立结合 B.论辩说理C.分析对比 D.形象说理

11.据事议理这种说理方法的功能在于( )A.增加新闻评论的信息量B.提高新闻评论的可读性C.就事论事,针对性强D.理从事出,虚实结合

12.评论性文体的逻辑性指的是大都遵循了( )的议论过程。A.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 B.从产生发展到出现结果C.从现象到本质、从个别到一般 D.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

13.评论写作立论的前瞻性具体表现在( )。A.重系统、条理性和思辨能力 B.重解释、科学性和识别能力C.重提示、洞察力和预见性D.重揭示、洞察力和客观性

14.( )是新闻评论说理论述一条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A.叙事和议论结合 B.论点和论据结合C.论据与论证结合 D.观点与论证结合

15、新闻评论写作在说理论述的实际操作中,下列哪项方法并不是行之有效的?( )A.据事议理 B.表格统计C.比较分析 D.论辩交锋

16、.新闻评论结构与一般文章不同在于,它主要依靠( )来谋篇布局。A.议论说理的要点 B.事件发展先后顺序C.人物的思想变化过程 D.逻辑推理规律

17.对复杂莫测的矛盾未来结局,通过缜密分析论证才有可能使立论具有一定的( ) A.预见性B.可信性 C.可读性D.警示性

18.标题是以醒目形式刊出,用以提示文章内容的( ) A.编排手法B.作者意见 C.简短文字D.版面形式

19.新闻评论的选题( ) A.与命题、立论是相等同的概念 B.与命题相等同,但与立论不同 C.与命题、立论两个概念都不同 D.与立论相等同,但与命题不同

20、.新闻评论是一种( )的新闻体裁。A.政治性 B.政论性C.时政性 D.时效性

21.评论的结构方式包括:归纳式、演绎式、并列式和( ) A.转折式B.比较式 C.对比式D.递进式

22.新闻评论的归纳式结构方式顺应了人们认识事物的( )A.逻辑过程 B.普遍作法C.基本规律 D.判断方式

23.以下不属于新闻评论结构原则的表述是()A.从评论的具体内容出发 B.从评论写作的成熟模式出发C.从受众的实际需要出发 D.从不同的体裁要求和作者的特点出发

24.新闻评论结构的逻辑性既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要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A.价值取向B.心理定势C.主观立场D.思维规律

25.立论的前瞻性具体表现在()A.戒浮夸B.重提示C.忌武断D.洞察力E.预见性

26.标题的作用之一在于导读、导听、导视,“导”是指()A.指导B.训导C.诱导D.引导E.领导

27.构成新闻评论的要素是()A.论点 B.论据 C.论题 D.论述E.论证

28、.新闻评论标题的功能包括( ) A.概括论题范围B.昭示中心论点C.表明作者态度 D.报道新闻事实E.吸引受众注意

29.在评论写作中,论据是用来阐明论点的材料,说明论点的证据和( )A.情感表达的基础B.判断推理的基础C.吸引受众的基础D.评论质量的基础

30、.对新闻评论来说,选题就是选择( )A.所要评价的事物 B.所要论述的问题C.所要评论的对象 D.所要推广的经验

31.在评论写作实践中,违背立论准确性要求的表现是( )A.论点不准确,包括论断、概念、提法和分寸的不准确B.语言的虚华浮夸C.论据和引语不准确D.政策方针上的绝对化和片面性E.持论的浮夸和武断

32.对新闻评论的标题拟制以下( )要求是不恰当的,请指出。A.题文一致 B.意向鲜明C.务实具体 D.言简意赅

33.在评论写作中,直接输入作者所见所闻的新闻事实以此为由头引发议论,进而引申和证明论点,这是属于( )的一种。A.算账说理 B.比较分析C.论辩交锋 D.据事议理

34.新闻评论体裁特性的群众性体现在( )。A.发动群众搞舆论监督 B.面向社会广大受众找选题C.多设置群众关心的节目专栏 D.吸引群众参与评论活动E.多用群众口头语言

35.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表现在( )。A.引导作用 B.喉舌作用C.深化作用 D.监督作用E.表态作用

36.体现和增强立论的针对性应该做到( )。A.针砭时弊、对症下药

B.针对当下群众矛盾回答问题C.重视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和群众困惑D.善于触及社会性的思想问题E.善于把握政府一贯政策作出解释

37.新闻评论标题的功能有以下( )方面。A.概括论题范围 B.昭示中心论点C.提示重要信息 D.表明作者态度E.吸引受众注意

38.论辩交锋批驳的方法有( )。A.用典型论据批驳错误观点 B.批驳揭穿论据虚假C.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D.树立靶子借题发挥E.明辨是非澄清概念

9.新闻评论说理论述的一条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是( )A.论据和论点的结合 B.调查和研究的结合C.严肃和生动的结合 D.褒和贬的结合

40.新闻评论说理论述的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是( ) A.开门见山 B.由事入理 C.论据和论点的统一 D.善于交锋

41、评论的结构方式包括:归纳式、演绎式、并列式和( ) A.转折式B.比较式 C.对比式D.递进式

42.在新闻评论的结构方式中,从观点到材料、先结论后分论的结构和对论题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层分析的结构分别属于( )A.演绎式结构B.归纳式结构C.并列式结构D.递进式结构E.复合式结构

43、.演绎式结构通常的表现方式为( )A.从材料到观点 B.逐层分析议论C.对论点分别论证 D.先结论后分论

44.评论写作对论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逐层分析,展开思路,称为( )。A.总分式结构 B.归纳式结构C.递进式结构 D.演绎式结构

45.新闻评论写作讲求结构布局上的“纲举目张”,这主要是针对( )而言的。A.段落划分得当 B.层次关系清晰C.主次搭配有理 D.开头结尾照应

46.古人对文章谋篇布局的要求是( ) A.言之有理B.言之有物 C.言之有情D.言之有序

47.评论中形象化的语言,主要来自( ) A.文艺作品B.方言土语 C.生活D.经典著作

48、.评论工作者加强思想政治修养最根本的目的是( )A.提高业务水平和写作能力B.积累丰富的知识C.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D.培养严谨细致的作风

49、.和一般论说文比较,新闻评论的主要特点包括新闻性、政治性和( )A.社会性 B.理论性C.群众性 D.艺术性

50.新闻评论的文字要简洁,但不能为了简短而滥用( )A.词汇 B.比喻C.简称 D.方言土语

51.新闻评论的文采主要体现在( ) A.深入浅出B.形象说理 C.评述结合D.以情动人 E.要言不烦

简答题:

1、.简述新闻评论的群众性特征。

2、如何加强立论的针对性?

3、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关系。

4、新闻报道的标题和新闻评论的标题有哪些不同?

5、如何正确理解并做到评论说理论述的虚与实结合?

6、评论的选题与立论在写作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7、新闻评论的结构原则是什么?

论述题1.试论说理论述中“严肃和生动结合”的原则与要求。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 分,共15 分)

1.评论的深化作用2.引证论3.文前按语 4.演绎式结构5.社论6.选题

7、广播评论8.新闻评论的并列式 9.社论

简答题(每小题4 分,共16 分)1.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区别。2.如何正确理解并做到评论说理论述的虚与实结合?3.简答党报的社论何以具有权威性。4.编后与其他的编者按语相比,主要特点是什么? 5.新闻报道的标题和新闻评论的标题有哪些不同? 6.如何加强立论的针对性?

述评习题:

单选:14.论坛评论是一种群言型的署名评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思想性和()A.鼓动性B.形象性C.理论性D.目的性

15..述评写作夹叙夹议的关键是( )A.既有观点,又有材料B.评和述不分先后C.摆事实、讲道理D.评和述有机结合,事理交融

9.述评和新闻综述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A.直接表明作者的立场和主张 B.提供相关新闻事实C.转述相关人士的见解和看法 D.加入说明或议论性文字

20.电视评论中,伴随事物发生的同期声是不以采录者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具有强烈的A.现场感 B.客观性C.主观性 D.参与感

16.述评的特点之一是“由述而评,以评驭述”,述的作用是( ) A.提供大量材料B.提供典型事实 C.提供点面结合的材料D.服务于评,事实受观点的统率

杂文习题:

17.短小精悍的杂文,既要突出重点,又要避免片面性,必须注意( )A.内容有感而发B.思想要深刻 C.实事求是,辩证分析D.加强形象性

17.杂文是一种特殊的政论,即( )A.尖锐泼辣的政论B.针砭时弊的政论C.文艺性的政论D.短小精悍的政论

二、多项选择题

21.杂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主要有() A.题材广泛,思想深刻B.突出重点,全面分析 C.主题严肃,笔法灵活D.形象说理,巧喻善比 E.论证严密,逻辑性强

广播、电视练习题:

单选题:1.广播评论中的“本台评论”是() A.不署名评论的通称B.相当于报纸社论的广播评论 C.同报纸评论相区别的标志D.代表本台看法的声明

2.广播、电视评论都具有线性传播的特点,二者的区别在于电视评论的线性传播必须坚持( ) A.以图像线为主 B.以声音线为主 C.以解说词为主 D.声音、图像双线互补

3.文前按语、文中按语及编后这三种按语形式的显著区别在于( )A.性质不同B.编排位置不同 C.功能不同D.规格不同简答题 1“广播谈话”的写作特点和要求。2.电视评论的传播方式可分解为几个因素?其表现功能是什么? 3.电视录像评论的的表现优势

四、论述题(本题14分) 29.论述口播评论(电视)的表现优势和发展前景,在内容和形式上注意什么?

第16篇:新闻写作

自媒体时代的全民专业报道(总序)

传播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而媒体却是一个历史性的产物。

当号子、烽火狼烟、鱼肚尺素、鸿雁传书、招幌等古老媒体成为人们美好记忆的时候,当报刊、广播、电视等现代媒体让人颇为倾心的时候,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却把人们对新事物的欣喜若狂搅得天翻地覆了。MSN、ICQ、QQ、博客、播客、微博、公民新闻网站等自媒体的层出不穷,令人们目不暇接。我们不得不说:媒介真的就是信息!

历史上,人们的需求似乎都不是自己真实的需求,正如消费社会,太多的需求是被他人创造和培养出来的一样。其实,人们对媒体的接近权与传播权也是被提醒的权利。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时代,人们绝不会想去拥有媒体接近权与传播权。只有当技术进步、经济水平提高、物质产品丰富、精神需求扩大的情况下,一些政治家与学者们突然告诉人们,“传播权是与生俱来的权利”。于是,对媒体接近权与传播权的奋争,似乎成为人类政治变革中的重要主题,也必然是民主平等应有之义。因此,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来,媒体便成为一个重要的武器,不断地变换角色,不断地改弦易张,不断地进退自若,成为极具魔力的法杖,令人们对之心神俱醉。 媒体接近权与传播权,从此,成为一代代人求之不得的梦想。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终于遏止了这个梦想的无限蔓延。如同中国古人的飞天传说一般,随着嫦娥卫星的成功发射,梦想竟为现实!

