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凤凰梵净山踏青活动路书(两方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07:45: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清明节凤凰梵净山踏青活动路书

D1:2日晚上10点30分在龙头寺火车站集合,乘坐 K835 / K838 重庆北- 铜仁 22:33当天 19:

53AA出行,参考费用

重庆到铜仁往返:卧铺下137*2/人硬座73*2/人

汽车:

1、铜仁到凤凰往返:25*2/人

铜仁到梵净山往返:25*2/人

2、视情况包车

梵净山:门票50/人观光车10/人索道单程90/人

住宿2晚:100*2/间

7000级台阶使梵净山有“通往佛国的天梯”的称号,是贵州省内最壮丽巍峨的山峰,最高峰红云金顶海拔高度达2494米,曾被中国家地理杂志认定为全国佛光出现最为频繁的佛山之一。关于佛教的传说和景观更显出梵净山的卓尔不凡。在金顶至磨菇石一带,如果运气好的话,能看到梵净山佛光幻影的奇异景观。现在梵净山有了索道可以直达位于6000台阶的万宝岩,同时空中风景也不容错过。

地址:位于贵州省铜仁地区江口、印江和松桃三县交界处。

门票:50元/人,学生持证半价(索道票为160元往返/人次;90元单程/人次)

开放时间:全天

交通:可乘坐火车至玉屏或铜仁,再转乘汽车或中巴车至梵净山山脚。也可从玉屏至印江上山,但路程较远,如需乘坐索道必须由江口上山。

景区相关服务设施:景区内有观光车票单程10元/人 ,往返20元/人。

住宿:景区周边住宿较少,价格较贵,下面推荐的是交通较为方便,价格实惠的住宿。

铜仁九龙宾馆

地址:铜仁市清水南路16号

指路:铜仁师专旁边。

价格:标准间 98元/间

旅游小贴士

1.从大门方向走,只能沿黑湾河步行至上山的路,约需30分钟左右。

2.出于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景区没有缆车,7800多级台阶是对游客体力和意志的考验。

3.爬山时会特别热,头上最好搭一张毛巾,爬山时间慢的约需5—6小时,快的也要3—4小时,有滑杆。沿途没有或很少有卖吃的,最好自己带一些干粮。

4.夏季当心蛇,沿山路走一般不易碰到蛇,可别另辟蹊径。

5.山地风云变幻莫测,选择好天气上山,否则遇上大雾有什么景观都看不见的遗憾,能见度差的天气还需十分注意安全,千万别站在悬崖峭壁边上。

6、根据不同的上山地点,通常游览梵净山有南线和西线两种选择,如需乘坐索道只能选择由南线上山。

a、南线--从江口上下山,由景区南大门上山,乘坐全长9公里的环山观光车,换乘高空观光索道至万宝岩,再步行约20分钟即可到达核心景区普渡广场。游览结束后可选择由印江方向步行下山,行程约3小时,或者由原路乘坐索道返回。

b、西线--由印江经张家坝到西线山门约2小时车程,再换成观光车约30分钟至棉絮林,再步行约3小时可到达核心景区普度广场。游览结束有后沿8000级石阶或乘坐索道往江口下山。这样可走完全程主要景点,且不走重复路。但是铜仁到印江比到江口远很多,路也不太好走。

梵净山景区内部景点介绍

梵净山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际生物圈成员、亚热带最完整的生物体系,栖息着黔金丝猴、珙桐、紫薇等珍稀动植物;是黄河以南地区10多亿年古老的地质台地;是天下众名岳之宗佛教圣地、全国五大佛教名山之弥勒菩萨道场。

棉絮岭

棉絮岭,西上梵净山的汽车终点站、西线徒步起点,海拔2000米,正前方新金顶、老金顶、凤凰山一览无余。

在此可以看到梵净山一大奇观——万米睡佛、又为佛中佛,佛头三个、座佛两尊,寓意“五福临门”,且长达万米,为世界之最,极像大肚弥勒,千百年来当地百姓把梵净山称作“大佛山”,山即是一尊佛、佛即是一座山。

赐敕碑

赐敕碑——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奉神宗皇帝圣旨而建,当时的户部郎中李芝彦撰写,对梵净山的地理位置、山形地貌、名胜古迹、历史传说、佛教兴衰等都作了记载。碑文写到梵净山是“古佛道场”,是“天下众名岳之宗”,是“上之穹隆接天、下之厚重住地”、“崔巍不减五岳、灵异足播千秋”,是名震南京、北京,倾动十三地方行省,吸引王公大臣、黎民百姓纷纷涌来朝拜的“极乐天宫”,为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云金顶

