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官渡区教育发展的历程

发布时间:2020-03-02 06:38: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官渡区教育发展的历程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闭幕,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遇到过困难,我们遇到过挑战,但我们不懈奋斗、与时俱进,用勤劳、勇敢、智慧书写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故事。

改革开放以来,官渡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地位,认真履行上级政府教育工作职责,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义务教育整体水平,全区义务教育发展取得新突破:

1、责任到位。官渡区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分管教育副区长任副组长,34个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官渡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目标和任务;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健全目标考核督查机制,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目标细化分解。

2、投入到位。区委、区政府制定了相关配套实施方案,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3、工作到位。区委坚持定期听取教育工作汇报、研究教育发展;区人大定期督查教育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区政府坚持将建设标准化学校、落实“两免一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等列为惠民工程;区委、区政府坚持每年教师节表彰优秀教师,并表彰对教育事业有贡献的相关单位;区政协主动调研教育工作,为官渡教育发展出谋划策。 翻看官渡区的教育地图,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好学校被送到了寻常百姓家,让更多普通学生都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值得一提的是,官渡区办学不仅注重均衡,更着眼于教育公平,鼎力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打造优质教育环境,让他们与本地孩子一样,上学无忧,公平、均衡地接受义务教育。近几年来,官渡区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招生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占比大大增加。

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人才储备方面,官渡区健全师德考核、评价、监督和奖惩的长效机制,狠抓业务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带动均衡发展,教育发展软实力明显提高。官渡区教育系统副校级后备干部考试已经进行两届,教育的关键在人才,后备干部的选拔与培养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官渡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拓宽选人用人机制,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机制,发现并培养那些能吃苦、乐奉献、有能力的人充实官渡教育的干部队伍。本次培训,将促发大家深入思考,激励学员拼搏奋进,让他们在期待与向往中更加明白自己使命意识、担当精神。过前期笔试、面试、组织考核考察等环节的多名副校级后备干部将在培训班接受天关于道德修养、管理能力、专业素养、人文素养等理论知识的集中培训。

学前教育普及优质发展。着力扩大公办、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解决“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的问题。探索“名园+分园,名园+民园,名园带弱园”和示范幼儿园对口帮扶薄弱幼儿园的办园模式,稳步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和优质占比,全区公办幼儿园均创建为省一级示范幼儿园,民办幼儿园积极开展晋级提升等工作,提升办园水平。坚持“公益、普及、普惠”的原则,实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工程,实现每个街道均建有一所公办幼儿园,86所民办幼儿园经省、市认定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为了实现教育公平,官渡区采取的新建学校、公办学校扩班扩容、购买民办学校公费学位等一系列措施,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受同等待遇。采取随班就读形式接受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儿童入学,保障残疾儿童享受教育权利,2017年2月,官渡区特殊教育学校正式挂牌招生,多年来,三类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达100%,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保障贫困学生享受生活补助,确保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与品牌名校“联姻”是官渡区缩小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差距的重要举措。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学生虽身处一所学校,却能享受到其他名校的师资、课程、活动、硬件资源等,这不仅意味着打破限制、交流融合,更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教育活力。

近年来,官渡区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云大附中星耀校区、官渡区北京八十学校、昆一中官渡学校、云大附属会展学校等一批批优质教育资源入驻官渡,区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遍布全区各片区,居民子女在家门口就读优质学校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实施“名校融校”战略,让官渡区优质教育资源明显扩大。官渡区在全市率先实施教育系统人事管理工作改革,努力解决教师紧缺、编制不足的问题,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

通过“名校办分校、名校带弱校、名校办民校”及“联合办学”、“集团化办学”等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今年,官渡区新增多所公办校(园),分别由区内外名校(园)领办。官渡区的优质教育资源以15%的速度增长,不但解决了孩子有学上的问题,还让居民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就读优质学校。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要锤炼“精气神”,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官渡区通过实施强师工程,实现“教有名师”,让官渡教育发展软实力明显增强。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全区校(园)长通过公开选聘方式走上领导岗位。建立副校级后备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充实、优化全区教育系统干部队伍。围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施“万千百十”教育人才工程,近万名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27个人才培养基地培养教育人才,促进名师、名校长、骨干教师成长,全区区级及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达1000多人,占比达25%以上。教师队伍也不断朝专业化发展,1个云南省名师工作室、3个昆明市名师工作室以及27个官渡区教育人才培养基地的引领辐射作用有效发挥,教育行家能手不断壮大。遴选校(园)长、骨干教师、班主任、教研组长赴北京、上海、重庆、深圳等国内发达地区学习,提升干部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努力培养一支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面向未来的校(园)长队伍和教师队伍。与北师大合作,着力打造10所品牌校(园),努力建设优质教育新官渡。

搭建教育综合改革平台,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激发教育发展活力。积极推进“小升初”招生制度改革,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全面实施中考制度改革和高中新课改。建成信息交流平台助力教育教学,建立中小学教学质量过程管理数据库,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教学质量提供教学建议和教学策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建立健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进一步深化高中课程改革和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开展中小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课题研究,科学规范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工作,以评价撬动课堂,全方位、多形式搭建教师课堂教学技能与教育成果展示交流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各类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我是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2013年参加工作,目睹了这五年来官渡区教育战线的发展变化,受到了极大的激励和鼓舞。官渡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转变。更加凸显了“以人为本”。通过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学习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张扬。孩子们在上课时,有了更多的参与性、互动性,老师授课内容更讲究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热望。老教师一再告诫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能像他们以往的样子对待教学工作,要更细心、更用心,发展自己的事业。要多采用启发式教学,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参加政治业务学习时,学校领导一再强调,要我们注重自身的学习与提高,提升各方面能力。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演讲稿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演讲稿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教案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心得体会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推荐)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变化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观后感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心得体会赏析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家乡变化

浅谈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官渡区教育发展的历程
《浅谈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官渡区教育发展的历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