“自媒体”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02年Dan〃Gillmor对其“新闻媒体3.0”概念的定义中,“1.0”指传统媒体或旧媒体(old media),“2.0”指新媒体(new media),“3.0”指自媒体(We media)。2003年7月,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对自媒体进行如此界定: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美国著名硅谷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 (Dan Gillmor)的专著《自媒体:草根新闻,源于大众,为了大众》(“We the media:gra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充分体现着自媒体的特点:即全民新闻报道,全民受众即时接受全民生产者新闻。在自媒体时代,个体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的信息传播方式,多元声音来自多元世界,自媒体有别于由专业媒体机构主导的信息传播,它是由普通大众主导的信息传播活动,由传统的“点到面”传播,转化为“点到点”的一种对等的传播概念。总之,自媒体的特点是平民化、个性化、简易化、快捷性、交互性,人人随时接近媒体,人人随时传播信息。

似乎,这的确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然而,自媒体时代的全民报道与草根新闻也存在明显缺陷与诸多困惑。首先,新闻真实性受到严重挑战。丹〃吉尔默提出“自媒体”概念时,就曾指出,“草根新闻的兴起伴随着严重的道德问题,包括真实性和公然欺骗。”这一方面是大众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新闻报道的标准意识不强,随心所欲发布信息,不加甄别;另一方面是技术突破了惯常的新闻监管体系,新闻不论真实与否,只能在事后加以控制;更重要的是接受者成为虚假信息的二手传播者,出于对“腥星热”的热衷,转发信息时丧失了责任意识。其次,媒体可信度较低。由于新闻真实性存疑,加之报道者的草根身份,无法让自媒体在严肃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信息传播中,成为民众信息获得的依靠与必然选择,因而造成自媒体公信力降低,很难在市场经济中发展壮大,其成功的商业运作模式也是迄今仍在艰难探索的问题。最后,自媒体会无限放大社会矛盾,激化冲突。由于自媒体完全解放了人们的媒体接近权与传播权,从政党或组织派别争论的平台演变为众声喧哗的油锅,。各色私人小恙被布之于众,加以放大,各种攻讦谩骂,如同热锅的响油,喧闹不休,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似乎,这又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破坏了人们亲和友善的关系,那种往昔过去的好时光,令人每每在回忆中,黯然神伤。

《一本书学会新闻写作》系列丛书,正是应时之作,为这个最好的时代与最坏的时代献上一把最有力的抓手,让自媒体时代的草根新闻,变成媒体接近权与传播权大放异彩的全民专业报道。如同喻国明教授的形象比喻:全民DIY应该是专业、标准、科学、有效的DIY。

本丛书是以新闻采写为研究对象,采取旅游全攻略的架构,利用工程技术的思路,兼??专业新闻理念与业余记者思维精粹,接轨不同行业与类型新闻采写方略,引领非专业人员进入新闻采写的奇峰异洞,细语全民专业报道中的在哪做、做什么、如何做,形塑全民DIY时代非科班出身的合格记者。

我们正在尽力去做,而做的结果只能由众人评判。尽管心有余,却力有不逮。但为这个瞬息万变时代的众生,奉上一把有用高效的抓手,是而且将一直是:我们的使命与图腾。

刘建华

第一章 消息写作

第一节 消息及其文本格式

第二节 消息写作

第三节 倒金字塔结构

第四节 消息结尾 第二章

故事性导语

第一节 常见的故事性导语 第三章

新闻报道的其他结构类型

第一节 金字塔结构

第二节 沙漏式结构

第三节 《华尔街日报》体 第四章 报道角度

第一节 选择报道角度

第二节 一事一报 第五章

新闻背景

第一节 什么是新闻背景

第二节 如何使用新闻背景 第六章

使用引语

第一节 引语

第二节 如何选择直接引语 第三节 如何使用直接引语 第七章

新闻语言的使用

第一节 新闻的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新闻报道如何遣词

第三节 新闻报道如何构词

第四节 新闻报道构建段落技巧 第八章

新闻的表达方式

第一节 描写细节、展示场景

第二节 叙述故事 用事实说话 第九章

特稿写作

第一节 什么是特稿

第二节 如何组织特稿素材

第三节 特稿如何开头

第四节 特稿主体结构

第五节 特稿的结尾 第十章

人物报道

第一节 人物报道

第二节 人物报道如何选材

第三节 如何写人物报道 第十一章

分类新闻写作

第一节 会议及演说新闻写作

第二节 科技新闻写作 第三节 财经新闻写作

第四节 体育新闻写作

第五节 故事与灾难新闻写作

第六节 刑事犯罪新闻写作

第七节 司法新闻写作

第八节 医疗卫生新闻写作 第十二章

深度报道写作

第一节 深度报道

第二节 写作深度报道的前期准备

第三节 深度报道的写作 第十三章

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的写作

第一节 如何写连续报道

第二节 如何写系列报道 第十四章

调查性报道写作

第一节 调查性报道及线索来源

第二节 调查性报道如何进行调查

第三节 调查性报道写作步骤

第一章 消息写作

第一节 消息及其文本格式

一、消息

消息是新闻报道的一种最常用的文本,它是对社会新近发生或发现的重要客观情况所做的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的报道。

在各种新闻媒体中,消息对新闻事件的报道是最为迅速、简明的。它通常以最快的时效告诉受众,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其他文本往往紧随其后。消息对新闻事实的报道是最简洁的,报道最紧要的新闻事实,概述其他内容,忽略细节。因此,消息是对新闻事实最简明、最扼要的报道,

二、消息的文本格式

消息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和新闻报道文体中的地位,决定了它有以下特点:集中报道最重要的新闻事实;简明快速报道动态新闻;具有相对固定的文体结构。

通常要有以下四部分构成:标题、讯头、导语、主体。

第二节

消息写作

一、讯头

讯头是任何消息的起头第一笔,是消息这种新闻文体的标识,是新闻消息的外在特征,也称为消息头,是消息正文新闻来源、发稿单位名称、发稿时间、地点、类别的交代。这是消息体裁的标志。其作用在于明确表明某条消息的版权关系,强调其新闻价值。其表现形式一般为“某某社某某地某某日(时)电”。由本报记者采访、写作、编辑、播发的稿件,其消息头可直接用“本报讯”。

讯头用于“本报”发稿,,其最基本最常见的格式是“本报讯”,并衍生出“本报今天消息”、“本报某地讯”、“本报某地某时讯”、“本报记者某地某事报道”等格式。电头则用于通讯社发稿,其基本格式是“某通讯社某地某时电”,并衍生出“某通讯社某地某场所某日某时电”等强调性格式。报纸的外地稿源,也多以电头形式处理,如“本报某地某时电”。

(讯头是消息的体裁标志,写作消息首先要写讯头,它的形式主要有“本报讯”、“某某社某某地某某日某某时电”,及“本台消息”等)

二、导语

1、导语及其作用

导语,消息文本的开首部分,新闻信息和新闻价值的集中表现的部分。

导语的作用:揭示事实内容;吸引读者;展开报道的逻辑顺序与结构关系。

2、概括式导语

概括式导语,也被称为直接式导语或硬新闻导语,第一句话就开始集中描述新闻事件的主题,交代最主要的新闻要素。

当重大的新闻事件发生时,记者的第一条新闻需要概括地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涉及到什么人,在哪里,什么时候,为什么和怎么样。此后才会有深入的与事件和当事人相关的详实的新闻报道。这类硬新闻通常会使用概括式导语,简明的提供新闻报道的要旨。概括式导语一般都比较简短,干净利落的完成导语,更详细的内容在主体部分展开。

路透社(1963年)11月22日电 肯尼迪总统今天遭到刺客枪击身亡。

新华社3月11日电 据日本共网社报道,日本气象厅透露,11日下午2点46分左右,东北地区宫城县北部发生里氏7.9级特大地震,东京有强烈震感。气象厅已发布海啸预警。

本报讯(2011年06月17日京华时报) 昨天,农业部宣布,6月中旬起,农业部将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展开为期一个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水溶肥料的专项检查。据悉,决定展开此项检查的直接诱因是今年5月江苏镇江发生西瓜使用“膨大剂”导致出现西瓜炸裂的事件。

以上的导语都是概括式导语,这种导语也是消息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导语形式。这种导语非常适合硬新闻(hard news),即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也就是一切重要的新闻,比如重要会议的报道、重要政策的颁布、社会生活发生的重要变动、灾难、战争、重要的事件新闻,这种新闻一般时效性较强,受众需要快速了解新闻信息。

(概括式导语是最常用的导语形式,要简洁,一般是一句话,快速结束导语,将更详细的新闻要素放在主体中。)

三、概括式导语的写作步骤

第一步,找出最值得关注的要素。在将要报道的新闻中,哪些要素是最重要?哪些与媒体的目标读者接近?哪些是特异的?那些有趣味的?事件是否有不同寻常之处?是否有可能影响非常大的内容?明确新闻报道中的这些问题。此外,这里需要考虑新闻事件中的5个“W”和1个“H”,谁?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怎么发生的?为什么发生?这6个问题能够满足读者对重要信息的获知要求,但在导语中要与上面提到的问题结合,将最有新闻价值的要素写进导语里。

第二步,列关键词。将以上问题的答案或者部分问题的答案作为关键词列出。

第三步,判断事件和谁有关。事件的当事者是谁?对谁可能产生影响?

第四步,选择合适的导语形式。根据新闻报道自身的特点,选择使用概括式导语还是其他类型的导语。

第五步,组织导语句子。将关键词,加上新闻发生的时间、地点等要素,组织成句子。导语一般使用的是主语-谓语-宾语的主动语态结构,但还是要根据具体的新闻事件,以将新闻中的重要要素表达清楚为原则。

第六步,阅读导语。最后将写好的导语读一遍,看看句子是否通顺、流畅,写得是否吸引人。

下面是一条简单的消息:

印尼一辆水泥车失控撞进人群导致16人死亡

据法新社7月13日消息 印尼一家医院13日称,一辆拉载水泥的卡车失去控制,撞进一座正在举办艺术展览的建筑,造成16人死亡,包括一名儿童。

据这家医院的医生说,事故12日夜晚发生在东爪哇省的牙威(Ngawi)镇。“卡车翻倒并撞进人群。一袋袋的水泥压在人们身上,使他们毙命。”她还说,其中一名死者是3岁大的女孩,其他死者都是男性另外还有4人受伤。

报道称,目前还不清楚卡车为何失控。(2011年7月13日《环球时报》)

第一步,找出最关键的新闻要素,然后列出关键词,卡车失控,撞进人群,16人死亡;事件的当事者死亡16人,4人受伤;这样的硬新闻选择使用概括式导语,将关键词加上新闻时间、地点、人物的要素,组成句子,可以写成印尼某地一辆卡车失控,撞进正在参观展览的人群,造成16人死亡,4人受伤。最后阅读、修正导语,使其流畅。

第17篇:新闻写作

新闻稿件的基本分类

1、消息

2、通讯

3、评论

第一,消息的主要特点及写作要点

消息,以简洁的文字迅速传播新近变动的事实,包括新近发生的事实、某些将要变动的事实。它是目前最广泛、最经常应用的一种报道形式。 1.消息的特点

(1)采写发稿迅速、及时,叙事直截了当,语言简洁明快,篇幅短小。

(2)一般地说,消息具备“五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亦称“五个W”)。

(3)在结构上,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五个部分组成,有“倒金字塔结构”与“非倒金字塔结构”两大类。 2.消息的写作要点