红云金顶——山峰直立高达百米,上半部一分为二,由天桥连接两端。两边各建有一庙,一边供奉释迦佛、一边供奉弥勒佛。红云瑞气常绕四周,人称红云金顶,谐“鸿运金顶”。 状若飞天游龙,又似佛手二指禅,更像人类的生命图腾。根据其形而又称“天下第一峰”。 攀铁索而上,四面悬崖峭壁、一路古庙摩崖,主要有明万历元年的《道院》、清康熙52年的《天桥功德碑》等。中途经过灵官殿、龙头石,到达观音洞。观音洞是绝壁上的一处石穴,依山悬空建成石屋,石屋下面是万丈深谷,供奉观音菩萨。观音洞又叫做“打儿洞”,传说长期未生育子女的善男信女向金顶磕三个响头,再带一小石头丢入金顶半腰这个洞中,必得佛赐子女并健康成长。观音洞外面凭空伸出一块石头—报恩石,上刻有“无德不报”四个大字。从观音洞往上为“金刀峡”“一线天”。峭壁上有一天然泉眼“定心水”。

黔山第一石

黔山第一石——西线上梵净山,到达山顶草甸层后,立于山头的一尊奇石,像赞美人而伸出的大拇指:你是第一!。据说清朝大书法家严寅亮(书写颐和园匾额)书写“黔山第一”也来自它的灵感!

梵净山四大皇庵

据史志记载,唐代佛教传入贵州梵净山地区(:“唐代,牛腾在藏轲大布佛教,黔北黔东兴建寺院10余座,为佛教传入贵州之始”),宋代黔东北地区颇具规模的寺院有沿河沿丰寺、印江西岩寺、大圣墩铁瓦寺、思南华严寺等,明清佛教在梵净山地区兴盛,形成了四大皇庵、四十八脚庵的盛况。梵净山历史上之四大皇庵:护国寺、天庆寺、承恩寺、朝天寺。

护国禅寺

护国寺位于梵净山西北麓的永义乡大园址村。始建年代待考(大约唐末宋初),竖于明万历四十六年的《敕赐碑》和竖于清康熙二十六年的《海阔慧惺和尚墓碑》都称为“天池院”,清初重建后更名为护国寺。护国禅寺背靠棉絮岭,面向肖家河,两侧有大小狮子岩拱护,地处西上梵净山要冲,是梵净山四大皇庵之首。

2004年梵净山佛教文化研讨会在此召开,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大法师亲自蔚临,并发表讲话“梵净山,是全国著名的弥勒佛道场,是与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齐名的中国佛教名山”。2005年举办了首届“中国梵净山护国寺佛诞节”,又名浴佛大法会,纪念释迦牟尼2549岁的生日。

天庆寺

天庆寺,又名天庆堂。位于梵净山东北麓印江木黄镇金星村九台山腰,距金顶40公里。天庆寺始建年代待考。天庆寺庙宇规模宏大,号称“九重堂”,计有殿堂45间,建筑宏伟壮观。最为奇特的是大佛殿下的天井,由巨石板铺就,最大的石板长3米,宽2.4米,厚12厘米,阶沿石最大的长6米,宽50厘米,厚40厘米。这样的巨石在过去工具简陋、山野菁林、道路崎岖的条件下是如何运抵的,留下了一道谜。天庆寺现存遗址内有木屋5间,深持和尚、大方和尚等石墓塔4座,藏经楼遗址,石院坝天井,对研究梵净山佛教文化有很高的价值。

承恩寺

承恩寺位于梵净山新老金顶之间,是梵净山顶寺庙群的主体建筑,梵净山四大皇庵之一。 承恩寺下为镇国寺,俗称下茶殿,始建于明代,清光绪六年隆参和尚重建,建国前复毁,仅存遗址,占地面积为1100平方米,1988年僧释通灵募化重修,改石屋为砖混结构,有正殿3间,两侧厢房,正门及耳房,1998年竣工,举行开光典礼。

朝天寺

朝天寺,原名冲天寺,位于梵净山东北麓的三角桩,有梵净山南天门之称,始建于明代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贵州宗教概览》第5页)。据《下茶殿碑》载,咸同年间赵子龙、刘满作乱,庙宇被毁,清道光六年后由隆参和尚募化再修,光绪五年(1879年)又毁于兵燹。 朝天寺地处东北线上梵净山要冲,历来为“兵来匪去,匪去兵来”之要隘。

梵净山由来

梵净山这个山名,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它是从“梵天净土”点化而来。据史料记载,梵净山原先的正名是“三山谷”,后来不知何时变成了“梵净山”。这大概只有去问当年的佛教高僧们了。

