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各社区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指导意见(推荐)

发布时间:2020-03-02 11:26: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2年城南路街道关于各社区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条例》和国家、省、市、区关于推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创新、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精神和要求,现就2012年各社区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

1、是当前新形势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迫切需要。随着城镇化推进步伐的加快,人口流动迁移规模不断扩大,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带来了巨大挑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热点、难点日益凸显,流动人口国家免费技术服务难以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难以得到与户籍人口同等享受,合法权益得不到可靠保障,推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创新、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新形势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迫切需要。

2、是当前破解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有效途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是当前计划生育工作的难点。流动人口违法生育时有发生,流动人口出生性别比居高不下,部分流动人口对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不理解、不配合、不参与、不支持,造成管理难到位、服务难满意。亟待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以更加优质的服务方式和完善的服务体系合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计划生育工作管理中来,寓管理于服务中,而推行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有效破解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

3、是当前计生部门工作的实际要求。自2011年国家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推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创新、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的指导意见》以来,省、市、区等各级计生部门高度重视,相继制定了实施方案和工作要求,并在全省、全市开展试点;作为全市试点街道,全街各社区更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全面铺开;按照“5+10”的工作模式,努力在工作机制、服务方式、内容以及工作方法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新,率先构建各自的特色品牌。

二、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对待、服务至上、合理引导、完善管理”的方针,以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为核心,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运行机制,维护流动人口的基本权利和发展权利,促进全街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工作目标。到2012年末,实现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所有流动人口,基本建立运转协调、保障较好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运行机制。全员流动人口信息采录率、职能部门公共服务职责落实率、流入群众对服务均等化满意率均达到95%以上。力争打造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现场观摩点。

3、基本原则。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系统推进,重点突破,创造特色”的基本思路,探索构建“5+10”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模式。即:推进宣传倡导、避孕节育、生殖健康、优生优育、奖励优待等五个方面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探索身份管理、子女受教育、就业创业及培训、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医疗卫生、便民利民、帮扶救助、老年人优待、政治待遇等十个方面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主要任务

1、健全工作机制

⑴建立决策机制。为全面保障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的推进,各社区要认真深入调研分析,充分把握流动人口分布、年龄结构、职业、服务需求等情况,有针对性进行试点项目和实施内容的科学决策;同时要充分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建立试点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制定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辖区单位、各级各部门的工作协调和联系,研究解决试点工作存在的各类问题;加大试点资金的投入保障,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

⑵健全工作制度。为顺利推进试点项目的实施,各社区要制定责任分工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责任;结合试点项目内容,充分依托卫生、民政、劳动、教育、工商、税务、公安等多部门资源,拓宽和创新合作联手渠道,建立部门的联动机制,构建流动人口“就医、就业、就学和生产、生育、生活”等均等化服务平台;要整合辖区现有医疗、教育、单位人力、中介等各方面资源,签订《双向合作意向书》,建立《双向互动工作制度》;要充分整合社区“雷锋超市”、“绿色网吧”、“图书室”、“人口学校”等办公阵地,建立流动人口宣教、帮困、休闲等免费服务制度,以制度带动流动人口均等化的有序开展。

⑶完善督查考核。为确保试点推进取得成效,街道将建立《流动人口均等化评估验收办法》以及《流动人口均等化实施奖惩办法》,每季度对社区推进情况进行督查通报,7月底之前完成社区验收;各社区要根据评估验收标准,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对试点推进不力、效果不佳、特色不亮的社区要实行通报批评,并与年终考核挂钩;对试点成效明显、特色鲜明、为全街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试点作出了积极贡献的社区,要实行重奖,同时在年终考核中将加大加分比重。

2、完善服务体系

⑴延伸服务网络。各社区要建立由社区书记、主任总牵头,计生专干总负责,社区的其他工作人员、楼栋组长、综合管理员、自愿者等人员融入各线和各块之中的社区划线分块服务网络,使计划生育、城市管理、综合治理、经济、民政、社保、劳动等各部门职能和服务延伸到社区“线、块”以内,形成网格式的服务格局,切实保障流动人口享受更加便捷的均等化公共服务。

⑵建立交流平台。为更加快捷的了解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各社区要充分发挥社区网络资源优势,设立流动人口QQ群,建立流动人口需求信息册,安排专人收集和整理流动人口需求信息,网上解答流动人口各种政策和知识咨询,有条件的社区要充分发挥社区网站的优势,建立信息收集和反馈平台,做好相关工作的上门服务;同时各社区要结合“一推行四公开”活动,面向社区流动人口,以“服务卡”的形式公布社区工作人员电话号码和工作职能,开创“铃点”热线电话服务,搭建多种信息交流渠道,最大限度的满足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求。

⑶提升服务内涵。各社区要充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在计生宣传倡导、避孕节育、生殖健康、优生优育、奖励优待五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巩固提升,要以艾滋病干预项目为切入点,建立“宣传倡导、避孕节育、生殖健康十分钟服务圈”;以社区“流动党员归家”为载体,积极组织流动人口党员开展组织生活,确保流动人口党员得到均等的政治待遇保障;以部门资源整合为抓手,在流动人口帮扶救助、就业和再就业、子女入学入托、健康医疗、税费政策、身份管理等方面的均等化服务上进行积极探索和创新,不断拓宽服务渠道、提升服务内涵,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均等化服务体系,确保试点工作系统推进。

3、实行重点突破

⑴选定突破主题。街道将以身份管理为重要突破口,加强与派出所的联动,成立“城南路街道新居民俱乐部”,深入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完善居住证“一证通”模式,不断充实居住证公共服务功能。各社区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照“5+10”的工作模式,选定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主题,在机制建设、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重点突破。

⑵把握突破方向。立足街道全局,围绕“新居民俱乐部”这一主题,将在智邦家园、黄兴路步行街、吴家坪市场三个地方作为突破方向,形成“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各社区要结合自身特点,率先在流动人口聚集的市场、单位、楼宇建立均等化服务常态运作机制,以点带面,推动全面实施。

⑶树立突破典型。街道将建立特色工作评估办法,设立创优创特奖励资金,加大投入、强化考核,兑现奖励,在机制上激励社区创优创特,在运作上积极争取和切实做好宣传报道,充分调动社区创优创特积极性和主动性,有针对性的加强各社区创优创特工作培训和指导,督促创优创特工作有序开展,增强创优创特工作后劲。各社区要紧扣自身工作主题,积极创新、打造亮点、树立典型,努力构建 “一社区一特色”品牌。

城南路街道计生办 2012年2月29日

推进流动人口基本 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

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管理工作职责

某区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服务工作汇报材料

某市某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方案

三江县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方案

为切实推进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

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安排

推进贵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思考

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工作领导小组

关于各社区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指导意见(推荐)
《关于各社区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指导意见(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