第一,内容要新鲜。要在选择题材中下功夫,从比较中发现什么才是新的事实、新的成就、新的经验、新的见解、新的问题。作者要有敏锐的眼光,要了解全局性的情况,要占有资料,要做有心人。写消息,力求具有一定的思想,以便能给人以启迪。有些事情,尽管事实不是那么新鲜,但有意义,那就要选择新的角度加以报道。

第二,事实要准确。采写消息,一定要把事实弄清楚,并且核对无误。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之所在。

第三,采访要快,写作要快,讲究时效性。无数事实表明,在当今世界,同一重要事件,不要说迟发一天半天,就是迟发几小时、几分钟,我们的消息便会在竞争中失利,在舆论上遭受不应有的损失。反之,我们讲究消息的时效性,就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第四,篇幅要短,容量要大,也就是说,要提高消息的“含金量”。消息写作提倡“短些,短些,再短些”,但也不能短到空洞无物的地步,而应力求短而有丰满内容,短而实。

第五,要写得通俗、生动、形象,具有可读性。

第六,反复锤炼语言,多一字不如少一字。消息以语言简洁为上乘,要珍惜每个字,推敲每句话,力求字字句句载着尽可能多的信息。要用凝炼、传神、明白如话的文字,去点拨新闻事实,让读者品味、领略消息中所包含的丰富的内容。 3.常见消息类型实例分析 (1)简明新闻

这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新闻体裁,也叫简讯、短讯或快讯。它只报道一个事实,一般不交代背景,也不写详细内容,篇幅很小。

(2)动态消息

所谓动态消息,就是指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的简短的新闻报道。这种动态新闻比较单一,只反映一个动态。其特点是文字简短,内容广阔,新鲜活泼。

(3)综合消息

所谓综合消息,它既不是对一个固定人物的描述,也不是对一个独立事件的报道,而是由许多不拘泥于时间、地点的事实,经过综合、归纳、概括、提炼而成,具有鲜明的主题和很强的指导性。往往是围绕一个主题,综合较大范围,在一个时期内发生的事情。它既有面的情况概括,又有典型材料作说明,做到点面结合,反映全局。这种形式适于宣传各条战线的形势,某项工作的成就,或者反映群众运动的声势、规模、特点、趋向。它纵览全局,有事实有分析,给人们一个完整的印象。 (4)经验消息

所谓经验消息,即是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阶段性、概况性、经验性或典型性的报道。它不是以一个独立的事件为中心,而是由许多事实,或者说,由一件以上的事实,经过综合、归纳、概括、提炼而成。它不是突发性的,事情的发生、发展有比较长的过程。它所选择的事实有典型意义,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某一个时期、某一项工作的全貌。它不是简单的现象罗列,而是通过纵和横的对比、分析、阐述,揭示事物的本质,对读者有启发性、指导性。

〈实例〉:保障合法权益促进社区和谐——姜圩路社区为流动人口提供维权平台 第二,通讯的主要特点及写作要点

通讯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详细深入而又生动形象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通讯包括故事、特写、工作综述、专访、侧记、札记、巡礼、速写、集纳、散记等。

(一)通讯的主要特点

1、现实性。通讯要求报道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新时代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经验,紧密配合当前形势,为现实中心工作服务。

2、形象性。通讯常采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要求对人对事进行较为具体形象的描写,人物要具有音容笑貌,事情要有始末情节,以此来感染读者。

(二)通讯的分类

1、人物通讯。人物通讯是以报道各方面的先进入物为主的通讯,以表现人物为中心,从不同角度反映人物的事迹和思想,有的写一人一生的,为人物全面立传的;有写一个人的一个或几个侧向的,集中反映人物的某一思想品质;也有写群像的。

2、事件通讯。事件通讯是以记写事件为中心,重点描绘社会生活中带倾向性和典型性的生动事件及具有普遍教育作用的新闻事件。它的特点是以记事为主,交代清楚事件的原委,从而表达某种思想。

3、工作通讯。工作通讯又称经验通讯,是以报道先进工作经验或某项工作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为主要内容的通讯。写工作通讯要有针对性,抓住当前带有普遍性的,又需要解决的问题。介绍经验要科学、有理论根据。经验要写得具体,使人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

4、概貌通讯。概貌通讯也叫风貌通讯、上题通讯、综合通讯。它是反映社会生活、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和现实中的建设成就为主的报道。这类通讯取材广泛,气势大,笔墨重,给人以完整深刻的印象。

(三)通讯的写作要点

1、选好典型,确立主题。典型是通讯的筋骨,主题是通讯的灵魂。选好典型,确立主题对通讯来说十分重要。选择什么样的典型呢?要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具有普遍意义、具有宣传价值和教育意义的人和事,选择那些在一定时期内人们所关注的问题。确立什么样的主题呢?要确立体现时代精神,表现时代风尚的主题,确立反映人物和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主题。

2、写好细节。写好细节是通汛写作的重要任务。要用人物自己的语言、行为、活动来表现人物;要写得有血有肉,有音容笑貌,有内心活动;写事要具体形象,有原委,有情节。

3、安排好结构。纵式结构,是按时间顺序、事物发展的顺序或作者对报道事物认识发展的顺序来安排结构。在这种结构里,时间发展的顺序、情节展开的顺序、作者认识事物的顺序成为行文的线索。在采用这种结构时,要详略得当,布局巧妙,富有变化,避免平铺直叙;横式结构,是指用?间变换或按照事物性质来安排材料的。这种结构概括面广,要注意不同空间的变换,恰当地安排通讯所涉及的各方面的问题。采用空间变换的方法组织结构时,要用地点的变化组织段落;按事物性质安排结构时,要围绕主题,并列地写出不同的几个侧面;纵横结合式结构,是以时间顺序为经,以空间变化为纬,把两者结合起来运用。采用这种形式,要以时空的变化组织结构。

通讯的结构形态较多,很难像消息那样找出一些有既成的模式。但是有通讯结构中三个要件却是值得重视的:标题、开头、结尾。首尾圆合,文情畅达 。就是说文章首尾要呼应,中间的主体部分不得无故残缺,线索脉络的设置精当,主次详略的搭配完美,文气畅通,浑然一体。

通讯的故事性与细节性特点鲜明,因此,什么样的事件或人物适合选择通讯这一体裁来表现,我个人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看:一是人物或事件能否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社会面貌;

二是人物或事件是否有能够构成新闻的较充分的事迹;三是人物或事件的生命形态和生活轨迹是否有一定的独特之处;

四是人物或事件是否有鲜明的个性,能否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三,新闻评论的主要特点及写作要点

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的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一)新闻评论的特点 概括起来大致有四点:

1.针对性。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便是将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事物作为评述对象的社会评论,针对性表现得尤为明显。它往往是针对某一现象、某一问题或某种思想倾向,有的放矢的发议论、谈看法。

2.时效性。社会评论是要通过对社会现象和思想动态的分析解剖,帮助人们明辨是非。因此,及时地发现有代表性的社会动向和思想苗头,抓住时机,并给与正确的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当然,在考试时,考生只需根据所给材料找到材料所隐含的社会现象,并进行分析解剖,给出正确是非判断,就可以了。 3.单一性。单一性的特点是由针对性与时效性所决定的,即在评述社会现象时,目标比较单纯,重点尤为突出。社会评论通常是“一事一议”、“一理一评”,针对一件事、一种情况或一个问题,讲清一个道理。 4.大众性。社会评论要面向广大读者,在论述方式上也要符合大众的口味。这就要求社会评论一方面要使思想内容与读者接近,评论大家当前关心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在写作形式上要尽量生动活泼、丰富多彩、通俗易懂,做到为大众所喜爱。

(二)新闻评论写作要求:

一是做到“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这就要求对论据的要求以及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作进一步的分析,评论文章的观点是起统帅作用的,由论点统帅论据,而论据材料又是立论的依据的基础,是支撑论点的,论点靠有说服力的论据才能得以成立。

二是要使论据和论点达到和谐统一。论据必须做到:第一,真实;第二,准确;第三,充分;第四,典型。

三是由事入理,理从事出,事理相融。布局合理,层次清晰,逻辑顺畅;精心开头,简化结构,紧扣报道。 四是论题具体,一事一议。抓住新闻报道中最值得议论之处,评其一点,分析精当。

三、基层干部如何快速提高新闻写作水平

(一)基层干部在撰写新闻稿件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与不足

前面我们曾分析过基层干部撰写新闻稿件具有的两个优势,在充分发挥优势的同时,对撰写新闻稿件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与不足进行理性分析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是新闻写作的基本功不够扎实。 主要原因是练得少。

二是选择最佳报道切入点不够准确。

平凡事件中见不平凡。 三是投稿经验不足。

报刊媒体栏目设置以及编辑的个人择稿偏好对用稿率有一定的影响。 四是兴趣坚持不能持久。

初学新闻写作的,无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投稿刊用率都不可能太高,这样对部分抱有较高期望值的人打击较重,容易对自己失去信心。

(二)快速提高新闻写作水平的几种捷径 ① 模仿着写。所在大家、名人必经的一条路。 ② 虚心请教。不要怕给别人添麻烦。 ③ 多与上级机关沟通 。

④ 关注报纸专版、专栏的变化。新专栏的开辟,通常还没建立稳定的作者队伍,稿件采用率高,对于有一定新闻稿件写作能力的作者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⑤争取到上级机关短期帮助工作的机会。 ⑥掌握一定的投稿技巧。 阅读(830)|评论(0)|收藏(0)|打印|举报

(三)新闻导语写作的几种技巧

中国文学的长篇巨作是从元曲开始的,以前唐诗宋词还有唐宋八大家的散文等文学作品,都篇幅相对较短,且通篇精悍。元曲及明清小说的涌现,给文学创作带来了很多革命性的影响,其中的一个就是“虎头、猪肚、豹尾”理论的出现。所谓的“虎头、猪肚、豹尾”理论,就是指创作者通常在开篇与结尾上下大功夫,以求得开篇吸引眼球,结尾震憾人心的效果。而中间部分则写得比较随意,不仅不是很讲究字词的斟琢,而且故事情节的安排也比较散漫。这样安排,主要是与长篇曲牌及小说的篇幅过长的原因。红楼梦、西游记等名著的作者几乎是耗尽一生精力写一篇小说,但也还有“猪肚”出现,也许就是这个原因。

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准备就新闻的导语写作,即“虎头”部分向大家汇报几种常用的写作技巧。

1.一语破的法。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置悬念法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

3.欲擒故纵法 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显然,前后两句自相“矛盾”。但读者是聪明的,知道连总统的儿子都在领救济金,谁还相信美国的经济开始好转了呢? 4.化静为动法

一个事件性的新闻,用静态的记叙手法写,其导语往往比较枯燥、呆板、索然乏味,但若用动态的表现手法写,导语就会新颖有趣,活脱而有生气,所报道的新闻也就有了灵性,引人入胜。