梵净山佛教文化

梵净山的佛教文化丰赡。

一是庙。历代所修寺庙甚多,大小寺庙数百座,其中四大皇庵四十八脚庵最为著名,四大皇庵之一的护国寺占地就3000平方米,寺产遍及周围30多里。释迦殿、弥勒殿在金顶上,始建于明朝,左为释迦殿,右为弥勒殿,中为金刀峡,天桥横跨峡上以沟通两殿。庙后各有一巨石,一名晒经台,一名说法台。这组建筑地处梵净山绝顶,下临一千多米的深谷,举目四眺,百里风云尽收眼底,甚为壮观。承恩寺(俗名上茶殿),在金顶左侧,正殿三间,门额阴镌“敕赐承恩寺”五字,两侧配殿八间,仅存部分残墙,全部建筑面积占地1250平方米。镇国寺(俗名下茶殿)在承恩寺下方,始建于明代,20世纪50年代倾塌。金顶古庙较多,遗址尚有回香坪、老金顶、圆通殿等多处,可惜尚存文字资料少。

二是碑石和摩崖。“敕赐重建梵净山金顶序”碑位于金顶东北500米处的老金顶脚,海拔2270米,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碑为古排楼式,碑帽已脱落,而镶碑石坊及鼓形护脚、敦厚的台基仍旧完好。额镌“敕赐”二字,故俗称敕赐碑。禁砍山林碑,共两块,分别刻记清道光十二年1832)十二月护理贵州巡抚麟庆、贵州布政使司按察使李文耕署名的通告。1985年9月列为省级保护文物。

梵净山三是桥。天桥架于金刀峡之上的石拱桥,凌空千尺,极为壮观,桥面宽1.86米,长

5.41米,拱跨5米,始建年代应当与释迦、弥勒殿同。二天桥在金顶腰,高3.9米,宽3米,雍正九年(1731)曾加修理。这两座桥迄今保存完好。

四是洞穴。观音洞在金顶半山凹处,外方砌石墙,有岩浆泉水涌出,属上金顶的半山朝拜之处。九皇洞在金顶北约1公里,为一天然石洞,面积100多平方米,传说九皇娘修炼之处,洞门为块石砌成,洞内有皇娘梳妆井和磨簪石等。

五是奇峰经石。金顶高约90米,海拔2493米,中部裂缝名金刀峡,将金顶一分为二,上有天桥相连。金顶周围万卷经书、蘑菇石、老鹰岩、“金盆洗手”栩栩如生。老金顶千姿百态,角峰相遂,百丈深渊的牛尾河谷太子石一峰挺立,堪称一绝。

六是云海波涛。从金顶远望,白云无际,浓密处如堆积的新絮;稀疏时像薄洗的轻纱。面对此景,清人有诗云:“转眼风云相会处,凭空移步作神仙。”

七是佛光幻影。每逢雨后初晴的上午9时前或下午4时后,在与太阳相对的云雾中出现五彩光环,中嵌人影,人动影动。在火光照耀的夜晚,浓雾中还会出现比人高大数十倍的投影,即幻影。

八是山花红叶。梵净山红花绿叶四季不败,珙桐、杜鹃、玉兰等在茫茫林海中亭亭玉立,一年四季轮番开放,游人如置身于花的海洋,心醉神迷。数百年来,湘、鄂、川、黔、赣、滇、闽及东西各国善男信女前来朝拜,络绎不绝,“崔巍不减五岳,灵异足播千秋”,“若城市然”,足见当时佛教之盛况。

梵净山从金顶摩崖石刻到庙宇的断垣残壁,从民间故事传说到民风民俗,都透出浓郁的佛教文化气息。虽然,由于现代社会人类活动,森林及动物大量减少,这一方尚存的原始生态并拥有黔金丝猴、珙桐等珍稀动植物的地球“绿宝石”名气大增。已成为全国佛教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梵净山民族民俗

在梵净山麓,居住着土家族、苗族、侗族、汉族、羌等各族人民。在这里,可以领略到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体悟到梵净山区丰富深邃的人文文化。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书法艺术。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历史上被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为古代巴人后裔。印江县50%以上人口为土家族。土家歌舞有山歌、哭嫁歌、蓑秧歌、摆手舞、八宝铜铃舞、茅古斯、肉莲花等,并以特有唢呐、木叶、咚咚喹乐器伴奏。

苗族——其分支繁多复杂、文化丰富多彩,武陵山脉的苗族先民曾被称作“黔中蛮”,史载“逐三苗于三危”,本地苗族为三苗氏后裔。苗族能歌善物,有跳歌、打跳、踩芦笙、四面鼓舞、板凳舞、反排木鼓舞等。

踏青活动方案

踏青活动方案

踏青总结书

公司踏青活动方案

小学生踏青活动方案

春季踏青活动方案

公司踏青活动方案

春游踏青活动方案

踏青、放风筝活动方案

房产公司踏青活动方案

凤凰梵净山踏青活动路书(两方案)
《凤凰梵净山踏青活动路书(两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