1974年,我国在西安出土了秦始皇兵马俑,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当兵马俑复制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巡回展出时,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罗娜·多布森发了一条消息,导语妙语惊人:“一支中国军队到达了布鲁塞尔。威武的士兵身穿紧身盔甲,随后行进的是军乐队和骑兵,最引入注目的是他们的身材。” 5.数字对比法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把新闻中的主要数字,或读者关注的数字,巧妙地运用到新闻导语中,回答读者的问题,就能提高新闻的价值,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平时听人说联合国会议多,文件多,然而联合国文件究竟如何多,恐怕谁也说不清。法新社1982年在联合国发的一条电讯稿导语对于这个问题回答得非常清楚:“如果把联合国去年在纽约和日内瓦印刷的全部文件首尾相连排列起来,总长度将达27万公里。” 6.速写勾画法

新闻一开头,若能先给“五要素”中的人物和地点,描述几笔,勾勒出一幅图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么,这条新闻的可读性就一定会大大增强。

1983年8月2日,光明日报发了一条人物消息,导语写得美极了:“一眨眼之间,他已在青藏高原奋战了27个春秋了。原来的满头青丝,现在已染上了祁连山的霜雪;脸上的皱纹,就像是风沙雕刻的痕迹。这是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上,高级地质师胡贤农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7.巧用背景法 若在导语中巧妙地运用背景材料,用好了,导语就会有“脸面”,就会“满堂生辉”。 1994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笔者采写的关于“永州养蛇”的消息,导语就是以背景材料取胜的:“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被贬至湖南永州任司马时,曾写下千古名篇《捕蛇者说》,使‘永州之野产异蛇’闻名遐迩。一千多年过去了,历代冒死捕蛇为抵租税的永州捕蛇者的新一代又悄然兴起了一股养蛇热,各乡各户竞办蛇场已成为永州农村的一大新鲜事。”

8.抑扬顿挫法 对报道对象的表现手法可多样化,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一起一伏,峰回路转,使人读来耐人寻味。

美联社1979年3月28日发了一条关于我国河北任丘油田的稿子,导语是这样写的:“在这里,地面上燃料奇缺,农民不得不靠挖掘玉米根来生火取暖、煮饭。然而,在3200米的地下,地质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气。”

9.特写镜头法 导语写作可借鉴电影手法,采用一连串的特写镜头,牢牢吸引住读者。

湖北日报1981年发表了一篇歌颂老师的消息,由于导语中用了一个“老师为学生送棉大衣”的特写,很感人“9月初的一天早晨,从钟祥县开往武汉的长途汽车就要起动了。考取了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柯洪云欢欢喜喜地登上了汽车。这时,一位中年妇女急急忙忙地赶来,把一件棉大衣塞到了他手上。乘客们以为,这一定是这个学生的妈妈!可是,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妇女却是柯洪云的老师。”

10.欲擒故纵法 先写人之常情,以唤起读者的共鸣,然后急转直下,矛头直指问题,让人警醒,此所谓“欲擒故纵”。

“天下做女人的,谁不想当个健康孩子的母亲!然而,事与愿违的是,目前在我国,每出生1000名婴孩中,就有13个是缺陷儿,使得不知有多少这种孩子的妈妈为此泪水涟涟,痛心疾首。”1988年6月26日解放军报的这条消息导语,从妈妈的美好愿望,到“痛心疾首”,反差极大,写来深具人情味。

11.提问作答法

在导语中,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多少人迟到?”这是1987年6月15日新华社电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的导语,提出的问题非常敏感、突出,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12.有意重复法

新闻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版面,还会使读者云里雾里。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反而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看下面这条导语:“85秒!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85秒!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85秒!1300万美元尽入腰包。”(1989年7月21日新华社华盛顿电《泰森:85秒卫冕成功》) 特意重复使用了3个带感叹号的“85秒!”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1、写作时应多使用动词,少使用形容词,使文章生动起来。

2、写作应先起标题后写文,增强文章逻辑性。

3、交稿时必须有三重标题,以题代文。

4、消息类稿件每个自然段字数不得超过100字,两个句号,给读者阅读喘息的机会。

5、文章应多用动宾词组,少用偏正词组。

6、多用祈使句,少用叙述性语句。

7、消息以细节数量取胜,不追求细节的扩展,增强消息的信息量。

8、消息的结构是——标题、导语、第一新闻事实、背景补充、第二新闻事实、事件后续事实。

9、消息应具有细节的动感,具有事实的简洁清晰,具有信息的面。

10、信息的筛选对于消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筛选的关键是在写作之前;起好标题,标题是筛选信息的最好尺度。

11、标题是一个记者最高文字水平的体现。记者应多加强标题制作的能力。

12、标题是文章的广告,要使文章引起读者的阅读欲。

13、采访是全身心的采访,而不仅仅是用嘴,视觉是消息动词的来源,眼睛采访是文章生动的重要手段。

14、多提封闭性问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采访效率,节省采访时间。

15、重要采访前必须有提问大纲,一次采访的成功取决于采访前的准备是否充分。

16、记者的基本功之一是“找人”,记者手里必须有一批人名单,要保证能在最短的时间、最迅速地找到最佳的采访人选。

17、不要过分使用录音机,录音机应与笔记本一起使用,录音机记录关键的话语数据观点,笔记本记录被访者的表述逻辑和被访者的表情。分工协作才可能提高采访效率。

18、采访前记者必须心中有数,将最重要的问题放在最前面。争取最大限度地缩短采访时间,避免与被采访者畅谈。

19、让文章生动起来的诀窍是多向被访者提这样的问题:“比……”;“您能举个例子吗……”;“这是不是像……”;将文章的内容引向自己相对熟悉领域。 20、要学会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简单的提问,不要期待被访者会完整地理解你提出的问题。

21、学会滚动式采访,第一个被访者所谈到的内容,要成为下一个被访者的提问,滚动式采访将使你成为一个受到别人尊敬的采访者。

22、在专家面前不要装行家,虚心是赢得专家尊敬的唯一途径

23、多做深度报道,每一篇报道都将使你向专家型记者迈进一步。

24、采访批评性报道、争议性报道,必须采访当事人双方,以示客观公正。

25、电话采访目前被大量运用,但是此种采访方式也有弊病,电话采访不能视觉参与,不能确定被访者的确切身份。因此,在使用时必须慎重。电话反打是确定被访者身份的方法;通过电话让被访者描述现场细节是获得现场感的途径。作为记者,现场仍是追求的第一原则。

下面就举一些我经常读的报刊中随手翻检的深度报道导语例子,看看他们是怎样做导语的,看看导语究竟有哪些新的比较受欢迎的文章导入方式。

1、以人物片段导入。

我在2004年4月7日的《中国经济时报》上看到这样一篇头版报道,题目叫《北京上海,外资选择谁?》。这样两个地域比较的深度报道,开头却是以一个普通人的片段开始的:

3月24日上午10点,住在北京北郊某小区的肖容挎上手包,懒洋洋地走出家门,到楼下菜场买菜,开始了她新的一天。自从5天前由上海回北京休假以来,肖容每天都这样开始的。“能与丈夫和孩子团聚自然是高兴的事情,否则,回北京就是一场无聊的商务旅行,在上海却像是真正的生活!”肖容在北京已经生活了10多年,在上海不过才1年。

读了这样的导语后,我被吸引详细读了下去,因为我要知道“肖容”这位女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北京和上海究竟有什么差别?这和外资投资有什么关系?对于我一个对经济并不很感兴趣的人,我也会为这平凡而有人情味的导语而往下看下去的。

其实,我理解了为什么托尔斯泰会常常用个体的人物命运来反映宏大的战争了。因为无论什么事情,都是由人来参与和表现的。也有人说,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人的心灵史。也有作家用一个人的一生来反映一个家族乃至民族的一段历史,这也毫不为过。

闲话少说,以下就快讲了。

2、以叙述事件导入的,这是比较常见的。

如2004年4月26日的《三联生活周刊》刊登的一篇调查报道,题目是《重庆氯气泄漏事故》,导语是这样写的:

4月16日,星期五,位于重庆人口密集区域的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漏和爆炸,造成9人死亡或失踪,在该厂周围居住的15万人被要求紧急撤离,事后得知有很多处于安全区域、根本不需要疏散的群众“闻到一点点异味就因为害怕而撤离”。这起被初步认定为“安全责任事故”的事件,使重庆人过了一个并不轻松的惊险周末。

可以说,导语中新闻应该具备的几大要素几乎占全了,使读者明白得畅快。这样的导语用的也比较多,但要做到吸引人却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更多地要靠故事本身的吸引力了。

3、目击片段导入。

这方面的例子也是俯仰皆是的。我举一个我们《现代教育报》的例子,如2004年4月7日头版的深度报道《校车何时能规范》的导语是这样的:

一辆白色面包车停在学校门前,几个小学生鱼贯而出,蹦蹦跳跳地走进了校门。面包车玻璃上贴着深色的膜,从贴膜剥落处记者看到,还有几个带着黄色安全帽的小学生挤在座椅上。下了一拨学生后,面包车继续向前行使。这是记者昨天早上在北京丰台区某小学门前看到的一幕。很显然,这又是一辆“黑校车”。

再比如《南方周末》2003年11月7日的头版深度报道《亿万富翁孙大午的梦和痛》,导语也是一段目击式的场景片段描写:

11月1日,河北省徐水县。85岁的刘凤兰在家里一大早就心神不宁,一会儿坐到炕沿上,一会又挪到院子口向远方张望:她儿子———49岁的河北大午集团董事长孙大午自今年5月27日被逮捕后,再没见过母亲的面。

在被羁押近半年后,孙大午被地方法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3年有期徒刑,缓刑4年,定于是日释放。

这天也是孙大午父亲孙凯的生日,全家人都在忙活着饭菜,谁也不怎么说话。作为现场惟一的记者,我甚至不忍旁观这次压抑而酸楚的家宴。

突然,家门口传来哭喊———“大午回来了!”

这也是记者第一次见到孙大午。半年的牢狱生活,他比照片上瘦了些,理了个寸头,白发出来了,但看起来精神尚好。

亲人们把孙大午围在了中间,哭作一团。

这种导入就好比电视台记者用镜头拍下的片子一样,比较直接、直观、真实。

4、语言导入。

一般以报道中被采访的对象口中说出的比较干脆,或有一定提纲挈领性的语言作为导语,直接让人物带着声音出场,往往比较有现场感,并给人以立体感。

下面是《南方周末》2004年4月29日头版报道《两个男孩的神秘死亡》的导语:

“我们爬一会儿山就回”,刘清林那天对姐姐喊,这成为他留给家人的最后一句话。

再如,《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9月8日的头版报道《五部委突查土地违规内幕》的导语,连续两个自然段都是以相对比较权威的人士的话来切入:

“土地就是高压线,谁碰谁触电!”9月4日,鞍山市财政局一位处长向本报记者如此形容五部委联合督察组对土地违规的查处力度。

“其实这场关于土地秩序的大整顿在很大程度上缘起于审计署的一份审计报告,寥寥几页所披露的违规资金高达70个亿。”9月3日,五部委土地联合督察组第二批回京汇报的一位官员不经意间带出这样一句话。

5、气氛渲染式导入

简单举个例子,如2004年3月29日《新闻周刊》的报道——《哈马斯领袖倒在血色清晨》,从题目看就已经有了渲染成分。我再看导语:

当地时间3月22日凌晨5时许,中东加沙地区原本平静的春日拂晓被以色列的三枚导弹打破。

接着看其中的下一篇报道《亚辛,宗教领袖还是以色列的拉登?》的导语:

3月22日,当亚辛静静地躺在盖着绿色哈马斯旗帜的棺材里,被悲痛的人群簇拥着在加沙街头行进时,几乎所有的收音机都同时传出同一个声音,那是他生前的声音:“我们选择了这条道路,要么殉道,要么胜利。”

这样的导语往往含有文学描写的因素,通过渲染烘托出一种场景或气氛来,使读者也笼罩于其中。

6、概括判断式导入

这种方式一般是记者将文章的结论性语言概括出来作为导语,旗帜鲜明。

如3月18日出版的《了望东方周刊》上有一篇调查报道:《磁悬浮令北京左右为难》,它的导语更像是记者调查分析做出的一个判断:

磁悬浮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已经变成了一个尊严问题,经济问题,政治问题。

再如,《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9月8日的调查报道《股市公告先于政府招标许荣茂南京18亿问题圈地》的导语:

以前从来未涉足南京地产的许荣茂一出手就带着睥睨金陵的霸气。

往往在商界经济类的分析性的深度报道中,这种判断式的总结性的语言比较多,因为它更多地是对管理决策者提供参考性的东西,往往这是它们依靠的存在价值所在。

7、转折式导入

这很容易理解了,举了例子就会明白了。

如《南方周末》2004年4月22日的报道《北京地坛医院到底发生了什么?》一文的导语:

即使最激进的民间抗艾人士都不得不承认,当前我国政府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重视,发动一场对艾滋病的战争。然而,北京地坛医院日前组织的一次艾滋病药物试验,在大战中发出了不和谐的声音。

一扬一转,便把读者“拐”到文章内容里去了。

8、渐进式导入

就是欲言此而先说与之有关的其他细节,逐渐地归结到文章的主体上去。如《南方周末》 2004年5月13日的调查报道《我该退耕,还是复耕?》的导语:

仁和村村民白继信的财产原本包括一台17寸的黑白电视机、两千斤粮食,另外还有一头骡子“小黑”,桌上那部电话从不往外打,只用来接听在新疆当兵的儿子来电。

财产本来就少,如今连土地也被夺去了,如今面临的问题又该怎么解决?这就令读者产生心理共鸣了。

9、悬念设问式导入

其实就是提问的办法,这也是比较常见的。

也举一个例子,如《南方周末》2004年3月18日的报道《物华股份前董事长被捕幕后》的导语:

张玉琦设计的一条精巧的股权转让路径,在一年后依然缠绕着对物华股份失去控制权的中华全国供销总社。这位前董事长是如何将物华股份玩弄于股掌之上?又是如何使结局无法挽回?

除了笔者以上归纳的几种常见的导语写作方式之外,还有如情感情绪导入、类比导入等等。俗话说,“文无定法”,也许同一个选题,在不同的记者手里,采用的导语方式也不同。往往与记者语感、领会程度及文字习惯等都有关系,殊途同归,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让读者能愿意接受你的写作内容,那就算是成功的。

第18篇:新闻写作

1.新闻的定义:陆定一认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事实是新闻的根本。时效是新闻的魅力。舆论引导式新闻的灵魂。 3.如何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首先要准确。第一,构成新闻要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都必须真实可靠,准确无误,不能含糊其辞。第二,引用的各种资料,都必须准确无误。第三,报道中人物语言,心理活动,环境细节,思想认识也必须准确。

其次要客观,不仅报道的客观事实准确无误,而且对事实的分析。解释也是科学的,没有任何曲解、夸大或缩小。也就是说要用事实说话。

再次要全面,要用两点论看问题,反对片面性。第一,在分析问题时,不要形而上学,不要绝对化、一刀切,第二要注意具体事实真实和整体事实真实的统一。 4.构成新闻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 5.新闻的时效性:包括时间性、时新性、时宜性。(注意掌握报道时机;要在真实。准确的基础上求快) 6.新闻主题:新闻主题指新闻事实所体现的基本观点和中心思想,是贯穿于一篇新闻作品的主导思想,是新闻作品的统帅和灵魂。

7.如何选择新闻主题的原则:a选择政治上重要的。就是要抓住方向性的问题,选择那些代表事物发展方向、对全局有影响的、有一定的政治思想高度的主题。它与全国的形势紧密相连,对实际工作和社会生活往往具有普遍指导意义。b关注受众注意的问题、在选择主题时,不能单纯考虑编辑要什么,能不能见报?而是应该考虑受众真正关心和需要解答的问题。c涉及最迫切的问题。一般说,它包括三个方面:对全局或整体有影响的问题;群众议论纷纷,普遍关注的问题;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的问题。总之,要做到主题深刻,就应从新闻事实特征出发,密切注意当前形势迫切需要的问题,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主题选择典型的反应事物本质的材料,从众挖掘出深广的思想内容来。

N新闻角度的定义:它是新闻采写者在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时的着眼点或侧重点

8.新闻体裁大体分为:消息、通讯、新闻评论、调查报告、专访、特写、报告文学;也可分为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

9.消息的定义:消息是传播新闻的主要形式,它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准确,迅速的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

10.消息的种类:动态消息、综合消息、经验消息、述评消息。

11.动态消息的定义:动态消息就是准确、迅速的报道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新鲜事实的一种消息形式。它是最能鲜明、直接体现新闻定义,及时传递信息、沟通情况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特点:内容单一,集中,时效性强。

12.经验消息的定义:经验消息是指反应一些具体部门和单位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在某一方面取得明显效果和成功经验的一种报道,也称典型报道。这种报道能够比较集中而典型的体现党的方针政策,反映事物的普遍规律,为解决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矛盾提供直接或间接经验。

13.综合消息:是在同一主题的指导下,综合反映某一个时期、某个地区、某条战线带有全局性的情况、动向、成就或问题。它既有表面上情况的概括,又有点上典型材料的说明,点面结合,反映全局。

综合消息又可分为横向综合和纵向综合两种。

14.述评消息:是一种以夹叙夹议、边述边评的方式及时分析形式,阐述重大时间,揭示问题本质,用以指导现实生活、工作和斗争的新闻体裁。 N消息的结构

a倒金字塔结构(所谓的“倒金字塔”式结构,就是把最重要、最新鲜、最精彩的新闻事实 1

放在最前面,然后依次后推,形成“虎头蛇尾”形状,又犹如倒放着的古埃及“金字塔”。这是一种最常见的、传统的新闻结构形式。)

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从导语、主体到结尾,均不按时间顺序,而是按事实材料的重要程度安排先后次序,从而呈现出一种跳跃装的结构,如《肯尼迪遇刺事件》全文共五段话,一句一段,一段一层意思。另一种导语是将主要事实概括出来后,主体部分仍按时间顺序交代事件的经过。

特点:头重脚轻,导语突出,部分要素叙述简略,有利于快速报道,快速编辑,快速阅读,适用于时效性强,事件单一的新闻。

b金字塔结构(即上小下大的形式,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最重要的结局放到后面去写。) 是按照事情和时间的发展顺序写的,篇章结构较易安排,而且行文比较自然、流畅,情节步步发展,能使读者越看越有劲,而且高潮在后,越看越吸引人,越有精彩气氛。但它也有不足之处,就是平铺直叙,缺乏起伏变化,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观点、结论推出得较慢,不太容易在开头就吸引人,一些急于知道事件结果的读者往往不喜欢这种结构形式。

写法上,要注意a按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写,绝不能事无巨细,记流水账b一定要分析清楚事情发展的过程,然后抓住说明问题的环节、转折点或波峰来写。 c自由式结构

常见的有目击式、散文式、对话式等等。 (需认真看书,分值较大 P38-45)

15标题的种类:正题、引提、副题、提要题、插题。(同时要看课本P46页,要知道新闻标题怎么写。)

16.制作标题的基本要求:准确、鲜明、简洁、生动新颖。

17新闻由头:又称新闻根据、新闻依据。是新闻发布的依据或契机,一般指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或事实的出处,是一个事实之所以成为新闻的根据。

18新闻导语的定义:新闻导语即消息的开头,它用极其简洁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提纲挈领、牵引全文,吸引读者。

19新闻导语的种类:概述式、评述式、提问式、描写式、橱窗式、谈话式、引语式、对话式、对比式、感叹式。按报道文字的表现方式:概述式导语、评述式导语、描述式导语、橱窗式导语

20新闻背景:是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的材料。(事件产生的历史环境,客观条件以及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它也被称为背景材料,相对于新闻事实而言,它是报道中的一种辅助性材料。)

21背景材料的种类:对比性材料;说明性材料;注释性材料。 22交代新闻背景的注意事项:a背景交代要为表现主题服务,必要性原则b背景交代要简明扼要,简明性原则c背景交代要灵活多变,灵活性原则,趣味性原则,通俗性原则。

23新闻主体:消息主体是消息的骨干部分,也是消息的展开部分,它承接导语、用足够的、典型的、有说服力的材料对新闻内容作具体全面的陈述,以体现全篇的主题思想。概括的讲,主体就是表述和说明新闻主题的主要部分。主体的任务是阐述、深化导语和补充导语。 主题写作的要求:写事实要确切,具体,有说服力;概括性材料和具体事例相结合;结构要严谨,层次要分明(按事实的重要程度安排顺序;按时间顺序写;按逻辑关系写) 24结尾的形式:总结式、启发式、交代式、展望式、希望式、抒情式。

25通讯的定义:通讯是一种比较详细,生动、形象的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新闻体裁。是关于新闻事实的延展性报道,包括内容、时间、空间背景的延展。 26优秀通讯作品:我国第一个用通讯文体写作的记者是王韬。瞿秋白:《饿乡纪程》《赤都心史》邹韬奋:《萍踪寄语》《萍踪忆语》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

27通讯的种类: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

☆28人物通讯的定义:人物通讯是以写人为中心的通讯,通过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行动、语言、事迹的具体生动的叙述描写,反映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人生轨迹和生存状态,从而达到教育启迪或监督批判、警示社会的目的。 29人物通讯的写作技法: a人物通讯要表现时代精神。

b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这里所指的矛盾斗争包括三个方面:人和自然界的矛盾斗争,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斗争,人物自己思想上的矛盾斗争。只有充分反映那些先进人物的矛盾所激起的波澜,才能真正突出人物的性格,显示出人物的深度。在反映矛盾冲突中,不能忽视的是人物自己内心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既能反映出矛盾的普遍性,又能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等方面的矛盾的特殊性,有助于表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有助于再现特定环境中的先进人物。

c调动多种手段为表现人物服务 。(P121)通过多侧面描写,突出先进人物的思想之光。先进人物的性格,表现在各个方面,他的思想之光也正是从这些特征里展现出来的,因此描写人物也应从各个方面入手,可以通过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

d记者要和英雄人物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P128)人物通讯的教育和鼓励作用,是通过思想上的启示和感情上的共鸣来打动读者的,特别是感动读者这一点更加重要,而要使读者动感情,首先记者要动感情。如果记者不动感情,不激动,或者感情动的不深,不真,不强烈,那就不可能感染读者。

e人物通讯的力量在于真实。

30什么是事件通讯:是以记事为主,通过某一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束的记述,反映我们时代精神的通讯。 分类:

写法上a全面报道一桩重大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提供给读者具体的情节,发掘这一事件包含的思想意义,体现我们时代的精神面貌,感染读者;b从某一事件中截取若干断面,反映若干场景,让读者窥一斑见全豹。

内容上a以表扬为主b以揭露为主c围绕同一主题,综合报道若干同类事件,阐明其意义。 特征:a强烈的新闻性b时间的典型性c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

31什么叫工作通讯:工作通讯是指写经验、问题的通讯,是用通讯的形式来反映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中的成就与问题,总结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或者探讨有争议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32什么叫概貌通讯:概貌通讯又称风貌通讯,旅游通讯,它侧重反映某一地区,某个单位,某项工程在发展变化中的新面貌,新气象,新成就,用以展示社会,风貌各地风光,风土人情,社会状况等等,写自然风貌的概貌通讯,与我国传统的游记散文很接近。继承了一些写作技巧,但是却不同于游记。

概貌通讯写作要求:a抓住特点,突出见闻b对比衬托,着力写变c缘物寄情,情景交融d传播知识,饶有风趣

33专访的定义:专访是对新闻人物或单位、部门进行专题访问的报道。 34专访的种类:人物专访、事件专访、问题专访、风物专访。 35专访具备的因素:人物、现场、记者。 ☆36专访的写作技巧:

a确立专访主题,注重报道实际。

专访与消息,通讯,特写相比,更讲究发稿的实际,一篇专访确定从哪个角度采访,安排在 3

何时发稿,对专访价值的大小都有直接的影响。专访的题目很广泛,一般处在群众舆论中心的问题,能引起读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在特定的纪念活动中,由特定的人讲述某一特定的事件或问题,记者都可以选定特定的人物作为专访的对象,进行采访,写成专访,及时报道。此外生活中迫切需要明确而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以及理论上各持一端,往复诘难,而短期内又难以取得共识的问题,都可以成为专访的主题和内容,然而并非所有读者感兴趣的事物都是何写专访,清洁比较曲折的时间,容量大,内容多,必须讲清始末的人和事,一些反映单项工作,没背景材料的穿插,缺少知识性的人和事,不宜写成专访,专访的针对性、新闻性决定了它的时效性,在一定程度山说,专访的时效性决定了专访的新闻性,如果一篇专访发表时,时过境迁,群众对这个问题的关注程度已经转冷,就会失去它应有的价值。 b熟悉采访对象,拟制访问提纲。 对象的确定:专访的主题时重要的,专访的对象也不可忽视,先要了解来龙去脉。(详情P166) 访问前的准备:如果是人物专访,那么,事先应了解他的工作范围、性质、成就等等,还应该了解他的性格,兴趣,个人特长,简要经历等等。如果是事件专访,了解时间的问题,来龙去脉及有关的专业知识。

拟制访问提纲:熟悉了采访的对象的一些情况,明确了专访的目的后,条件允许时,还应围绕主题拟定一个访问提纲,采访时让自己和对方明确围绕一个什么主题在谈话,随时注意引导对方围绕中心谈话,这样就可以避免泛泛而。 c有访有问,突出现场。(详情P170-174)

37新闻特写的定义:新闻特写是介于新闻通讯和报告文学之间的一种新闻式样,它截取新闻事实中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段和场面,通过形象描绘,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许多新闻素描,新闻速写可归为此类,它具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历历在目的镜头感以及真切生动的形象感。它兼具消息和通讯的某些特征。属于新闻报道的范畴,它与消息,通讯一样,都要求真实性、思想性、及时性。但是,新闻特写是一种描绘性新闻,与消息、通讯、报告文学又有诸多区别。它的文体特征有现场感,镜头感,形象感。 38新闻特写的种类:人物特写,事件特写,场面特写,风貌特写。 ☆39新闻特写的写作技法:

a落笔集中,突出一点。即指选材的高度集中,这是新闻特写很重要的一点,新闻特写无论是写人或写事,都不能事无巨细,兼容并包,而必须抓住能反映事物特征,最有价值的片段、场面集中描绘,当然,新闻特写强调在炫彩上集中,并非排斥交代必要的背景材料和有关的知识性材料,这些材料交代的好,可以把今天的和历史的,场内的和场外的材料融为一体,使新闻特写更为丰满。

b浓淡相宜,真切再现。这是新闻特写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描绘。新闻特写的视觉感,现场感都很强,要再现记者在现场目击的新闻事实,就离不开描绘,细描往往能再现和放大事物,细描就是对于有典型意义的,细致而生动的情节,要不惜笔墨,浓墨重泼,写深写透,真正做到色香声味,呼之欲出。在新闻特写中,要再现人物,一般离不开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肖像描写。新闻特写的描绘运用要求适当,细描与白描相得益彰,当细则细,当粗则粗,浓淡相宜。

c幽默风趣,耐人寻味。除了聚焦,描绘,还有趣闻,引语。趣闻,引语运用得当,是使新闻特写、生动风趣的重要方面,新闻特写因为介于新闻通讯和报告文学之间,在语言和表现手法上,比较讲究文采,力求生动,风趣,幽默,含蓄,深刻。这就要求记者有深刻敏锐的观察力和极强的表现力,否则,就不可能发现许多生动,感人的细节,而有了生动丰富的事实,还要善于表现。

40深度报道的定义:深度报道是对重要社会问题或重要新闻事件进行多视角,多层次,多穿插的广泛跟踪,深入剖析的报道,有四种常见的形式,分别为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组合 4

报道,问题讨论。

41深度报道的写作技法:a注意宏观思考,敢于触及矛盾b强化理性思维,发掘事物多样性c调动多种手法,创造新颖形式

42 深度报道的常见形式: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组合报道、问题讨论

1电视的传播特性:1视听兼备2直接感受性强3时效性强4转瞬即逝,保存性差5时序性的播放方式6互动性和参与性强7服务性。 2电视片的构成因素:叙事因素,造型因素,抒情因素。

叙事因素是之电视片中交代事情的发生,发展或者展示人物行为过程的因素,它包括画面,解说词,同期声,字幕。造型因素,是指画面,声音展示的形象,它是叙事过程的瞬间,不强调时间的推移,而强调空间的直观感觉,直观冲击力。抒情因素,是指电视片中用来烘托气氛,营造情调和抒发感情的因素。

3.电视策划的定义:就是电视从业人员根据观众的需要,遵照电视节目生产和运作规律,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手段,按程序对电视节目创作过程中涉及的各个环节如选题,拍摄,制作,演播等所进行的科学的,合理的,有效地预先设计和设想,并形成具有指导性文案的一种行为。

4.电视策划区别于其他策划的特征。时效性;政策性;综合性;动态性。

5.电视策划的作用:1促使节目创新,促进精品生产2提高业务素质,增强节目的竞争力3协调各项工作,保证运作顺利。

6电视策划的任务; 1设定策划目标2深入调查研究3进行创意4精心编制方案4实施过程控制。

7.电视策划文案的内容:1栏目的宗旨和目的2栏目的定位设置3栏目的选题4栏目的样式和风格5栏目的运作6栏目的宣传。

8.策划文案的写作要求: 1内容充实,忌空洞无物2通俗明白,忌辞藻堆砌3时代性强,忌因循守旧4考虑观众,忌自娱自乐5导向正确,忌经济利益至上6可操作性强,忌华而不实7留有余地,忌一锤定音。

9.谈话节目的分类:叙事型谈话节目,辩论型谈话节目,讨论型谈话节目 10.谈话节目嘉宾的选择:权威性;有直接关联性;有个性;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11.字幕的作用:说明;强调;解释,翻译,便于观众记忆;结构;概括;修辞;共鸣 12.字幕的写作要求:简练,直观;言之有物;不必拘泥于语法结构的完整

13.运用电视字幕应注意的问题:1字体应符合节目内容和艺术风格的要求2字幕的表现形式应符合节目类型3字幕的色彩应与背景颜色相互映衬4字幕的位置取决于其在画面中的地位和作用5字幕停留的时间应符合观众视觉的心理要求6字幕应做到与解说,画面恰当搭配。14.3S原则:

1、悬置:故事中主人公的安全(名誉、地位、事业、生命、财产)受到威胁。可通过一个预言或一件道具来实现。

2、惊奇:并非让观众惊奇。要让观众知道剧中人不知道的一切内情,来期待剧中人的反应。

3、满足:不是外在事件的结果,而是主人公的命运、命运包含的情感和对人性的揭示,满足观众的情感需求。“悬念的拖延”效果比“悬念的终结”更大。

15.线性叙事的情节结构:大多数电影的叙事都是围绕情节展开的,通常都是以故事发生的顺序为线索,以故事发生的因果关系为动力,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逻辑结构来组织故事情节的,这就是所谓的线性叙事结构。

第19篇:新闻写作

长山晏乡清明节期间旅游市场红火,该乡4个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4350人,收入11560元,同比增长185%和136%;餐饮消费达15.5万元,同比增长148%。

如何挖掘乡镇特色新闻

我是一名乡镇的基层通讯员,基层通讯员是宣传乡镇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对内负责宣传、引导,促全乡人民心往一处想;对外促进乡镇发展,扩大影响力,提升乡镇良好的形象。这次由江报举办的通讯员培训班对我来说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从中学到更多专业的知识。

通过这次培训,并结合实际工作,我就如何挖掘乡镇特色新闻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要勤思。明确通讯员肩上的职责与使命,基层通讯员是宣传乡镇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对内负责宣传、引导,促全乡人民心往一处想;对外促进乡镇发展,扩大影响力,提升乡镇良好的形象。新闻宣传工作要有利于乡镇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展现乡镇群众的精神风貌。

其次,要善于利用新媒体。

我乡的老通讯员沈卫蛟同志,每次都是骑着自行车往返与新闻发生地和办公室之间,不管再晚、再忙知,总是会回到办公室,第一时间把新闻报道出来。他还告诉我其实在我们工作中也可以发掘出更多的深度报道,可以通过对某一存在问题、乡里实施的某一项目等等都可以成为深度报道的材料,新闻就是让我们去发掘、去研究、去探索、去观察的。

本次学习培训不仅提高了自己新闻写作技巧,更激发了写好新闻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让我清楚了自己与一个合格的通讯员之间的差距。作为一名80后,更要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去肩负起更多的责任,我将时刻牢记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所应有的责任,把本乡的文明风尚,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本乡镇的人土风貌与良好发展态势的发展状况。

下面我跟大家交流一下《怎么做好一名通讯员》的话题,以下是个人观点,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牢记“省网要求”,为办成一流的电子刊物而努力

去年在南通通讯员会议上,孟处对所有通讯员提出了三点具体的意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加强学习和研修,不断提升办好江苏学校体育网的水平;明确目标,把江苏学校体育网办成一流的电子刊物。这是每位通讯员必须要做到的。

二、做好“通讯报道”,提升每一篇通讯稿件的质量

1.选“题”是成功的开端

选择有价值的通讯报道内容。

一是从自己周围积极寻找有价值的通讯报道内容,这方面做得好的通讯员有:常州的谢艳老师,盐城的陈萍老师,泰州的刘松林老师等等。

二是从网络中寻找到有价值的报道内容,这一点无锡的芮振宇老师、泰州的高德华等等老师做得比较好。

三是关注省网动态,就省网举办的大型活动如果能亲临现场的则对现场提出感悟,写出感受,更重要的工作是配合省网的相关工作人员积极撰写相关报道;如果未能到现场,可以从场外通过观看省网的通讯报道稿件、视频、论坛里的等等撰写相关内容。

比如,在本次无锡培训中,无锡陈芳老师、盐城陈萍老师、镇江李国虎老师等等他们就在现场,积极撰写了相关的培训感受;再比如,《江苏学校体育网》“走近赣榆”的活动中,镇江郑金坤、南京何中雷等老师都积极的参与到“场外议赣榆”中,而我本人则通过网络找到常州的徐涛老师观看省网报道并话一话感受。在这一过程中,我的体会是通讯员非常有义务、有必要宣传《江苏学校体育网》,通过联系本地与外地的同事、同学、朋友等等,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省网的相关活动中去。

2.撰“稿”是快乐的收获

撰稿是个人收获的开端,我们知道对于一线体育教师来说,“勤练笔,多写稿”是提高自我写作水平的基础,也是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因为,通讯报道稿相对于“教科研类论文”而言,内容少,时间少,这正是练笔的大好机会。如果我们都能把撰稿当做一件非常愉快和提高自我能力的事情去做,那么我们就会感到非常的快乐。同时,对于稿件的内容、内涵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深层次的挖掘,可以做一些简要的、中性的评论,可以引出一些讨论的话题到论坛中去讨论。比如,论坛中出现了:培训归来话感受,网观赣榆话感受等等。

三、积极宣传省网,扩大省网在各地的影响力

1.利用地方活动,宣传省网

积极参加各地、各县区乃至各乡镇的各种活动中去,利用会议间隙的时间,寻求机会宣传《江苏学校体育网》。比如,在盐城市盐都区教育局教研室举办了《全国中小学系列武术健身操》暨校园自编操培训班。在本次培训班中午休息期间,盐都区教研员朱利国老师和我组织所有参加培训的体育教师学习《江苏学校体育网》。

2.另辟途径,报道与宣传双丰收

今年的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会议在盐城市举行,我就主动向学校领导介绍相关情况:我是江苏学校体育网的通讯员,也是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的通讯员,江苏学校体育网和杂志社赋予我们对大型的活动进行宣传报道的权利,当然需要经过省网和杂志的批准,具体能否批准还不知道,但是不申报则肯定不批准。校长一听,这个是好事,你先申请。接着,我就向曹老师和杂志社提出对本次活动进行宣传报道的申请,很快获得批准。最后,我将结果告诉校长,校长欣然同意我的采访与报道。这样我就解决了课务分工等弊端。开始做事,一下子为学校和省网做好宣传与报道工作。

跟我一起坐在后面的新闻媒体有:中国体育报的刘敏老师,新华社公兵老师,腾讯体育网等等。市体育局、教育局有人问我,你是哪个媒体的?我说了一句江苏省教研室主办的《江苏学校体育网》,并且将网站地址发给了公兵老师。这一期间,我还尝试着通过论坛进行现场实况报道,发现这个尝试非常的好。现在简要小结一下具体的过程与方法。

1.选择好有无线网络和有线电源的位置,这是通过论坛进行实况报道的前提。

2.最好有三个人(或着有跟多的人),一个是对整个会议、活动的流程进行描述;第二位则对领导讲话、交流发言等内容及时的小结;第三位则是对这个过程做文字的简要记录和相关评论,同时引导同志们去参与讨论。

3.进行总结性的评价、小结,以及后续效应及交流讨论等等。

四、努力从“台前”,走到“幕后”

1.引导老师们参与论坛

在省网教师之家论坛的讨论中,通讯员要发挥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到论坛的交流讨论之中,明确目标您的发言要能引起别人的讨论、交流、参与,引导老师们积极的参与到具体的问题的研讨之中,尽量少灌水,也不要一己之谈。

2.组织老师们撰写报道稿

在日常的工作中或体育教学研究活动中,要即时引导周围的老师、参加活动的老师积极去撰写通讯报道稿,适时的告诉他们报道稿的相关内容与要求,然后经过通讯员之手将相关稿件按照省网的要求重新修改、编辑好发给省网邮箱,并通知相关老师注意观察省网,什么时候传到网上并且与他们的初稿有何不同。通过这样的努力,让更多的老师撰写报道稿,大大的节省了编辑们对稿件的编辑、校对的时间。

比如,今年5月中旬,盐城市初中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在盐都区举行,我就找到市体育教研员王亚老师,主动跟他索取部分县区观摩教师的观后感。于是,王老师便向东台市教研室陈主任要到了两篇纸质稿件。后来,我将纸质稿件整理成电子文档发到省网邮箱,最后挂在网上,这引起了部分老师的注意。最近,论坛中出现了盐城的新人杨银芳老师。当然,这仅仅是个尝试,我们可以继续将这些事情做大、做好、做全。

以上是我个人对通讯员工作的理解和简要做法,还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多想出更好的方法。

第20篇:新闻写作

新闻写作

实战篇

(一) 一般的新闻格式:

:

一、标题

(1)它是新闻内容的形象概括。新闻标题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读者对新闻的取舍。标题有主题(正题)、引题(眉题)、副题(次题)三种。

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2)新闻标题的拟题标准:

1.要“实”。即明白实在,“一语破的”,让读者看题知文

2.准确贴切。即不夸大或缩小,更不能歪曲或虚构

3.言简意赅。即要求字少意明,简洁明快 4.生动传神。即切忌平铺直叙,毫无生气

二、导语

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

1、要有明确实在的信息,忌空泛的套话。

2、新闻要言之有物,新闻导语自然应该传递确定的信息,既能突出消息要点又内容具体实在。但有些导语却因过于笼统、雷同而行同虚设。

3、即便是需要高度概括的导语,仍可以避免、也必须避免空而不实。

4、要简练明白,忌冗长繁杂

5、要简要地交代新闻来源和新闻根据

6.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原因及结果,也可以用五个W来表示:及这个事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When,何时)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Where,何地)、谁被牵连到这个事件之中(Who,何人)、什么事(What,何事)、为什么发生这个事件(Why, 何故)、有的还要加上一个H(How,怎么样)。

三、正文

要求:紧扣主语,正文及内容要突出其亮点所在,注意,新闻背景可以夹在正文中体现。我们在写新闻的实际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具体以校园新闻为实例):

1、非太正式的活动:应详写内容及结果,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一点修饰性的词语(如:协会活动、文艺演出活动等)。

2、会议报道:不能用修饰性的语言,会议进程要写清楚,内容要抓住其重点,内容结构应清晰明了,分清主次。

四、结语(为此次活动取得的效果)

注意:为了更准确地报道新闻,建议记者要尽量跟组织方索要相关会议活动等相关采访资料。(这点也比较重要,尤其领导、嘉宾名称职务等,需要大家做足事前的准备工作,活动报道要求大家提前半个钟头到场,大家要充分利用这半个钟头的时间)

(二)新闻报道“模板”(这块要认真看下,很实用)

下面我从本校记者日常遇到最多的三种采访进行归纳总结一下:

会议类

会议类新闻通稿是我们工作中最常写的,他的结构也是最严谨,语言逻辑要求最高的。

它的结构一般是:第一段,写好导语,点明与会人员、主持人;第二段,提炼领导讲话、嘉宾发言的主要内容;第三段,理清会议的程序;第四段,介绍会议举办的背景或者举办该会议的意义。

会议新闻稿,必须注意以下6点:

1、标题要符合会议的内容,校园内的会议类型很多,参与对象很不同,不同的会议,写的通讯稿不同,首先就体现在标题上,会议的标题要尽量符合会议的规格。学校哪个部门举行一定要写清楚,比如“校团委召开学生干部经验交流座谈会”

2、导语中要体现会议的名称、举办的地点等要素的全称

导语是全文中最直接、最集中体现会议情况的话语,导语写得好,通讯稿要表达的内容就可以很好地把握了。所以,写导语的时候不能过于省略,而必须正式一点,要把会议全称、举办地点等要素写清楚。比如“9月10日,校团委在素质拓展中心多功能会议厅召开学生干部经验交流会“

3、列出出席的领导姓名、职称,尤其注意领导的排序问题。介绍出席的领导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写清楚领导的职位,我建议职位要排在姓名之前,我是不大赞同《福大团讯》中规定姓名要排在职位之前的写法。如果有多个领导出席的话,我们一般奉行奉行的原则是“来宾位于最前,综合级别、资历来排序”这样是为了体现基本的礼仪。但如果同时出现两个行政级别一样的领导,我们可去查询该领导相关资料,按照他们的资历排先后。

4、会议内容的提炼。要介绍整个会议的流程,会议上进行的活动可能有很多,这就要求作者要注意分清主次,跟会议主题联系紧密的重点介绍,而一些琐碎的程序则少介绍或不介绍,如会议的领导的讲话、讨论环节、表彰环节等都是比较重要的程序。领导的讲话内容最重要的。但为了简洁,我们要对这些讲话内容进行提炼。提炼领导的讲话内容要注意措辞,用词简练,要体现出层次感,一些理论方面的提法要准确、全面。在多次总结领导的重要讲话中,我得出一般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肯定之前取得的成绩;其次是概括召开本次会议的意义,再次是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的介绍,最后是对与会人员提出几点关于认真贯彻会议精神的要求。

5、描绘会场气氛

会场的气氛能够让读者了解与会人员对召开此次会议的态度,了解会议的反响,一般情况下,会场气氛往往是热烈的,主要从与会人员的反应中获得信息。

6、简要概括举办会议的意义。它的意义要注意层次感,一般分成三个部分首先是对培养青年学生的意义,其次是对职能部门自身建设的意义或者是对某项制度建设的意义,最后是对学校整体建设的意义。

比赛类

比赛类新闻稿的一般结构是:第一段写导语,介绍主承办单位、评委、参赛选手;第二段写比赛的过程;第三段写参赛者的获奖情况以及举办比赛的意义。其中值得注意的是:

1、介绍评委。评为一般是一些相对比较有权威的老师或社会人士,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也体现出对他们的尊重。同时从介绍评委中也让读者感受到这场比赛的重要性。

2、比赛现场描写。竞赛的主角是参赛选手,所以现场的描写当然得从他们入手,可以说,他们的表现情况也就是竞赛现场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参赛者很多而不可能一一描述,所以对参赛者比赛情况的描述需要概括,再侧重选择其中几个来进行描述。写演讲者的表现,他们一般都是热情洋溢、声情并茂,充分展示了选手良好的精神风貌,而观众的反应则是较为强烈,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

3、公布比赛结果

竞赛类新闻稿最后要体现比赛的结果,这是这一类新闻稿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在写获奖情况的时候,要注意将获奖人的具体姓名、所在单位或学院、所获奖项写清楚。同时,视篇幅情况,公布获奖情况一般公布到三等奖的名单,如果篇幅不够的话,则仅仅公布一等奖即可。

4.写出举办比赛的意义。

活动类

活动类的新闻稿必须将校园的文化气息体现出来,要想写好这样的报道是有些难度的。

它的结构一般是:第一段写导语、主承办单位、参与人员;第二段主要写活动的过程,活动现场以及现场观众的反应。第三段评论开展本次活动的意义。

行文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活动必须体现主题,参与人员的介绍要有层次感 。每个活动都有自己的主题,主题很重要,它浓缩了整个活动的内同,在开篇介绍下活动主题,有助于读者首先把握住活动的主要内容,活动的形式;活动的参与人员往往包括学校的主要领导,嘉宾、新闻媒体、学生,这么多不同身份的人员同时参加了活动,一般的写法如““校党委书记xxx、校长xxx出席了活动,xx媒体朋友参加了活动,我校各学院师生代表共xx余人参与了活动。”

2、正文要紧扣活动主题

我们在写一篇这个类型的稿件时,首要要清楚这个活动的主题,然后整个活动的内容要体现出这个活动的主题才好,切勿出现内容却与主题脱离现象。比如这个活动的主题是提高学生的法律维权意识,就要从内容中体现这个主题。

3、活动程序要分清主次

跟会议类的新闻稿一样,在写活动程序的时候要分清这些程序的主次,活动都有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才是报道的重点,就如一场晚会,节目的表演才是写作的重点,而像现场的互动环节则是次要的,一般一句话带过即可。再如,大型的音乐会,往往都分上下半场,有中场休息,如果我们把中场休息的情况也描写进去,肯定会让读者厌烦,在新闻稿中就破坏了对整场音乐会的描写基调。

4、描写活动现场,一般采用总分式的段落写法,重点突出活动的特色

只提活动程序的话,并不能算是新闻稿,因为活动的程序从策划中就可以体现出来,我们的重点是要描写实际活动的现场情况。比如《高雅艺术进福大》的新闻稿中,不仅仅将几个部分的表演曲目写出来,更重要的是要写出这些曲目表达了怎样的主题,现场的艺术家是如何表演的,现场的观众反应如何。

同时在描写活动的现场时,我们要注意突出活动的特色,要将活动的整个基调体现出来,比如一场歌颂青春、五四晚会,就要用“青春活动”、“热情洋溢”、“激情满怀”来描写表演者的表现,还要突出台下观众反应的热烈程度,像“博得了在场青年学生的热烈掌声”之类的描写。

5、活动意义要围绕校园文化建设这一方向

举办活动一般就为了活跃校园的文化,所以,在谈及活动意义的时候,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线,有层次地概括活动的意义。一般也分成三个层次。首先是对提高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其次是对活动主题本身的意义,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诗歌朗诵赛”的意义就有一条是“使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更加深入人心”;最后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小结: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供我们捕捉和选择的信息很多。同样一个新闻事实,选择不同的角度进行报道就会起到不同的效果。从时间上来说,学校许多教育教学活动、文化活动以及生活学习方式,都带有周期性循环的特点。如每年上半年是毕业生就业的时期,每年秋季是学校招收新同学的时间,每年都有教师节,每年都有学生各单位实习等等。如果每年的新闻报道,都仅仅报道活动本身,而不的选择一个新的角度和切入点,找出一个观察人物、事物、问题的新角度,从人物、事物、问题的某一个侧面入手,给读者以新的信息,那就势必使写出来的新闻失去新意,似曾相识,读者就会失去阅读兴趣,即使看了也只能是索然无味、如同嚼蜡,从而使时间失去报道的必要性。角度是选择的恰当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闻成功与否。最佳角度的选择可以变平庸为新鲜,变枯燥为生动。

拓展篇

作为合格的校园记者我觉得不仅仅只完成组织安排的相关采访报道任务,更多地要自己拓展独立采访、挖掘校园内有价值的事件。尤其是对于以后想从事传媒工作的同学很重要。

怎样才能找到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呢?在大学丰富多彩而很多又具有循环性的生活中,要寻找到有价值的事情就要培养自己敏感的新闻触角,也就是记者识别新闻的敏锐能力。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别人不能看出它是新闻,而你却一下就能识别它是新闻,这就是新闻敏感。没有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很难写出一篇很好的新闻稿。美国新闻学家卡斯柏.约斯特曾形象的阐述了新闻敏感对于记者的重要性。他说:“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不能成为一个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就能够当事情还在“风起于清萍之末”时,就敏感地察觉到它,并预见它的去向,从而比较得心应手地写出一篇新闻稿。当然,新闻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记者在采访实践中不断培养训练

获得的。在08级记者群中,不乏这样的人,他们刚开始成为一名学生记者的时候,由于都是刚刚从中学来到大学,不用说缺乏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是基本的新闻知识也不具备。但是,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新闻工作实践,刻苦学习,勤奋笔耕,终于成为了一名有一定新闻敏感和写作能力的校园记者。

同时作为学生记者,更应该重视积累新闻素材。新闻素材是进入记者视野并被记者所意识,所采摘的生活现象,即从社会生活摄取而来的、尚未通过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没有新闻材料的积累过程,就谈不上新闻写作的问题,作为记者,要积累新闻素材,必须重视自己的“笔记本”。每一个大学生记者,要写好新闻稿,就必须多观察、多思考,及时发现生活中的值得写的事情,养成随得随记的习惯,把在校园内看到的一切与师生相关、有可能产生新闻的素材积累起来。比如,期中考试结束了,可以采访班级里成绩优异的同学,请他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可以采访任课老师,请他谈谈同学们在前一段时间学习上存在的问题等等

当选题确定以后,还要做深入细致的采访和调查。比如,我校的纪律状况在师生们的努力下,有了较大的改观,我们可以采访同学们,请他们谈谈自己为学校的校规作了哪些工作;可以采访老师,请他们谈谈看到班级发生变化后的感受,可以采访校领导,请他们谈谈怎样进一步做好学校的校风、校纪工作。在采访中,首先要做好采访的准备,比如要提出什么问题,准备好必要的记录工具,如纸、笔、录音笔等;其次,采访过程中,要虚心学习,认真记录;然后,对采访得到的东西进行整理、归纳。最后,我们就要从中选取一个最适合的角度去写, 所选角度要尽量新颖。最好不要人云亦云,我们要抓住独树一帜的做法,标新立异地真实报道出来,尤其现在提倡创造,我们就应该从“新”的角度出发,报道出这则新闻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各位可以参考下以下四个角度:

第一、读者角度,要注意研究同全校师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竟紧密相连、普遍关心的问题,选择发生在师生学习、生活中的“小事”,一小见大,才能增强新闻的吸引力。

第二、时间和空间角度。有些新闻事实,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空间其重要的程度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有的事件和话题,在一定时期内迫切需要解决,对实际工作能起推动作用;有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师生关注的焦点。

第三、思想角度,有启发性的思想常常能够吸引不少人的注意力,加强思想上的力度是最重要的新角度。

第四、特色角度,有些节日的庆祝活动每年都大同小异,但我们如果找准了该年活动的特色内容进行报道,就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

行文中新闻的主体内容要充实,层次清楚,语言简明。主体是新闻的主干,它要承接导语,用实在的、典型的、具体的材料,印证导语中的提示,对导语的内容作进一步的扩展和阐释。

值得注意的是背景烘托和深化主题时不要喧宾夺主。任何新闻都是在一定的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这就是它的背景。虽然好的背景,能烘托和深化主题,同时增加知识性和趣味性,帮助读者理解新闻的内容。但背景只是新闻的从属部分,不能喧宾夺主,也不是每条新闻都一定有背景,要根据需要而定。

最后,结语注意简要概括,进行评论或提出希望。结语是整篇新闻的收笔之处,它的作

用是阐明事实的意义或指出事件发展的趋向,给读者以完整的感觉,也可给读者留下思索的余味。

新闻写好之后一定要要有反复修改的毅力。一定要多读几遍,避免出现一些常识性的错误。例如“驾驭能力”就不能写成“驾御能力”,这样给读者易造成歧义,理解不透你所要表达的意思。

注意篇

一、消息报道的避免纯粹官方化

作为校园新闻采写者,在做会议新闻报道时,我们的心态要避免走向两个极端。一方面,不能因为采写会议新闻就官方化味道十足。由于我们的工作任务本身更多侧重于学校党政新闻方面,有记者往往任何此类消息都采取单一报道方式,写出来的稿子几乎可以拿来当新华社通稿。另一方面,我们的有些记者往往在写多了形式一致的消息报道之后总会产生一种错觉,即校园记者不过如此,当个会议记录者罢了。这种情绪的产生,个人感觉最大的根源在于自我写作的千篇1律不懂创新。这一点又和第一方面要阐述的内容吻合,即: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会议新闻报道形式不仅仅是领导开会、专家讲座、对外接见、洽谈合作等冠冕堂皇的官方化制作,我们应该更独具自我眼光,从中挖掘新意并试图改变报道思维与报道方法。

二、报道内容的避免求大求全化

在采写一个讲座稿子时,切勿全篇记录,不管讲座人的发言是否与主题有关,一概写进新闻中。这样的写作处理方法显然有悖消息写作要求。另外,力图做深度报道不是不被允许,而关键在于,究竟有没有弄清楚到底什么是深度报道。深度报道不是事无巨细、毫无重点,更不是全程跟踪、一滴不漏,而是全方位描述、多角度思考,往往更加体现新闻策划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此类稿子的写作中一定要注重挖掘重点、突出报道,多从受众角度考虑,提供有用信息。

三、报道避免过分倾向受众的哗众取宠化

目标过分倾向受众,等于滑进了哗众取宠的窠臼。其实校园新闻的制作并不是一个难以从事的工作,只要受众喜欢的线索,就是我们要做的有价值的新闻。不过这里重要的还是一个度的把握,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不能过分偏好而丧失新闻道德。这不仅是我们目前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而且在今后走向社会职业的道路中,也需时刻注意,不断反省总结。

四、人物通讯报道避免歌功颂德化

作为校园新闻记者,写人物通讯是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可能被采访对象是我们的老师或是同学或是身边的工作人员甚至是学校领导,无论采访对象如何受记者本人尊敬,在通讯写

作中都要尽量避免记者主观意愿的表露。可以采用的一种思路是,以该新闻对象为线索,主要描述该对象曾经发生过的系列事实。避免过分客套话与恭维话,严格站在客观立场进行描述,应该是人物通讯报道的基本原则。清晰思路,以具体事例论证观点,注重描写语言的通俗、生动活泼,注重特色,对重点内容进行深度挖掘,是人物通讯报道操作的基本方法。

总结篇

作为学生记者,我们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自我价值定位。一方面我们值得为自己骄傲,因为我们站在了一个高度看待问题,具备一种把握全局的意识与思维能力,在这一点上,由于我们接触到的和所掌握的基本信息往往全面宏观,一般同学不能企及;另外一方面,我们应时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是信息传播的服务者,有责任和义务使更多的受众了解更多的信息,所以我们没有特殊优待。我们要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看完以上这些内容,希望能够对你有点启发,同时也愿意听到你们的不同意见,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一起探讨、进步。谢谢!

注:版权本人所有,请勿用于商业,仅限于福大记者朋友交流学习。

新闻写作教案模板
《新闻写作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